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娘亲,爹又被陛下拖去砍头啦! > 第10章 暗流渐起

安国公府赏花宴上的风波,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比沈清弦预想的更为迅速和广泛。不过两三日功夫,各种版本的流言便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茶楼酒肆、后宅内院,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话题的核心,自然是从“宰相千金未婚生女”的香艳秘闻,悄然转向了那对“能窥破阴私、言语必中”的龙凤胎。王侍郎家二小姐的丑事被当众揭破,成了最有力的佐证。一时间,沈清弦和那两个孩子被蒙上了一层神秘乃至诡异的面纱。

有人说,那对孩儿是天上星宿下凡,带有宿慧神通;有人说,他们是妖孽转世,口含天宪,能断人吉凶;更有人将之前柳姨娘倒台之事也联系到一起,窃窃私语那翠珠下毒,怕也是被这“妖童”一语道破天机。流言越传越离奇,连带着众人看向相府的目光,都带上了几分敬畏与探究。

这些风声,自然也一丝不落地传进了松涛斋。

沈文渊端坐书案之后,听着管家沈福低声禀报着市井间的各种传闻,面色沉静如水,指节却无意识地在光滑的紫檀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他挥了挥手,沈福会意,躬身退了出去,书房内重归寂静。

“你怎么看?”沈文渊并未抬头,声音平淡地问道,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询问静立在一旁的幕僚,那位常年身着青衫、面容清癯的苏先生。

苏先生捻着颌下几缕稀疏的胡须,沉吟道:“东翁,流言虽不足全信,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安国公府之事,细节清晰,不似编造。那女童……确有过人之处。如今市井皆传,此子有‘他心通’之能,或可窥人**。”

“他心通?”沈文渊嗤笑一声,抬起眼,目光锐利,“子不语怪力乱神。若真能窥心,为何不见她勘破柳氏阴谋全貌?只见其零碎片段?依我看,倒更像是一种……极其敏锐的洞察之力,于细微处见真章,或是对某些特定气息、痕迹有超乎常人的感知。” 他更倾向于这是一种罕见的天赋,而非神怪之事。毕竟,为相多年,他深知“妖孽”二字若坐实,对沈家将是灭顶之灾,必须引导向“天赋异禀”的方向。

苏先生点头:“东翁明鉴。然,无论原因为何,此子之能,已现端倪。如今京城目光皆聚焦于此,于相府而言,是福是祸,犹未可知。大小姐携其赴宴,看似被动卷入风波,实则……或有意借此彰显其‘价值’,亦未可知。” 他话中带话,暗示沈清弦或许并非全然被动。

沈文渊目光微闪,他何尝想不到这一层。这个女儿,心思之深,手段之稳,已远超他的预期。她带孩子们出门,恐怕不仅仅是为了破除流言,更是向外界,也是向他这个父亲,展示她手中掌握的这张意想不到的“牌”。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沈文渊缓缓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过刚易折。她现在,太显眼了。”

“东翁所虑极是。”苏先生道,“如今朝中局势微妙,大皇子与三皇子之争日趋明朗,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大小姐与那对孩儿此事,恐已落入某些人眼中。若被有心人利用,或借此攻讦相府‘包藏妖孽’,或欲将这‘未卜先知’之能攫为己用……皆非幸事。”

沈文渊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传我的话,从即日起,加派可靠人手,暗中护卫清韵轩及静心斋,凡进出之人,皆需仔细核查。府内若有妄议小主子者,重责逐出。对外……便说大小姐因前番受惊,需静养,闭门谢客。”

“是。”苏先生应下,又道,“那对孩儿……东翁打算如何安置?长期拘于静心斋,恐非长久之计。”

沈文渊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庭院中那株苍劲的古松,良久,才道:“且再看看。是璞玉还是祸根,尚需时间雕琢与验证。” 他需要更多证据,来判断这“未卜先知”的能力,究竟能到何种程度,又能否为他所用。

与此同时,清韵轩内却是一片宁静。

沈清弦正坐在窗下绣一架屏风,针线在她指尖灵活穿梭,勾勒出淡淡的远山轮廓。知书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回禀着外面愈演愈烈的流言。

“小姐,如今外头都说得神乎其神,说明月小姐是玉女下凡,惊澜少爷是金童转世呢!”知书语气中带着几分与有荣焉,又有些担忧,“也有些不好听的,说……说是妖异,还牵扯到柳姨娘那事……”

沈清弦手下动作未停,神色淡然:“嘴巴长在别人身上,由他们说去。只要父亲不信,这相府的天就塌不下来。” 她抬眼看了看知书,“吩咐下去,咱们院里的人,不许议论小主子的事,更不许与外院的人嚼舌根。违者,直接交给林嬷嬷处置。”

“是,小姐。”知书连忙应下。

这时,林嬷嬷从外面进来,脸色有些微妙,低声道:“小姐,方才老奴去静心斋送些新做的点心,明月小姐拉着老奴的手说,‘林婆婆,明天要下雨,您收衣服的时候要快快的,不然会被淋湿哦’。老奴抬头看天,这明明晴空万里的……”

沈清弦穿针引线的手微微一顿。明月的这种“预感”,往往针对的是身边亲近之人、即将发生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且通常极为准确。这更像是一种对自身相关事务的、短期的、模糊的预知。而惊澜的“预言”,则更宏大,更关乎命运转折,但也更模糊,需要触发和解读。

“嬷嬷记得明天留意便是。”沈清弦继续手中的绣活,语气平静。她需要更多这样的“小事”来积累证据,也让父亲逐渐习惯并相信这种能力的存在。

傍晚,沈清弦照例去寿安堂给母亲请安。周氏的气色似乎好了一些,拉着她的手说了好些话,言语间对那日沈清弦“救”了老夫人之事感念不已,又隐晦地提醒她近日少出门,免得被流言所伤。沈清弦一一应下,温顺乖巧。

从寿安堂出来,行至花园僻静处,却“偶遇”了刚从外面回来的二哥沈清瑜。沈清瑜是冯氏所出,只比沈清弦小一岁,平日颇有些纨绔习气,与沈清弦这嫡长姐并不亲近。

“哟,这不是我们府上的‘小神仙’的娘亲吗?”沈清瑜摇着一把折扇,语带讥讽,眼神却忍不住往沈清弦身后瞟,似乎想看看那对传说中的孩子是否跟在身边。

沈清弦停下脚步,目光平静地看向他:“二弟这是刚从外面回来?听说父亲近日对你课业督促得紧,二弟还是少些闲逛,多用心读书才是正理。”

沈清瑜被她这不软不硬的话一噎,脸上有些挂不住,哼了一声:“不劳长姐费心!倒是长姐,还是多操心操心自己吧!带着两个来路不明的野种,闹得满城风雨,我们相府的脸都要被丢尽了!”

他话音未落,沈清弦尚未开口,一个沉稳的童声却从假山后传来:“二舅舅,你腰间的羊脂白玉佩,磕缺了一个小角,是昨日在‘聚宝斋’与人争抢那方古砚时,不小心在门框上碰的。那人穿着靛蓝色锦袍,是永昌伯家的三公子。”

沈清瑜猛地回头,只见惊澜不知何时站在假山旁,神情淡漠地看着他。他下意识地摸向腰间,那玉佩内侧确实有个新磕的米粒大小的缺口,此事发生得极其隐秘,他连贴身小厮都没告诉!

“你……你胡说什么!”沈清瑜脸色瞬间煞白,指着惊澜,声音发颤,仿佛见了鬼一般,再也顾不得嘲讽,踉跄着后退几步,几乎是落荒而逃。

沈清弦看着二哥仓皇的背影,又看向面色平静无波的惊澜,心中并无多少快意,反而沉甸甸的。孩子们的能力越是显现,带来的忌惮和麻烦也会越多。父亲的保护,或许也是一种变相的监控。而府外那些虎视眈眈的眼睛,恐怕也已经盯上了这里。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相府的平静,只怕是维持不了多久了。她需要更快地成长,更快地布好局,才能在那滔天巨浪袭来时,有立足之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静心斋里这对谜一般的孩子。是时候,该和他们更深入地谈一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