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的澈心动漫创作基地,晨雾中透着一股独特的市井烟火气。不同于《唐诗风云》的盛唐恢弘、《宋词故事》的雅致婉约,这里的布景满是元代风情——勾栏瓦舍的微缩模型鳞次栉比,屋檐下挂着“杂剧名角”的幌子,地面铺着仿元代青石板,缝隙里还嵌着手工做旧的铜钱模型;墙角的陈列架上,摆放着元代杂剧的脸谱、戏服边角料,以及按《南村辍耕录》记载复刻的笔墨纸砚。今天,《元曲故事》动漫开机仪式在此举行,水墨动画的创作团队、元曲传承人与戏曲配音演员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填补“元曲文化空白”的创作之旅。
苏澈站在开机仪式的主背景板前,背景板是一幅巨型水墨长卷,上面用写意笔法勾勒出《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墙头马上》的核心场景,人物线条灵动,墨色浓淡相宜,右下角“元曲故事”四个大字由元曲传承人周世明老先生题写,笔力苍劲,带着元代书法的率性。“元曲的魅力,在于‘俗不伤雅,雅不避俗’。”苏澈对着围拢的团队成员说,“它既有文人的才情,又有百姓的烟火气,不像唐诗那样高不可攀,也不像宋词那样含蓄内敛,而是直白地唱尽人间百态。这次动漫,我们要做的就是‘以墨为骨,以戏为魂’,用升级后的水墨动画,还原元曲的市井风情与情感张力。”
动画负责人林墨穿着印有元曲脸谱图案的工作衫,手里拿着厚厚的分镜稿:“这次的水墨动画,我们做了两大升级。一是‘市井水墨’风格,摒弃了唐诗宋词的写意空灵,增加了更多人间烟火——比如勾栏瓦舍的屋檐要带点斑驳感,市井百姓的衣着要更写实,甚至连街边小贩的货郎担、茶馆的茶碗,都要用细腻的墨线勾勒,让观众一眼就能代入元代的市井生活;二是‘戏韵动态’,参考元代杂剧的身段动作,让人物的举手投足都带着戏曲的韵律感,比如红娘传书时的灵动转身,窦娥喊冤时的悲愤姿态,都源自戏曲程式,再用水墨动画的流畅性呈现,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审美。”
技术总监赵凯补充道:“我们的‘国风特效系统’也针对元曲做了优化。比如《窦娥冤》‘六月飞雪’的场景,雪花不再是单纯的水墨粒子,而是加入了冰晶的通透感,落在人物身上会有真实的堆积效果,既体现冤情的悲壮,又不脱离元代的生活质感;《西厢记》的花园相会,花瓣飘落的轨迹参考了元曲唱腔的节奏,快慢交替,与人物的情感起伏同步。同时,历史场景还原系统已解锁元代大都、汴梁的完整街景数据,勾栏瓦舍的舞台结构、观众席布局,甚至台上的道具摆放,都严格依据《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的记载,确保历史真实性。”
为了让元曲的“戏魂”落地,团队特意邀请了三位国家级戏曲演员担任配音主力——专攻旦角的李佩瑜、老生演员王少军、丑角演员张启明。“元曲本身就是‘唱念做打’的艺术,配音不能只念台词,要带着戏曲的唱腔韵律。”李佩瑜穿着素雅的旗袍,手里拿着《西厢记》的配音脚本,“比如崔莺莺的台词,我会融入昆曲的婉约唱腔,尾音带点拖腔,体现她的娇羞与温婉;而窦娥的台词,要用上河北梆子的刚劲,尤其是喊冤的片段,要唱出那种撕心裂肺的悲愤,让观众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冤屈。”
王少军接过话头:“我配的是苏轼和汉元帝。苏轼的台词要带点豪放洒脱的调子,符合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境;汉元帝则要多些悲怆,尤其是《汉宫秋》中送别王昭君的片段,要用低沉的唱腔,唱出他的无奈与不舍。为了贴合元曲的韵味,我们还特意跟着周世明老先生学了半个月的元曲唱腔,确保配音既有戏曲的美感,又不失元曲的本色。”
周世明老先生作为文化总顾问,全程参与创作指导。他手里拿着一把折扇,扇面上画着元代杂剧演出图:“元曲的唱词讲究‘明白如话’,比如‘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直白却动人。动漫配音要保留这种直白,不能过度修饰,但又要通过唱腔的起伏,传递出背后的情感。比如《墙头马上》中李千金的唱词‘隔墙花又低,迎风户半开’,既要唱出少女的娇羞,又要带点大胆直白,这就是元曲的‘俗雅之间’。”
开机仪式的核心环节,是首次公开《窦娥冤》的3分钟预告片段。当大屏幕亮起,水墨勾勒的元代楚州城缓缓展开:青石板路湿漉漉的,仿佛刚下过雨,街边的茶馆飘着热气,勾栏瓦舍前围满了看客。窦娥身着素色襦裙,头发散乱,被官兵押着走过街头,眼神里满是悲愤与不甘。当她站在刑场,仰天长啸“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时,李佩瑜的配音带着河北梆子的刚劲,唱腔悲愤激昂,配合着漫天飘落的雪花特效(水墨粒子与冰晶质感结合),以及背景里百姓的叹息声、官兵的呵斥声,瞬间将全场带入剧情。
预告的最后,镜头拉远,楚州城的轮廓在风雪中渐渐模糊,屏幕上浮现出“《元曲故事》敬请期待”的字样,落款是“澈心动漫·水墨新篇”。全场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周世明老先生红着眼眶,连连点头:“这就是我心中的元曲,有血有肉,有情有义,让年轻人一看就懂,一看就爱。”
预告发布后,迅速在全网引发热潮。张岚拿着实时数据报告,快步走到苏澈身边,语气激动:“苏总,预告上线1小时,全网播放量破3000万!‘元曲’相关搜索量直线飙升,3小时破亿,创文化类动漫预告搜索量纪录!#元曲故事动漫开机# #水墨元曲太好哭了# 两个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首,阅读量合计破40亿!”
她翻看着网友评论,念道:“‘苏老师果然不会让人失望!之前带我们认识唐诗宋词,现在又带我们走进元曲的世界,窦娥喊冤那段看得我眼泪直流’‘水墨风格太绝了,比唐诗宋词的更有烟火气,勾栏瓦舍的场景好真实,仿佛穿越到了元代’‘戏曲配音太加分了!李佩瑜老师的唱腔绝了,把窦娥的悲愤唱到我心里了’‘之前完全不懂元曲,看完预告立刻去搜了《窦娥冤》,原来元曲这么动人,期待后续的《西厢记》《汉宫秋》’。”
海外网友的热情同样高涨。tiktok上,《窦娥冤》预告的海外版播放量破500万,不少外国网友留言:“虽然听不懂台词,但能感受到那种悲伤的情绪,水墨动画和配音都太有感染力了”“这是中国的元曲?看起来像古代的戏剧,希望能出英文配音版”“已经开始搜元曲的英文翻译了,苏老师的文化Ip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全球文化Ip联盟的海外成员也第一时间发来祝贺。华纳兄弟的艾伦·沃克表示:“元曲的故事性和情感张力,在全球市场都有潜力。我们已经准备好对接海外发行渠道,希望能同步推出多语言版本,让更多海外观众了解元曲文化。”
宝莱坞的马尼什·夏尔马则对《西厢记》表现出浓厚兴趣:“爱情是共通的主题,《西厢记》的故事和印度的古典爱情故事有很多共通之处。我们希望能参与海外版的推广,甚至可以合作开发宝莱坞风格的衍生短片,让元曲与印度歌舞结合。”
国内的教育机构和文化部门也迅速响应。教育部发文推荐:“《元曲故事》动漫以水墨动画形式呈现元曲文化,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是青少年传统文化启蒙的优质载体。建议各地中小学将其纳入课外推荐观看名单,配合元曲相关课程教学。”
文化复兴基金也传来消息,张岚补充道:“苏总,基金已经将《元曲故事》列为重点扶持项目,额外拨款2亿元用于后续创作和推广。同时,全国有15个省的文旅部门发来合作申请,希望能在动漫上线后,同步推出‘元曲文化研学游’,组织学生参观元代文化遗址、体验元曲吟唱、制作水墨动画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