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唐枭商 > 第三十一章 祸国

大唐枭商 第三十一章 祸国

作者:金六爻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10:34:36

苏千誉与顾非真赶到白马寺时,距案发已过去近两个时辰。

因中元节没有宵禁的限制,寺门外被层层叠叠的百姓,堵得水泄不通。

有人探头探脑看热闹,有人拼命向寺门里挤。

或近或远的议论、撕心裂肺的哭声、歇斯底里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苏千誉不时能听到几句相同的话语:

“新鬼旧冤白马污,猪妖乱世罪当诛。天昏地暗圣不明,血流成河国祚倾。”

她望着众人惶惶之色,跟在开路的不良人身后,小声对顾非真道:

“百姓们胆子太大,明目张胆的念叨也不怕被抓。诗句里的圣字,指的是当今圣人,还是神明?”

顾非真放缓脚步,环顾四周人群,道:

“尚不确定,但对百姓的蛊惑无差别。

白马寺是大唐第一佛寺,自高祖起便常接待外国使团,名声远播,地位尊崇。我认为谣言的措辞,更像是对皇权的挑衅。

圣人听到白马寺突发惨案,大怒,当即以安防疏漏问责洛阳府尹,暂留任负罪查案。县令与县尉亦遭到痛斥,勒令七日内破案,否则性命不保。”

不良人见顾非真磨磨蹭蹭,担心自己误时被骂,催促道:

“掌院,礼部尚书、府尹与其他官家正在寺内等您。”

顾非真不为所动,东张西望片时,指着不同方向的几个男女,对不良人道:“将他们带出来,我要问话。”

不良人不知因由,但不敢不从。

待几个男女陆续到了眼前,苏千誉发现,他们皆步履不稳,行动迟缓,眼神迷离,或呆若木鸡,或全身皆备。

有两人的四肢,不时轻微抽搐,口中仍不停的叨念着那四句大不敬的谣言。

“神昏谵语了?”苏千誉不相信妖邪作怪,欲上前去摸他们的额头,从医学角度去辨别,是否有发热迹象。

自被必达教袭击后,顾非真对苏千誉共事时的安危,非常谨慎。

他拉住苏千誉,吩咐不良人道:

“我看这些人更像致幻后的遗症。拿冰水泼到他们脸上,醒醒神。我有话要问。

方术中,不少幻术师、西域宗教传教士,会靠这种伎俩,吸引观众,达到赚取名利的目的。观看者中招后,有类似的症状。

有时,施用者为确认效果,会亲自试服致幻药物体验,根据产生的幻觉情景,设计成不同的表演类目。但他们有缓解之法,恢复得也快。”

苏千誉想了想,道:

“也对,寻常的热毒炽盛上攻所致,鲜少如此凑巧同时同地,突然发作。

可致幻的东西食用后发作很快,我看其他百姓并无此状,莫非这几人相识,或有人挑选他们,单独服用致幻物。”

顾非真走到一个浑身哆嗦,低头左右偷瞄,似在提防谁的中年男人身前。

怎料中年男人忽然对顾非真龇牙咧嘴,狠厉的抡起手臂砸来。

顾非真侧身一闪,反手禁锢住对方,撑开其眼皮,看了看眼睛,笃定道:

“此人的幻觉不严重,自己从寺内跑出,但神智未复,被人流冲堵在这里。

听说,今夜有一行法师亲自主持的法会。

正式开始前,买了门票的信众、香客,早早的云集于正门内、天王殿、大雄殿三处,烧香敬佛,席地而坐的等候。

但没过多久,便有人陆续胡言乱语、手舞足蹈,好似疯癫一样,逐渐扩散至互相斗殴谩骂,不惜残杀致死。维护秩序,分发燃香、香烛的和尚们,亦未幸免。”

苏千誉瞠目心惊,“一行法师大师同样因此而死?”

“凭他的修为,未必。”提到一行法师,顾非真冷硬神情浮现一抹哀惜,深吸口气,萎顿道:

“他为编撰《大衍历》,辗转各地,我们已六年未见。一月前,他功成回洛阳面圣,暂住白马寺再做精修。几日前,我才得以与他相见。那时,他风采一如往昔。谁知……”

说到此处,戛然而止。

顾非真看向寺门,明暗交替的灯影映衬之下,双目诡异之色乍起,似有讳莫如深的秘密。

此时,不良人抬着一大桶冰水走来,挨个泼向几人。

一男一女惊呼着跌坐在地,抹着脸骂是谁打自己,见到身边的兵吏后,又瞬间怂哑。

二人显然与此前的呆头呆脑不同,看起来确实清醒了一点。

苏千誉对顾非真道:

“受到大量致幻药物影响的人,救醒后记忆多半残缺,一时半会不易恢复,严重者今后或将一直神智混乱。

至今还在寺里没逃出的信众,几乎非死即伤。不指望他们能说出有用的线索了。不如试问眼前几人。”

顾非真正有此意,居高临下的盯着地上,战战兢兢的一男一女,道:

“你们是从寺里跑出来的吗?到寺里做什么?那四句话是自己编的吗?敢有半句虚言,人头落地。”

女人吓破了胆,哭哭啼啼的照实讲出:

“我来参加祈福法会。当时在门内的角落里排队,想买几根香进大殿里拜拜。

可没一会儿,我就突然觉得天旋地转,两只脚像踩了棉花不听使唤,止不住的东倒西歪。

接着,我就看到周围的人不见了,眼前五颜六色。许多乱糟糟的影子,朝我围过来。

我很害怕,想跑,肩膀却被按住,我看不到抓我的人是谁,只能看到各种奇形怪状的影子,对着我怪笑,龇牙咧嘴的好像要吃我。

后来,我耳边就……就响起了那四句话。

我越听越心慌意乱,渐渐也跟着念了起来。

我不知为何要念,我不是有心的。总之满脑子就那四句。再清醒时,人已经在在这里了。”

男人则跪在地上连磕三个响头,哆嗦道:

“官家明察,我们是市井小民。对圣人、佛祖敬畏得很。

为了参加这次法会,从票贩子那搭了我一年的积蓄,才占到个爬在墙头观看的位置。

我这么虔诚的人,我怎么可能说出那种犯上忤逆的话呢!”

“记好他们的姓名与住址,暂不要离开。”顾非真没有回应二人,对不良人嘱咐完,匆匆向寺内去。

“若身体不适,尽快去裕康医馆看看。那里医师资历极佳。”苏千誉见缝插针的留下一句,跟上去时,恰见县尉正自寺门内,张望而出。

“哎哟,顾掌院您可算来了。”县尉见顾非真如见救星,一路小跑到跟前,焦急又恭敬道:“县令催我来迎迎您。”

“苏娘子与我协同办案。”顾非真跨过门槛,只见满院狼籍。

“您辛苦了。”苏千誉微笑取出手帕,递给县尉,指了指自己的额头。

“哎。最近真是倒霉。”县尉接过,哀叹着,欲擦拭额头的汗,然一见门内惨状,又烦躁的将手帕攥在手里,不擦了。

顾非真扫了眼整个前庭,地上散于各处的斑斑血迹,格外扎眼。

在住持报官后,官府第一时间派人围住寺院。

为防止证据遭到破坏,县令明令禁止案发时,所有在场者均不可离开。

官府虽派了几个医学博士与仵作,一边现场验伤,一边救治,但伤亡信众较多,不少人无法及时就医。

有人昏死在地,有人身体剧痛的满地翻滚,有人哀嚎不止,有人已没了气息。

诸多乱象,惨不忍睹。

显然,官家要的是破案第一,救人并不重要。

苏千誉怜悯,想提议加派人手,或让民间的医师增援。

但又一想,这般于公会打官家的脸;于私,确实存在破坏线索的可能。

再者,她看顾非真只环绕庭院、大殿走了一圈,只字片语也无,更别提为民请命的意思,自己只好按下不表。

此等重大事件,她还不配自作主张的出风头。

赶往清凉台的顾非真,看出苏千誉的心思,道:

“幻觉产生前后,神智清醒与混乱交替,部分人对突然听到、看到的事物,往往印象深刻,或亲身融入到光怪陆离的幻象中。

我检查过了,所有能写下那四句,且能被信众们清楚看到的地方,均无任何墨漆痕迹。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任何一种致幻物,皆不易产生群体印象。”

接触久了,苏千誉发现顾非真讲话有个特点,便是习惯讲一半,非故意,而是认为自己说的很明白了。

和他一起做事,脑袋轻松不了一点,必须要动起来。

苏千誉推敲道:

“您的意思是,若写出那四句,就没有擦掉的必要,一是太惹眼,容易暴露。

二,如造像、墙壁、立柱之上,惊现喋血箴言,能增加渲染恐怖的气氛,正符合凶手制造此案,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与感觉。

若没写,说明信众们,极可能听到有人故意在自己耳边说起。那第一个说的人,不是凶手便是接触过凶手的帮凶。

那么看现场伤亡人数,一传十,十传百的速度,嫌犯恐不止一个。”

顾非真赞赏道:

“案发的源头是群体致幻,需要大量的致幻药物。封锁寺庙的库房。扣押所有可燃的物品,清点出今日进出数量。

找到近几日,所有接触过寺内可燃物的人,逐一询问记录清楚,各自的行动时间与去向。”

县尉忙应道:

“好。不过,我想外来作案的可能还是存在的,或与寺庙无关。凶手们可乔装成信众,如自行带着燃香,达成目的后溜走。这样一来,抓捕难度更大。”

顾非真不耐的看向县尉,果敢道:

“那更要将我刚才的话尽快落实,并对所有在场信众,一一查验辨析是否自带燃物。

找人时,门票是一个快捷途径。死了的人要搜身,叫来亲属询问,务尽齐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县尉尴尬的扯了下嘴角,抖擞气势,拱手道:

“我马上去办。一行法师大师那里,望顾掌院多多费心。”

这不必县尉提醒。

顾非真的步伐,已经快到苏千誉跟不上了。

二人到一行法师处时,三位官家与数名差役吏,及寺院的住持、监院等人,皆在门外等候。

县令官位七品,与顾非真相当,欲作礼客气一下,被顾非真一语回绝:“办案要紧。”

另两位上官,一个礼部尚书兼尚书省左仆射正三品堂上,一个遥领东都牧的亲王心腹长史兼府尹,正四品上,实权皆高于顾非真,自随意处之。

官场的寒暄免了。

众人的视线,齐齐定在多出来的局外人苏千誉身上。

气氛瞬间冷固。

顾非真恍若无物,压根不打算介绍,只一副“我的人,谁也管不着”的架势,带着苏千誉进了一行法师的屋子。

可苏千誉不是圣人宠臣,没有高位,做不到狐假虎威。

她停在原地,欲行礼自我介绍。

怎料,县令先对二位上官开口:“这位是……”

“苏千誉苏娘子。”礼部尚书接道。

“小女子见过三位官家。官家万福。”苏千誉心中诧异,低眉顺眼的行了礼。

抬眸时,她见礼部尚书嘴角浮现一抹浅淡的笑,配上一套紫袍官服、金鱼袋,典则俊雅,衣冠风流,不禁暗暗赞叹果真如父亲说的那般:

“前朝后宫,赵氏兄妹以贱籍凤姿,鱼跃龙门,无出其右。”

赵氏兄妹,市井默认为赵丽妃与亲兄长,即眼前这位礼部尚书赵常奴。

这兄妹二人出身乐工。

一个能歌善舞,闭月羞花,被圣人收入后宫,位列三妃。

一个精通多种乐器,颇受欣赏,后随妹妹平步青云。

礼部,掌全国礼仪、祭祀、宴飨、贡举、外交、宗教等,一切相关事务政令。

赵常奴出现在这里,乃职责所在,并无不妥,只是……

苏千誉微微垂头,从容避开赵常奴投来的目光,心中疑窦乍起。

赵常奴对她流露出的神情,非友非敌、不轻佻、不阴险,亦不敷衍。

她一时半会竟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形容,可凭直觉及往日的经验,断定绝对有深意。

苏千誉很纳闷,父亲虽与赵常奴见过,可她却素未谋面,赵常奴怎就能率先确定她身份呢?

并非她敏感多疑。

实在是有些人惯于言行莫测高深,波澜不惊中藏着猫腻,需要细品。

此中,高官要员们最爱这一套。

尤其赵常奴另有一重太子亲舅舅的显贵身份在,不得不慎重。

这时,立在门口,打量屋内环境的顾非真,夹着冰碴儿的声音传来:“赵尚书,你挡光了。”

赵常奴回头目测了下自己与门的距离,足足斜出两丈外,判定根本不会挡光。

接着,他不屑一笑,转身置若罔闻、矜平燥释的走进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