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潜伏,开局吃软饭 > 第222章 靠他们?

穿越潜伏,开局吃软饭 第222章 靠他们?

作者:君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09:25:27

连接“敌占区”与“大后方”的隐秘通道上,第一批经由龙二掌控、吴敬中运作的东北特产,如同涓涓细流,终于穿透封锁,悄然汇入了赣南。

赣州,专员办公室

这里没有渝城官场的浮华,陈设简朴,甚至有些肃杀。墙上挂着巨幅军事地图和“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条幅。建丰穿着一身半旧的中山装,正伏案批阅文件,眉宇间凝聚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重与焦灼。

秘书轻手轻脚地进来,将一份密封的文件和一式两份的简单账目放在他桌上,低声道:“专员,津塘那边,吴站长派人送来的第一批‘土货’已经到了,这是清单和款项。另外,这是吴站长的亲笔信。”

建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他先拿起那份账目,快速浏览起来。

上面罗列着品名、数量、单价和总价:

关东野山参(特等):xx斤,单价xxx大洋,总计……

紫貂皮(完整):xx张,单价……

鹿茸(血片):xx副……

……

后面的总金额,是一个足以让任何地方官员眼红的数字,尤其是对于正在赣南推行新政、处处需要资金的建丰而言,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他放下账目,深吸了一口气,才拆开吴敬中的信。信写得很隐晦,没有提及任何具体人物和地点,只用了“渔夫”、“北货”、“掌柜”等代称,通篇是生意人的口吻,汇报了“北货”行情看好,渠道初步打通,首批利润已按约定比例汇入指定账户,并询问后续“货品”需求。

字里行间,透着吴敬中式的沉稳与干练。

建丰将信纸缓缓放下,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这笔钱,能解他的燃眉之急。他可以用来补贴青干班的开销,可以购置急需的药品救济难民,可以悄悄抚恤一些跟随他推行“赣南新政”而受到打压的基层干部,甚至可以……暗中扩充一点点真正听命于他自己的班底。

“我这个老同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他低声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慰藉。

这条路,是吴敬中申请,他默许的。

在派系倾轧之间,他太需要自己的财源和力量。

吴敬中,这个老同学,用这种游走于灰色地带的方式,为他撬开了一道缝隙。

然而,慰藉之后,是更深的忧虑和一股难以压抑的愤懑。

他拿起秘书同时送来的一份来自渝城的密报。

上面罗列了近期几位部长、委员抢购这批人参、貂皮、鹿茸,还为其家眷举办寿宴、购置洋房汽车的开销,数字触目惊心。

更有某位掌管物资调配的大员,其公子在昆明一掷千金,包下整个舞厅为其新交往的电影明星庆生的“风流韵事”。

自己的这个土产生意,因为在后方受欢迎,让不少人眼红。甚至有些‘土皇帝’敢为了一己私利,光明正大扣除自己的人和货......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建丰猛地将那份密报拍在桌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他胸口剧烈起伏,脸上因愤怒而泛起潮红。

他想起了在前线视察时看到的景象:士兵们穿着草鞋,啃着发霉的米,弹药匮乏,许多伤员因缺医少药而在痛苦中死去。他也想起了在赣南山区,那些面黄肌瘦的百姓,是如何勒紧裤腰带支持“抗战建国”。

可渝城呢?那些高居庙堂之上、整天将“党国”、“领袖”挂在嘴边的衮衮诸公,他们在做什么?

“我这批‘土货’赚来的钱,每一块大洋都沾着风险!我那位已经功勋卓着的老同学,拿着自己的命在拼,是在虎狼窝里为我争抢这点资源!可他们呢?”建丰的目光再次扫过那份密报,上面的数字仿佛化作了舞厅里摇曳的酒杯、豪宅中飘散的鸦片烟雾、还有那些官员姨太太身上珠光宝气的首饰。

“国家糜烂至此,民族危如累卵,他们却还在醉生梦死,盘剥民脂民膏以自肥!‘革命’?‘主义’?都成了他们升官发财的遮羞布!”一股强烈的恶心感涌上他的喉咙。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想让清冷的夜风吹散心中的燥热和失望。

赣州的夜晚,远不如渝城繁华,甚至有些冷清,但这份安静,反而让他更能看清一些东西。

“父亲……您看到的,和我看到的,是同一个党国吗?”这个念头在他心中一闪而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悲凉。他知道父亲的难处,需要平衡各方势力,需要维系表面的团结。但这种“平衡”的代价,是前线将士的鲜血,是底层民众的苦难,是真正有志之士的心寒!

他想起自己推行“赣南新政”时遇到的层层阻力,那些地方豪强、**官吏,哪一个背后没有渝城的影子?

他们用“破坏抗战”、“标新立异”的帽子扣下来,无非是因为触动了他的利益。

“靠他们,能救国吗?”建丰在心中叩问自己,答案几乎是否定的。

良久,他缓缓关上窗户,脸上的激愤渐渐被一种冷硬的决断所取代。

他回到桌前,拿起笔,开始给吴敬中回信。

信中,他首先肯定了此次“北货”交易的顺利,对吴敬中的“辛劳”表示“慰勉”,并隐晦地提出了下一阶段需要的“货品”种类和数量,暗示可以适当扩大规模。

然后,他斟酌词句,写下了一段看似平常,却蕴含深意的话:

“……阅及渝中来信,颇多光怪陆离之象,令人扼腕。吾辈身处漩涡,更当惕厉奋发,以非常之手段,行非常之事业,切不可与彼辈同流。所需款项及后续安排,已嘱陈主任悉数办妥,望兄放手施为,以慰……父老之盼。”

这里的“父老之盼”,既指赣南百姓,又何尝不是他内心深处对那个理想中“清明党国”的期盼?

写完信,他用火漆仔细封好,交给心腹秘书,嘱咐必须以最稳妥的渠道送出。

秘书离开后,建丰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那笔来自东北特产的丰厚利润,此刻在他手中,感觉分外沉重。

这钱,是“脏”的,来自敌占区的黑市交易,来自与汉奸、日寇的周旋。

但它又是“干净”的,因为它将被用于他认定的、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他像是在说服自己,眼神逐渐变得坚定,“既然旧的体系已经腐朽到无法依靠,那我就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新的力量。敬中给的这条财路,或许险峻,但能给自己独立的财力支持。他是用心的.....”

他清楚地知道,与吴敬中的这条秘密利益链条,将是他未来布局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不仅关乎金钱,更关乎一条不受渝城那帮蛀虫掣肘的、独立的资源和情报通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