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冲在宫里稽留了几日,白天讲解他的“三长论”,晚上那是妙不可言……。
很快恩宠来了,朝廷下诏任命李冲为秘书中散、内秘书令、掌管宫中文书事务,因行为严谨,灵敏聪慧,很快又任南部给事中。
李冲被冯太后如此宠爱,自己倒是没觉得怎么样,可是家里人却闹翻了天。
陇西李氏,那也是豪门望族,飞将军李广的十四世孙,有脸面的,出了这档子事儿,好说不好听啊。
陇西李氏到底是什么来头?
往前说是李广,往后说,就更明白了,李冲的亲侄子,叫李虎,李虎生子,子又生孙,生来生去,生下来一个大人物,名“李渊”,李渊又生子,“吧唧”一声落地,李世民就降生了。
所以李冲是李世民的五世叔。
李冲探家之时,他的侄子李韶迎了出来,面有忧色。
“小叔叔你回来了?你……”俩人年纪相仿,他也是位翩翩公子。
李韶皱着眉头,欲言又止。
随后一拍大腿,“嗨”了一声,脑袋耷拉下去。
“这是怎么了?”进得屋内,李冲自己倒了杯茶,一边喝,一边看着大侄子讪笑。
“小叔叔,你怎么想的?天下好女子多的是,你如此行事,不担心会给全族招来灭顶之灾啊?李奕叔怎么死的?”
“我如何行事了?”李冲笑眯眯的问。
“行此风流裙带之事儿,还要我明言?”李韶就差翻脸了。
李冲站起身,走到窗户,那里背着手临床远望,许久道:“你不了解冯太后,她不是一般的风流女子,想要美男子满大街上有的是,何必非我不可?”说完这话,他回头目光炯炯的看着大侄子。
“那是怎么回事?”李韶还是一百个不理解。
在他眼里,小叔叔既不是登徒浪子,也不眷恋权势。
“我有一腔抱负,想要她的信任,她有宏图大志,想要我的忠诚,此事无关裙带,我只是交了一份契约罢了,有什么比这种关系更能坦诚相见的?”
话音未落,冯太后的赏赐敲锣打鼓的来了,从门口一直排到街尾,名目繁杂,多到无法计算。
李韶一捂脸,道:“这咱不能要啊!咱家也不缺这个!”
李冲连忙摆手道:“必须得要!你懂什么?嫌多,叫你叔伯大爷来,分了就是!省得为了家产闹得跟乌眼鸡似的。”
说完迈开大长腿,接旨谢恩去了。
李韶仰天长叹!
小叔叔你学坏了!
说归说,还能怎么样?李冲夜宿皇太后寝宫,那是家常便饭,可是在别的方面,他的美名却一天天显露,做官光明正大,对百姓和手下体恤公正,遇到难事也从不逃避屈服。
他善于审时度势,智慧又宽宏大度,锦心绣口,出口成章,慢慢大家也就服了,人家不光长的好,是真有本事。
还有一个王睿,此时说不好是什么心情。
冯太后虽然喜新却不厌旧,时不时还会诏他进宫服侍。
王睿更是机敏豁达,从不提起李冲之事,即使在宫里偶然撞车,他也是一副谦虚退让之态。
两个男人看破不说破,关系比以前还亲密了些。
这一日,王睿又奉诏进宫,他步伐矫健,面色温和,进了门便笑盈盈地给冯太后请安。
冯太后正在桌前奋笔疾书,头也没回,道:“先坐一会儿,我写点东西。”
王睿轻声问:“写什么呢?夜都深了,该休息休息吧,看熬红了眼睛。”
冯太后招手,让他近前来,道:“我把这些年看到的、经历到了,都总结成篇,作了《劝戒歌》,已经写到三百多章了,还有《皇诰[gào]》,我打算写满十八篇,还差几篇呢……”
王睿一边给她轻轻拿揉肩膀,一边问:“写这个干什么?”
“嗨!给宏儿学习用的,儿子我没教育明白,孙子不能再出疏漏了,如果他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帝王,将来我老了,他如何治理天下呢?”
“这事急不得,明儿再写吧?”王睿给她披了件外衣,握着她的肩膀,晃了晃,哄劝着。
冯太后遂将笔放下,舒展了一下身姿,往后一靠,直接倒进了他的怀里。
王睿起身,将她抱进了浴室。
这一夜俩人什么也没做,互相依偎着说话。
“李冲的事,你介意吗?”冯太后低声问。
王睿笑了笑道:“微臣只记得太后有俩不赏,美人不赏,痴情不赏,我怎么可能介意呢?只要太后开心就好……”
冯太后“嘤咛”一声,将头靠进他的怀里,鼻子一酸,泪光盈盈的。
“我只想好好抱抱你。”王睿在她耳边低语。
俩人相拥而眠,就这样沉沉睡去……
没几日,王睿得到破格提拔,任侍中、兼吏部尚书,晋升为太原公。
朝中还有一些众望所归的大臣,比如东阳王拓跋丕、安乐侯游明根等人,冯太后也不怠慢,与王睿一样,同时赏赐,礼敬优厚。
对于平衡之术,冯太后是手拿把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