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175章 系统任务阶段性完成!奖励丰厚

澈心工作室的“Ip宇宙指挥中心”里,大屏上正实时刷新着“文化Ip宇宙”的建设进度条——当“三国手游海外流水破5亿”“红楼舞台剧全球巡演场次达80场”“少年的你海外版权售至30国”三个数据同步点亮时,进度条瞬间从49%跃至50%。几乎同时,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苏澈眼前亮起,带着任务阶段性完成的醒目提示:

【“打造蓝星华国文化Ip宇宙”任务阶段性完成(50%)!

已达成核心成果:

1. 历史Ip多形态开发:《三国》覆盖影视、手游、舞台剧、文旅(4大形态),《史记》启动影视化与舞台剧联动;

2. 古典Ip非遗融合:《红楼》实现剪纸、皮影、苏绣等非遗的影视化、数字化(覆盖5项国家级非遗);

3. 现实Ip生态落地:《生命的价签》《少年的你》形成“现实题材 社会议题”模式,带动新人导演孵化;

4. 跨领域联动成型:影视、游戏、文学、文旅、非遗实现数据互通(如三国影视与手游特效资产共享)。

任务奖励:

1. 声望值 (当前累计声望值:点);

2. 解锁“影视特效自主研发”权限:含1 核心特效算法库(含历史场景复原、非遗数字化渲染技术);2 文化元素资产库(汉代兵器、古典纹样等3d模型超1000套);3 实时渲染引擎(适配影视、游戏、VR多场景),可摆脱对海外特效团队的技术依赖。】

光膜上的“影视特效自主研发”权限字样格外醒目,苏澈的指尖不自觉落在大屏上——那里正回放着《三国》第一部的特效制作花絮:维塔数码团队为还原“赤壁火攻”,曾因对汉代战船“楼船结构”理解偏差,导致初版模型出现“明代船帆”的时代错位;《红楼》舞台剧的皮影数字化时,海外技术团队也一度将“剪纸镂空纹样”渲染成平面贴图,失去了传统剪纸的层次感。“不是海外团队不用心,是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细节缺乏共鸣。”苏澈想起当时熬夜和海外团队沟通“汉代织锦纹样光影角度”的经历,突然更明白这份权限的意义——自主研发,不只是技术独立,更是文化表达的精准落地。

当天下午,苏澈召开“特效自主化启动会”,邀请了国内顶尖高校的计算机图形学教授、曾参与国产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特效总监、甚至还有瓷坊老师傅的徒弟(负责提供非遗道具的3d扫描数据)。“我们要做的不是‘替代’海外团队,而是建立‘中国文化特效标准’。”苏澈将系统提供的“文化元素资产库”投影在大屏上,里面的“汉代环首刀”模型不仅还原了刀身弧度,还标注了“淬火纹路参考徐州汉墓出土文物”;“红楼剪纸纹样”则包含了“阴刻”“阳刻”两种工艺的数字化参数,渲染后能呈现出纸张的纤维质感。

会议上,团队很快确定了“澈心特效公司”的核心定位:

1. 文化特效研发:以系统算法为基础,针对中国历史、非遗、古典美学开发专属特效模块——比如“历史场景复原系统”,输入考古资料(如汉长安城遗址平面图),可自动生成符合时代特征的建筑、道具3d模型;“非遗数字化引擎”,能将剪纸、皮影的物理运动规律(如皮影关节转动角度、剪纸飘落轨迹)转化为数字参数,确保特效不丢传统韵味。

2. Ip宇宙特效统一:为《三国》《红楼》《史记》等Ip建立“特效资产共享库”——比如《三国》影视中“诸葛连弩”的发射特效,可直接适配手游《三国:乱世争霸》的“连弩道具”,玩家在游戏中看到的火焰、箭矢轨迹,与影视剧中完全一致,增强Ip宇宙的沉浸感。

3. 行业赋能:向原创联盟成员开放特效技术支持,中小公司可低价使用“文化元素资产库”,无需再为“汉代铠甲建模”“古典纹样渲染”耗费巨资。“之前我们拍《基层医生》,想做一个‘乡村老戏台’的特效镜头,找海外团队报价50万,现在有了自己的特效公司,成本能降到10万,还能还原‘晋南皮影戏台’的细节。”星火影视的张野当场表示要第一个合作。

澈心特效公司的第一个落地项目,就是《三国:天下三分》的“夷陵之战”特效。在特效研发室,技术团队正用系统提供的“实时渲染引擎”调试场景:屏幕上,蜀军的“连弩阵”按《三国志》记载排列(每10人一组,前后错落),箭矢发射时的火焰特效参考了汉代“猛火油”(古代石油)的燃烧特性,呈现出“黑烟浓、火焰集中”的效果;吴军的“火攻战船”则严格还原“楼船”结构,船帆上的“吴”字旗随风飘动时,旗面的褶皱、光影变化都与真实物理规律一致。“之前海外团队做的火攻,总像‘好莱坞大片里的爆炸’,现在我们结合考古资料和古代兵法,终于有了‘中国古代战争’的质感。”特效总监李然(曾参与国产动画特效)兴奋地调整着参数。

瓷坊老师傅也带着徒弟赶来支持,他们用高精度扫描仪将“诸葛连弩”“曹魏铜雀台”的瓷制模型转化为3d数据,输入特效资产库:“这些道具的釉色、纹路,只有我们最清楚,现在能直接给特效团队用,再也不怕做走样了。”老周的病友群里,从事It行业的病友甚至主动提出“义务测试特效系统”,帮团队找出“手机端游戏特效适配”的bug——这份来自老朋友们的支持,让特效公司的筹建格外顺利。

消息传到海外,维塔数码的马克主动发来视频祝贺:“我们之前就觉得,中国文化的特效该由中国人自己做,现在你们有了自主技术,我们更愿意做‘技术交流伙伴’,比如一起研发‘东西方古代战争特效对比系统’。”迪士尼特效部门也提出合作,希望引入澈心的“非遗数字化引擎”,用于他们正在筹备的“中国神话Ip”项目——这标志着,中国特效从“依赖海外”走向了“国际合作”的新阶段。

就在澈心特效公司正式注册成立的当天,系统光膜再次弹出后续指引:【“影视特效自主研发”权限可进一步升级,消耗50万声望值可解锁“VR文化体验特效模块”,实现“三国古战场VR漫游”“红楼大观园VR互动”等沉浸式体验,助力文旅Ip深化。】苏澈看着大屏上“夷陵之战”的特效demo,想起之前海外观众“想走进三国战场”的留言,果断将新获得的30万声望值投入研发,同时预留20万声望值用于后续升级:“特效不只是‘好看’,更是让观众‘触摸文化’的工具——VR漫游能让外国观众亲手‘拿起’汉代兵器,这种体验比任何解说都更有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