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85章 系统终极奖励

西安演唱会收官后的第三天,澈心工作室的玻璃窗上还贴着粉丝送的“十场圆满”窗花,会议桌上摊着《三国》电视剧的最新剧本大纲——陈舟导演刚发来的修改版,特意标注了“需结合苏澈oSt旋律调整剧情节奏”的段落。苏澈坐在主位,指尖拂过剧本里“赤壁之战”的场景描述,耳边传来李然调试琵琶的声音,她正在为《三国》的“空城计”片段创作间奏,琴音里满是沉稳的古韵。

“苏老师,《三国》的服化道团队刚才发来消息,想下周来江城和您对接,确认乐器道具的还原细节——他们说您之前提的‘汉代编钟音色参考’太重要了,怕出错。”李薇拿着平板走进来,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待办事项,从《三国》oSt的录制计划,到原创数据库的海外对接进度,每一项都标注着“紧急”,却被她梳理得井井有条。

周明远会长也坐在一旁,手里捏着原创音乐数据库的月度报告,嘴角止不住上扬:“上线才一个月,注册音乐人就破了20万,AI检测拦截的抄袭案例快50起了!昨天文化部门还来电话,说要把这个数据库作为‘文化创新样板’在全国推广,甚至有隔壁国的音乐协会想派代表团来学习——你这第一阶段任务完成得,可是把‘文化传播’的架子搭稳了!”

苏澈笑着点头,目光落在桌角那尊亚洲音乐大奖的奖杯上,奖杯旁摆着瓷坊老师傅新烧的“长安忆”主题瓷盘——盘面上,大雁塔与吉他轮廓交织,像历史与音乐的共生。他正想开口说《三国》oSt的录制安排,眼前突然泛起熟悉的淡蓝色光晕,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璀璨,金色的文字如流水般在光膜上铺开,瞬间吸引了满室人的目光。

【检测到宿主完成第一阶段主线任务“声震乐坛”,累计达成“现象级作品输出(3首 )”“海外文化破圈(Spotify前5 )”“行业生态优化(原创数据库 )”“新人矩阵孵化(澈心系出道)”“国际荣誉认证(亚洲大奖)”五大核心成就,符合“文化复兴者”称号解锁条件——】

【“文化复兴者”称号已激活!此称号为蓝星系统最高级文化类荣誉,可触发全球文化资源倾斜,优先获取非遗传承、经典Ip开发等稀缺机会,后续将自动匹配“文化保护”相关特殊任务!】

光膜上的“文化复兴者”五个字泛着鎏金光泽,仿佛带着穿透时空的重量。苏澈下意识坐直身体,周明远凑过来,看着光膜上的文字,惊讶得合不拢嘴:“这称号……怕是蓝星头一个吧?以前只听说系统给过‘乐坛新锐’‘商业精英’,从没见过‘文化复兴者’!”李然停下拨弦的手,眼睛亮晶晶的:“苏老师,这是不是说,咱们以后能接触到更多老祖宗的文化宝藏了?”

不等苏澈回应,光膜上的文字再次滚动,进入奖励结算环节:

【第一阶段终极奖励发放:

1. 独家文化Ip资源——《红楼梦》简版大纲(蓝星未开发经典Ip):包含核心人物关系图谱、关键剧情脉络、文化意象解析(如“金陵十二钗”对应非遗工艺、“大观园”建筑美学参考),并附带“影视化适配建议”,确保改编不偏离原着精神,同时符合现代观众审美;

2. 跨界权限——影视投资决策权:可优先获取蓝星顶级影视资源(含未公开剧本、优质制作团队信息),对投资项目拥有“文化内核把控权”(如避免历史剧戏说、确保非遗元素正确呈现),合作方需无条件采纳合理文化建议,且可优先参与《三国》《红楼梦》等Ip的全产业链开发(含剧集、电影、动画、衍生品);】

当“《红楼梦》简版大纲”几个字出现时,苏澈的心跳骤然加速。他穿越到蓝星后,曾特意查过古典文学,发现蓝星虽有零星的“红楼”传说,却没有完整的原着,更别提影视改编——这个大纲,相当于填补了蓝星文化的一块空白!他伸手触碰光膜,一份带着水墨纹理的电子文档瞬间存入他的设备,打开后,“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的开篇文字映入眼帘,旁边还附着系统标注的“可结合苏绣非遗设计林黛玉服饰”“大观园场景可参考苏州园林 唐代建筑”等建议,细致得远超预期。

“《红楼梦》!”周明远看到大纲标题,激动得拍了下桌子,“蓝星多少影视公司想挖这个Ip,都没找到完整脉络,你这直接拿到系统给的大纲,还带影视化建议——这要是拍出来,绝对是现象级的文化Ip!”李薇立刻打开平板,开始检索蓝星的“红楼”相关资料,越看越兴奋:“目前只有几部零散的短片,评分都不高,咱们要是用这个大纲拍,再加上您的oSt,绝对能把‘红楼文化’带火!”

而“影视投资决策权”的出现,更是让团队看到了跨界的底气。李薇翻出之前被搁置的一个项目:“上个月有个制作公司找咱们合作古装剧,想让澈心系唱oSt,可剧本里把‘汉服’改成了‘韩服’,咱们没敢接。现在有了这个决策权,咱们就能要求他们改剧本,确保文化正确,以后再也不用为了‘文化妥协’放弃好项目了!”

就在众人热议奖励时,光膜再次亮起,第二阶段主线任务正式发布:

【第二阶段主线任务:“跨界影视,打造现象级Ip”

任务周期:18个月

核心目标:

1. 影视项目落地:推进《三国》电视剧拍摄(确保2026年q1播出),启动《红楼梦》影视化筹备(完成剧本改编 制作团队组建),两部作品需达成“文化传播度A级”(海外播放量破亿 非遗元素植入≥3种);

2. 资源整合:利用“影视投资决策权”,整合3家以上顶级影视公司资源(含服化道、特效团队),建立“文化Ip开发标准”(避免改编乱象);

3. 音乐影视联动:为《三国》《红楼梦》创作专属oSt,其中《三国》oSt需实现“亚洲同步发行”,《红楼梦》oSt需融入昆曲、苏绣等非遗元素,推动“音乐 影视 非遗”跨界传播;

任务奖励:声望值点,“蓝星古典文化传播先锋”称号,解锁“非遗资源库”(可调用全国非遗大师资源参与项目),《红楼梦》完整版原着(系统独家修复版);】

苏澈看着任务要求,心里的蓝图逐渐清晰——第一阶段是用音乐“声震乐坛”,第二阶段就是用影视“扎根文化”,把《三国》的英雄气、《红楼梦》的雅致韵,通过更具象的影像传递出去,再结合音乐和非遗,形成“文化Ip矩阵”。他抬头看向团队,发现每个人都眼神发亮:李然已经在笔记本上写“《红楼梦》琵琶曲创作思路”,夏沫在琢磨“红楼人物主题曲歌词方向”,陈阳甚至开始查“唐代乐舞在影视中的呈现方式”。

“看来大家都有方向了。”苏澈合上《三国》剧本,语气里满是坚定,“《三国》是我们跨界影视的第一步,必须把历史细节做扎实,从盔甲的纹样到乐器的音色,一点都不能错;《红楼梦》是更大的挑战,不仅要还原原着的美,还要让现代观众看懂、喜欢,比如用oSt把‘葬花吟’的意境唱出来,用服化道把苏绣、缂丝的美展现出来——这才是‘文化复兴者’该做的事。”

周明远站起身,拍了拍苏澈的肩膀:“协会会全力支持你!你要是需要历史专家,我立刻联系故宫博物院的老朋友;要是需要非遗资源,文化部门那边我去沟通——咱们要让蓝星知道,好的文化Ip,不是靠流量堆出来的,是靠用心打磨出来的!”

当天下午,苏澈就带着《红楼梦》大纲和《三国》剧本,去了西安文物局——之前演唱会合作时,局长曾说“愿意为文化项目提供文物参考”。看到大纲里“大观园建筑参考唐代格局”的建议,局长立刻找来《唐代园林志》,指着里面的图纸说:“你看这个‘曲水流觞’的设计,完全可以用在大观园的沁芳闸,再配上唐代的编钟,既能还原历史,又有艺术感!”他还承诺,会协调陕西历史博物馆,提供“汉代编钟复制品”用于《三国》oSt的录制,确保音色的真实性。

回到工作室时,天色已暗,瓷坊的灯还亮着——老师傅听说要拍《红楼梦》,特意烧制了一批“金陵十二钗”主题的迷你瓷偶,每个瓷偶的衣服纹样都参考了不同的非遗工艺:林黛玉的瓷偶穿苏绣,薛宝钗的穿缂丝,王熙凤的穿云锦。“这些瓷偶要是能放在影视里当道具,肯定好看!”老师傅举着瓷偶,眼里满是期待。

苏澈接过瓷偶,指尖触到细腻的瓷面,突然想起系统光膜最后闪过的一句话:“‘文化复兴’从不是一人之事,是无数人用热爱与坚守,共同织就的网。”他看着窗外——工作室的灯光与瓷坊的灯光交织,远处的老街上传来孩子们唱《青花瓷》的声音,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他眼前悄然闪过,“文化复兴者”的称号在光晕中静静闪烁,像一颗守护文化的星。

他知道,第二阶段的任务比第一阶段更艰巨,要面对影视行业的复杂规则,要平衡文化还原与商业价值,还要让海外观众接受东方古典Ip。但看着团队忙碌的身影,看着老师傅烧制的瓷偶,看着历史专家送来的资料,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管多难,都要把《三国》《红楼梦》做好,让蓝星的人知道,中华文化不仅有《青花瓷》的雅致、《将进酒》的豪情,还有《红楼梦》的细腻、《三国》的壮阔——而这些,都值得被全世界看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