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 > 第8章 第三章 :昆仑穴与咽喉病症

昆仑穴治疗咽喉病症的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一、咽喉病症与昆仑穴的经络关联

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又与肾经相连(《灵枢》云:“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足太阳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昆仑穴作为膀胱经经穴,可通过“表里同治”调节咽喉气血。其作用机制包括:

1、清热利咽:昆仑属火,能引上焦火气下行,清解咽喉肿热(《玉龙歌》载“肿红腿足草鞋风,须把昆仑二穴攻”)。

2、调节气机:膀胱经主一身之气化,昆仑穴可通利水道,缓解痰热壅塞。

3、补肾降火:肾经虚火上炎导致的慢性咽炎,昆仑配太溪可滋肾阴、降虚火。

二、典型案例与分析

1. 急性咽炎(风热犯肺型)

患者:32岁教师,因连续讲课致咽痛3天,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伴黄痰、发热(t 38.2c)。

取穴:昆仑(双)、少商(双)、合谷(双)。

操作:少商、合谷点刺放血,昆仑穴泻法针刺(直刺0.8寸,提插捻转)。

疗效:针后2小时咽痛减轻,次日体温正常,声音恢复。连续治疗3次痊愈。

分析:少商清肺热,合谷疏风解表,昆仑引火下行。三穴协同清解风热,体现“上病下治”原则。

2. 慢性咽炎(肾阴不足型)

患者:50岁女性,咽干痒半年,夜间加重,伴夜尿频多,舌红少苔。

取穴:昆仑(双)、太溪(双)、照海(双)。

操作:昆仑贴敷风湿膏(含黄柏粉),太溪、照海艾灸,每日1次。

疗效:1周后咽干缓解,夜尿减少至1次\/晚,2周后症状基本消失。

机制:昆仑配太溪调节肾水,照海滋阴利咽。黄柏贴敷增强清热利湿之力,契合“真阴亏则咽干,必取昆仑以归元”之理。

3. 扁桃体炎(肺胃实热型)

患者:12岁男孩,扁桃体3度肿大,吞咽疼痛,发热(t 39.1c),便秘。

取穴:昆仑(双)、商阳(双)、内庭(双)。

操作:商阳、内庭点刺放血,昆仑穴刺络拔罐(留罐10分钟)。

疗效:放血后体温降至37.8c,3天后扁桃体缩小至2度,5天痊愈。

解析:商阳、内庭清泻胃肠积热,昆仑通调膀胱经气,刺络拔罐可快速泻热解毒,符合“咽喉为胃所主,热结阳明当通腑”的治则。

4. 声带小结(气滞血瘀型)

患者:35岁歌手,声音嘶哑2月,喉镜示声带前中1\/3处小结,咽部暗红。

取穴:昆仑(双)、人迎(双)、廉泉(双)。

操作:人迎、廉泉平补平泻,昆仑艾灸(隔姜灸),配合嗓音训练。

疗效:2周后声带小结缩小,4周后声音恢复清亮。

机制:昆仑调节气血,人迎利咽散结,艾灸温通经脉,改善声带微循环。

三、分型论治与配穴规律

1、外感风热:咽痛剧烈,痰黄黏稠,配少商、合谷、风池,点刺放血 泻法针刺。

2、肺胃实热:扁桃体红肿,便秘尿赤,配商阳、内庭、丰隆,刺络拔罐 清泻手法。

3、阴虚火旺:咽干如裂,夜间加重,配太溪、照海、三阴交,艾灸 贴敷黄柏粉。

4、气滞痰凝:声带小结,咽部异物感,配人迎、廉泉、丰隆,平补平泻 局部按摩。

四、作用机制与现代研究

1、神经调节:针刺昆仑可降低喉返神经兴奋性,缓解声带痉挛(如声带小结患者声带闭合改善)。

2、抗炎作用:昆仑穴区注射黄体酮可显着降低血清IL-6水平(动物实验显示对咽喉炎症模型有效)。

3、体液调节:艾灸昆仑能增加唾液分泌量(慢性咽炎患者唾液IgA水平提升)。

五、注意事项与禁忌

1、孕妇禁用:昆仑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孕期咽喉痛需改用合谷、曲池。

2、操作禁忌:扁桃体化脓时避免直接针刺,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3、鉴别诊断:需排除茎突过长综合征、喉部肿瘤等器质性疾病。

六、经典医案启示

1、《循经考穴编》验案:一妇人产后失音,针昆仑、通里,配合涌泉贴蒜片,3日复声。此案印证“金水相生”理论,昆仑补肾水,通里养心气,共复音机。

2、现代拓展:一播音员因用嗓过度致声带水肿,每日昆仑穴超声波治疗(频率1mhz,强度0.5w\/cm2),配合雾化吸入,2周后声带恢复正常。

七、结语

昆仑穴治疗咽喉病症,体现了中医“下病上治”“脏腑同调”的精髓。从急性感染到慢性咽炎,从实证火毒到虚火上炎,一穴贯穿多种证型。临床需结合局部与远端取穴、针刺与艾灸并用,方能发挥其“引火归元、通利咽喉”的独特优势。正如《标幽赋》所言:“必准者,取照海治喉中闭塞”,昆仑与照海相伍,更添利咽之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