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23章 第三首歌的选择

声动录音棚的休息区里,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木质茶几上投下细碎的光影。苏澈捧着一杯热咖啡,手指在刘姨的旧手机屏幕上滑动——屏幕里是星火传媒市场部发来的Ep筹备进度表,《青花瓷》的伴奏混音已完成80%,《晴天》的后期情感强化也进入收尾阶段,唯独“第三首收录歌曲”那一栏,还空着刺眼的白色。

“还差一首啊。”老林坐在对面,手里把玩着一把尤克里里,琴身的彩绘是青花瓷图案——这是粉丝群里的小姑娘特意送的,说是“和《青花瓷》配一脸”,“Ep要三首歌才够分量,一首古风,一首青春,再补一首什么风格的好?”

周建明也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市场调研报告,眉头轻轻皱着:“现在蓝星的Ep大多是‘一主两副’,主打歌撑热度,另外两首凑数。但咱们不一样,要做就做三首都是精品,覆盖不同受众——《青花瓷》抓了喜欢古风和传统文化的,《晴天》抓了学生群体,第三首得能抓住有一定生活阅历的听众,比如上班族、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这样Ep的受众面才够广。”

苏澈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咖啡杯的边缘。他知道周建明说得对——现在他的粉丝里,学生占比60%,喜欢古风的占30%,剩下10%是零散的听众,要是第三首歌能填补“成熟抒情”的空白,不仅能巩固现有粉丝,还能吸引更多有消费能力的核心听众,为后续发展铺路。

可选什么歌呢?他打开系统的“作品库”界面,淡蓝色的光膜在视野里展开,里面解锁的地球经典歌曲越来越多,从周杰伦的《七里香》到陈奕迅的《十年》,从孙燕姿的《遇见》到王菲的《红豆》,每首歌后面都附着系统的“适配度分析”,标注着“蓝星市场潜力”“受众匹配度”等数据。

【检测到宿主面临“Ep第三首歌选择”需求,触发作品推荐机制。】

系统的机械音突然响起,光膜上的歌曲列表自动筛选,最终停留在《十年》的条目上,旁边弹出详细的推荐理由:

【推荐作品:《十年》(陈奕迅)】

1. 风格适配:温和抒情风,不似蓝星现有抒情歌“过度伤感”或“直白喊爱”,以“时间跨度下的情感沉淀”为核心,符合“成熟受众”的情感需求,适配度★★★★★;

2. 市场潜力:蓝星近三年“成熟抒情歌”市场空白,用户搜索“回忆”“遗憾”“成长”相关关键词年增长40%,《十年》的“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可精准匹配该需求,潜力★★★★★;

3. 受众覆盖:可覆盖25-40岁有情感经历的群体,与《青花瓷》(18-35岁)、《晴天》(15-25岁)的受众形成互补,整体Ep受众覆盖度提升至15-40岁,覆盖范围★★★★★;

4. 创作难度:旋律平缓,歌词易懂,可结合宿主现有“情感注入”技能,降低录制难度,同时保留作品核心感染力,录制难度★★★☆☆。

“《十年》?”苏澈心里一动。这首歌在地球几乎是“国民级”抒情歌,无论是KtV还是街头巷尾,都能听到有人哼唱,它的魅力不在于激烈的情感爆发,而在于“十年”这个时间跨度里,藏着每个人都有的“陌生人变熟人,熟人变陌生人”的遗憾,这种温和的情感,刚好能填补蓝星抒情歌的空白。

他抬头看向老林和周建明,语气带着几分兴奋:“我想到一首了,叫《十年》,抒情风,讲的是时间里的情感变化,应该能吸引成熟听众。”

“《十年》?”老林放下尤克里里,眼睛亮了起来,“名字听着就有故事感!你唱两句听听?”

苏澈深吸一口气,放下咖啡杯,清唱起来:“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我们还是一样,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

没有伴奏,只有他的声音,在安静的休息区里回荡。周建明手里的调研报告不知不觉滑到了腿上,他盯着苏澈,眼神里满是惊讶——蓝星的抒情歌要么是“我爱你爱到撕心裂肺”,要么是“分手吧我不爱你了”,从来没有一首歌,能用“陪在陌生人左右”这样平淡的句子,把时间里的遗憾说得这么轻,却又这么戳人。

老林的手指轻轻敲着茶几,跟着节奏打拍子,听到“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时,他忍不住叹了口气:“这歌词……太真实了。我跟我乐队的兄弟,十年前一起在地下室练歌,现在见面只能说句‘最近还好吗’,就是这种感觉。”

“这就是我选它的原因。”苏澈停下演唱,语气认真,“《青花瓷》是‘细腻的意境’,吸引喜欢传统文化的人;《晴天》是‘青春的遗憾’,抓学生群体;《十年》是‘时间的沉淀’,打动有阅历的成年人。三首歌三种风格,覆盖15到40岁的受众,这样Ep发出去,不管是学生、上班族,还是喜欢古风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一首。”

周建明拿起茶几上的调研报告,翻到“受众需求”那一页,上面写着“25-40岁用户对‘真实情感’的需求占比72%,但现有市场满足率不足20%”。他抬头看向苏澈,眼里满是认可:“就选《十年》!这歌不仅能补全受众,还能拔高Ep的格调——不是只唱给年轻人听,是唱给每个有故事的人听。”

“那录制怎么办?”老林担心地问,“《十年》的情感比《晴天》更复杂,需要‘温和的遗憾’,不能太浓,也不能太淡,不好把握啊。”

苏澈笑了笑,打开系统界面,点击《十年》条目下的“解锁”按钮:“我能用系统兑换的‘情感注入’技能,再结合‘编曲优化’,应该没问题。而且,解锁这首歌只需要8000声望值,我现在有点,完全够。”

【检测到宿主选择解锁《十年》(完整乐谱 编曲思路),消耗声望值8000点,当前剩余声望值点!】

【解锁《十年》专属编曲建议:以钢琴为主伴奏,加入轻微的弦乐铺垫,避免过度编曲,保留人声的情感传递空间;演唱时建议采用“叙述式”语气,降低高音强度,增强“聊天感”,提升听众代入感。】

【触发新功能:受众覆盖优化(可实时监测不同受众群体对作品的期待值,调整创作方向),当前《十年》25-40岁受众期待值92%!】

淡蓝色的光膜消失后,苏澈把系统的编曲建议告诉老林和周建明。老林立刻拿出纸笔,飞快地画着乐谱:“钢琴为主,弦乐铺垫,这个思路好!刚好我认识一个弦乐手,能帮忙录弦乐,保证不抢人声风头。”

周建明则拿起手机,给市场部发消息:“Ep三首歌确定:《青花瓷》《晴天》《十年》,立刻调整宣传方案,针对不同受众做精准推广——古风圈推《青花瓷》,校园渠道推《晴天》,职场社群推《十年》。”

休息区里的气氛瞬间活跃起来。老林哼着《十年》的旋律,在纸上画着和弦;周建明对着手机,和市场部讨论宣传细节;苏澈捧着咖啡,看着窗外的阳光,心里满是踏实——Ep的三首歌终于确定了,从古风到青春,再到抒情,覆盖了不同的受众,也承载了不同的情感,这不仅是一张Ep,更是他在蓝星文娱圈扎根的基石。

他想起穿越那天,在漏雨的出租屋里,抱着旧吉他唱《青花瓷》时的迷茫;想起在地铁口弹唱被嫌弃时的窘迫;想起签约星火时的忐忑……现在,他有了三首能打动不同人的歌,有了懂他的团队,有了支持他的粉丝,他知道,这张Ep发出去,一定能在蓝星乐坛掀起不一样的风浪。

“对了,阿澈,”老林突然抬起头,手里拿着刚画好的乐谱,“《十年》的钢琴前奏,我想加一点点《青花瓷》的旋律彩蛋,你觉得怎么样?比如在间奏里,用钢琴轻轻弹一句‘天青色等烟雨’,算是三首歌的小联动。”

苏澈眼睛一亮:“这个好!既不突兀,又能让粉丝发现彩蛋,增加话题度!”

周建明也笑着点头:“细节见真章!就这么办,这张Ep,咱们要做的不仅是好听,还要有温度,有记忆点。”

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休息区里的讨论声、笑声,混着窗外偶尔传来的吉他声,格外和谐。苏澈知道,Ep的筹备还需要一段时间,但他已经迫不及待想把这三首歌带给蓝星的听众——他想让喜欢古风的人,在《青花瓷》里找到意境之美;想让青春正好的人,在《晴天》里看到自己的故事;想让历经岁月的人,在《十年》里想起那些温柔的遗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