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144章 邀请导师!乐坛大佬云集

《歌手·当打之年》策划案确定后的第一周,苏澈把“导师人选”列为重中之重。他在笔记本上圈出两个名字——蓝星华国乐坛的“教父级”人物李伯庸(平行世界对应李宗盛,以细腻创作与犀利点评闻名,近十年专注幕后制作,极少参与综艺),以及以“铁肺唱功”和“敢说真话”着称的实力派歌手那岚(平行世界对应那英,多次公开吐槽“综艺里的音乐像裹脚布,又长又臭”,拒绝过无数流量综艺邀约)。

“邀请这两位,不是为了‘流量噱头’,是为了‘音乐公信力’。”苏澈在团队会议上强调,“李伯庸老师懂创作、懂唱功,能给歌手专业的音乐指导;那岚老师敢说真话,能过滤掉‘花架子’,守住‘纯唱功’的底线。只有他们,能让观众相信,这档综艺是真的在做音乐,不是搞形式。”

邀请李伯庸的过程,比想象中顺利。苏澈特意选在李伯庸的私人录音棚见面——这间藏在老城区巷子里的录音棚,墙上挂满了泛黄的乐谱,角落里堆着他为不同歌手制作的专辑母带,空气中飘着淡淡的咖啡香。李伯庸戴着老花镜,正在修改一首民谣的和弦,看到苏澈递来的策划案,第一句话就是:“先声明,游戏、炒cp的综艺,我不接。”

“李老师,您看第一页的‘核心原则’。”苏澈指着策划案上“三不原则”——不搞游戏互动、不炒嘉宾cp、不做修音造假,“我们邀请的歌手,不管是成名的还是素人,都要靠现场真唱比拼;您的角色不是‘流量导师’,是‘音乐评审’,负责点评歌手的唱功、编曲、情感表达,甚至可以指出他们的不足——我们要的是‘真实’,不是‘皆大欢喜’。”

李伯庸翻策划案的手指顿了顿,目光停在“素人踢馆”和“原创扶持”的章节上。他抬起头,眼里带着难得的激动:“你们真的愿意给素人音乐人机会?之前有综艺找我,说要‘扶持原创’,结果最后还是让流量爱豆唱改编的口水歌。”

“我们不仅给机会,还会请您和专业制作人一起,帮素人歌手打磨原创作品。”苏澈拿出一段素人歌手阿哲的演唱视频——阿哲在酒吧驻唱时弹唱自己的原创《逆光》,嗓音沙哑却充满力量,“像他这样有才华却没舞台的音乐人,我们计划邀请10位,让他们和成名歌手同台竞技,靠实力说话。”

李伯庸盯着屏幕,手指跟着旋律轻轻打节拍,视频结束后,他立刻在策划案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档综艺,我接了!终于有不搞花活的音乐综艺了——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喜欢好音乐,是没人给他们好的引导。我要让他们知道,唱歌不是靠修音和颜值,是靠气息、共鸣、情感,是靠对音乐的敬畏。”

离开录音棚时,李伯庸还特意把自己珍藏的“老麦克风”送给苏澈:“这是我当年录第一张专辑用的,音质虽然不如现在的专业设备,但有‘音乐的温度’,你们录节目时要是需要,随时拿去用——就当我为‘纯粹的音乐’出份力。”

邀请那岚的过程,充满了她标志性的“直爽”。苏澈在一家主打爵士的Livehouse见到她时,她刚结束一场小型演出,手里还拿着吉他拨片,开口就问:“苏总,你别跟我绕弯子,你这综艺,有撕名牌吗?有让嘉宾互喂东西炒cp吗?”

“那老师,您放心,这些全没有。”苏澈把策划案递过去,翻到“赛制流程”部分,“您看,每期节目90分钟,80分钟是歌手演唱和点评,剩下10分钟是投票结果公布,连歌手后台的互动都只剪‘和乐队沟通编曲’的片段,其他无关的全删。”

那岚快速翻完策划案,突然拍了下桌子,声音引得邻桌客人侧目:“早该这么做了!之前有个综艺请我当导师,让我给一个走音的流量爱豆‘打高分’,说‘观众就喜欢看这个’,我当场就辞了——音乐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演的!”她指着策划案里的“大众听审团”规则,“1000个听审,涵盖不同年龄、职业,还排除了粉丝群体,这才叫‘公平’!不像有些综艺,听审团全是粉丝,投票根本没参考价值。”

苏澈趁机递上林晓的清唱视频——林晓在录音棚里无修音演唱《后来》,副歌部分的真假声转换流畅自然,尾音的处理充满情感。那岚看完,眼睛一亮:“这小姑娘唱功不错啊!之前听她的歌,还以为是靠包装,没想到现场这么稳——这种有实力的歌手,就该多给舞台!”

没等苏澈再开口,那岚就拿起笔,在策划案上签下名字:“这档综艺我接了!我不仅要当导师,还要帮你把关选角——要是有唱功不行还想靠流量混进来的,我第一个不同意!”

两位导师答应加盟的消息,没等官方公布,就先在乐坛传开了。李伯庸的好友、蓝星华国着名编曲人张弛主动联系苏澈,愿意免费担任综艺的“音乐总监”:“伯庸都出山了,我肯定得帮忙——咱们一起把这档综艺做成‘乐坛清流’!”那岚也拉来了自己的老搭档、声乐教授刘敏,加入“专业评审团”:“让更多年轻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唱功’。”

瓷坊老师傅听说两位乐坛大佬加盟,特意烧了一套“导师纪念瓷”——给李伯庸的是“吉他造型瓷盘”,盘面上刻着他的经典歌词“音乐是心里的话,要慢慢说”;给那岚的是“麦克风造型瓷瓶”,瓶身上绘着她标志性的舞台形象,釉色用的是她最爱的“中国红”。“这两套瓷,我烧了整整一周,每一个细节都不敢错——就像他们做音乐一样,较真才能出好东西!”老师傅笑着说。

林晓得知导师是李伯庸和那岚,激动得在工作室练了一下午歌:“李老师是我入行时的偶像,他的歌词我能背下来;那老师的唱功一直是我的目标——要是能得到他们的点评,就算被指出不足,我也开心!”之前报名的素人歌手阿哲,更是连夜重新录制了报名视频,把自己的原创《逆光》改了一版更细腻的编曲:“希望能让李老师和那老师看到我的诚意。”

官方公布导师阵容的当天,#李伯庸那岚加盟歌手当打之年# 话题瞬间冲上热搜第一,24小时阅读量破8亿,讨论量超500万。网友们的评论里,满是“爷青回”的感慨和对综艺的期待:

- “我的天!李伯庸老师居然出山了!这档综艺的含金量直接拉满!”

- “那岚老师敢说真话,有她在,绝对不会有‘走音爱豆混过关’的情况!”

- “这导师阵容,再加上纯唱功比拼,我已经开始期待了!就等开播!”

- “之前还担心苏总搞不定导师,现在看来,只有真正的好策划,才能吸引真正的乐坛大佬!”

平台方看到这样的热度,立刻把《歌手·当打之年》的资源升级为“年度S 级重点项目”,宣发预算追加5000万,还承诺“全程不干预内容制作,让导师和歌手拥有绝对的音乐话语权”。某音响品牌更是主动提出,要为每位歌手定制“专属麦克风”,上面刻着歌手的名字和“纯粹音乐”的字样——“能和李伯庸、那岚老师合作,是我们品牌的荣幸,我们要让最好的设备,服务最好的音乐。”

当天晚上,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苏澈眼前亮起,金色的文字带着“行业认可”的厚重感:

【检测到李伯庸、那岚等乐坛大佬加盟《歌手·当打之年》,引发行业震动与观众高度期待,综艺公信力与专业度显着提升,触发“权威加持”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综艺创新”后续权限更新:

1. 解锁“乐坛资源联动”核心权限:李伯庸、那岚带动20位乐坛资深音乐人(编曲、制作、声乐指导)加入综艺团队,为歌手提供全方位专业支持;

2. 触发“优质歌手报名潮”:上线72小时内,报名歌手突破2000人,其中包含5位“隐退多年的实力派歌手”(如90年代红极一时的民谣歌手陈曦),均表示“为李伯庸、那岚而来,想再登纯粹的音乐舞台”;

3. 获得“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合作邀约,将综艺与“青年音乐人扶持计划”绑定,优秀素人歌手可获得基地提供的创作资金与录音棚资源,推动乐坛人才培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