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金色的光门在身后无声闭合,隔绝了引道阶的肃穆与星炼云海的翻腾。扑面而来的,是浓郁到几乎化为实质的天地灵气,混合着精纯的地火精气、温润的金属气息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由无数精密符文运转形成的秩序道韵。这便是太衍器宗外门弟子聚居与修习之地——星枢院。
星枢之居 · 器韵日常
星枢院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宫殿楼阁,而是建立在一座悬浮于主星轨道上的巨大金属平台之上。平台本身便是一件宏伟的“器”,表面铭刻着无数细密而玄奥的聚灵、固基、疏导能量的符文阵列。其上,错落分布着数以千计样式统一、却散发着不同能量波动的金属居舍。这些居舍并非凡铁铸就,而是由蕴含灵性的合金构成,形态方正简约,表面流淌着淡淡的能量光晕,可根据居住者的气息与修炼状态,自动调节内部灵气浓度与环境温度。
陈子睿、林曦月与灰瞳被分配到相邻的三间丙字级居舍。丙字级,意味着这是最基础的外门弟子居所,空间不大,仅有一间静室、一方小小的炼器打坐台和一个连接着宗门基础能量网络的法阵节点。但对于刚从星海漂泊中安定下来的三人而言,已是难得的清净与安稳。
推开厚重的合金门扉,一股清新、带着淡淡金属清香的灵气涌出。静室内纤尘不染,地面是温润的暖玉色合金,墙壁流淌着柔和的乳白色光晕。炼器打坐台位于静室中央,形似蒲团,却是由一种能引导心神、辅助能量运转的特殊晶体构成。法阵节点则镶嵌在墙壁上,是一个拳头大小、缓缓旋转的淡金色符文球,连接着宗门提供的、每日定额的精纯五行精气与星辰之力供应。
林曦月带着灰瞳进入她们的居舍。灰瞳好奇地打量着这陌生却安全有序的环境,对外界的恐惧在磅礴而稳定的气韵压制下消退了大半。林曦月首要之事便是为她布置一个稳固的“太阴静域”雏形,利用居舍本身的能量节点和自身的冰魄真元,构建一个适合灰瞳稳定精神、初步修习《万象感灵录·星觉初启》的环境。
陈子睿则在自己的静室中央盘膝坐下。他并未急于修炼,而是闭上双眼,心神沉静,灵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细细感知着居舍内的一切:
能量流:法阵节点供应的五行精气与星辰之力并非均匀弥漫,而是遵循着居舍内铭刻的符文轨迹,形成极其细微、却井然有序的能量流网络。这些网络最终汇聚于炼器打坐台,为修炼者提供最精纯的助力。
结构共鸣:居舍本身的金属结构,在宗门大阵和能量流的常年浸润下,也蕴含着极其微弱的灵性共振。这种共振极其微弱,普通弟子难以察觉,却能与修炼者的气息产生极其细微的交互。
《剑胚养灵篇》的运转路径: 识海中,太衍器宗赐予的《剑胚养灵篇》基础功法清晰呈现。其核心在于以自身精元为引,沟通天地金气与星辰之力,在丹田或本命剑器内构筑一个初始的“剑灵胚胎”能量回路,并以此回路为核心,不断温养、壮大剑器灵性。
三者——外部的能量环境、居舍的物理结构、功法的内在要求——在陈子睿那超越凡俗的心神之中,开始构建一个庞大而精密的立体模型。
心系寰宇 · 道在毫厘
陈子睿的思维,如同超频运转的星河主脑。他曾在“渡鸦”号舰桥上,以心神同时监控数百个战场参数,进行亿万次模拟推演,于瞬息万变的星战中寻得唯一生路。如今,这份经年累月磨砺出的、近乎本能的恐怖心算推演能力,被用在了修仙炼器之上!
能量流模拟: 他首先在心海中精确复刻了居舍内部的符文能量网络,模拟着五行精气与星辰之力的注入、分流、汇聚过程。每一个符文的能量传导效率、每一处节点的能量损耗、甚至能量流与空气分子碰撞产生的微弱逸散,都在他心算模型中纤毫毕现。
功法路径优化:接着,《剑胚养灵篇》中描述的“剑灵胚胎”能量回路被加载进来。他并未机械地按照功法图示运行,而是以自身金丹本源为基准点,结合膝前古剑的灵性频率,开始在心海中疯狂演算!功法描述的回路是否是最优路径?在居舍特定的能量分布和结构共振下,是否存在更短、更高效、损耗更低的能量流转路线?不同的五行精气配比(金气为主,但木生火、火炼金,水土调和的微妙平衡)对胚胎凝聚速度的影响如何量化?
环境变量叠加:居舍金属结构带来的微弱灵性共振频率,也被他纳入变量。这共振如同背景噪音,能否被利用?是干扰还是某种潜在的助力?如何调整自身能量运转的频率,使其与居舍共振形成某种有益的谐波,而非相互抵消?
古剑灵性反馈:膝前古剑那微弱却真实的、如同初生婴儿般的自主灵性律动,是模型中最关键的动态参数。每一次心算路径的调整,陈子睿都同步模拟其对古剑灵性的刺激效果:是滋养壮大?还是产生排异损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