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夏浅,南风裹挟着湿润的暖意与草木蓬勃生长的气息,悄然拂过城市。石琉和蓝浔的绘本创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而他们期待已久的南方之行,也终于提上了日程。
与石琉家人那次小小的风波,如同一次恰到好处的雨水,冲刷掉了最初磨合期的生涩与不安。
之后的日子,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更为稳固和舒适的节奏。石琉学会了更细致地观察蓝浔的状态,在他需要安静时充当背景板,在他流露出些许依赖时提供温暖的拥抱;而蓝浔也渐渐习惯了石琉那无处不在的、阳光般的关怀,甚至开始会在石琉忙碌时,主动为他倒一杯温水,或者在他窝在沙发里睡着时,轻轻为他盖上毯子。
爱意在他们共同构筑的“暖房”里,进行着稳定而高效的光合作用,枝叶日渐繁茂。
出发前夜,公寓里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期待与忙碌的特殊氛围。
行李箱摊开在客厅中央,石琉正以他特有的、充满活力的方式往里塞东西。
“驱蚊液!防晒霜!雨伞!肠胃药!创可贴!哦对了,还有这个——”他拿起一个便携式的小型加湿器,郑重其事地放进箱子,“听说南方有时候又湿又热,有时候空调房又干,你得备着!”
蓝浔坐在沙发上,整理着画具和素描本,看着石琉像个担心孩子远游的老母亲般絮絮叨叨、忙前忙后,忍不住弯了弯唇角。他那清冷的眉宇间,如今常常浸润着这种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柔和。
“不用带太多,”蓝浔轻声提醒,“很多用品到了那边也可以买。”
“那不行!”石琉头摇得像拨浪鼓,“万一临时找不到合适的呢?你得用惯了才行!”他说着,又拿起一件薄外套塞进去,“晚上万一凉呢?”
蓝浔看着那件明显是石琉自己风格、颜色鲜艳的薄外套,没有反驳,只是眼底的笑意更深了些。他知道,这是石琉表达爱与在乎的方式,笨拙,却无比真挚。
他的目光掠过忙碌的石琉,落在窗外沉沉的夜色上。南方,对他而言,不仅仅是植物考察的目的地,更接近他血脉中某种遥远的呼唤。蓝花楹虽在世界多地都有栽培,但其灵魂深处,似乎依然眷恋着那份更温暖、更湿润的气候。这次旅行,于他,是工作,也是一次溯源。
而这次,他不是一个人。
第二天,飞机穿透云层,降落在南方这座以植物园闻名遐迩的城市。湿热的风瞬间包裹上来,与北方干燥清爽的空气截然不同。
石琉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浓郁得几乎能拧出水分的植物气息,兴奋地环顾四周:“哇!这里的植物能量感觉都不一样!更……更野性,更蓬勃!”
蓝浔站在他身旁,轻轻拉低了帽檐,以适应这过于明亮和潮湿的环境。他的脸色在高温下显得有些薄红,呼吸也比平时略微急促,但他紫绀色的眼眸中,却闪烁着一种石琉从未见过的、如同回到故乡般的亮光。
“嗯,”他轻声应和,目光已经迫不及待地投向了远处植物园那郁郁葱葱的轮廓,“这里的能量……很古老,很丰富。”
他们入住的地方是植物园附近的一家静谧民宿,带着一个小小的庭院,种满了蕨类和耐阴植物,环境清幽,正合蓝浔心意。
短暂的休整后,真正的考察与创作便开始了。
南方的植物园,是一个完全不同于“榴火”咖啡馆的、狂野而瑰丽的世界。高大的棕榈树舒展着巨扇般的叶片,各种蕨类植物在潮湿的墙角恣意蔓延,奇花异草争奇斗艳,空气里混杂着泥土、腐殖质和无数种花朵的复杂香气。
蓝浔仿佛鱼儿入了海。他背着画架,穿梭在藤蔓缠绕、雾气氤氲的雨林区,或是驻足在静谧的水生植物池边,画笔几乎不曾停歇。他的眼神专注而锐利,捕捉着龟背竹叶片上巨大的孔洞,描绘着兰花唇瓣上诡异的斑纹,勾勒着气生根如瀑布般垂落的榕树。
石琉则成了他最忠实的助手和护卫。他背着更重的行李,里面装着水、食物、备用画纸和那个小小的加湿器。他负责在前方探路,拨开过于热情的藤蔓;在蓝浔专注于写生时,安静地在一旁等待,递上水壶或擦汗的毛巾;在太阳过于毒辣时,适时地撑开伞,为他营造一小片阴凉。
他不再仅仅是提供温暖的“移动暖房”,更是蓝浔探索这个丰富世界的坚实后盾。
当然,南方的环境对蓝浔而言,也并非全然舒适。过于强烈的日照和突如其来的暴雨,都曾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一次午后,他们在露天区域写生,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乌云密布,倾盆大雨毫无预兆地浇下。
石琉反应极快,立刻扔下手中的东西,一把抓过旁边巨大的芭蕉叶举在两人头顶,另一只手紧紧揽住蓝浔的肩膀,将他护在怀里,快速冲向最近的避雨亭。
饶是如此,跑到亭子里时,两人也都湿了大半。蓝浔的头发湿漉漉地贴在额前,薄薄的衬衫被打湿,隐约透出底下清瘦的肩胛线条,冷得他微微发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