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84章 收巡回演唱会官

西安奥体中心的初冬傍晚,寒风裹着古城墙的历史气息掠过场馆,却被场内沸腾的人声彻底驱散。场馆外,数百名粉丝举着“十场圆满”的灯牌排成长队,手里攥着从上海、广州、北京等前九场演唱会收集的纪念票根——有人的票根上盖着青花瓷印章,有人的印着三国纹样,最显眼的是几张泛黄的纸,上面写着“从livehouse追到奥体,晓晓和苏老师都做到了”,那是林晓还在驻唱时,粉丝留下的旧门票。

场馆内,近四万人的座位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举着应援棒的观众。舞台设计将西安的历史底蕴揉进每一处细节:环形主屏是动态绘制的《唐长安舆图》,随着旋律缓缓展开朱雀大街、曲江池、大雁塔的轮廓;升降乐池被打造成古城墙的模样,青灰色的“砖纹”上摆放着编钟、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舞台两侧立着两尊仿兵马俑造型的灯柱,灯光亮起时,“兵马俑”的铠甲上会投射出《将进酒》《长安谣》的歌词,像历史与音乐在对话。

“澈心系”的成员们站在侧台,看着台下涌动的人潮,眼里满是感慨。李然抱着琵琶,琴身上贴着西安场专属的“长安”贴纸——那是瓷坊老师傅特意烧制的瓷片贴纸,每片都印着不同的唐代纹样;阿哲整理着身上的改良唐装,领口的刺绣是《故里》歌词里的“渭水东流”;夏沫手里攥着刚写好的《长安忆》和声谱,纸上还留着修改的痕迹;陈阳对着镜子最后调整了舞蹈动作,他的编舞里融入了唐代乐舞的“反弹琵琶”姿势;林晓则握着麦克风,反复练习着《后来》的西安版改编——前奏加了一段秦腔的清唱,是她特意跟本地老艺人学的。

“最后一场了,咱们得给大家留个最难忘的夜晚。”苏澈走过来,拍了拍每个人的肩膀。他穿着一身深灰色的中山装,衣襟上别着两枚胸针:一枚是亚洲音乐大奖的迷你复刻版,一枚是西安文物局送的小雁塔造型瓷针。“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今天咱们不只是唱歌,是把长安的故事,唱给所有人听。”

晚上八点,随着一阵编钟的清脆声响,舞台两侧的“兵马俑”灯柱突然亮起,主屏上的《唐长安舆图》瞬间“活”了过来——马车在朱雀大街上奔驰,仕女在曲江池边起舞,演唱会正式开场。陈阳带着舞蹈团队率先登场,《舞光》的旋律里混入了唐代鼓点,舞者们穿着改良胡服,踩着“踏歌”的节奏起舞,当最后一个“反弹琵琶”的定格动作出现时,台下粉丝的欢呼声差点掀翻屋顶。

接下来的表演,每一首都藏着西安的印记。李然弹唱《长安谣》时,主屏切换成大雁塔的夜景,她的琵琶旋律里融入了《霓裳羽衣曲》的片段,清亮的音色像穿越千年的风;阿哲的《故里》remix版邀请了秦腔老艺人帮唱,“一声秦腔吼,渭水向东流”的唱词与R&b的节奏碰撞,台下的本地观众跟着一起吼,气氛热烈得像过年;夏沫唱《普通人》时,主屏播放着西安普通人的生活片段——早市的胡辣汤摊主、城墙根下下棋的老人、书院门里练字的学生,歌词“平凡的日子也有光”让不少观众红了眼眶;林晓的《后来》响起时,前奏的秦腔清唱刚落,就有粉丝跟着哼唱,当她唱到“后来我终于在眼泪中明白”,主屏上出现了前九场演唱会的精彩瞬间,从上海的青花瓷气球到北京的三国概念片,满是回忆杀。

当舞台暂时暗下来,全场陷入短暂的安静,只有手机闪光灯组成的“星海”在闪烁。突然,编钟的声音再次响起,比之前更悠长,主屏上的《唐长安舆图》慢慢切换成一幅水墨长卷——大雁塔、古城墙、钟鼓楼依次出现,最后定格在“长安忆”三个字上。苏澈抱着吉他,缓缓走上舞台中央的“古城墙”升降台,台下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西安的朋友们,谢谢你们陪我们走完这十场巡回的最后一站。”苏澈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全场,带着一丝沙哑却格外温柔,“来西安之前,我一直在想,该用一首什么样的歌,纪念这个有故事的城市。后来我改编了一首《长安忆》,里面有我对长安的想象,也有咱们对传统文化的心意。”

他指尖拨动吉他弦,前奏缓缓流淌——不同于其他版本的轻快,西安场的《长安忆》前奏加入了古筝和编钟,旋律苍凉又温暖,像在诉说千年的故事。“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当第一句歌词响起,主屏上的水墨长卷开始动起来,画面从盛唐的繁华切换到如今的西安街景,古老的城墙与现代的高楼交相辉映,台下的粉丝纷纷拿出手机录像,有人轻声跟着唱。

副歌部分,“澈心系”的成员们走上舞台,李然的琵琶、阿哲的和声、夏沫的钢琴、陈阳的舞蹈与苏澈的歌声完美融合,主屏上突然降下数百条写着“长安忆”的绸带,红色的绸带在空中飘荡,与台下的青蓝色应援棒交织成一片绚丽的色彩。有海外粉丝举着“虽然听不懂全部,但好感动”的牌子,跟着旋律挥舞手臂;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跟着节奏轻轻点头,眼里满是对故乡的眷恋;还有从第一场追到最后一场的粉丝,哭着喊“舍不得结束”。

当最后一句“长安忆,忆长安”落下,苏澈没有立刻鞠躬,而是看着台下的“星海”,轻声说:“这十场演唱会,从上海的青花瓷到北京的三国,从广州的粤剧到西安的长安,我们唱的不只是歌,是中华文化的根。谢谢每一位观众,谢谢‘澈心系’的每一个人,谢谢瓷坊的老师傅,谢谢周会长,谢谢所有支持原创、支持文化的朋友——是你们,让这场巡回有了意义。”

话音刚落,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粉丝们齐声喊着“苏澈”“澈心系”,还有人自发唱起《青花瓷》的副歌,“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歌声在奥体中心回荡,连舞台上的成员们都跟着一起唱,眼里满是泪光。

就在这时,苏澈的脑海里响起熟悉的系统提示音,淡蓝色的光膜带着金色的流光缓缓展开,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璀璨:

【检测到宿主完成10场全国巡回演唱会(西安站收官),《长安忆》演唱引发历史文化共鸣,结合此前海外版权突破、原创保护落地、新人孵化成功、亚洲大奖获奖等成就,第一阶段主线任务“声震乐坛”100%完成!】

【任务结算完成:累计获得声望值点!解锁“乐坛顶流”永久称号!】

【解锁终极功能“文化全球生态”:可整合全球音乐、影视、非遗资源,实现“中华文化 全球表达”的深度传播,功能包括:

1. 全球巡回筹备:自动对接海外顶级场馆(伦敦o2、纽约麦迪逊花园等),生成文化主题巡演方案(如“青花瓷全球展 音乐会”“三国Ip海外首演”);

2. 跨国Ip合作:对接迪士尼、环球影业等顶级影视公司,推动《三国》Ip海外影视化,《澈·时光》专辑全球实体发行;

3. 非遗传承计划:联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传统乐器、瓷器文化等纳入“世界非遗推广项目”,通过音乐纪录片、线下展等形式全球传播;】

【触发第二阶段主线任务“文化全球传扬”:任务要求12个月内完成3场海外巡回演唱会,推动《三国》oSt全球同步上线,原创音乐数据库海外合作平台突破10家,任务奖励:“蓝星文化传播大使”终身荣誉称号,声望值点,解锁“文明对话”特殊功能(促进中西方文化深度交流)。】

苏澈悄悄关掉光膜,抬头看向舞台下的人潮——粉丝们还在合唱,绸带还在空中飘荡,“兵马俑”灯柱的光芒温暖而坚定。他突然想起穿越到蓝星时的初心,那时他只是想写几首好歌,没想到如今能带着中华文化的故事,走过十座城市,被这么多人喜欢。

演唱会结束后,后台挤满了前来祝贺的人。周明远会长握着苏澈的手,激动地说:“十场演唱会,场场有新意,场场有文化,你让华语乐坛看到了不一样的可能!”西安文物局的工作人员送来一套迷你兵马俑模型,笑着说:“希望以后能合作,把文物和音乐结合,让更多人了解西安的历史!”瓷坊老师傅也来了,手里捧着一个新烧制的青花瓷瓶,瓶身上刻着“十场圆满,文化传扬”八个字,“这是给你的贺礼,祝你的音乐能走向全世界!”

“澈心系”的成员们围过来,夏沫递上一本签名册,上面写满了前九场观众的留言,“以后我们还要一起开海外演唱会!”陈阳拍着胸脯说,“我的舞蹈还能再精进,下次要在海外舞台上跳唐代乐舞!”林晓眼眶微红:“谢谢苏老师,是您让我从livehouse走到奥体中心,以后我会继续唱有故事的歌。”

苏澈看着眼前的所有人,心里满是温暖。他知道,“声震乐坛”的任务虽然完成了,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文化全球传扬”的新起点。未来,还有海外的舞台要登,还有《三国》的故事要讲,还有更多的中华文化要传播。

走出奥体中心时,西安的夜空飘起了细雪,落在手心凉凉的。远处的古城墙亮着灯,与场馆的灯光交织在一起,像一幅古今交融的画。苏澈握着手里的青花瓷瓶,指尖拂过上面的纹路,轻声说:“下一站,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