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 > 第87章 暗流再涌,风雨欲来

第八十七章 暗流再涌,风雨欲来

“广文馆”与“蕙质苑”的开办,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两颗石子,涟漪扩散的速度和范围,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寒门学子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实学”知识,那些原本只存在于家族内部传承或被视为“奇技淫巧”的算术、格物之学,第一次系统性地展现在他们面前,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而“蕙质苑”内的女子们,虽然大多仍带着矜持与羞涩,但在接触到诗书之外的医理、经济知识后,眼神中也渐渐多了几分不一样的光彩。

林薇时常会抽空去两所学馆看看,有时是公开讲学,有时只是静静地站在窗外,看着那些伏案苦读或热烈讨论的身影。这是她播下的种子,是她试图改变这个时代根基的尝试,每每看到这些充满生机的景象,她便能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慰藉,仿佛前世在金融战场上攫取再多财富,也比不上此刻看到知识之光点亮一双双渴望的眼睛。

然而,正如张贲所预警的,暗流已然开始涌动。

舆论发难

首先发难的,并非直接的攻讦,而是舆论。

长安城的茶楼酒肆、文人雅集之中,开始流传起一些针对新学馆的“议论”。

· “听闻那广文馆,不重经义,专教些奇巧算术,商贾之道,此非培养士子,实乃培养胥吏匠人,有辱斯文!”

· “蕙质苑更是荒唐!女子不在家习女红、修妇德,竟抛头露面,学什么医理经济?长此以往,牝鸡司晨,阴阳颠倒,家宅不宁,国将不国啊!”

· “镇国公主此举,看似弘扬教化,实则是要动摇我大唐立国之本——礼法纲常!其心……叵测!”

· 这些议论起初只是窃窃私语,但随着几位在士林中颇有声望、却又思想保守的大儒“无意间”的表态,迅速发酵,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舆论压力。甚至有几家原本打算送女儿去“蕙质苑”体验一下的开明官宦之家,也在这种压力下,变得犹豫不决,甚至打了退堂鼓。

经济掣肘

紧接着,经济上的掣肘也开始出现。

几家原本与银枢司在漕运、平准等项目中合作良好的大商号,果然如张贲所报,态度变得暧昧拖延起来。他们倒不敢公然毁约,但在资金结算、货物调配等环节,开始出现各种“意外”和“困难”,效率明显降低,使得几个正在推进的项目受到了影响。

张贲深入调查后,带回了一个更明确的消息:“殿下,查清楚了。是福王、庆王几位老王爷,在背后串联。他们联合了一些宗室和旧勋贵,给这些商号施加了压力。据说……他们正在暗中筹集一笔巨款,准备成立一个‘文华商会’,与我们银枢司打对台。”

“文华商会?”林薇冷笑,“名字倒是取得冠冕堂皇。”

“不仅如此,”张贲面色凝重,“他们还放出风声,凡是与我们银枢司以及‘广文馆’、‘蕙质苑’继续密切合作的商号,都将被‘文华商会’及其背后的势力列为不受欢迎对象,在诸多领域予以……限制。”

这是**裸的经济胁迫和商业围剿!

军务改革受阻

与此同时,李瑾在军务改革上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他试图推行的“武举革新”与“边军轮换制”,触及了许多军中宿将和世家子弟的利益。武举要加重实战策论和体能考核,减少了门第出身的权重,让许多指望荫庇的将门子弟感到了威胁。边军轮换更是打破了某些家族在固定边镇盘根错节的势力网络。

以福王(皇帝叔父,在宗室中辈分高、影响力大)为首的几个老王爷,趁机在宗室和勋贵中散布言论,称秦王“年少气盛”、“急于削藩夺权”、“不恤老臣”,试图挑起更广泛的不满情绪。

这一日,李瑾从兵部回来,脸色颇为难看。

“薇儿,今日议事,几个老家伙联名上书,以‘祖宗之法不可轻变’、‘恐寒边将之心’为由,强烈反对武举革新与边军轮换,言语之间,暗指本王揽权心切。”李瑾揉了揉眉心,语气中带着压抑的怒火。

林薇为他斟了杯茶,平静道:“他们这是将对我们新政的不满,转移到了殿下您的军务改革上。福王等人,是看准了我们推动变革,必然会触动旧有利益,所以联合起来,想给我们一个下马威。”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难道就此退缩?”李瑾不甘道。他深知这些改革对于强军的重要性。

“当然不。”林薇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他们用舆论,我们便引导舆论。他们用经济胁迫,我们便开辟新的经济渠道。他们用‘祖宗之法’压人,我们便请出更大的‘祖宗’!”

“你的意思是?”

应对策略

舆论引导

“舆论上,我们不能只被动挨打。”林薇分析道,“可让‘广文馆’中学有所成的寒门学子,以其亲身经历撰写文章,阐述‘实学’于国于民之利,通过我们掌控的民间书坊刊印流传。也可请几位支持新政、德高望重的老臣出面,肯定新学馆的积极意义。对于‘蕙质苑’,则可宣扬其‘明理修身、佐助家业’的正面形象,淡化其‘挑战纲常’的色彩。”

经济渠道开辟

“经济上,‘文华商会’想围剿我们,我们就另起炉灶。”林薇继续道,“可联合那些真正有远见、愿意与我们共同发展的商号,组建一个‘大唐商盟’,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同时,银枢司可以推出一些新的、有利可图的合作项目,比如……资助格物院研发新式织机、农具,其产出由商盟优先经销。利益,是最好的粘合剂。”

搬出“祖宗”

“至于殿下您的军务改革……”林薇看向李瑾,微微一笑,“何不请陛下,效仿太宗皇帝当年整训府兵、作《帝范》之举,将此番武举革新与边军轮换,定名为‘永徽武备新策’,并亲自为即将举办的新式武举题写匾额?若有陛下这面大旗,那些老王爷,还敢轻易说这是‘违背祖制’吗?”

李瑾闻言,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是啊,父皇便是当今最大的“祖宗”!若能请得父皇公开支持,甚至将此与太宗功业相联系,那些反对的声音必然气焰大挫!

“妙计!”李瑾抚掌,“我明日便进宫,向父皇陈情!”

对手谋划

就在林薇与李瑾积极筹划反击之时,福王府邸的密室内,几位白发苍苍的老王爷正在品茗议事。

“那小丫头片子,倒是有些手段。还有李瑾那小子,翅膀也硬了。”福王慢悠悠地吹着茶沫,眼神阴鸷。

“王爷,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胡闹下去!广文馆、蕙质苑,这是在刨我们士族和宗室的根!还有秦王的军务改革,更是要断我们各家在军中的香火!”庆王愤愤道。

“急什么?”福王瞥了他一眼,老神在在,“舆论已经造起,经济上也给他们下了绊子。接下来……该让朝堂上的‘自己人’,动一动了。明日大朝会,便让御史台的人,好好参他们一本!罪名嘛……现成的,‘结交商贾,与民争利’、‘更易祖制,动摇国本’!”

他放下茶杯,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另外,给边境我们的人递个话……有时候,外部的一点小小‘不安’,反而能让朝廷内部,更加‘团结’,也更加……需要倚重我们这些老家伙。”

密室内的几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股更浓重的阴云,开始向长安,向林薇与李瑾,笼罩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