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65年五月十二日,十二岁的太子拓跋弘继承帝位,史称“献文帝”,北魏宣布大赦天下,尊皇后冯氏为皇太后。
后宫没有子嗣的妃嫔一律给拓跋浚殉葬,有的小姑娘刚被遴选进宫,花容月貌,就这样被排成排生生勒死。
唯有冯氏虽无子嗣,却因为抚养太子而逃过一劫。
这个时候的整个北魏朝堂,谁也没把这个二十四岁的美丽小女人放在眼里。
献文帝毕竟年幼,即位后,还摸不准头脑,朝廷大权都握在侍中、车骑大将军乙浑手里, 他这纯属于近水楼台先得月。
冯太后却在冷静观察,识别各种危险信号,她一直不温不燥,不言不语。
如果不能居安思危,那就不是她了。
她知道自己抚养长大的这个太子很可能被哪位野心勃勃的人篡了,这事太稀松平常,这人可能是宗室,可能是别人!
只要拓跋弘有失,她这个皇太后就完了,后续上位者怎么可能还留着她这个皇太后!!!
时常有人向她通报乙浑专权,藐视陛下。
她心里一动,乙浑无非是靠阿谀奉承爬上来的人,小人得志,一时嚣张,但是也不能小看,毕竟有宗爱祸乱宗室在前,小人物往往能翻起大风浪。
她表现得唯唯诺诺,好像听到乙浑的名字就怕得要命,以至于面色苍白!
其实她心里很清楚,乙浑一时半会儿不会伤害拓跋弘,因为他还想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冯太后利用了这一点,对乙浑言听计从,还不时劝导陛下什么也不要争论,任他胡作非为就是。
乙浑这天顶着一张大冤种的脸又来了。
冯太后笑脸相迎,赶紧命人奉茶,道:“太尉此来何事啊?”
乙浑道:“微臣不才,也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可是我那老婆磨人的很,非得要讨个公主当当,您看这事儿?”
冯太后眼珠一转,立刻明白过来,你老婆做了公主,你不就是驸马爷了吗?原来是想进宗室,为下一步铺路啊!但是你这办法也太臭不要脸了!!!
但是她表面却不动声色道:“原来是这事儿,只是我年轻,也不好收她做个义女,这个公主可怎么封授呢?”
乙浑一听道:“自古辈分不论年龄,年长的孙子,幼弱的爷爷不是很常见吗?”
冯太后手中宫扇摇了摇,笑道:“只要太尉夫人不嫌弃我年少轻狂,她这个公主我认下了,你要她回头来宫里磕头吧。”
乙浑心满意足,起身而去。
没多久冯太后册封乙浑的老婆为建宁公主,并赐公主府邸一座,要多荣耀有多荣耀。
乙浑没想到冯太后这么软弱可欺,顿时春风得意,但是周围人未必认他是真驸马,你是个什么东西?
言来语往,摩擦不断。
乙浑也是个狠家伙,所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于是假传圣旨,在禁中杀害了几位和他作对的大臣,包括尚书杨保年、南阳公张天度,平阳公贾爱仁。
这一招确实起到了震慑的作用,百官惊骇,难道宗爱又转世投胎不成?
此平原王陆丽患病,正在代郡泡温泉养生。
突然司卫监穆多侯急急忙忙来了,说是奉乙浑之命招他回京。
穆多侯对陆丽说:“我看您还是别回去了,这乙浑没安好心呢,此时招你回京,无非是先帝刚刚晏驾,您又德高望重的,他才想除之而后快,据我看,乙浑已有反叛之心,您最好在这里听听动静再说。”
“那我应该什么时候回去?”陆丽问道。
“待朝廷安静下来,再回不迟。”穆多侯建议道,宗爱之祸不过十年,仿佛历历在目,令人胆战心惊。
陆丽说:“这是哪里话来?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哪有听说君父死了,居然不肯回去奔丧的?”
“那您的安危?”
“人生总有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时候,现在就是这个时候了。”说完这些话,陆丽跨上战马,奔向平城。
乙浑见他归来,皮笑肉不笑的,但是他就是个奸佞小人,所作所为不合法制,陆丽哪能惯着他?多次和他争辩。
乙浑心里话,这是不要命了?知不知道小皇帝在我手里,我说的话就是圣旨!既然你不要命了,我还顾忌什么?
于是又假传圣旨,埋伏刀斧手,将陆丽和穆多侯一起砍杀!
手还沾着血呢,他居然大言不惭索要宰相之位,群臣不敢言语,冯太后更是顺水推舟,又送了乙浑一程,太尉乙浑很快升任宰相!
宰相权倾朝野,事无大小都由他来决定,按理说他应该知足了,各位王爷都在他的辖制之下,看他脸色。
投鼠忌器,大家也没有好办法。
另外拓跋弘在他手里攥着,稍有不如意他就来个假传圣旨,予以诛杀,这手段太心狠毒辣了。
这一日李奕入后宫给太后请安。
自从上次从火里救出太后,李奕便时时留意太后的情况,好在他一个白面书生,官小,人也低调,整日笑嘻嘻的,乙浑只当他是太后男宠也没放在心上,他今天送来新鲜的水果,明天送来些机巧玩具,一看就是哄女孩子开心用的,又处处打点,落个来去自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