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260章 文脉续章!从跨界到全球,向千年而往

深夜的澈心文娱全球总部,只剩下顶层办公室还亮着一盏暖黄的灯。苏澈坐在靠窗的书桌前,指尖划过键盘,屏幕上跳动的光标,像是在梳理一段跨越十年的时光。窗外,江城的夜景与远处文化中枢的轮廓交相辉映,那里陈列着《三国》的道具复刻、《唐诗》的书法拓本、《宋词》的舞台模型,还有刚启动的《元曲故事》动漫分镜稿——这些都是第二阶段最珍贵的印记。他深吸一口气,敲下了长文的第一句:“当《歌手》的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当《唐诗风云》的全球票房定格,当‘文化交流年’的签约笔落下,第二阶段的旅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这篇发布在全球社交平台的长文,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堆砌的成就,只有真诚的回顾与坚定的展望。开篇即点明核心:“第二阶段,是‘跨界破壁’的五年,也是‘走向全球’的五年。我们从音乐与古典的碰撞出发,让影视成为文化的载体,让Ip跨越国界,让华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身影。”

回顾的笔触,首先落在“跨界融合”的起点。“还记得《歌手》第五季立项时,我们面临的质疑——‘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怎能兼容?’”苏澈写道,“但陆燃的摇滚《将进酒》、苏蔓的R&b《醉花阴》告诉我们,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找到共通的情感密码。那些日子,周世明老先生带着徒弟教歌手唱元曲唱腔,许嵩熬夜改编旋律,特效团队反复调试水墨粒子,只为让‘大江东去’的豪情,能通过电吉他的嘶吼传递给年轻人。当总决赛30亿的全球播放量传来,当各国歌手自发翻唱唐诗宋词改编曲,我知道,跨界不是对传统的颠覆,而是让经典‘活’在当下的最好方式。”

紧接着,他将目光转向影视与Ip的全球突围:“如果说跨界是破局,那影视就是文化出海的旗舰。《唐诗风云》的1:1长安实景、《宋词故事》的水墨舞台,我们坚持‘历史为骨,艺术为翼’,没有刻意迎合海外市场,却意外收获了全球观众的共鸣。记得在罗马领取全球历史电影奖时,一位法国观众对我说,他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里,看到了人类共通的悲悯。那一刻我明白,好的文化作品,从来不需要翻译,情感就是最好的语言。”

长文中,苏澈特意提到了全球文化Ip联盟的成立与文化外交的突破:“从好莱坞到宝莱坞,从欧洲古典戏剧到南美民俗文化,我们发起联盟的初衷,不是垄断,而是共享。当23个国家与我们签下‘文化交流年’协议,当《三国·婆罗多》音乐剧在中印同步巡演,当‘宋词·莎士比亚’动画进入欧洲课堂,我看到了文化作为桥梁的真正力量——它能让不同文明放下分歧,在共鸣中相互理解。”

在“感谢”部分,苏澈的文字满是温情,没有空泛的客套,只有具体的人与事。“首先要感谢我的团队,这10万人的大家庭,是澈心最坚实的根基。”他一一细数:“张岚总能精准捕捉市场的脉搏,从《大山里的孩子》的公益传播到全球Ip的运营布局,她的冷静与远见,让每一个Ip都能走得更远;赵凯带领技术团队,把‘历史场景特效’从一个概念变成全球标准,那些熬夜打磨的代码与粒子,是东方美学的技术底气;林墨和她的创作团队,用画笔与剧本,让李白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窦娥的悲愤,有了可感可知的模样;还有赖声川导演、周世明老先生,以及每一位非遗传承人、演员、编剧、技术员,是你们的坚守与匠心,让文化Ip有了温度与重量。”

他专门为粉丝写下一段,字里行间满是珍视:“感谢每一位‘追光者’,你们不是被动的消费者,而是文化传播的参与者。记得《宋词故事》舞台剧首演时,有海外华人带着孩子跨国来看,只为让孩子听听母语里的韵律;记得《唐诗风云》上映时,有网友自发翻译台词,在海外社交平台分享创作背景;记得文化复兴基金成立时,无数普通人捐出一元、十元,留言说‘想为文化出份力’。你们的每一次购票、每一条评论、每一次自发传播,都是文化复兴路上最温暖的光。”

对于官方与社会各界的支持,苏澈的语气带着敬意:“感谢这个包容开放的时代,感谢各级部门的信任与扶持。从文化复兴基金的政策支持,到‘文化交流年’的官方推动,再到各地文旅部门的深度合作,正是有了这样的土壤,文化Ip才能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还要感谢全球的合作伙伴,是你们的开放与尊重,让华国文化能走出国门,与世界对话。”

长文的后半段,是对第三阶段的清晰展望,格局宏大却脚踏实地:“第二阶段的结束,是第三阶段的开始。接下来,我们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完成‘唐宋元明清’完整文化Ip矩阵的开发,让华国文化真正成为全球主流。”

他具体阐述了规划:“明代Ip将聚焦‘市井繁华与家国情怀’,以《金瓶梅》的市井生活、《明朝那些事儿》的历史脉络为蓝本,开发影视、动漫与文旅项目,还原明代的郑和下西洋、江南织造、市井烟火;清代Ip将挖掘‘文化融合与气节坚守’,从《红楼梦》的深层意蕴到纳兰性德的词魂,从康乾盛世的文化包容到近代的家国觉醒,让清代文化的多元与厚重,被更多人看见。”

“同时,我们将深化全球文化共创。”苏澈写道,“开放明清Ip的全球共创授权,邀请各国创作者加入,比如与欧洲合作开发‘明代航海与地理大发现’跨文化影视,与南美合作‘清代丝绸与印加纺织’文创项目;扩大文化复兴基金的覆盖范围,资助更多国家的年轻人研究华国文化、创作跨文化作品;推动‘华国文化全球教育计划’,让唐宋元明清的诗词、历史、艺术,进入更多国家的中小学课堂。”

他强调,第三阶段的核心依然是“初心不变”:“我们不会为了追求市场而妥协文化内核,不会为了扩张而放弃品质坚守。明清Ip的开发,依然会坚持严谨的历史考据,依然会邀请专家学者全程指导,依然会用最适合的载体呈现文化精髓——影视的真实、动漫的生动、文旅的沉浸、教育的通俗,让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读懂华国文化的魅力。”

长文的结尾,苏澈写下了一段深情的话:“十年前,我带着‘让华国文化被世界看见’的初心闯入文娱行业,如今,这个初心从未改变,只是多了更多同行者与期待。文化复兴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也不是一个人的使命,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与传承。”

“未来,我希望当孩子们提起唐宋元明清,能想到的不只是课本上的文字,还有《唐诗风云》里的酒肆、《宋词故事》里的庭院、《元曲故事》里的勾栏、明代Ip里的帆影、清代Ip里的笔墨;希望当全球观众提起华国文化,能想到的是忠义、是豪情、是婉约、是坚守,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与价值。”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第二阶段的故事已经落幕,第三阶段的篇章,正等待我们共同书写。愿我们都能做文化的追光者与传承者,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华国文化,成为全球文明花园中最绚烂的一朵。”

长文发布后,迅速在全球社交平台刷屏。短短两小时,转发量破千万,评论区满是感动与期待。张岚在评论区留言:“十年同行,初心不改,未来可期”;赵凯写道:“技术为翼,文化为核,第三阶段,我们再战”;林墨附上了一张明代Ip的概念图:“笔墨已备,静待花开”。

海外网友纷纷留言:“已经开始期待明代的航海故事了,苏老师总能带来惊喜”“从唐诗到宋词,从元曲到明清,跟着苏老师了解华国文化,太幸福了”“支持全球共创,希望我们国家也能参与进来”。国内网友则表示:“文化复兴,我辈有责,跟着苏总一起,为华国文化骄傲”“期待明清Ip,希望能看到更多被遗忘的经典故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转发长文并评论:“苏澈先生的坚守与远见,为全球文化传承树立了典范。期待第三阶段的文化Ip矩阵,为全球文化多样性注入新的活力。”全球文化Ip联盟的海外成员也纷纷响应,华纳兄弟、宝莱坞等合作方表示,将全力支持明清Ip的全球共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