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24章 预热:反向营销

江城的夏夜总是带着点黏腻的风,吹得出租屋窗外的梧桐树叶子沙沙响。苏澈坐在书桌前,新换的台灯亮着暖黄色的光,把桌面上的Ep筹备清单照得格外清晰——《青花瓷》混音收尾、《晴天》后期定稿、《十年》编曲启动,唯独“预热宣传”那栏,还贴着一张便签,上面是周建明早上的留言:“市场部提了三个方案,海报轮播、短视频预告、直播互动,你看看哪个合适。”

苏澈拿起手机,翻着市场部发来的方案ppt——封面是亮眼的渐变色,写着“苏澈首张Ep重磅来袭”,里面是精心设计的歌手写真和歌曲卖点,比如“古风爆款《青花瓷》再升级”“青春杀招《晴天》治愈你的遗憾”,标准的娱乐圈宣传套路,却让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太硬了。”他对着手机小声嘀咕。之前《青花瓷》火,靠的不是硬广,是初赛现场的清唱视频;《晴天》能打动星火,靠的是会议室里的即兴演绎——他的歌从来不是靠“卖点”吸引人,而是靠故事和情感。如果预热也用这种喊口号的方式,反而会冲淡歌曲本身的温度。

“在想什么呢?”老林的微信电话突然打过来,背景里能听到吉他调音的声音,“周建明说你没选市场部的方案,是不是有别的想法?”

“林叔,我觉得常规宣传太刻意了。”苏澈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桌角的青花瓷吊坠上,“我的歌讲的是故事,预热也该用故事打动人才对,不是靠‘重磅来袭’这种词。”

“故事?”老林的声音顿了顿,随即兴奋起来,“你是想写点什么?比如歌背后的故事?”

苏澈眼睛一亮:“对!我想发几个关于‘时光’的短故事,不用提歌名,也不用吹卖点,就安安静静讲三个故事,每个故事对应一首歌的意境,让大家自己猜——这样既不生硬,还能引发共鸣。”

挂了电话,苏澈打开文档,指尖落在键盘上,却没有立刻打字。他盯着屏幕,脑海里闪过三个画面:《青花瓷》里的烟雨瓷窑、《晴天》里的校园雨天、《十年》里的旧物重逢。这些画面不能写得太直白,要留一点空白,让网友有想象的空间。

他先写第一个故事,对应《青花瓷》:

“上周去老街的瓷坊,看到老师傅在烧青花瓷。他说‘天青色要等烟雨,火候差一点都不行’。我站在窑边等了一下午,雨来的时候,瓷坯上的青花像活了过来。老师傅把烧好的瓷片递给我,说‘有些东西急不得,得等,得熬,就像有些故事,要藏在釉色里,才够回味’。”

写完,他读了一遍,删掉了“青花瓷”三个字里的“花”,改成“青瓷器”,又把“釉色”加粗——既保留了关键线索,又不会太明显。接着写第二个故事,对应《晴天》:

“今天路过高中校门,看到学生在躲雨。男生把伞给了女生,自己抱着书包跑开,女生站在屋檐下,看着他的背影,手里攥着半块没吃完的糖。雨停的时候,男生没回来,女生把糖纸叠成小船,放进积水里,看着它漂远。我突然想起,有些遗憾,其实不用说出口,就像雨停了,天会晴,但那段躲雨的时光,会记得很久。”

这个故事里,他特意加了“半块糖”“糖纸小船”这些细节——青春里的小物件,比直白的“分手”更能勾起回忆。最后写第三个故事,对应《十年》:

“整理旧物时,翻到一张十年前的地铁票。那时候我刚毕业,挤在早高峰的地铁里,旁边的人在听一首歌,歌词记不清了,只记得他跟着哼‘我们是朋友’。昨天在咖啡店又遇到他,他抱着孩子,我提着电脑,互相笑了笑,只说了句‘好久不见’。原来十年这么快,有些再见,其实是再也不见,但那段一起挤地铁的时光,没白过。”

写完三个故事,已经是晚上十一点。苏澈没有用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加任何话题标签,只是在抖乐和乐云的社交账号上,用“苏澈”这个简单的Id,发了一条动态:“最近遇到的三个关于时光的小故事,分享给你们。”然后附上了三个短故事,配了一张自己在录音棚里弹吉他的背影照,没有露脸。

发完,他放下手机,没抱太大希望——毕竟没有热搜加持,也没有流量推送,可能只会有粉丝群里的人看到。他收拾好书桌,拿起青花瓷吊坠,准备睡觉,却没料到,此刻的互联网上,一场自发的讨论已经悄悄开始。

林晓是第一个看到动态的。她刚结束粉丝群的日常签到,打开抖乐就刷到了苏澈的更新。读完三个故事,她瞬间就联想到了那三首歌——“天青色等烟雨”对应《青花瓷》,“躲雨的时光”对应《晴天》,“十年这么快”对应《十年》。她立刻截图发到粉丝群,配文:“家人们!苏澈发的故事是不是在预告新歌?我怎么越看越像《青花瓷》《晴天》和那首神秘的第三首歌!”

群里瞬间炸了:

“我也觉得!第一个故事里的‘青瓷器’‘釉色’,不就是《青花瓷》吗?”

“第二个故事的躲雨!和《晴天》里的‘雨渐渐大到我看你不见’太像了!”

“第三个故事的‘十年’!难道第三首歌叫《十年》?”

“我去搜了‘十年’,没找到相关的歌,应该是新歌!”

粉丝们开始自发地在苏澈的动态下留言,有人分析故事细节,有人分享自己的“时光故事”,还有人@乐云音乐和星火传媒的官方账号,问“是不是Ep要来了”。一个叫“老街瓷坊”的用户甚至留言:“我就是老街瓷坊的,上周确实有个年轻人来等烟雨烧瓷,难道就是苏澈?”这条留言很快被顶到热评第一,点赞破万。

凌晨一点,#苏澈的时光故事#这个话题突然出现在抖乐热搜榜的尾巴上,排名50位。星火传媒的市场部经理张姐看到时,还以为是系统bug——他们没买热搜,也没做推广,怎么会突然上热搜?直到她点进话题,看到满屏的网友自发讨论,才反应过来:“这是反向营销啊!比我们的方案管用一百倍!”

她立刻给周建明打电话,周建明正对着苏澈的动态发愁,担心没人关注,听到上热搜的消息,赶紧打开手机:“真的在50位!还在往上冲!这小子,真是给了我们一个大惊喜!”

第二天早上七点,苏澈被手机震动吵醒。打开一看,全是消息提示——抖乐动态点赞破10万,评论5万,#苏澈的时光故事#已经冲到了热搜28位,话题阅读量破500万。他点开话题,里面全是网友的故事:

“看第二个故事看哭了,高中时我也给喜欢的人送过伞,后来我们没在一起,但我一直记得那天的雨。”

“第三个故事太真实了,十年前和我一起挤地铁的朋友,现在已经没联系了,看到‘好久不见’突然鼻子酸了。”

“苏澈能不能多更点故事?你的故事比那些狗血剧还打动人!”

“求问!这三个故事是不是对应三首新歌?什么时候发Ep?我已经准备好买了!”

甚至有媒体账号转发了苏澈的故事,配文:“比起‘重磅来袭’,我们更需要这样有温度的音乐预告——苏澈用三个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情感共鸣’。”

苏澈笑着打开系统界面,淡蓝色的光膜跳了出来:

【检测到宿主通过“时光故事”反向营销,引发用户自发传播,话题#苏澈的时光故事#登上热搜28位,阅读量破500万,触发声望值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解锁新功能:用户互动分析(可实时监测用户对故事\/作品的反馈关键词,优化内容方向);】

【Ep预热进度更新:用户期待值提升至85%,乐云音乐Ep预约通道开启12小时,预约量破10万,解锁“平台首页推荐”额外资源。】

他看着“10万预约量”,心里满是踏实。之前还担心反向营销没人买账,现在看来,真诚的故事永远比硬广更有力量——网友不是反感预热,是反感没有温度的套路,而他的三个小故事,刚好戳中了大家心里最软的地方。

“苏澈!你可真行!”周建明的电话打过来,声音里满是兴奋,“市场部已经调整了方案,接下来就跟着网友的讨论走,不做过多干预,让大家继续猜,继续分享故事,等到预约量破20万,我们再官宣Ep名称和发布时间!”

“对了,”周建明又补充道,“老林刚才给我发了《十年》的编曲初稿,加了《青花瓷》的旋律彩蛋,特别妙!等下我们去录音棚听听?”

苏澈笑着答应:“好!我马上过去!”

挂了电话,苏澈走到窗边,拉开窗帘——清晨的阳光洒进来,落在书桌上的Ep筹备清单上,“预热宣传”那栏,他用红笔写了四个字:“故事为王”。

他知道,这场反向营销的成功,不是因为运气,而是因为他懂——音乐的本质是情感,宣传的本质也是情感。比起喊着“我的歌很好听”,不如讲一个“你也经历过”的故事,让大家在故事里找到自己,然后自然而然地期待,这个能写出好故事的人,能唱出怎样的好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