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娘亲,爹又被陛下拖去砍头啦! > 第53章 珠玑暗投

日子在繁忙与算计中悄然流逝,庭院中的玉兰花渐渐凋谢,抽出嫩绿的新叶。澄心堂的书房里,算盘珠子的噼啪声和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成了每日不变的背景音。

沈清弦采纳了陆明瑾摘要中的线索,并未大张旗鼓,只派了侍剑带着两名可靠的家丁,以“巡查春耕”为名,悄然去了一趟西山别庄。侍剑回来后禀报,那赵老六管事起初还试图遮掩,但在侍剑出示了从邻近皇庄查访到的、并无严重春寒影响的记录,以及点出他儿子突然阔绰的聘礼后,顿时汗如雨下,承认了去年虚报了灾情,私吞了部分收成。侍剑按沈清弦的吩咐,并未立刻发作,只严词警告,命其限期补足亏空,否则严惩不贷。赵老六磕头如捣蒜,感激涕零地答应了。

此事处理得干净利落,消息被严格控制在小范围内,既追回了损失,整顿了庄务,又维护了府邸体面,未引起不必要的波澜。沈清弦通过此事,不仅树立了威信,也更坚定了要培养一个精通账目、能帮她发现此类问题的助手的想法。而陆明瑾,无疑是最佳人选。

自那日送摘要册后,沈清弦便依言,开始有意识地给陆明瑾一些接触账目的机会。她做得极为巧妙,并非正式委派职司,而是以“请教”、“探讨”、“帮忙看看”为名,显得随意而自然。

起初,她只是将一些早已核销无误的陈年旧账,或是新近送来、需要初步归类整理的流水单据、采购清单等,交给陆明瑾“闲暇时帮忙整理誊抄,练练字也好”。这些事务琐碎枯燥,看似毫无技术含量。

但陆明瑾却做得一丝不苟。她将那些杂乱无章的票据分门别类,按时间、品类、经手人贴得整整齐齐,誊抄的字迹工整清晰如印刷一般。更令沈清弦惊讶的是,她甚至在整理过程中,默默地将一些明显不合理、或与常例不符的条目(如“三房某日突发采购大量名贵颜料,远超其用度”、“马房某月草料损耗异常偏高”等),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在一旁做了细小的标注,或附上一张素笺,写下自己的疑问和简单的推算,如“查当日无大型宴饮或作画记录”、“比对同期马匹数量与骑行记录”,虽未下结论,却提供了清晰的核查方向。

沈清弦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这陆明瑾,不仅细心,更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的求证精神,实乃难得的管理型人才。

随着信任的增加,沈清弦开始交给陆明瑾一些更具实质内容的账目,如某个小铺面一季度的收支简账,或某个田庄近期的用工、物料支出记录,让她“试着看看可有疏漏”。陆明瑾总能快速抓住重点,精准地算出毛利率、损耗率,并与往年同期或类似产业进行对比,指出异常波动的环节。

沈清弦甚至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忠诚测试”。她故意在一份交给陆明瑾复核的、采购一批普通文具的账目中,夹杂了两处极其隐蔽的错误:一处是将单价提高了半成,另一处是虚加了一项根本不存在的“搬运杂费”。金额不大,但若心术稍有不正,或不够仔细,很容易忽略过去,甚至可能以为这是“惯例”而习以为常。

然而,陆明瑾不仅将错误一一精准地圈出,还在附言中写道:“此‘澄心堂纸’市价稳定,此单价疑偏高,建议核实供应商。”“账目未见雇佣额外力夫记录,此项‘杂费’缘由不明,请嫂嫂核查。” 她完全是从维护府中利益的角度出发,秉公直言,毫无贪念或苟且之心。

沈清弦彻底放心了。这陆明瑾,不仅能力出众,品性更是端正可靠,是一块值得精心雕琢的“璞玉”。

然而,陆明瑾频繁出入澄心堂,并且开始接触账本的事情,终究无法完全保密,渐渐在府中传开,引起了一些微妙的反应。一些下人开始用好奇、甚至略带审视的目光打量这位往日不起眼的庶出小姐。三房的下人偶尔遇见陆明瑾,态度也变得有些微妙,既不像以往那般轻视,又带着几分探究和疏离。

这一日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在书房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沈清弦正听陆明瑾低声汇报她对上一季度府中各院落灯具烛火用度的分析。陆明瑾捧着一本自己制作的图表,清晰地展示着数据:“嫂嫂请看,东跨院三婶娘处,烛火油脂用量几乎是同样人口规模的两倍有余,且夜间燃灯时长记录显示常至子时之后。而据丫鬟们闲聊,三婶娘通常亥时初便安歇了。这中间的差额……颇为可疑。反观西厢几位堂妹处,用量却极为俭省。明瑾怀疑,东跨院或许存在虚报冒领,或是……下人偷油转卖的情形。”

她分析得条理清晰,证据链初步形成,只待进一步核实。沈清弦正听得专注,忽闻门外廊下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和环佩轻响,伴随着一声娇笑:“清弦可在屋里?今日得了一罐上好的雀舌茶,特来与你尝尝鲜!”

帘栊一掀,三婶娘钱氏穿着一身崭新的玫红色绣金牡丹纹杭缎褙子,满头珠翠,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身后跟着捧着茶罐的丫鬟。她一进门,目光便状似无意地扫过正站在书案旁、手里还拿着账本图表的陆明瑾,脸上的笑容顿时淡了几分,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哟,明瑾也在啊?”钱氏用帕子掩了掩嘴角,语气带着夸张的惊讶,“这大下午的,不在自己房里歇着,或是做些女红针线,怎么又跑到你嫂嫂这儿来摆弄这些账本子?女儿家家的,总沾这些铜臭算计做什么?没得移了性情,仔细你母亲知道了,又该说道你不务正业了。” 她这话看似关心,实则充满了敲打、警告,甚至隐隐带着挑拨离间的意味,暗示沈清弦在“带坏”陆明瑾。

陆明瑾身子猛地一颤,脸色瞬间煞白,手中的图表险些掉落。她像受惊的小鹿般低下头,喏喏不敢言,方才汇报时的冷静条理荡然无存,又变回了那个怯懦卑微的庶女。

沈清弦心中冷笑,面上却瞬间堆起温和的笑意,起身相迎:“三婶娘来了,快请坐。知书,看茶。”她巧妙地将陆明瑾挡在身后,隔开了钱氏审视的目光,“劳三婶娘挂心,不过是些旧单据堆放乱了,我瞧着头痛,便请明瑾妹妹过来帮忙整理归类,她心细,字也端正,省了我不少工夫。妹妹帮了我大忙呢。” 她轻描淡写,将事情定性为“帮忙整理”,将功劳归于陆明瑾的“心细字好”,全然不提分析账目之事。

钱氏在铺着锦垫的梨花木椅上坐下,接过知书奉上的茶,吹了吹浮沫,眼风再次扫过陆明瑾,笑道:“她一个丫头片子,懂什么,别给你帮了倒忙就好。要我说啊,清弦你如今掌家,事事亲力亲为,也太过辛劳。府中能干得用的老人不少,像针线上的常嬷嬷、管器物的李管事,都是极稳妥的,何必让个不经事的孩子掺和这些?没得让人说闲话,以为我们陆家没人了,要让个未出阁的姑娘抛头露面理账呢,平白惹人笑话。” 这话绵里藏针,既贬低了陆明瑾的能力,又暗指沈清弦用人不当,可能惹人非议,损及将军府颜面。

沈清弦笑容不变,语气却沉静而坚定:“三婶娘说笑了。能者多劳,举贤不避亲。明瑾是自家人,心思纯善,做事稳妥,帮我分忧,正是合适。她不过是帮我整理书案,何来‘抛头露面’之说?至于闲话……”她顿了顿,目光平静地看向钱氏,意有所指,“清行得正,坐得直,些许闲言碎语,何足挂齿?更何况,母亲也常教导,治家当以公心为重,唯才是举。明瑾有这份心,这份力,便该给她机会历练。总比有些人,占着位置,却心思不正,坏了府中规矩要强得多。” 她最后一句,语气微冷,直接点出了不久前清理钱嬷嬷之事,提醒钱氏莫要重蹈覆辙。

钱氏被噎了一下,脸上笑容有些僵硬,端着茶盏的手指微微收紧。她自然听出了沈清弦的弦外之音,心中恼怒,却又不敢真的撕破脸。如今沈清弦深得陆夫人信任,又刚刚雷厉风行地处置了她娘家带来的钱嬷嬷,风头正劲。她干笑两声,勉强道:“那是自然,嫂嫂治家严谨,清弦你也深得其传。既然你觉得明瑾得力,那……那自然是好的。” 她自知理亏,也不敢再多言,又闲扯了几句雀舌茶如何冲泡之类的闲话,便悻悻然地起身告辞了。

钱氏走后,书房内一时寂静。陆明瑾仍低着头,肩膀微微发抖,脸色苍白,显然是被吓坏了,眼眶都有些泛红。

沈清弦走到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温声道:“明瑾,抬起头来。”

陆明瑾怯怯地抬起泪眼朦胧的脸。

“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沈清弦看着她,目光清澈而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靠自己的才智和努力做事,堂堂正正,无需看任何人脸色,也无需惧怕任何闲话。记住,在这府里,只要你行得正,有真才实学,嫂嫂便会支持你。三婶娘的话,你不必放在心上。”

陆明瑾望着沈清弦,看着她眼中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泪水终于滚落下来,但这一次,不再是委屈和恐惧,而是压抑多年终得理解的激动与释然。她重重点头,哽咽道:“明瑾……明瑾明白了!定不会让嫂嫂失望!”

经过钱氏这番敲打,沈清弦更加坚定了要重用陆明瑾的决心。这不仅是为了找一个得力助手,更是要向府中众人,尤其是那些心存偏见或别有用心的人,明确传递她“唯才是举”、“不看出身”的用人原则。她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让陆明瑾光明正大展露才华、让她无法被轻易否定的契机,彻底将这块“璞玉”打磨成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