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娘亲,爹又被陛下拖去砍头啦! > 第37章 风波再起

正月里的帝都城,虽披红挂彩,却难掩空气中一丝冰冷的暗流。北境大捷的消息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之下,是更深的漩涡在酝酿。捷报为陆北辰与沈清弦的婚事镀上了一层金光,却也像一根尖刺,扎进了某些人的心里,催生着更阴毒的算计。

清韵轩内,炭火噼啪,暖意融融,却驱不散沈清弦眉宇间凝结的寒意。她不是坐在深闺中只知风花雪月的娇女,相府千金的身份、与陆北辰的联盟、以及那对身世成谜的孩子,早已将她推到了风口浪尖。此刻,她纤细的指尖正缓缓抚过惊澜白日里涂鸦的纸张。那上面不再是杂乱无章的线条,而是几个清晰得令人心悸的意象:一顶歪斜的官帽被许多扭曲的线条缠绕,像是一条条吐信的毒蛇;旁边还有一个躺在床上咳嗽的老人简笔画,床榻周围布满了黑色的斑点。

“很多官帽在吵架……一个很老的爷爷在咳嗽,很难受……”惊澜睡前模糊的呓语再次在她耳边回响。

沈清弦的心沉了下去。这绝非孩童随意的想象。官帽象征朝堂争端,生病的老人……她几乎立刻想到了近日感染风寒、身体状况并不稳定的父亲沈文渊。晋王在北境吃了亏,绝不会善罢甘休,他的反击,果然来了,而且直指沈相这块最硬的基石!

就在这时,厚重的棉帘被轻轻掀开,带进一丝寒气。林嬷嬷脚步无声地走近,脸上是前所未有的凝重。她凑到沈清弦耳边,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扰了这屋内的平静:“小姐,刚得的消息,盯着的眼线回报,御史台的张、王、李三位御史,这两日像走马灯似的,频繁出入晋王府长史李庸的别院后门。他们似乎在……紧急调阅卷宗,是十多年前,老爷在江南督办漕运和主持科举时的旧档。”

“江南旧案……”沈清弦指尖一颤,纸张飘落在地。她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父亲当年在江南雷厉风行,整顿积弊,漕运、科举两件大事,触及了多少豪强权贵的利益?虽政绩斐然,却也结下了数不清的仇家。这些陈年旧账,若被有心人翻出来,断章取义,罗织罪名,轻而易举便能扣上“结党营私”、“科举不公”、“漕运贪墨”的帽子!这是要从根本上动摇父亲的清誉和相位!

晋王这一手,不可谓不毒辣。他避开了直接的军事构陷,转而利用言官风闻奏事的特权,攻击文臣最根本的立身之本。一旦弹劾发起,无论真假,舆论风暴一起,父亲必将陷入极大的被动。

“嬷嬷,”沈清弦迅速冷静下来,眸中寒光一闪,“让我们在江南的人,不惜一切代价,暗中查访当年那些被父亲处置过的官员后代,或者经手旧案的胥吏,看近期是否有陌生人接触,特别是与晋王府有关联的。还有,想办法探听那三位御史弹劾奏章的大致风向,关键词即可。动作要快,更要隐秘!”

“老奴明白!”林嬷嬷深知事关重大,匆匆离去。

沈清弦走到支摘窗前,推开一条缝隙,冰冷的空气瞬间涌入,让她精神一振。窗外庭院积雪未融,一片肃杀。她知道,真正的较量,已经从边关蔓延到了这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的朝堂之上。而她,绝不能只是被动等待。

与此同时,北境黑水城,则是另一番景象。严寒彻骨,朔风如刀。军营大帐内,陆北辰刚听完京中密使的汇报,一拳砸在厚重的橡木案上,发出沉闷的巨响。案上的兵书茶盏都跳了一跳。

“好个晋王!战场上的手段玩不转,开始玩这种下三滥的构陷!”他声音低沉,蕴含着风暴般的怒意。沈相是他在朝中最坚定的支持者,亦是清弦的父亲,于公于私,他绝不能坐视不理。

“少帅,京城水深,我们手握重兵,若直接干预朝政,只怕适得其反,正好授人以柄啊!”副将周毅臂上缠着绷带,脸色因失血而苍白,但眼神依旧锐利,带着担忧。

陆北辰何尝不知这个道理。他负手走到巨大的北境舆图前,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蜿蜒的边境线。忽然,他眼中精光一闪,手指重重地点在狄人频繁活动的一处区域。

“我们不能直接插手,但可以……敲山震虎,围魏救赵!”他猛地转身,语气斩钉截铁,“传令!三日后,集结五千精锐,由你亲自带队,大张旗鼓,进行一场‘例行巡边’!记住,阵仗要大,旌旗要鲜明,做出随时寻衅出击、扩大战果的姿态!哨探放远百里,遇狄人小股部队,可适度交锋,务必让动静传到京城去!”

周毅先是愕然,随即恍然大悟:“少帅的意思是……制造边境紧张的假象?”

“不是假象!”陆北辰冷笑,“狄人冬日粮草匮乏,本就蠢蠢欲动,我们主动出击,是防患于未然。但更要让兵部、让陛下、让那些躲在暗处的人知道,北境远未到高枕无忧的地步!边关将士还在浴血,朝廷若在此时掀起政潮,动摇统筹粮饷军械的宰相,致使前线有失,这个责任,他晋王担得起吗?!我看谁还敢在此时,轻易动沈相!”

这是一招险棋,也是一招阳谋。陆北辰要用边境的刀兵之声,压过朝堂的攻讦之音!

晋王府,暖阁如春,熏香袅袅。晋王赵珩半倚在铺着白虎皮的软榻上,听着谋士的禀报,嘴角噙着一丝猫捉老鼠般的残忍笑意。

“沈文渊那个老狐狸,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根深蒂固,想一击扳倒他,自然不易。”他慢悠悠地品着杯中的御赐贡茶,“但本王要的,本就不是立刻让他倒台。只要弹劾的折子一上,自然有那闻风而动的言官跟上,雪花般的奏章压下去,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就算皇兄一时护着他,也能让他焦头烂额,声望扫地。到时候,看他还有多少精力去护着他那个好女婿和那对来路不明的野种!”

他放下茶盏,眼中闪过狠厉之色:“吩咐下去,让张、王、李他们,正月**朝会,准时发动。罪名嘛……‘结党营私’、‘早年科举取士不公,有负圣恩’、‘督办江南漕运期间,纵容亲属,中饱私囊’……细节要若隐若现,捕风捉影,越是含糊,越让人浮想联翩!本王倒要看看,沈文渊如何自清!”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皇宫大内,灯火璀璨,笙歌漫舞。盛大的宫廷宴席如期举行,帝后端坐上位,接受百官命妇的朝贺。表面上一派歌舞升平,和乐融融。

沈清弦穿着一身藕荷色绣银线缠枝莲纹宫装,外罩一件雪狐裘滚边的月白斗篷,青丝简约绾起,只簪一支素雅的珍珠步摇,在这满堂珠光宝气中,显得格外清丽脱俗。她坐在母亲下首,姿态优雅,应对得体,与周遭几位相熟的命妇轻声交谈,嘴角噙着恰到好处的浅笑。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宽大衣袖下,交叠放在膝上的手,指尖已微微冰凉。她能感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或探究、或同情、或幸灾乐祸的目光,尤其是斜对面,晋王妃与永嘉郡主那毫不掩饰的、带着讥诮和挑衅的注视。

酒过三巡,气氛渐酣。永嘉郡主果然按捺不住,端着一杯御酒,袅袅娜娜地走到沈清弦席前,声音娇脆,却刻意拔高了几分,足以让邻近几桌都听得清楚:“陆少夫人,今日佳节,我敬你一杯。恭喜少夫人不日即将与陆少帅完婚,真是天作之合呢。只是……”她话锋一转,脸上露出故作担忧的神色,“近日京城有些风言风语,说得可难听了,竟敢非议沈相清誉,说什么陈年旧事……唉,真是人心叵测。少夫人近日深居简出,想必还未曾听闻这些烦心事儿吧?”

一瞬间,周遭的谈笑声低了下去,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过来。晋王妃嘴角噙着冷笑,悠闲地摇着团扇,等着看好戏。

沈清弦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她缓缓起身,执起面前的玉杯,迎上永嘉郡主挑衅的目光,笑容温婉依旧,声音清越从容,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多谢郡主挂心。家父为官数十载,上忠君国,下恤黎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此心此迹,日月可鉴。至于市井流言,不过宵小之辈蛊惑人心之举,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陛下与朝廷自有明断。倒是郡主,今日良辰美景,正当欣赏这太平歌舞,共庆佳节,何必为那些无稽之谈扰了兴致?” 她语气平和,却字字千钧,既表明了对父亲的绝对信任,又将永嘉郡主的“关切”定性为传播“无稽之谈”,反将一军。

永嘉郡主没料到沈清弦如此镇定,且言辞如此犀利,一时语塞,脸涨得通红,端着酒杯的手僵在半空,进退两难。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匆匆行至御座旁,低声向皇帝禀报了什么,并呈上一份密封的军报。皇帝接过,拆开火漆,快速浏览,原本温和的脸色渐渐沉凝下来。他低声与身旁的皇后耳语几句,皇后也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随即,皇帝抬了抬手,乐声渐止。他目光扫过全场,在沈相和几位重臣脸上停留片刻,最终朗声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今日元宵佳节,本应与众卿同乐。然,北境八百里加急军报,狄人异动频繁,边关将士严阵以待,朕心甚忧。诸卿且继续饮宴,丞相、兵部尚书、侍郎,随朕至偏殿,商议军务。”

“北境军报”四字,如同惊雷,在喧闹的宴席上炸响!所有人都是一愣。晋王妃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晋王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眼中闪过一丝惊疑。陆北辰的军报,偏偏在这个时候到?是巧合,还是……

沈相从容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神色平静地随皇帝离席。经过沈清弦席前时,他脚步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目光与女儿短暂交汇。那目光中,没有惊慌,只有沉静的安抚和一丝赞许。沈清弦心中一定,父亲果然早有准备。

皇帝与重臣离席后,宴席的气氛变得十分微妙。歌舞虽又起,但众人已无心欣赏,窃窃私语声四起。晋王妃收敛了锋芒,脸色阴晴不定。沈清弦则眼观鼻,鼻观心,专注于照顾身旁有些困倦、靠在她身上的明月,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她无关。惊澜则安静地坐在一旁,黑曜石般的眸子却异常清明,静静地看着那些神色各异的王公大臣们。

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皇帝等人才返回。皇帝的脸色缓和了些,但眉宇间仍带着一丝凝重。他并未再多言,只是示意宴席继续。然而,明眼人都能感觉到,之前那股暗流涌动的、针对沈相的风波,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北境军情”强行压了下去。直到宴席终了,也再无人敢轻易提起弹劾之事。

次日,正月十六,大朝会。那三位御史的弹劾奏章果然如期呈上。然而,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皇帝并未当场发作,只是将奏章“留中不发”,既未表态支持,也未斥责御史。在朝会上,他反而着重强调了北境防务的重要性,肯定了沈相多年来协调边关粮饷的功绩,并申饬百官当以国事为重,同心同德,勿做无益之争。

态度暧昧,却用意明显——稳定压倒一切。在边境可能再生事端的情况下,朝廷不能再起大的波澜。

退朝后,晋王府书房内,传来一声玉器碎裂的脆响。晋王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好个陆北辰!好个围魏救赵!还有沈文渊这个老匹夫!”

而相府清韵轩中,沈清弦接到父亲安然回府的消息,一直紧绷的心弦才稍稍松弛。但她看着窗外依旧阴沉的天空,知道这仅仅是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间歇。晋王一击不成,绝不会罢休。下一次的攻击,只会更加凶猛和隐蔽。

她走到书案前,铺开信笺,开始给远在北境的陆北辰写信。这一次,不再是单纯的情报互通,笔尖流淌的,是历经风波后更深的信任,是并肩作战后生成的、一丝难以言喻的牵念。朝堂与边关,通过这小小的信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共同面对着前方未知的惊涛骇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