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 > 第160章 吐谷浑求救刘宋,拓拔弘大破柔然

冯太后思虑的不错,居安思危,目光长远一直是她的首要原则。

北魏绝不是铁板一块,怎么折腾都行的,说散花也就是一夕之间,自从母子出现隔阂之后,冯太后知道拓拔弘年轻气盛,要避其锋芒,故以退为进,静观其变。

此时慕容部的另一个分支吐谷浑,突然发难,拓拔弘在斩杀慕容白曜之后,没多久也后悔了。

他心知肚明慕容白曜没有叛乱,也知道自己是在自毁长城,可是后悔还有什么用?人已经躺在棺材里了。

由此他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太鲁莽了?

吐谷浑来犯,还得有人抵挡,遍看朝臣,长孙观还不错,可以用一用,于是派出应战。

俩军在曼头山大战,吐谷浑主慕容拾寅战败逃走,长孙观狂追不已,慕容拾寅只好派别驾康盘龙到平城进贡,以求罢兵和好,拓拔弘讨厌吐谷浑的反复无常,一气之下将康盘龙囚入监牢,命令长孙观继续进军。

所谓俩军交战不斩来使,这都是有规矩的,拓拔弘不管那事,惹我了!

吐谷浑一见,这怎么弄?求刘宋吧,出个兵,救一救自己。

刘宋也挺忙的,明帝将刘骏满门灭绝以后,臣下表面虽然不说,但也非议不断,没有这么干的!

明帝一看,这好像得压服一下。

好在刘昱出生以后,他又连续得了几个儿子,也不是他的种,看着谁家王妃怀了宝宝,将要临盆,各种理由接近宫里,等到孩子降生,杀母夺子,就说是自己的爱妃生的,如果生的是女孩儿,那更坏醋了,母女都得没命,就这样又得了几个儿子,各位王爷,敢怒不敢言。

于是刘彧分给了刘骏一个,将皇子刘智随过继给死去的刘骏,立为武陵王,接续武陵王的香火。

又想到了叛逃到北魏去的哥哥刘昶,得了,也给他弄一个吧,立皇子刘燮为晋熙王,继承刘昶在刘宋的香火。

可是对于弟弟建安王刘休仁,他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担任着扬州刺史,这怎么能让人放心?说反不就反了啊?

说来刘休仁跟他龄相仿,俩人从小玩到大,撒尿和泥的交情,一向友爱。

废帝刘子业铁了心要杀刘彧时,都是刘休仁机智救驾,而且也是刘休仁拥立他为帝,又亲冒滚石飞箭,四处平叛,助他坐稳了皇帝宝座。

此时刘休仁总管文武百官,自然而然,一些想升迁的人士,纷纷奔走在他的门下,明帝觉得这可不太好,渐渐有些不高兴。

刘休仁何其聪明?察觉到明帝的心思,避免惹火上身,坚决辞去扬州刺史一职,刘彧也不客气,赶紧换了弟弟刘休范做了扬州刺史。

将军萧道成因为平叛有功,脱颖而出,声望与日俱增,明帝也觉得不踏实,见慕容白曜已死,北魏也歇菜了,于是想调他回京,放眼皮底下看着。

萧道成鬼精鬼精的,死活不想回去,所谓伴君如伴虎,老刘家这玩意儿谁也拿不准啊,于是偷偷联络北魏边境守将,给了无数好处,来了个佯装进军,萧道成赶紧跟朝廷请奏,我不能走啊,我得对付北魏啊!明帝这才停了挪动他的想法。

别看刘彧对北魏作战屡屡失利,丢失了淮河以北的部分土地,国力大大减弱,可是说实话,继位之后还是有模有样的,尤其是他当亲王那会儿,性情宽厚平和,声誉良好,又孝顺路太后,深受孝武帝的宠爱。

继位之后他崇文重教,兴学轻赋,喜玄好佛,推行德政,改革官制,轻徭薄赋,促进农业发展,国家一度非常稳定。

可是慢慢的他特殊的癖好也展现出来,就是不走常规路。

残忍暴虐、猜疑嫉妒、迷信鬼神、推崇巫术,成了家常便饭,而且忌讳多端。

无论是朝堂言论、还是平常文书,对祸凶、败、丧等不吉利之字,都加以回避,禁忌居然有成百上千条,如有触犯,不是惩罚就是诛杀,左右官员常常被挖心或剖出五脏。

就这么说吧,好像刘子业附体了。

吐谷浑使者来的时候,人家正举行大型皇家宴会呢。

明帝在宫中大摆宴席,要的就是一个热闹高级,命美女们鱼贯而入,脱光衣服,供大家欣赏。

皇后一看公主命妇都在身边,这是什么无耻行为?美在哪里啊?有病!于是用扇子挡住面庞,不肯看一眼。

明帝正在兴头上,大怒说:“真是穷底子出身,改不了的寒酸相!”

又摔了杯子,道:“你没看大家都很开心吗?今天朕煞费苦心,安排大家一同取乐,你为什么不看!装什么?”

皇后也恼了,依旧用扇子挡住脸,回怼道说:“寻求欢乐的方法有很多,这本来是背人的事情!!哪有姑嫂姐妹,王公大臣,聚在一起看这个的?我们家虽然穷,但是也自然有我们的欢乐,肯定与此不同。”

明帝听完更火了,呼喊宫人将皇后赶了出去。

王皇后拂袖而去道:“不用赶,我正想离开呢,有什么好看的?”一脸的鄙夷。

他哥哥王景文也随着妹妹走了出来,欣慰地笑道:“妹妹在家时,我只知道性情柔弱,哥哥小看你了,没想到如此刚正。”

然后冲妹妹竖起来大拇指。

吐谷浑使者求见,打断了明帝的雅兴,听闻拓跋弘派大军一路直入吐谷浑境内,除了烧杀抢掠,还割掉其庄稼作为惩罚。

明帝一咧嘴,吐谷浑本来就饥荒,这回更惨了,可是人家来求,必须得装装样子,可是为了吐谷浑和北魏开战,那是不可能的。

明帝下诏萧道成佯攻北魏,以解吐谷浑之危,也就是围魏救赵之意。

接到皇命,萧道成命令参军广陵人荀伯玉带领数十个骑兵,悄悄潜入北魏国境,四处张贴布告,扬言马上就要北伐,号召居民起义,同时又端掉了几个岗哨。

北魏边防军吓出了一身冷汗,一边派出游击骑兵数百人,加强边境巡逻,一边报告朝廷。

拓拔弘也吃了一惊,没有了慕容白曜,刘宋来犯,自己肯定手忙脚乱,正赶上慕容拾寅再次派使者前来,再三悔过,拓拔弘于是就坡下驴,要求他送儿子费斗斤为质,并保证之后规规矩矩,重新确立藩属关系。

吐谷浑就算压服下去了。

同时拓拔弘在高允等人的建议下,下恩诏,任由刘宋伤残军士,免除惩罚,自行南归,为的是向刘宋示好,同时赢得江南民众的称道。

萧道成见好就收,不再捣乱,拓拔弘这才舒了一口气。

可是按倒葫芦,瓢起来,公元470年八月,柔然大军又到边境。

年仅十七岁的拓跋弘,力排众议,御驾亲征,这也是他第一次效仿先祖,亲临战场,结果所向披靡,柔然部众被打得落花流水,拓拔弘又狂追三千里,斩首五万级,降者万馀人,缴获军资战马无数。

拓拔弘得胜回来,心情大悦,处理完朝廷政务,来到后宫与冯太后请安。

冯太后最近恢复得差不多了,神采依旧,笑咪咪的看着儿子,道:“陛下威武。果然是拓拔家的好儿郎。”

拓拔弘也浅浅一笑,作为回应,道:“母后,朕想去阴山以北狩猎,带着宏儿出宫走走。”

冯太后一愣,随即皱了一下眉头道:“鞍前马后,可得小心仔细,宏儿还小……”

拓拔宏起身一礼,“孩子儿谨记在心,母后放心!”

父子出宫,小小的拓拔宏四岁多一点,粉雕玉砌,十分惹人喜爱,坐在父皇怀里,不停抖动小胳膊,催动坐骑,逗得拓拔弘笑个不停。

猎场上,秋高气爽,日光洒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四下里弥漫着野草与泥土混合的气息,远处传来牧民的嘹亮的歌声: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拓跋弘骑在一匹矫健的骏马上,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身为帝王的威严与沉稳。小家伙虽稚气未脱,可眼神里满是对这场狩猎的好奇与兴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