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乍到,降水增多、气温回暖,一时之间花草繁茂、万物复苏,江南各地充满生机与活力。
刘宋孝武帝亲自到郊区扶犁耕田,代天牧民、祈求丰年,进行“籍田礼”,刘骏现在田埂之间,心情大悦,道:“怪不得老令公这么喜欢种田,感觉是挺好的。”
众臣高呼:”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刘骏随即宣布大赦。
所谓夫唱妇随,宋孝武帝颁下诏书说:“朕在黎明占卜吉凶,乃诏告内宫嫔妃,亲往养蚕之处养蚕。
皇太后乘坐銮舆,禁止行人,清除道路,以观养蚕典礼。”
王皇后接到诏令,提前数日虔诚斋戒,祭祀蚕神嫘祖,祈求蚕桑丰收。
之后王皇后身着青色鞠衣,带领一众出了宫。
绿色的蘧麦已备,宫女们的礼帽前后佩戴着刚刚织好的绿色丝带,众多宫娥才女散发着椒木香气,莺歌燕舞的来到建康西郊,举行摘桑典礼。
王皇后她手持桑钩与蚕筐,在蚕坛亲自采摘桑叶3-5次,以此表率天下。
文武百官的各位命妇陪同,按等级依次摘桑,重点就是突出一个男耕女织的和谐画面,皇太后路氏面色温和,含笑观礼。
王皇后名王宪嫄[yuán],与刘骏育有二子四女,父亲为王导玄孙,可以说系出名门,妥妥一枚大家闺秀。
想当初五陵王妃也是仪态万方,艳绝天下的所在,出入之时,看呆了多少路人,跟刘骏也正经情投意合了一阵子。
可惜啊!刘骏天生是个没长性的,转眼就被新来的妃子勾引走魂魄!
俩人所出长子,名刘子业,当年刘义隆被杀时,刘子业居留建康,困在门下省,数次险被害死,也算是九死一生。
刘骏登基为帝,封王氏为皇后,刘子业为皇太子,已经于俩年前入主东宫。
按道理来说,这对母子显贵如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该心满意足,可是人心毕竟难测,王皇后就很不开心,因为什么呢?
因为殷氏!因为她同样深爱着刘骏!
女人难道就没有一个心甘情愿跟别人分享丈夫的吗?
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没有!
但是有俩种情况除外:
一种是心里隔应丈夫,爱跟谁跟谁,死外面才好呢;
第二种除非这个女人是智障,冷暖不知,不避亲疏。
对于王皇后来言,如果说各宫妃嫔单单是侍个寝,生几位皇子公主,延续皇室血脉也还罢了,可是殷氏和刘骏这俩人是什么状态?
这俩人如胶似膝,眉目传情,居然谈起恋爱来!君王大忌就是独宠一人,你可以博爱,但是不能恋爱!
如果一定要独宠,那个女人只能是我,皇后!
王氏一边采摘,一边斜着眼睛看着殷氏,这样一个狐媚子,出身寒微,相貌也说不得多出奇,莫名其妙地成功霸占了刘骏,而且一霸占就是四五年,最可气的居然没有失宠的迹象!
因为殷氏的原因,刘骏对她们母子越来越忽视,对她也越来越礼貌,礼貌得都不沾边了,简直是非礼勿动了!患难夫妻本来应该相濡以沫,白头到老,陛下怎可如此!
王氏心生不满,平日里,免不得言谈举止之中跟儿子表露出来,发几句牢骚。
东宫刘子业更生气,自己是嫡长子,怎么瞧着殷氏所生的刘子鸾更得父心呢?
刘子业本来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可以这么说刘骏优点一点没遗传,缺点全占了,成天盯着殷氏和她的几个宝宝运气,恨不得抓过来通通掐死!
刘子业闹得自己心不在焉,颇为懈怠!还接连不断的犯错误,为人日渐凶狠。
刘骏怎么可能不管?太子是要继承大统之人,稀里糊涂可行?少不得时时训斥,这更增加了刘子业对殷氏和几个弟弟的仇恨!
可以这么说仇恨值拉得满满的,蓄势待发!
但是刘骏对这一切一无所知。
刘骏在这最难将息的春季里,日夜琢磨怎么稳定朝局,刘诞又给他上了一课,非常深刻。
统一华夏固然重要,稳定内部却刻不容缓,不然你前脚带兵刚走,后脚便闹起来了,祸起萧墙!谁能受得了呢?
所以要稳扎稳打,张弛有度!
偏在这时,北魏拓跋浚派遣散骑侍郎冯阐来南朝修好,看来青州一战,还是有效果的。
拓跋浚主动表示和好了,不打了!
刘骏亲自接见冯阐,聊了很多,包括拓跋浚的性情爱好,起居习惯,身形外貌,得知拓跋浚没事就跃马扬鞭,纵横大漠阴山,禁不住心里暗叹,我什么时候也能去阴山遛一圈,看看风吹草低见牛羊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只有半壁江山给刘骏憋屈坏了!他的眼睛不停地深幽乱闪,谁也不知道他又在琢磨什么鬼主意,只知道冯阐去了以后,他把宫廷画师陆探微叫了来……。
可是那边的拓跋浚也是这么想的,他特别想来看看烟雨江南到底怎么个烟雨法?
这俩位帝王虽然表面上暂时达成了罢兵修好的默契,可是内心都在较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