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 > 第88章 雷霆反击,釜底抽薪

第八十八章 雷霆反击,釜底抽薪

翌日大朝会,气氛果然不同以往。尚未等常规政务奏报完毕,御史台的一名御史便迫不及待地出列,手持笏板,声音高昂地弹劾镇国公主林薇“借银枢司之权,大肆结交商贾,垄断利市,与民争利”,更指责其创办“广文”、“蕙质”二馆,“混淆士庶,牝鸡司晨,败坏礼法,动摇国本”。紧接着,又有几名官员附议,言辞激烈,将林薇描绘成一个祸乱朝纲的妖女。

几乎同时,另一批官员则将矛头指向了秦王李瑾,攻击其“武备新策”乃是“妄改祖制,苛责将士,恐寒戍边儿郎之心”,甚至隐晦提及他“手握重兵,恐非国家之福”。

一时间,朝堂之上,攻讦之声此起彼伏,仿佛林薇与李瑾已成了大唐帝国的罪人。

龙椅上的皇帝李恪,面沉如水,手指轻轻敲击着御座扶手,并未立刻表态,只是目光深邃地扫过那些慷慨陈词的官员,又瞥了一眼垂首肃立的李瑾和林薇。

就在反对声浪达到顶峰之际,李瑾向前踏出一步,声音沉凝,瞬间压过了嘈杂:

“父皇!儿臣有本奏!”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所谓‘武备新策’,旨在强军卫国,汰弱留强,使我大唐将士更能保境安民!此非儿臣独断,乃是参阅历代兵书、结合当下边情,与枢密院众将反复商议,并已得父皇首肯之策!儿臣之心,天地可鉴!至于手握重兵……”李瑾抬起头,目光坦荡地迎向皇帝和众臣,“儿臣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兵乃职责所在!若因此便遭猜忌,儿臣愿即刻交还帅印,解甲归田,以证清白!”

他这番话,不卑不亢,既点明了改革已得皇帝默许,又以退为进,将了那些质疑者一军。

皇帝适时开口,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武备新策,朕已知之。秦王所为,乃分内之事。此事,不必再议。”

轻飘飘一句话,便将针对李瑾的攻讦化解于无形。

轮到林薇了。她并未急于辩驳,而是等那些攻击她的声音稍稍平息后,才缓步出列,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册子。

“陛下,”她的声音清越而平静,如同山涧清泉,洗涤着殿内浮躁的空气,“臣女亦有一本,并非自辩,而是奏报——银枢司联合户部,历时三月,清查近年漕运、盐铁、市舶之利,发现因旧制疏漏、胥吏中饱,每年流失国库之银,不下三百万两!”

她将手中的册子高高举起:“此乃详细账目与证据!而臣女所行新法,所设银枢司,正是为了堵塞此等漏洞,将本属于朝廷、属于天下百姓的利,收回国库!所谓‘与民争利’,臣女争的是蠹虫之利,是贪墨之利!此利不争,国库何以充盈?边饷何以为继?灾民何以赈济?”

她目光扫过刚才弹劾她的几名御史,语气转冷:“至于‘结交商贾’……臣女结交的,是守法经营、愿与朝廷共利之良商!打击的,是囤积居奇、勾结贪官、侵蚀国本之奸商!诸位大人若认为臣女有罪,莫非是认为,放任国库流失、纵容奸商横行,才是正道吗?”

这一番连消带打,以实实在在的账目数据和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义为武器,顿时让那些攻击显得苍白无力。那几个御史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呐呐不敢再言。

林薇并未停下,她转向皇帝,继续道:“陛下,至于‘广文’、‘蕙质’二馆,臣女创办之初,便已言明,乃为教化寒门、启明妇智,为朝廷储备更多实干之才,使家族多些明理之助。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若只因触及某些人固有之利,便横加指责,臣女……无话可说。然,是非功过,臣女相信,陛下圣心独断,天下自有公论!”

她将“固有之利”四个字咬得微重,目光似有似无地扫过宗室勋贵班列中的福王等人。

福王脸色阴沉,握着笏板的手指微微发白。

皇帝接过内侍传递上来的账册,随意翻看了几页,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清晰的对比,让他眼中闪过一丝寒意。他合上账册,看向林薇的目光多了几分深意。

“镇国公主所言,不无道理。”皇帝缓缓道,“新法利弊,朕自有考量。二馆之事,既为教化,且观后效。至于国库流失……此事,需严查!”

他语气陡然转厉:“着三司会同银枢司,彻查近五年漕运、盐铁、市舶账目,凡有贪墨舞弊者,无论涉及何人,严惩不贷!”

这一下,风向彻底逆转!皇帝不仅没有责怪林薇,反而借力打力,将矛头指向了可能存在贪腐的旧势力!

朝会上的雷霆反击,仅仅是开始。

退朝之后,林薇与李瑾联手行动。

李瑾迅速以皇帝的名义,正式颁布了《永徽武备新策》,并宣布将于下月举办首届新式武举,由皇帝亲自题写“武毅阁”匾额。消息传出,众多寒门武人以及有真才实学的军中子弟欢欣鼓舞,极大地抵消了旧势力的抵制声音。

而林薇则迅速召集了那些受到“文华商会”压力的合作商号,正式宣布成立“大唐商盟”。她不仅拿出了几个由银枢司和格物院合作研发的新项目(如改良织机、水转翻车等),承诺由商盟优先代理,更利用清查账目的威慑,暗示那些摇摆不定的商号,与贪腐势力划清界限才是明智之举。

利益与威慑双重作用下,“大唐商盟”迅速壮大,反而对“文华商会”形成了反包围之势。

就在长安城内的较量暂告一段落时,边境传来急报:吐蕃一部落借口贸易纠纷,骚扰河西边境,虽未酿成大冲突,但局势骤然紧张!

消息传到福王府,福王非但没有担忧,反而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边患起,正是用兵之时,也是我等老将重掌权柄之机。”他对心腹道,“给我们在军中的子弟传信,让他们‘好好’应对,务必让朝廷觉得,离了我们这些老家伙,边关就不稳了!”

然而,他们低估了李瑾的准备,也低估了皇帝的决心。

李瑾早已通过“武备新策”在边境安插了一批少壮派军官,他们锐意进取,面对吐蕃骚扰,并未如旧派将领那般一味固守或退缩,而是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小股精锐频繁出击,屡次挫败吐蕃人的试探,打得对方措手不及。

同时,皇帝直接下旨,申饬福王等人在边境事务上“推诿塞责”,并明确表示,边关军事,一切由秦王李瑾及枢密院统筹,他人不得干预!

福王等人弄巧成拙,非但没能借此夺权,反而暴露了自己与边将的勾连,引起了皇帝的极大不满。

接连受挫,福王等人的反击看似已被瓦解。然而,林薇却并未放松警惕。她知道,这些盘根错节的旧势力绝不会轻易认输。

果然,张贲带来了一个新的、更隐秘的消息:

“殿下,我们的人发现,福王府的人,最近与……与宫中的一位老太妃,走动频繁。”

老太妃?先帝的妃嫔?

林薇的心猛地一沉。宫中?他们是想从最不可能的地方,发动最致命的一击吗?

她想起皇帝那日渐衰老却依旧深不可测的身影,想起这看似稳固,实则暗流汹涌的皇权中心。

真正的风暴眼,或许从来就不在朝堂,也不在边境,而在那九重宫阙的最深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