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枢院的日子,在精纯的五行精气、星辰之力的滋养与对《太衍炼器初解》的潜心研习中,如星炼云海的流波般缓缓流淌。陈子睿的居舍,成了他推演器道、打磨锋芒的静默道场。
谐振之秘 · 锋芒暗蕴
那日演法堂一鸣惊人后,陈子睿并未四处张扬,反而更加沉静。他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对“器韵谐振”现象的深度研究与对自身剑胚养灵回路的持续优化上。
赵执事在收到陈子睿那份详尽到令人发指的推演报告后,沉默了许久。报告中不仅包含了对“九曲回环式”聚灵符阵的精准优化方案,更附带了基于此优化思路,对另外三种丙级基础符阵的改良建议,每一种都直指核心效率瓶颈,思路奇诡却又逻辑严密。赵执事最终只批复了四个字:“可,试行之。”并将这份报告副本存入了星枢院基础符阵改良档案。陈子睿的名字,开始在知识层面悄然流传。
回到静室,陈子睿的推演重心已转向更深层。他敏锐地捕捉到,居舍金属结构与自身优化后的能量回路产生的“有益谐波”,其本质是一种极其微弱的“器韵共鸣”。
万物有韵:他心算推演的模型开始囊括更多变量。炼器打坐台的晶体基底,其固有振动频率;墙壁流淌光晕的符文阵列,其能量脉冲间隔;甚至法阵节点供应精气的五行比例细微变化产生的能量场扰动…都被他纳入庞大的计算模型。他试图找出,在特定时间点、特定能量输入下,自身能量运转频率与周围环境(居舍整体)产生最大“增益谐振”的精确区间。
古剑为核:目前古剑的微弱灵性,成为模型中最活跃的变量。每一次成功的能量滋养,都让这灵性壮大一丝,其律动频率也随之发生极其细微的变化。陈子睿的心算如同最精密的调音器,不断根据古剑灵性的“新声”,微调着能量回路的运转频率与节点,使内(剑灵)外(环境)谐振时刻保持在最佳状态。
谐振效应:效果是惊人的。当内外谐振达到某个心算预定的峰值区间时,整个静室仿佛“活”了过来!法阵节点涌出的能量流被无形放大、提纯,居舍符文光晕流转加速,炼器台晶体的温润感更甚,连空气中弥漫的五行精气都似乎变得更加驯服。涌入古剑的能量不仅量更大,质也更精纯,滋养灵性的效率比最初提升了近五成!剑身嗡鸣愈发清越,内部那点灵性光点,已从微弱的星火,壮大为清晰可辨的、稳定跳动的“烛火”!
这已非简单的“修炼”,而是将修炼环境本身化为了一件庞大的、增益自身的“器”!陈子睿将其命名为“器韵谐振态”。维持这种状态需要消耗恐怖的心神进行实时微调,但带来的修炼效率提升,远超埋头苦修。
锋芒初露 · 天工值涨
实力的增长并非闭门造车就能完全掩盖。
每月初一的“器道小测”,是外门检验弟子基础炼器知识掌握与初步动手能力的例行考核。考核在星枢院巨大的“千锻台”进行。千锻台上布满了基础熔炉、淬火池和简单的符文刻印工具。
这一次小测的内容是:以宗门提供的标准“百炼精铁”为基材,运用《炼器初解》中的“三叠锻打法”与“基础聚锋符”,在两个时辰内,炼制出一柄具备最低能量传导性的制式短刃胚。
这对刚入门月余的新弟子来说,难度不小。既要精确掌握三叠锻打的力量节奏与火候,又要成功刻印出能引导微弱能量的聚锋符,还要保证刃胚结构稳固。
大部分弟子都在紧张地忙碌着:有人锻打节奏混乱,火星四溅;有人刻画符文时手抖,导致能量回路中断;有人淬火时机不对,刃胚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陈子睿的锻造台前,却是另一番景象。
他动作并不快,甚至显得有些过于“精准”和“节省”。每一次锻锤落下,力量、角度、落点都仿佛经过最严密的计算,锤声沉闷而富有奇特的韵律。火焰在他掌控下如同温顺的宠物,只在最需要的时刻升腾起恰到好处的温度。刻画聚锋符时,他指尖凝聚的灵力刻刀稳如磐石,符文线条流畅、深浅一致,毫无滞涩,一气呵成。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见丝毫烟火气,效率却奇高!
不到一个时辰,一柄寒光内蕴、刃身流畅、符文清晰完整的短刃胚便静静躺在了淬火台上。陈子睿并未急于淬火,而是以灵觉再次扫描刃胚,确认内部结构在锻打中形成的细微应力分布均匀,符文回路畅通无阻后,才以一道精准的星辰之力包裹刃胚,浸入淬火液中。
嗤… 白气升腾,刃胚发出一声清越的嗡鸣,仿佛欢愉的低吟。
负责监考的执事(正是赵执事)踱步过来,拿起陈子睿炼制的刃胚。入手微沉,结构匀称无比。他指尖注入一丝微弱的灵力,刃胚上的聚锋符文瞬间亮起,一道微弱但极其凝练的锋芒从刃尖透出,持续了足足三息才缓缓消散!
“灵力传导效率…接近丙级上品?”赵执事眼中再次闪过惊色。丙级上品,这通常是入门半年以上的优秀弟子才能达到的水准!陈子睿不仅完成得又快又好,品质更是远超同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