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第一次大规模南征,孝文帝拓拔宏收拾心情,将注意力转移到洛阳建设,和汉化改革上,这才是重中之重!
他心知肚明,这两项没完成,仓促南征根本达不到目的。
公元465年,五月二十三日,拓拔宏到达鲁城!
这里有他心心念念的孔子庙,一清早,便安排亲自去孔子庙祭祀,同时将孔子后代中的四人、颜回后代中的两人,封授官职。
又择孔子的嫡传后代,长子一人,封为崇圣侯,主要奉掌孔子庙事务,按时祭祀孔子。
拓拔宏见孔子墓年久失修,命兖州予以修缮,重建碑铭。
咱得说,什么是名人?
孔子就是!无论哪朝哪代,谁当皇帝,都得来此拜祭一下,不把孔子供起来,你这精神文明建设就没法搞。
孔子这个事情,一直是个谜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那个时代,世界思想大爆发!炸了!一大帮思想家,哲学家,“咔嚓”一下被扔到人间,遍布世界各地!
那和孔子同时代都有谁呢?
说几个,大家熟悉的吧:
第一位:苏格拉底,你就说这人,这人了得吗?
第二位:释迦牟尼:这一位与孔子生卒年高度重合,怀疑手拉手一起下的凡!你往东,我往西!
第三位: 老子,啥也不说了。
第四位:毕达哥拉斯。
说起来,这事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
别写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了,把这几位写一个穿越故事吧,那得老炸裂了!
怎么扯这么远?
五月三十日,北魏孝文帝到达碻磝,随后去了泗水岸边!
“我要从这里坐船回洛阳!”拓拔宏突然像个孩子,固执的指着泗水道。
仆射成淹一听,眼睛都直了,心里话,陛下您玩不了这个,咱还是乘车驾走陆路吧!
没想到拓拔宏突然回头冲他一乐,道:“就你了,准备舟船,朕要走水路!”
成淹苦着一张脸,上面写满了担忧和不确定,道:“陛下,从这里乘船进入黄河,属于溯流而上!”
拓拔宏点点头道:“朕知道!”
“黄河水流湍急,险滩众多,有些水系支流还不确定,容易出险,您乃万乘之君,应该稳妥起见,不宜乘船通行。”
孝文帝眼神坚毅,坚持己见,说:“咱们以前住在平城,周围没有大河,漕运之路不通,所以经济发展缓慢,百姓贫穷。
如今迁都洛阳,要大力发展民生,活跃商贸经济,朕准备开通水路,使得运输四通八达。”
说完他又叉着腰,远望河面道:“北方人不擅长水战,百姓们犹其害怕黄河之险。
所以,朕才准备坐船回洛阳,要的就是逆流而上,打消百姓心中的顾虑!行了,去准备吧,我相信你们,你们也要相信朕,朕乃真龙天子,还能怕水不成!”
于是君臣一行人,就这样登上了大船,逆风而行!
之后在滑台歇脚;下榻于石济。太子拓拔恂出迎孝文帝于平桃城。
拓拔恂已经十四了,生得膀大腰圆,威武挺拔,小脸轮廓深邃,眉眼线条分明,一看就是鲜卑族的好儿郎,游牧民族的大体格子!
他每次到父皇面前,都跟跪倒一堵墙似的,极有力量感。
拓拔宏看着儿子无比欣慰,这体魄将来南征北战,妥妥的拓拔焘重生!
拓拔恂由冯太后带大,为拓拔宏长子,生母林皇后死于子立母死的宫规,拓拔宏因此对这个小太子非常重视和疼爱。
奉旨陪同的还有两位殿下,一位是赵郡王拓跋干,另一位是北海王拓跋详!这两位都是拓拔宏的弟弟!
赵郡王拓跋干,小拓拔宏几岁,性格刚直,行事有点粗疏,俗话说不拘小节。
平时有个贪淫和不遵典法的小毛病,李彪作为谏官,屡次规劝不听,于是上表弹劾,这也是拓拔宏把他叫来行宫的主要原因。
拓拔宏使出一招敲山震虎,只召见了七弟拓跋详,把四弟拓跋干晾在一边。
一般人不得琢磨一下吗?
陛下这是啥意思?
把我叫来,又不见我,是不是我哪里做错了?可是这位爷一点反应都没有,成日家,大了呼哧的,该吃吃,该睡睡,该逗宫女逗宫女!
拓拔宏派人暗暗观察,就想看看拓跋干反应如何。
得知他在行宫里玩嗨了,既无担忧之色,也无悔改之心,于是火冒三丈,把他叫来,劈头盖脸这顿斥骂数落。
拓拔干跪在地上,也没争辩,低着头沉默不语,拓拔宏看他烟不出,火不冒的,更加来气,命人打了一百杖!
拓拔恂在旁边看着皇叔受刑,一激灵一激灵的。
杖责虽然多用竹制荆杖,外包皮革,打的时候也避开要害,只照着臀部和大腿外侧等肌肉丰厚之处下手,可是这玩意儿也太疼啦!
打完以后,血糊糊,烂歪歪,青紫了一大片!
演完杀鸡儆猴,拓拔宏把四弟的官职一撸到底,叉出去,闭门思过!
七弟拓拔祥也在旁边观刑,他少时聪慧,很会来事,受到孝文帝喜爱,这次随驾南征、随行护卫,尽职尽责,中规中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