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唐枭商 > 第四十八章 掳劫

大唐枭商 第四十八章 掳劫

作者:金六爻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10:34:36

苏千誉不是第一次听到廖氏兄弟的名号。

当初,派人迫她转卖徐浪的地下赌坊,希望与她的顺天柜坊,联手做地下产业的两家商户中,廖氏兄弟为之一。

对此类人,苏千誉向来桥归桥,路归路,绝不混杂。

近日,她又从那招子职员处,得知廖家兄弟,是盆栽毒坊大东家这一消息,更恨不能退避三舍。

以防相见后被廖氏兄弟针对,苏千誉将各种可能发生的坏情景,全想了一遍,备好了应付法子。

然而,全没派上用场。

廖氏老二缺席。

廖氏老大病怏怏,拿个手帕时不时捂嘴咳嗽,谁都懒得搭理。

还有,最让苏千誉震惊的是:安禄山出现在了长盛钱庄的集议厅。

她坐在位子上,以眼神询问蔡氏。

蔡氏看了眼苏千誉,端茶饮掩,摇头吹走徐徐上浮的热气,表示完全不知情。

“你来做什么?”苏千誉干脆直接问安禄山。

安禄山悠哉落座,心平气和道:“为了赚钱啊。您能来,我就不能吗?”

苏千誉靠在椅背上,不屑道:“你也配。”

安禄山惬意的磕着瓜子,反唇相讥:

“当然配。我的身家全是您拱手送的,您配,我怎会不配?出门在外别打自己脸。”

言罢,厅内其他几位副东家的神色纷纷起了变化,或抿嘴隐笑,或目光揶揄的在苏千誉、安禄山身上来回穿梭。

“打雁被雁啄了眼,丢人呐。”

“被自己养的小白脸釜底抽薪,井底雕花,深刻啊。”

一位波斯藩商,同石国的一位商人的嘲讽,在整个厅堂回荡。

苏千誉瞥向笑呵呵的波斯藩商,目光如电,道:

“看来您对此种变故触类旁通,体会颇多,已达到苦中作乐,付诸一笑的境界了。倒是要向您讨教一二。”

蕃商斜睨着苏千誉,桀骜的挑挑眉,敛气收声,将头别向一边。

一粟特蕃商口音生硬的笑道:

“苏娘子最近的名声很响,虽各有说法,但伶牙俐齿的赞誉,无人不心服首肯。

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坐在主位的大东家,泰然的盘着两个官帽核桃,手腕向上抬了抬,道:

“做生意,和为利,分为利。

聚于此间者皆朋友,应同舟共济,不计前嫌,严禁攻讦,方得长远。

二位加入长盛,规矩必已知晓。客套话无须多言。

请交付各自的投名状吧。”

两份写满条款的市券,送到了苏千誉、安禄山面前。

投名状乃忠诚之征,各行当签订的方式略有不同。

但表明自愿加入、荣辱与共的书面契约不可或缺。

长盛钱庄不仅如此,还要加入者共享一桩生意,要有足够的价值吸引大家合作,才算过关。

事一起做,钱一起用,才叫真入伙。

若没这点头脑,那就去哪凉快哪呆着去。

在场九人见苏千誉、安禄山全部签字,按好手印,纷纷翘首以待。

大东家嘴角勾了勾,语气亲和道:“哪位先来?”

“在下当仁不让了。”安禄山率先开口:

“我提供的商机关于医药。

有一种病名为狐惑。得病者主要集中在大唐,与西域诸国风沙较盛的地域。

在座三位藩商或有所耳闻。

常年往来于那些地方的商队,多有轻重患处。

《金匮要略》中载‘狐惑之为病,依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目赤如鸠眼’。

即症状主要体现在口唇溃烂,眼部的缓慢损伤,关节、下肢肌肤病变,严重者或累及脏腑,对寿命的折短也十分不利。

年轻男子发病率最高,在起病后的两年内,必出现眼痛、异物、眼白充血、畏光流泪直至失明。

目前市面上多以三黄丸、三妙丸,甘草泻火汤,佐辅针灸进行治疗,疗效不佳。

我的医师手里研制出了三个新方子,专门针对复受外邪侵袭,以致湿热交阻,气血瘀滞而成的肝、脾、肾三脏失调症状,内服外用一并施药,效果甚好。

其所需药材共计三十余种。环境不变,药不停。

我们掌握药方,让医馆、患者产生依赖,垄断上下游的供应渠道。

届时,价格倍增,利润暴涨,持久不断,其中弯弯道道不必我详说,诸位晓得几分吧。”

粟特藩商连连点头,称赞道:

“不错。这个病在我们国内叫白塞,无良药,久治不见好转的人很多。

很多人碍于他人眼光,不愿诉之医师,备受煎熬。

若真有良药,我可以做粟特的总代理,独家专营。”

“药材一行,苏娘子资历比咱们深,不如问问......”蔡氏点点头,看向右侧。

此时,苏千誉背脊僵挺,盯着安禄山目露凶光。

其他几人亦觉察端倪,齐齐看来。

大东家眼神闪了闪,饶有兴味道:“苏娘子有何异议?不妨直言。”

苏千誉沉吟少时,怒极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来,“安禄山,我看你是活腻了。”

接着,她一字一顿,道:

“盗我医馆药方。胁百姓之病牟利。

叛主,做贼,丧德,你面面俱到啊。

我提醒你,小心有命赚,没命花,到了阴曹地府,受尽酷刑。”

“哎呀。”大东家开口道:

“苏娘子,不要这么大戾气。咱们谈公事,不讲私怨。您先冷静冷静。

我认为安禄山的提议很不错,值得一试。

药同人一样,分三六九等,好则贵,差则贱,无需强买强卖,全凭病患自选。

贫者想恢复的快,少痛苦,那就买好药,钱不够去赚,去借。

咱们可以针对此药,推出借贷门路,定个特有的还款规矩,多方利益联动起来。

经商为利,没有无私奉献的道理。

谁人不愿钱财多多?

换言之,在这世道人心中,您想做好事,积善德白送,有的人不信,说您包藏祸心。

有的人享用好处后,说自己运气使然。

有的偏觉得您钱多就该怜悯,总之不记您半点好。

更有甚者,日后见您落魄,听到您的流言蜚语,还会不分青红皂白的跟着一起落井下石。

往日恩情丝毫不顾。何必呢。不如多为自己考虑考虑。”

“强盗说辞。”苏千誉敛声腹诽,正眼不瞧。

波斯藩商瞥着苏千誉,幸灾乐祸道:

“该不会是安东家提了您想提的。您没话提了吧?”

蔡氏嘴角压低,略显不悦,目光巡视众人,冷笑道:

“何妨。好生意向来凤毛麟角,又不是摊头买菜,想要几两来几两。

张口说出十个八个的人,其中虚实可得好好掂量掂量。

既然,方子从苏娘子处得来,就该算上苏娘子一份。

私怨不论,公义须有。

不然,日后合作分钱,出了吃水反害挖井人的烂事儿,怎么算?谁还愿意去挖井?”

波斯藩商反驳:“空口无凭。她如何证明确为偷窃?”

自留仙楼一别,苏千誉与蔡氏没有再见。

蔡氏的维护,让她有点意外。

不过,她很快想清楚,这是因她是蔡氏引荐而来,波斯藩商的话,让蔡氏觉得很没面子。

临时得来的盟友,看起来还算可靠。

她稍觉欣慰,改了森寒的气势,软了身姿,不屑一笑,接道:

“罢了。一点小利而已。不必与一叶障目的人计较。”

“苏娘子有更好的生意?”大东家与旁人眼睛一亮。

苏千誉雍容道:

“敢来此,我当然不会自取其辱,让好友失望。

医药乃人生活必须,的确会钱源不断,但不能眼光局限于此,整日盯着百姓们的那点铜板,搜肠刮肚。

老生常谈之外,要致力于新的产业,要立足于国家之间的局势前瞻。

我的这桩生意,是开采石脂。

千百年来,人们的取暖用材以木炭、煤、薪柴为主。

木炭最佳,多为皇家、官府、富贵之人享受。

官家为在冬季能够拥有充足的木炭或者薪柴,特设木炭使下辖柴炭厂,召集樵夫,圈占山林采办燃料、制作木炭。

百姓难以企及。

煤,政令中虽未写明全归官家管束,但照样被官家私下控制,目的就是赚百姓的钱。

唯薪柴可让百姓自由使用,却并不充足,很难满足各家各户的需要。

而石脂未被大肆挖掘,除关内道延洲、玉门关一带,大部分地域的官家不甚在意,这是一个很好的缺口。

我们可抢占先机,扩宽销路,对百姓薄利多销,对.....”

波斯藩商再次发笑,插话道:

“我说今日走近钱庄大门时,怎见屋脊上方金光夺目,原是来了尊活佛啊。”

苏千誉不恼,轻蔑回道:

“我有些看不明白。您是做生意,还是做饿鬼?

成人之美,且有钱赚的生意,您不乐意做,非要对背骂名、损阴德的手段情有独钟?

您是得了赤眼病,还是中邪了?

甭管您走的哪条道,物极必反的规律永不改变。

取之于民,亦当予之,循环往复,才会长久。

我们大唐有一位圣人名老子。

其《道德经》中载,‘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您过度损减贫穷,供奉本已有余的富贵,终有一日贫穷者无力支撑。

您不单无钱可赚,天道还会让您将贪吃的全吐出来。

见过吐蕃密宗里的黄财神的吐宝鼠吗?同它一样,有多少吐多少。”

波斯商人勃然作色,张口欲驳,反被苏千誉的话堵在嘴边。

“吐宝鼠乃神佛伴宠,位列仙班,我可没有贬低您。”

正在品茶的蔡氏忍俊不禁,被嘴里的茶呛的连连咳嗽。

苏千誉来长盛钱庄真实目的为探查案情。

方才的调侃,是对在座几人关系深浅、共事底线的试探。

团伙做事,矛盾越多,露出的蛛丝马迹越多。

广结善缘,多交好友,不在她计划中。

波斯商人认清自己口舌之争必输,不再给自己找不痛快,摆出一副长者不与小辈计较的姿态。

大东家微眯起眼,好整以暇道:

“苏娘子似有后话,应该不止于寻常的取暖这一点吧,请继续。”

苏千誉点头道:

“不错。石脂的用途,按形态差异,可分为清稀、黏稠、坚结三种。

清者出于石岩下水中,以草拖引,提炼后多用以点灯。

黏稠的用作车轮轮轴的润滑、器具的防腐涂料。

坚结的用于修补酒醋缸的裂缝渗漏,效果超过油灰。

另有制墨与医药佐以发展。

医药可被用来治疗驼、马、牛等牲畜的疥癣,以及小儿惊风、化涎等疾病。

最关键的是,石脂能用于军事。

军事所需的价格,我们可以抬高,不必揪着百姓的钱不放。

北周武帝宇文邕当政时,突厥人突袭包围凉州酒泉。

城内百姓坚守不出,向城外抛洒石脂制成的燃烧物,将敌军攻城的器械尽数烧毁,迫使敌人撤退。

有人便有争夺,有国便有战争。

放眼当今局势,大唐的西北、西南、东北时有征伐。

如此宝物,我们要尽快包揽,开设一个武器研发制造行。

我相信在日后,大片森林会随着人口、耕地增加,房屋、商产扩建而逐渐萎缩。

不论生活用材、行军作战上,石脂必能取代木炭,大行于世,成为各国依赖的物资。

掌握它,等于掌握了财富源泉。”

波斯藩商看向若有所思的大东家,阴阳怪气道:

“哟,苏娘子要做军火商啊,好大的心胸。

说的轻巧,采集工具呢?

据我所知,各地主要依靠石脂自己渗出地面后收集,产量有限。

难道我们要用野鸡尾蘸取到瓦罐中,直到猴年马月吗?”

大食商人摩挲着络腮胡子,忖度道:

“是个好路子。我们大食很久之前,已很喜欢将石脂用来防腐、建筑、粘合各种东西。

两百年前,我们有了自己石脂井。

但主要抽取地下浅层,产量确实较少,可谓供不应求。

要做到苏娘子说的规模,是个大工程。

前期各种器具筹备、场地选址、人员聘用皆需格外慎重,不得半点马虎。

特别在人员聘用上,普通的体力活好说,做提炼、研制的人,必须专业精尖的工匠。

另外,已发现石脂、产量多的地域,恐已有人先占,或被周边百姓们共用,我们不便截取。

最好有全新,减少争端的地方发掘。”

苏千誉胸有成竹的笑笑,道:

“恕我冒昧,波斯、大食的金银器皿制作工艺卓越精湛,但矿藏的开采手法更替不及大唐,这与地域位置息息相关。

人依赖环境。一切生存技巧皆为适应环境而变。

诸位经营珠宝、赌坊、古玩、香料等,常往返盛产原料与销售之地,容易忽视其他行业及地域。

四年前,我因几桩茶叶生意,多次往返西南蜀地,发现了当地独有的一种盐井,卓筒井。

盐是江海匮乏之地的生活之本,巴蜀为其一。

他们凭借食盐贸易创造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盛况。

盐也因此在后世被称为盐巴。

经过千百年的试验改良,现在的卓筒井不仅可提取盐巴,还可一并挖掘出无色无味的火气,及深层石脂。

我们可用此术,挪用到石脂开采中。

我请教过遂宁的凿井工匠,他们用椎架子套圜刃形钻头,以冲击式方法向地下开凿的小口径深井,最深可达三四百丈,十分厉害。

石脂流于地表乃冰山一角,浩海之量深埋地下。

我们何不将卓筒井用于石脂深挖?凿井工匠我能找到,不会出纰漏。

发掘地,我认为楼兰一带最合适。

楼兰王国消失后,那里一直无主,谁先到谁先得。

其他人员的招聘,非我一人可包揽,劳烦大东家与各位费心出力,共勉共赢。”

石脂的商机,苏千誉没有胡编乱造,给出的消息切实可靠。

她早就有意为之,但不敢轻易尝试。

不要说军火一类,非她一己之力可为,哪怕简单的挖井取材用于民生,落实与稳定经营也非易事。

赚钱的营生谁不眼红。

可匪患、官家等,一系列盘根错节的关系,真真让她望而却步。

现下讲出来,一用来做投名状;

二看能否靠众人之力打开市场;

三为借机探查长盛钱庄背后的势力。

直觉,很多时候是以累积的实践经验、眼界为依据,有衡量参考的价值。

眼前这位大东家的谈吐举止,在苏千誉看来,充其量是个不高不低的耳目心腹,绝不会是真正的幕后上位者。

弄权者,绝不会放弃对军火的控制。

她相信此提议,定会引起幕后者的兴趣,一旦采用,可获得更多线索。

安禄山见有四位东家露出赞同之色,嗤笑道:

“楼兰?敢在那鬼地方尝试,真正要钱不要命的是你吧。”

“你......”苏千誉有些恼,欲驳斥,忽来一阵猛烈的咳嗽,连带着茶杯摔碎的声音。

循声看去,是廖老大。

“抱歉,各位。扫兴了。”廖老大的脸憋的通红,断断续续道:

“我认为苏娘子讲的很好。富贵险中求,正是时候。我们......”

“咣!”

一股强力,将集议厅紧闭的大门撞开,惊的在座众人心神俱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