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国病情稳定,体内那股异常的阴冷能量在沈清辞的针灸与灵泉药力的双重作用下,已被逐步拔除、代谢。他的康复,成了沈清辞和研究室能力最有力的证明,医院里那些若有若无的质疑声浪彻底平息。然而,沈清辞清楚,这并非结束,而是另一场更复杂博弈的开始。
陆战北提到的“境外商业代表团”和“特殊冶炼副产品”像两根刺,扎在她心头。赵卫国的病例,如同投石入水,涟漪之下,暗影幢幢。
这天下午,研究室的保密线路再次响起。依旧是陆战北言简意赅的风格:“青鸾,准备一下。西南地质大学的学术交流邀请函已正式发出,以你研究室负责人的身份参与,为期两周。目标是他们的特殊矿物标本库,尤其是涉及放射性伴生矿的部分。”
“明白。”沈清辞应下,心知这所谓的“学术交流”,正是之前预告的、深入“黑石”源头调查的任务。
“资料和行程安排,王研究员会交给你。此次行动,你独立进行,我会在暗处。”陆战北顿了顿,声音透过电流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西南情况复杂,多方势力交织。记住你的身份是学者,安全第一,见机行事。”
通讯结束。沈清辞放下听筒,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独立行动,暗处支援,情况复杂……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预示着西南之行绝非坦途。
王研究员很快送来了一个密封的文件袋。里面是西南地质大学的简介、交流行程表、以及几张目标人物的背景资料——其中重点标注了标本库管理员,一位姓吴的老教授,性格古怪,但对馆藏了如指掌。
下班回到家,沈清辞斟酌着如何向父母提及要离家两周的事情。直接说去进行危险的调查任务绝无可能,但单纯的学术交流,似乎也难以完全解释这突如其来的远行。
饭桌上,她状似随意地开口:“爸,妈,我们单位有个去西南地质大学学术交流的机会,领导安排我去,大概要去两周。”
苏婉柔夹菜的手一顿,脸上立刻浮现担忧:“西南?那么远?就你一个人去吗?听说那边山区气候多变,你身体才刚好些……”
“妈,是单位组织的集体活动,有好几个同事一起呢。就是正常的学术交流,很安全的。”沈清辞撒了个半真半假的谎,语气尽量轻松,“而且我现在身体很好,您看我这段时间忙研究室,不也没事吗?”
沈建国放下饭碗,目光沉静地看了女儿片刻。他比苏婉柔更清楚女儿如今身份的特殊性,所谓的“学术交流”绝不会那么简单。但他也明白,女儿既然走上了这条路,有些风雨必须自己去经历。
“什么时候出发?”沈建国问,声音平稳。
“后天上午的火车。”沈清辞回答。
“嗯。”沈建国点了点头,“出门在外,凡事多留心。工作上按规矩办事,生活上照顾好自己。有事……记得往家里打电话。”他没有点破,但话语里的支持与提醒,沈清辞听得懂。
“谢谢爸。”沈清辞心头微暖,又看向母亲,“妈,您别担心,我每天都会找机会给您报个平安的。”
苏婉柔看着丈夫和女儿,轻轻叹了口气,终究没再说什么,只是不停地给沈清辞夹菜:“多吃点,出门在外,想吃口家里的菜都不容易。”
家庭的温情,如同最坚韧的铠甲,将沈清辞心底因未知任务而生出的些许凛冽悄然包裹。她需要这份力量,去面对前路的莫测。
出发前的夜晚,沈清辞反锁房门,意识沉入灵魂空间。
她需要为这次西南之行做足准备。空间内,沃土之上,各类药材长势正好。她仔细采摘了一批可能用到的解毒、消炎、强心、提神的草药,又收集了好几瓶灵泉精华。十倍的时间流速让她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精细的炮制和分装。
接着,她将目光投向那片存放末世物资的区域。虽然大部分高科技武器不符合这个时代背景,不能轻易动用,但她还是找出了一些或许能派上用场的小玩意儿:几颗强效闪光弹、一套高韧度的纳米级钢丝、一些高效能的压缩能量棒,以及一套微型的信号发射器(或许在极端情况下能与陆战北取得联系)。这些东西体积小,便于隐藏,关键时刻或可出其不意。
她还特意准备了一些符合当下时代特色的“小礼物”——几包用空间药材特制的、有安神醒脑功效的药茶,以及一些品质极佳的中药材切片,用来与那位吴老教授,或者其他可能需要打交道的学者拉近关系。
将所有物资分门别类整理好,确认无误后,她才退出空间。窗外,天光已微微发亮。
第二天,她提着简单的行李,在父母关切的目光中离开了家。苏婉柔一直送到大院门口,反复叮嘱。沈建国则只是站在窗边,默默注视着女儿远去的背影,眼神复杂。
火车站台上,王研究员作为明面上的联络人,前来送行,并低声交代了几句行程细节和抵达后的接应方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