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70章 赵宇的最后挣扎

《音乐潮玩派》的录制现场,霓虹灯光晃得人眼晕。舞台中央,主持人正拿着卡片念流程,台下的观众席却有些躁动——特邀嘉宾赵宇的出场掌声,远不如三个月前他还是“顶流”时热烈。大屏幕上滚动的实时弹幕里,零星飘着“赵宇怎么还来综艺刷脸”“他上次那首《潮玩派对》难听死了”的评论,让坐在嘉宾席的赵宇脸色愈发难看。

这场综艺是华星为赵宇争取到的“翻红机会”——自从《澈·时光》屠榜后,赵宇的新歌连续三首扑街,商务代言掉了一半,连粉丝群的活跃度都降了80%。经纪团队给他的方案是“靠话题博热度”,而话题的靶心,就是如今风头正劲的苏澈。

轮到“嘉宾互动”环节时,赵宇终于找到了机会。主持人问他“对现在乐坛新人的看法”,他接过话筒,眼神意有所指地扫向坐在导师席的苏澈,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现在的新人啊,运气好的话,不用自己费劲儿写歌,自然有人捧着‘好作品’送上门,连改编都有人帮着抠细节。不像我们这些‘老选手’,每首歌都得自己熬几个通宵,从旋律到歌词,一个字一个字地磨,生怕砸了自己的招牌。”

话里的“有人捧着好作品”“帮着抠细节”,明眼人都知道是暗指苏澈——之前网上就有华星水军散布“苏澈背后有资本推手”“作品是代写”的谣言,赵宇此刻不过是把谣言搬上了台面。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镜头齐刷刷地对准苏澈。台下的观众席里,有人小声议论:“赵宇这是急了吧?”“他是不是在说苏老师靠后台?”赵宇见状,更是得意地补充了一句:“不是我说,乐坛还是得靠真本事,光靠‘外力’撑场面,迟早会露馅的。”

就在这时,苏澈缓缓站起身,手里拿着一个泛黄的牛皮纸文件夹,脸上没有丝毫怒气,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赵老师说的‘真本事’,我很认同。所以今天我带了点‘真本事’的证据,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他打开文件夹,首先拿出的是一叠厚厚的手稿——最上面那张是《江城》(改编自《成都》)的创作笔记,纸面上沾着淡淡的咖啡渍,用蓝笔写的初稿里,“书院街”原本写的是“老街口”,被红笔圈掉,旁边批注着“书院街更具体,有江城地域特色”;下面还附着一张录音采样表,标注着“3月15日,江城瓷坊,录窑火声、拉坯声”,甚至写着“采样时遇到下雨,补录了雨打槐树叶的声音”。

“这是我给林晚秋改编《江城》时的手稿,从歌词修改到采样记录,一共17页,每一笔都是我自己写的。”苏澈把手稿递给身边的主持人,让镜头能清晰拍到上面的笔迹,“赵老师说‘有人帮着抠细节’,我不知道您说的‘有人’是谁,但我的细节,是蹲在瓷坊门口等老师傅烧窑,是凌晨五点去书院街录雨声,是改了八版才定下来的歌词——这些,算不算‘真本事’?”

接着,他又拿出另一叠手稿——是《稻香》的编曲草稿,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音符,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乐器搭配:“竹笛走高音区,对应稻穗晃动;木吉他用指弹,模拟踩在田埂的脚步声;牛铃采样放在副歌开头,增强记忆点”,甚至还有老林的签名批注:“3月20日,试录竹笛,高音区需再柔一点”。

“这是《稻香》的编曲稿,改了12版,每一次修改都有老林、周延老师的反馈记录。”苏澈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赵老师说‘熬通宵磨作品’,我上个月为了《三国》长剧的主题曲,连续三天在录音棚待到凌晨四点,改了五版编曲,直到满意为止。这些录音棚的监控记录、团队的工作日志,我都可以随时拿出来——这些,算不算‘真本事’?”

最后,苏澈拿出的是一本破旧的笔记本,封面写着“地球经典改编思路”,里面是他对《将进酒》《夜曲》等歌曲的改编分析:“《将进酒》为什么用唢呐?因为唢呐的狂放符合李白的气质;《夜曲》为什么改二胡?因为二胡的悲怆比低音提琴更有东方韵味。这些改编思路,我从去年就开始记录,每一首都有文化适配的分析——这些,算不算‘真本事’?”

手稿被一一展示在大屏幕上,每一页的笔迹、每一处的修改、每一条的采样记录,都真实得无可辩驳。现场的掌声瞬间爆发,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热烈,弹幕里更是被“苏老师太刚了”“手稿打脸太爽了”“赵宇脸疼吗”的评论刷屏。

赵宇的脸从得意变成错愕,再到涨得通红,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根本拿不出这样的创作证据,之前的作品大多是团队找枪手代写,编曲也是流水线作业,哪里有什么“熬通宵磨细节”?

主持人见状,赶紧打圆场:“原来苏老师的作品背后,有这么多我们不知道的付出……”

“其实我不想拿这些出来。”苏澈打断主持人,目光直视赵宇,语气里带着一丝严肃,“我一直觉得,乐坛应该比作品,比谁的歌更能打动人心,比谁的创作更有诚意,而不是比谁的嘴更碎,比谁会散布谣言。赵老师说‘靠外力撑场面会露馅’,我想说的是——靠造谣抹黑别人,才是最没本事的,也迟早会露馅。”

“原创靠的是脑子,不是嘴;靠的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手稿,不是背后嚼舌根的小动作。”苏澈说完,便坐回了导师席,留下赵宇一个人僵在原地,接受着镜头和观众的审视。

录制结束后,#苏澈手稿打脸赵宇# #赵宇 暗讽苏澈 翻车# 两个话题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冲上抖乐热搜前两位,阅读量半小时内破6亿。有网友把苏澈展示的手稿做成了长图,配文“这才是原创该有的样子——不是靠嘴说,是靠手写,靠脚跑,靠心琢磨”;还有音乐博主对比了苏澈的手稿和赵宇的“创作记录”,发现赵宇所谓的“创作笔记”全是打印稿,连修改痕迹都没有,坐实了“代写”的质疑。

更致命的是,之前被赵宇打压过的独立音乐人纷纷站出来发声——一位叫阿凯的音乐人发长文回忆:“三年前我和赵宇同期参加比赛,我的原创作品比他受欢迎,结果他团队买水军说我抄袭,还举报我的作品下架,现在看来,他自己才是没真本事的人。”长文被转发5万次,越来越多的受害者加入,#赵宇 打压新人# 话题也很快冲上热搜。

赵宇的粉丝群彻底炸了,大量粉丝脱粉,超话活跃度暴跌90%,一天之内掉粉12万。商务品牌更是反应迅速,上午刚录完综艺,下午就有三个品牌宣布“终止与赵宇的合作”,理由是“艺人形象与品牌价值观不符”。华星娱乐的股价也受此影响,当天暴跌8%,市值蒸发近2亿。

赵宇的经纪团队试图发声明“澄清”,称赵宇“只是随口一提,没有针对任何人”,但网友根本不买账,评论区满是“造谣的时候怎么不说随口一提”“拿不出手稿就别装创作人”的嘲讽。最后,声明不得不删除,赵宇也彻底消失在公众视野里,连华星都默认了“放弃这位艺人”的态度。

而苏澈这边,工作室收到了大量素人原创者的投稿,都表示“被苏老师的坚持打动,想好好做原创”。林晚秋更是发来消息,说自己根据苏澈的手稿思路,写了一首新的老街民谣,想请苏澈指点。

就在这时,苏澈的脑海里响起系统提示音,淡蓝色的光膜带着清晰的成就感:

【检测到宿主通过实际创作证据驳斥赵宇的造谣,维护原创者尊严,引发行业对“原创真实性”的讨论,打击不良竞争行为,触发“原创扞卫”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解锁新功能:原创权益保护升级(顶级)——可联合行业协会、法律机构,为原创者提供“作品存证”“谣言澄清”“侵权维权”的一站式服务,功能包括:

1. 作品存证:自动为宿主及合作新人的原创作品生成“时间戳存证”,避免被抄袭、代写质疑;

2. 谣言应对:实时监测针对原创者的恶意谣言,快速生成“证据反驳方案”,联动平台删除不实信息;

3. 维权支持:与顶尖律所合作,为被打压、抄袭的原创者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协助维权;】

【触发支线任务:“原创者守护计划”,任务要求:1个月内联合10家音乐平台、5家律所,推出“原创者权益保护平台”,为100位素人原创者提供作品存证服务,任务奖励:声望值点,澈心工作室获“蓝星华国原创保护先进单位”称号。】

苏澈关掉光膜,看着窗外江城老街的夜景——瓷坊的灯还亮着,老师傅应该还在烧制新的青花瓷;林晚秋发来的新歌词躺在手机里,写着“瓷土在手里转啊转,我把故事唱给晚星听”。他知道,赵宇的“最后挣扎”,不仅没能阻止他,反而让更多人看到了“原创”的力量——真正的光芒,从来不是靠打压别人获得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和诚意,一点点打磨出来的。

第二天,苏澈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动态,没有提赵宇,只晒出了自己新写的《原创者说》歌词片段:“笔在纸上走,脚在风里走,心在故事里走——这才是我们该有的,创作的样子。”

评论区里,无数原创者留言呼应:“跟着苏老师,好好做原创!”“拒绝造谣,拒绝代写,我们靠作品说话!”

苏澈放下手机,拿起桌上的手稿,继续修改《三国》长剧的主题曲。

ps:麻烦点点催更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