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204章 澈心文娱集团上市!市值破万亿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晨光里,一面巨大的赤色横幅从顶楼垂落,上面“澈心文娱”四个大字用的是青瓷釉色烫金工艺,边缘缀着王桂英团队连夜剪刻的“文化共生”剪纸纹样——有《红楼》的潇湘竹影,有《三国》的赤壁战船,还有青山村孩子们的笑脸,风一吹,剪纸纹样在阳光下晃荡,竟让这满是数字与屏幕的交易大厅,多了几分江南的温润。

苏澈站在大厅东侧的准备区,依旧是那身深灰色中山装,袖口的青花瓷纽扣在晨光里泛着淡青光泽。张岚拿着一份刚打印好的上市流程表,指尖有些发颤:“刚收到券商消息,开盘前的集合竞价已经超预期三倍,不少机构都在抢筹。”她顿了顿,看向苏澈,“你倒一点不紧张?”

“紧张什么?”苏澈接过流程表,目光落在“敲钟嘉宾”那栏——除了他,还有瓷坊的陈老师傅、侗族大歌的石爷爷,以及青山村的王老师,“咱们上市不是为了圈钱,是为了让更多人能跟着做文化事。你看陈师傅特意带来的青瓷敲钟锤,石爷爷穿的侗族盛装,这些才是澈心该有的样子。”

正说着,人群里传来一阵轮椅转动的声音。老周由儿子推着,穿过攒动的记者,手里还捧着一个青瓷笔筒——正是半年前他让陈老师傅烧制的,笔筒上刻着“文化有根”四个字。“苏小子,我跟病友群的老伙计们说好了,今天全程直播,让他们也看看‘做文化能做成什么样’。”老周握住苏澈的手,指节因为用力有些发白,“当年你拍乡村电影,我还担心你撑不下去,现在……”

“现在得谢谢您当初帮我联系退休教师做考据。”苏澈打断他,笑着把青瓷敲钟锤递过去,“等会儿敲钟,您可得使劲儿。”

九点十五分,集合竞价开始。大厅中央的电子屏上,“澈心文娱”的股价曲线像被注入了力量,从发行价28元一路往上跳,35元、48元、62元……周围的券商代表们开始低声惊呼,有记者举着相机往前挤,镜头对准了电子屏,也对准了站在敲钟区的苏澈和几位特殊嘉宾。

“这哪是上市,简直是文化展!”有记者小声感慨——敲钟台两侧,摆着《红楼VR体验馆》的微缩模型,潇湘馆的竹窗里还亮着 tiny 的灯;旁边的展架上,放着《三国:互动版》的实体剧本,扉页上有陈道明、杰森·克拉克的签名,还有历史顾问用红笔做的批注。

九点三十分,开盘钟声响起。苏澈握着陈老师傅的手,石爷爷和王老师站在两侧,四人一起敲响了那口青铜钟——钟体是按汉代编钟形制缩小的,敲钟锤则是陈老师傅用青瓷烧制的,锤身刻着“非遗共生”四个字。钟声落下的瞬间,电子屏上的股价猛地跳到76元,较发行价暴涨171%,大厅里顿时响起掌声。

“破80了!”张岚的声音带着激动,“市值已经到8000亿了!”

苏澈没看屏幕,反而走到王老师身边,轻声问:“青山村的影视服务站,设备都到位了吗?”王老师点点头,眼里闪着光:“都到位了!孩子们现在每天放学后都去书屋写作业,还说以后要拍自己的乡村电影。”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股价像被按下了加速键。十点半,突破98元,市值破万亿;十一点,股价稳定在102元,较发行价暴涨264%,澈心文娱正式成为蓝星华国首个市值破万亿的文娱公司。交易所的广播里,传来主持人的声音:“澈心文娱的上市,标志着‘文化 文娱’模式的成功,其旗下《红楼》《三国》Ip的全球影响力,乡村影视计划的民生价值,均为行业树立了新标杆……”

记者发布会环节,有记者问:“苏总,现在您的个人财富排名已经跃居蓝星华国前三,接下来会考虑扩大商业版图吗?比如进入房地产或金融领域?”

苏澈接过话筒,目光扫过台下的陈老师傅和石爷爷,缓缓开口:“我今天带陈师傅和石爷爷来敲钟,就是想告诉大家,澈心的根在文化,不在商业。刚才董事会已经通过决议,未来每年会捐出集团50%的利润,用于文化公益——一部分投入乡村影视计划,在更多村落建影视服务站和书屋;另一部分用来扶持非遗传承人,比如帮陈师傅的瓷坊建数字化展厅,帮石爷爷的侗族合唱团培养年轻歌手。”

他顿了顿,举起手里的青瓷笔筒:“三年前,我在青山村看到孩子们走两小时山路上学,心里就想,文娱不只是拍电影、做VR,更要让文化能落地,能帮到实实在在的人。现在市值破万亿,对我来说不是终点,是能帮更多人做文化事的起点。”

台下的老周用力鼓掌,轮椅旁的手机屏幕上,病友群的消息正不断滚动:“苏小子没忘本!”“以后咱们也能帮着做文化公益了!”“我孙子说要学剪纸,以后去王桂英老师的工作室!”

发布会结束后,陈老师傅拉着苏澈的手,递给他一个刚烧制好的青瓷摆件——是缩小版的敲钟锤,上面刻着“不忘初心”四个字:“苏总,我活了七十岁,从没见过做瓷能和上市扯上关系。现在我知道,只要手艺好,文化能走得比咱们想的还远。”

石爷爷也凑过来,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芦笙:“这是我给你做的,以后你去海外做文化交流,带着它,吹一段侗族大歌,让外国人也听听咱们的声音。”

苏澈接过芦笙和青瓷摆件,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他走到交易所的落地窗前,看着外面车水马龙的上海街头——远处的广告牌上,正播放着《三国》好莱坞电影的预告,赤壁的火光在屏幕上闪烁;街角的文创店里,摆着《红楼》的剪纸书签和青瓷小摆件,有年轻人正拿着手机拍照。

张岚走过来,递给他一份文化公益计划的初稿:“这是刚才和文旅部初步对接的,明年计划在100个村落建影视服务站,还想和教育部合作,把《红楼》《三国》的文化内容融入乡村教育。”

苏澈翻开初稿,首页贴着一张青山村孩子们的照片——孩子们在乡村书屋里,围着VR设备,脸上满是好奇。他想起三年前第一次去青山村,看到孩子们攥着半块馒头走在山路上的样子,再看看现在的市值数字,突然觉得,那些冰冷的数字背后,藏着的是无数人的期待与努力——是陈老师傅烧制的每一件青瓷,是石爷爷教的每一句侗族大歌,是老周病友群里每一条考据建议,是青山村孩子们每一个关于文化的梦想。

“就按这个计划来。”苏澈合上初稿,目光坚定,“市值会有涨有跌,但文化公益不能停。咱们要让更多人知道,做文娱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让文化能传下去,能帮到更多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