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34章 提名保住!舆论反转

十二月的江城飘着细碎的冷雨,星火传媒办公室的玻璃窗上蒙着一层薄雾,却挡不住室内沸腾的热气。周建明把笔记本电脑搬到会议桌中央,屏幕上是蓝星音乐盛典官方账号的直播界面,右上角的“在线人数”已经突破200万,弹幕里一半是苏澈粉丝的“求官宣”,一半是路人好奇“华星会不会又搞事”。

“还有五分钟……”张姐攥着手机,指节泛白,屏幕上是她和盛典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对方只回了一句“再等等,快了”,没再多说。老林坐在角落,手里的烟点了又灭,眼神死死盯着屏幕——他比谁都清楚,这个提名不仅关乎苏澈,更关乎所有坚持原创的小音乐人,要是真被华星搅黄了,以后大家更难出头。

苏澈站在窗边,指尖划过玻璃上的雨痕,心里却比昨天平静。早上张教授发来消息,说“评审团已经统一意见,官方会彻底澄清”,加上系统提示“提名稳选概率95%”,他知道,这场关于原创的较量,他们已经赢了。

“开始了!”周建明突然喊了一声。

屏幕上,盛典官方主持人拿着一份声明,背景板上“公平·公正·致敬原创”的标语格外醒目。“针对近期关于苏澈先生提名资格的争议,经评审团核查,苏澈先生提交的《青花瓷》创作手稿(含12版修改稿、文化考据笔记)真实有效,原创性无任何争议,”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音响传出,清晰而坚定,“现正式宣布:苏澈先生‘最佳新人’‘最佳作词(《青花瓷》)’两项提名均有效,任何质疑均无事实依据。”

“赢了!”

办公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张姐激动地抱住旁边的同事,眼泪都快掉下来;周建明用力拍了下桌子,差点把咖啡杯震倒;老林猛地站起来,把没抽完的烟扔到烟灰缸里,大声说:“我就知道!真金不怕火炼!”

苏澈拿出手机,看到林晓发来的粉丝群截图——几百条“提名保住了”的消息刷屏,有人已经开始设计盛典应援服,还有人晒出了之前准备的“尊重原创”灯牌,说“终于能堂堂正正带进去了”。瓷坊的老师傅也发来语音,声音里满是欣慰:“阿澈,好样的!《青花瓷》没白写,文化没白传!”

还没等大家平复激动,张教授的采访视频突然被音乐类大V“蓝星音乐评”转发,标题是“张启明教授谈苏澈:《青花瓷》的意境,是近年罕见的创作高度”。视频里,张教授坐在满是古籍的书架前,手里拿着苏澈的创作手稿,语气严肃却带着赞许:

“我研究歌词三十年,很少见到新人能把传统文化和现代音乐结合得这么好。《青花瓷》里‘天青色等烟雨’的考据,不是简单堆砌辞藻,而是真正理解了青花瓷‘雨过天青云破处’的烧制意境;‘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的留白,更是把东方美学的含蓄感唱透了。”

他顿了顿,特意举起手稿里的修改痕迹:“你们看,这12版修改稿,从‘天青色待烟雨’到‘天青色等烟雨’,从‘心事我知晓’到‘心事我了然’,每一处改动都有逻辑、有思考,这不是‘代笔’能编出来的。现在乐坛太缺这种‘沉下心打磨’的创作,华星所谓的‘质疑’,不过是怕这样的原创打破他们的流量垄断。”

这段采访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全网。#张启明力挺苏澈#的话题半小时内冲上抖乐热搜5位,播放量破800万。评论区里,不仅有苏澈的粉丝,还有大量路人、文化博主甚至高校教师留言:

“张教授是业内权威,他说原创就是原创!华星别再自欺欺人了!”

“原来‘天青色等烟雨’有这么深的讲究,苏澈是真的在做有文化的音乐!”

“对比一下赵宇的‘爱你爱到转圈圈’,差距一目了然……”

“支持苏澈!支持真正的原创!”

甚至有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自发组织“《青花瓷》歌词解析会”,在校园里分享苏澈的创作考据,视频被传到网上后,又带动了一波“考古《青花瓷》”的热潮,乐云《青花瓷》的播放量当天再涨100万。

而另一边,华星娱乐还在做最后的挣扎。上午十点,他们的官方账号发了一条模糊的通稿:“尊重盛典决定,期待行业良性竞争,愿所有音乐人专注作品。”试图营造“大度”的形象,可评论区里根本没人买账。

网友们直接扒出华星之前的操作:“之前发通稿说苏澈靠运气,直播改歌嘲讽,现在又装大度?脸呢?”“良性竞争?你们匿名举报的时候怎么不说良性?”“建议华星先让赵宇把《青花瓷》歌词背下来,再谈专注作品”。更有细心的网友发现,通稿里没提“原创”两个字,评论区瞬间被“不敢提原创”的调侃刷屏。

不到一小时,华星的通稿就被骂到删除,可截图已经在网上传开,#华星通稿被群嘲#的话题冲上热搜18位。更糟的是,之前和华星谈合作的两个品牌方,当天下午就发声明“终止合作意向”,理由是“品牌注重原创精神,与华星近期行为不符”——华星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搞掉苏澈的提名,反而把自己的口碑彻底搞砸了。

苏澈是在录音棚里看到华星删稿的消息的。当时他正和老林调试《青花瓷》live的古筝音准,老林刷到热搜,忍不住笑出声:“你看华星,删稿比谁都快!之前的嚣张劲儿呢?”

苏澈笑着摇摇头,没过多关注。他拿起吉他,轻轻弹起《青花瓷》的前奏,琵琶的点缀从音响里传出,和古筝的旋律交织在一起,比之前更细腻、更有韵味。“盛典上就这么定,”他对老林说,“不用加太多花哨的改编,就靠旋律和歌词本身,让大家听听原创的力量。”

就在这时,脑海里的系统提示音响起,淡蓝色的光膜缓缓展开:

【检测到蓝星音乐盛典官方确认提名有效,张启明教授采访引发正向舆论爆发,华星恶意竞争失败并遭群嘲,触发“原创胜利”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解锁新功能:原创标杆效应(宿主作品将被多个音乐院校列为“原创教学案例”,吸引更多新人创作者关注,后续发起“青年原创计划”时可获得院校资源支持);】

【当前舆论与资源动态:

1. 舆论:“支持原创”话题阅读量破5亿,#苏澈 原创榜样#冲上热搜3位,路人对原创音乐好感度提升40%;

2. 资源:3家国家级文化机构发来合作邀约,希望将《青花瓷》纳入“传统文化推广项目”;蓝星音乐盛典新增“原创创作者分享环节”,邀请苏澈作为首位分享嘉宾;

3. 华星影响:品牌合作减少25%,股市下跌3%,内部艺人开始寻求解约,行业口碑跌至谷底;】

【触发支线任务:“原创精神传递”,任务要求:盛典“原创分享环节”讲解《青花瓷》创作历程,吸引1000 新人创作者关注,任务奖励:声望值点,“全国原创音乐扶持基金”参与资格。】

苏澈看着“原创标杆效应”的介绍,心里满是踏实。他想起穿越时的迷茫,想起录《青花瓷》时的窘迫,想起面对华星打压时的坚持,突然明白:所谓的“胜利”,不是打败了谁,而是让更多人相信,原创值得被尊重,文化值得被传承,真诚的作品永远有市场。

傍晚,周建明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乐云音乐为了支持你,特意把盛典直播的主会场背景板换成了‘青花瓷’主题,还会在直播前播放你的创作纪录片——他们说,要让所有人都看到,原创音乐人有多了不起!”

苏澈走到录音棚的窗边,雨已经停了,夕阳透过云层洒下来,给老街的瓷坊镀上了一层金边。老师傅正把“《青花瓷》——蓝星音乐盛典最佳作词提名”的牌子挂在门口,路过的学生停下来拍照,嘴里哼着“天青色等烟雨”的旋律。

“阿澈,想什么呢?”老林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奶茶。

“在想盛典那天要怎么分享。”苏澈接过奶茶,笑着说,“我想把张教授说的‘有根的创作’告诉更多人,让他们知道,写歌不只是拼旋律,还要拼用心,拼对文化的敬畏。”

老林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到时候我把古筝带上,你边弹边讲,保证比任何演讲都动人!”

夕阳渐渐西沉,录音棚里的灯光亮了起来。苏澈拿起吉他,再次弹起《青花瓷》的前奏,温柔的旋律在房间里回荡,混着窗外的歌声,像一场未完的梦。他知道,蓝星音乐盛典的提名只是一个节点,接下来,他要带着《青花瓷》的故事,带着原创的初心,去影响更多人,去改变这个曾经被流量裹挟的乐坛——而这,才是他穿越到蓝星,最想完成的“文娱复兴”。

而此刻的华星娱乐,李娜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看着墙上赵宇的海报,突然觉得无比讽刺。她花了那么多心思打压苏澈,动用了那么多资源,最后却只换来一场全网群嘲和合作流失。她终于明白,在真正的原创力量面前,流量和人脉都是泡沫,一戳就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