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256章 词泪沾襟!舞台上的千年宋韵封神

江城宋韵剧院的朱红大门在暮色中缓缓推开,檐角的宫灯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晕洒在青石板铺就的庭院里,与墙上复刻的宋代《西园雅集图》相映成趣。这座完全还原宋代戏楼形制的剧院,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连门窗的雕花都是按《营造法式》的记载手工雕琢,踏入其中,仿佛瞬间穿越到南宋临安的勾栏瓦舍。今晚,《宋词故事》舞台剧首演在此举行,1200个座位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持站票的观众,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与肃穆,手中或多或少攥着一本《宋词选集》。

苏澈与赖声川并肩站在后台侧幕,能清晰听到前场观众的低声交谈与翻动书页的沙沙声。“今晚的观众,比我想象中更懂宋词。”赖声川整理着袖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苏轼被贬’和‘李清照南渡’这两个片段,是全剧的情感核心,也是最考验演员和舞台呈现的部分,就怕情绪推得不够,或者过于刻意煽情。”

“您放心,演员们已经把词人的心境刻进骨子里了。”苏澈望着舞台上正在做最后彩排的演员,“饰演苏轼的演员为了体会‘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特意去黄州赤壁待了半个月,跟着渔民出海、在雨里行走;饰演李清照的演员把《漱玉词》背得滚瓜烂熟,连南渡前后的字迹变化都研究透了,她说要从眼神里透出那种从明媚到苍凉的转变。”

七点整,剧院内的灯光骤然暗下,只留一束追光打在舞台中央的古筝上。国家级宋词吟唱传承人柳月端坐筝前,指尖轻拨,《清平乐》的旋律清润悠扬,如流水般漫过全场。舞台背景的巨型纱幕上,水墨晕染的江南烟雨缓缓展开,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柳永的书法虚影在烟雨中流转,拉开了全剧的序幕。

第一幕“汴京繁华”,舞台通过旋转亭台切换场景,苏轼与友人在西园雅集,吟诗作对、挥毫泼墨。演员身着宋代襦衫,步态洒脱,手中的毛笔蘸墨挥毫时,AR技术让墨迹在纱幕上实时显现,正是《寒食帖》的经典片段。柳月的吟唱与演员的对白交织,“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词句伴着古筝旋律,将北宋的风雅与繁华展现得淋漓尽致,台下观众纷纷颔首,眼中满是沉醉。

随着剧情推进,舞台氛围渐渐凝重。当“苏轼被贬”的片段上演时,追光聚焦在孤身立于亭中的苏轼身上。他身着半旧的青衫,须发微霜,望着纱幕上缓缓浮现的黄州城虚影,眼神从最初的失意、愤懑,渐渐转为平静、豁达。“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吟唱声响起,柳月的唱腔低沉而有力,配合着舞台两侧飘起的细小雨丝(水雾特效),以及远处传来的风声(音效),瞬间将观众带入那个风雨交加的黄州街头。

当苏轼抬手拂去衣袖上的“雨水”,高声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时,舞台灯光骤然亮起,纱幕上的烟雨散去,浮现出澄澈的月光。演员的眼神明亮而坚定,唱腔中带着释然与豪迈,台下不少观众悄悄抹起了眼泪。“太有代入感了!”一位中年观众低声抽泣,“我想起自己失业那年,也是这样迷茫,但苏轼的豁达让我觉得,没什么坎是过不去的。”

中场休息时,观众们的讨论声此起彼伏。“舞台设计太绝了,旋转亭台一转身就是不同的场景,水墨光影和实景结合得天衣无缝”“苏轼的演员演得太好了,那种从失意到豁达的转变,一个眼神就够了”“吟唱的旋律太洗脑了,现在满脑子都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不少年轻观众拿着手机,对着舞台拍摄,想要记录下这些动人的瞬间。

下半场的“乱世流离”,将全剧的情感推向**。“李清照南渡”的片段中,舞台灯光转为冷色调,纱幕上浮现出战火纷飞的汴京城,断壁残垣、流离失所的百姓虚影与实景演员交织,营造出乱世的苍凉。李清照身着素色褙子,头发散乱,怀中紧紧抱着一个锦盒(里面是她与赵明诚的金石拓片),在逃难的人群中艰难行走。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吟唱声响起,柳月的唱腔带着哽咽的气声,如泣如诉。李清照抚摸着锦盒,回忆起与赵明诚在青州书斋的甜蜜时光(闪回片段,纱幕上浮现两人共读的温馨画面),再对比眼前的颠沛流离,眼神中的悲痛与绝望几乎要溢出舞台。当她发现锦盒不慎掉落,金石拓片散落一地,想要去捡却被逃难的人群推搡倒地时,台下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泣声,不少观众红着眼眶,手里的纸巾已经湿透。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当最后一句吟唱落下,舞台灯光暗下,只留一束追光打在蜷缩在地的李清照身上,全场寂静了足足三秒,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掌声中夹杂着观众的抽泣声,持续了近十分钟。饰演李清照的演员起身鞠躬时,眼中满是泪光,她对着观众深深鞠躬:“谢谢大家懂李清照的愁。”

全剧结尾,四位词人的身影在舞台上重叠,柳月的吟唱与全体演员的合唱交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词句伴着温暖的灯光,将全剧的情感从苍凉拉回释然与美好。当大幕缓缓落下,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掌声、欢呼声、抽泣声交织在一起,不少观众高喊“再来一场”“封神了”。

谢幕时,赖声川与苏澈走上舞台,与全体主创人员一起鞠躬。“谢谢大家的认可。”赖声川的声音带着激动,“这部剧的每一个细节,都离不开历史经典全库的支撑,离不开演员们的用心,更离不开大家对宋词文化的热爱。我们没有刻意煽情,只是想把词人的人生与情感真实地呈现出来,让大家感受到宋词的温度。”

苏澈补充道:“接下来,《宋词故事》舞台剧将启动全球巡演,计划在100个城市上演,包括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让更多海外观众感受到宋词的魅力。同时,我们会将舞台剧的收益部分投入文化复兴基金,用于扶持更多古典文化Ip的舞台改编。”

首演结束后,口碑瞬间在全网引爆。豆瓣评分在当晚就开放,短短两小时内,评分飙升至9.4分,成为蓝星华国舞台剧史上最高分作品。评论区满是五星好评:“年度最佳舞台剧!‘苏轼被贬’和‘李清照南渡’两个片段哭到我缺氧,演员的表演、吟唱、舞台特效、灯光,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这才是文化传播该有的样子,没有说教,只有共情,看完后我重新读了《漱玉词》,终于懂了李清照的愁”“赖导太会了,舞台设计把宋代美学发挥到了极致,AR技术和水墨光影的结合,既好看又不喧宾夺主,完全服务于剧情和情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