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平步深渊:机械狂神 > 第146章 致命的运输线

平步深渊:机械狂神 第146章 致命的运输线

作者:秋之魂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06:25:04

南江的初秋时节,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微凉,仿佛大自然特意为这座小城披上了一层温柔的外衣。

临江而建的小筑内,炉火正旺,银壶在火舌的舔舐下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氤氲的水汽缓缓升腾,裹挟着上等龙井茶的清冽香气,弥漫在整个空间,令人心旷神怡。

顾小芬站在二楼书房的落地窗前,纤细的指尖轻轻划过窗棂上凝结的薄霜,感受着那份微凉的触感。

书房的桌上摊放着一份她精心准备的资料,内容丰富而细致:

有“南江-大阪友谊之家”历年交流活动的相册,记录着两地人民友好的点点滴滴;

有新渡娟子翻译的东澜古典诗词集,展现了她对中华文化的深厚热爱;

还有一张她特意请人绘制的、标注着南江特色小吃摊点的手绘地图,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情。

这些看似细碎的物件,实则每一个都蕴含着顾小芬的用心与温情,是她为这场至关重要的会面,精心埋下的“温暖伏笔”,旨在拉近彼此的距离,营造一个温馨而亲切的氛围。

“夫人,新渡女士到了。”刘姨的声音在门口轻轻响起,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试探,生怕打扰了主人的思绪。

顾小芬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米白色羊毛外套的衣襟,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无懈可击。转身时,她的脸上已漾开一抹温和的笑意,语气柔和而亲切:

“请她进来吧,再把我昨天泡的陈年普洱端上来。”

书房门被缓缓推开,新渡娟子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她穿着一件藏蓝色的长款风衣,显得格外优雅而干练,头发利落地挽在脑后,脸上化着淡淡的妆容,然而眼神里却藏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忧虑——自从丈夫佐藤凉介被派驻到“新灯塔”项目,她夜里就常常失眠,心中总担心丈夫会卷入不为人知的危险之中。

“娟子姐,一路辛苦了。”

顾小芬主动迎上前去,伸手握住对方微凉的手,传递着一份无言的温暖与关怀,“快请坐,这茶是我去年在云南茶山上亲自挑选的,存放了一年,刚好出了浓郁的枣香,特别适合这个季节品饮。”

新渡娟子坐在柔软的沙发上,目光不自觉地扫过桌上的相册。

当看到其中一张她和顾小芬在樱花节上的合影时,眼眶微微一热,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没想到你还留着这些照片,我都快忘了是哪一年拍的了。”

“是五年前,你带大阪的学生来南江交流那次。”

顾小芬笑着为她斟满茶杯,回忆的闸门也随之打开:

“你当时还说,等凉介君有空,要一起再去品尝南江巷尾那家有名的蟹黄汤包。娟子姐,您的丈夫,佐藤凉介先生,近来还好吗?我先生时常提起他,说他是自己一生中遇到的最值得尊敬的对手。”

听到丈夫的名字,新渡娟子的眼神瞬间黯淡了下来,她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叹了一口气,语气中满是无奈与担忧:

“他……不好。虽然他从不对我多说工作上的事情,但我能感觉到,他内心非常痛苦。”

“痛苦?”顾小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词,心中一紧。

“是的。”新渡娟子的眼中泛起泪光,声音也开始微微颤抖:

“凉介他是个纯粹的工程师,一生所追求的,是用技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他曾经为能够参与‘新灯塔’这样伟大的项目而感到无比自豪,认为那将是人类探索深海、守护地球未来的重要一步。”

然而,她的语气突然变得沉重起来:“可是,他渐渐发现,那个地方正在变成一个可怕的怪物。他引以为傲的技术,那些本应用于科研的精密仪器,正在被改造成……武器。他看到了一些不该看的东西,听到了一些不该听的命令,参与了一些他不该参与的事情。”

“他整夜整夜地失眠,对着图纸发呆,嘴里反复念叨着‘这不是我的本意’、‘科学不该是这样’……”新渡娟子的声音越来越低,仿佛每一个字都重如千钧。

顾小芬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只是不时地为她续上茶水,用行动表达着无声的支持与理解。

她知道,此刻,任何安慰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最好的共情,就是倾听,让对方把心中的苦闷与恐惧尽情倾诉。

“他甚至提出过辞职,但被无情地拒绝了。”

新渡娟子的声音里充满了恐惧与无助,“他们用各种理由搪塞,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他已经失去了自由。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监视之下,仿佛被困在了一座华丽的牢笼里,无法逃脱。”

说到这里,她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顾小芬,语气中带着一丝恳求:

“陈夫人,我知道您也急切地等待我的到来,不仅仅是为了品茶叙旧。

我……我能为您做些什么?为了凉介,也为了不让他的心血,彻底沦为恶魔的工具。”

顾小芬知道,时机到了。

她站起身,从书房里取来一个平板电脑,上面播放的,正是“冰刃”行动小组制作的、关于“极光”系统危害的模拟动画。

当看到那片血红色的能量场,如何瞬间瘫痪一支庞大的舰队时,新渡娟子的脸色变得惨白,她用手捂住嘴,发出了压抑的惊呼。

“这就是‘新灯塔’正在做的事情。”顾小芬的声音变得冰冷而严肃,“它不是守护者,而是一个悬在世界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您的丈夫,正在被迫为这把剑,打磨最锋利的刃。”

新渡娟子浑身颤抖,泪水决堤而下。她终于明白了丈夫痛苦的根源。

“我们必须帮助他。”顾小芬握住她冰冷的手,目光坚定,“我们不能让他一个人,在黑暗中挣扎。娟子女士,您是唯一能接触到他内心的人。我们需要您,成为我们和他之间的桥梁。”

“我……我该怎么做?”新渡娟子茫然地问。

“据我们了解,佐藤先生下个月将有一周的年假,他计划回倭国探亲。”顾小芬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我们需要您,在那一周的时间里,说服他。不是让他直接背叛,而是让他做出一个正直的工程师,应该做出的选择。”

她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需要‘极光’系统的底层架构密钥,以及它的核心能源模块的物理位置。只有拿到这些,我们才能在不伤及无辜、不引发大规模战争的前提下,精准地摧毁这个武器。”

新渡娟子看着顾小芬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光芒,又看了看屏幕上那令人心悸的毁灭场景。她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为了丈夫的灵魂,为了世界的安宁,她必须勇敢一次。

她擦干眼泪,郑重地点了点头,眼神中,前所未有的坚定。

“我答应您。等凉介回来,我会想办法,让他做出正确的选择。”

临江小筑的茶香依旧,但此刻,它见证的,是一个足以改变世界命运的、无声的盟约。

此刻的陈平,正坐在天工集团地下会议室的主位上,面前的全息屏幕上,滚动着“国际深海环保民间研讨会”的参会名单。

魏文迪、黄兴洪、李建国等核心成员坐在两侧,每个人面前都摊着厚厚的资料。

“这次研讨会,我们要打破以往‘官方发声’的模式。”陈平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一点,调出参会人员的详细介绍:

“邀请的五十位嘉宾里,有海洋生物学教授、环保组织志愿者,还有渔民代表和媒体记者。我们不预设立场,让正反两方自由辩论——支持‘新灯塔’的,我们提供他们想要的‘科研数据’;反对的,我们提供生态污染的实证。只有让矛盾充分暴露,才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魏文迪推了推眼镜,补充道:

“我们还安排了三场‘突袭提问’环节,会请一些对‘新灯塔’持中立态度的学者,提出尖锐问题,比如‘极光系统的能源来源是否可持续’‘深海数据是否真的对所有国家开放’。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根据‘深海之眼’系统分析出的,田中健团队最不愿回答的薄弱点。”

“媒体方面呢?”陈平看向负责公关的苏晴。

苏晴立刻调出一份媒体名单,语气坚定:

“我们邀请了《国家地理》《卫报》等二十家国际主流媒体,全程直播研讨会。还安排了‘渔民故事’环节,请瓦努阿图的老渔民塔马洛通过视频连线,讲述他眼中海洋的变化。这些真实的故事,比任何数据都有冲击力。”

陈平点了点头,眼神变得锐利:

“记住,我们的目的不是‘说服’,是‘唤醒’。要让国际社会看到,‘新灯塔’不是什么‘人类气候守护者’,而是一个披着科研外衣的、威胁全球海洋安全的定时炸弹。”

会议结束后,陈平回到办公室,刚坐下,秦品就拿着一份加密文件匆匆赶来。

“陈平,国际海事安保组织那边有消息了。他们同意联合我们,在下个月举办‘深海反恐演习’,模拟场景已经确定——‘新灯塔’控制深海航道后,对各国商船进行勒索。”

秦品将文件摊开,指着其中一页详细的模拟流程:

“演习会在公海上的‘新灯塔’模拟平台进行。我们会安排十艘不同国籍的商船,其中五艘‘拒绝’勒索,另外五艘‘配合’。

拒绝的商船,会遭到模拟的‘极光’系统攻击——电子设备瘫痪、引擎熄火,最后被‘海盗’登船控制;配合的商船,虽然能暂时通行,但会被安装‘数据监控器’,相当于被‘新灯塔’掌握了航行轨迹。”

“这个模拟场景很真实。”陈平看着文件,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我们要注意,不能暴露天工的参与痕迹。所有技术支持,都要通过第三方公司转接。”

“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秦品的语气带着一丝自信:

“国际海事安保组织会以‘应对新型深海安全威胁’为由,发起这次演习。参与的商船,也都是自愿报名的,不会留下任何指向我们的线索。

而且,我们还会邀请联合国海洋法法庭的法官,全程观摩演习——目的就是让他们亲眼看到,‘新灯塔’一旦失控,会给全球航运带来多大的灾难。”

陈平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看着远处南江大桥上车水马龙的景象。

他知道,顾小芬的会面、民间研讨会的辩论、深海反恐演习,这三步棋,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它们就像三根细细的线,正在慢慢编织成一张网,一张笼罩在“新灯塔”上空的、名为“正义”的网。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国际深海环保民间研讨会”召开的日子。

南江国际会展中心的大厅里,人头攒动,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和记者,汇聚在这个原本平静的城市,共同关注这场关乎全球海洋命运的辩论。

研讨会的第一个环节,是“新灯塔”的支持者发言。来自德国的海洋学家汉斯·穆勒,拿着一份厚厚的“冰芯研究报告”,语气激昂:

“‘新灯塔’采集的南极冰芯,记录了过去五十万年的气候数据,这对研究全球变暖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因为一些无凭无据的‘污染传言’,就否定这个伟大的科研项目!”

他的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了一阵掌声。

但很快,反对的声音就响了起来。瓦努阿图的渔民代表塔马洛,通过视频连线,拿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声音沙哑:

“这是五年前的瓦努阿图海域,到处都是磷虾,我的孙子能在海边捡到满桶的鱼。但现在,你看——”

屏幕上切换到一张最新的照片,海面上漂浮着大量死鱼,海水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灰黑色。

“这就是‘新灯塔’带来的‘科研成果’!我们的渔民,已经三个月没捕到鱼了!我的孙子,连磷虾是什么样子都快忘了!”

塔马洛的话,让现场陷入了沉默。紧接着,东澜海洋大学的王德海教授,展示了一份详细的污染检测报告:

“我们在瓦努阿图海域采集的海水样本中,检测出了高浓度的全氟化物,这种物质,正是‘新灯塔’冷却系统使用的工业冷却液。而且,这些污染物的扩散路径,与南极绕极流的方向完全一致——‘新灯塔’,就是这场生态灾难的罪魁祸首!”

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热烈起来,正反两方的嘉宾开始激烈辩论。

支持“新灯塔”的一方,强调科研价值;反对的一方,拿出生态实证。记者们的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将这场辩论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录下来,传遍全球。

研讨会持续了三天。在最后一天的总结环节,一位来自瑞士的环保组织负责人,站在台上,语气沉重:

“我们之前一直认为,‘新灯塔’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但现在,我们看到了污染的证据,看到了渔民的苦难。我们不得不怀疑,‘新灯塔’的真正目的,到底是科研,还是控制?”

这番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研讨会结束后,《国家地理》发布了一篇题为《“新灯塔”:是希望还是灾难?》的深度报道,详细梳理了辩论的全过程,并附上了瓦努阿图海域的污染照片。

报道一经发布,就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讨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新灯塔”的潜在威胁。

与此同时,顾小芬也收到了新渡娟子的消息——佐藤凉介已经确定,下个月中旬回大阪休假。新渡娟子在消息里说:

“我会按照你说的,先跟他聊生态,聊渔民。我相信,他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研究,变成伤害海洋的武器。”

顾小芬看着消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回复道:“注意安全,有任何情况,随时联系我。”

时间转眼就到了“深海反恐演习”的日子。公海上的“新灯塔”模拟平台,是一个由废弃油轮改造而成的巨大设施,外观与“新灯塔”基地有七分相似。

平台周围,停泊着十艘不同国籍的商船,有运载粮食的货轮,有运送汽车的滚装船,还有一艘小型科考船。

国际海事安保组织的总指挥,站在指挥舰的舰桥上,通过无线电对所有参与船只下达指令:

“演习现在开始。模拟‘新灯塔’控制深海航道,对所有商船发起勒索——每艘船需缴纳‘航道使用费’五十万美元,否则,将遭到电子攻击。”

指令下达后,十艘商船的反应各不相同。五艘“配合”的商船,很快就通过加密频道,“缴纳”了费用。模拟平台发出“允许通行”的指令,这些商船顺利通过了模拟航道。

而另外五艘“拒绝”的商船,很快就遭遇了“攻击”。模拟平台启动了电子干扰系统,这五艘商船的雷达屏幕瞬间变成雪花,引擎熄火,通讯中断。紧接着,几架模拟“海盗”的直升机,从平台上起飞,朝着这五艘商船飞去。

“海盗”登船后,模拟平台通过广播,对所有参与船只下达指令:

“拒绝缴纳‘航道使用费’的船只,已被控制。所有商船请注意,‘新灯塔’拥有深海航道的绝对控制权,任何反抗,都将遭到毁灭性打击。”

这场演习,全程被联合国海洋法法庭的法官和国际媒体记录下来。当看到“拒绝”的商船被“攻击”后,如同废铁般漂浮在海上,法官们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一位来自法国的法官,在观摩笔记上写道:

“‘新灯塔’的武器化潜力,远超我们的想象。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全球航运将陷入瘫痪。”

演习结束后,国际海事安保组织发布了一份演习报告,详细分析了“新灯塔”控制深海后可能带来的安全威胁。

报告中写道:“深海航道是全球贸易的生命线,如果被单一势力控制,将对全球经济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我们呼吁国际社会,重视‘新灯塔’的潜在威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这份报告,很快就引起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关注。

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新灯塔”的监管问题。虽然由于一些国家的反对,未能达成一致决议,但“新灯塔”不再是之前那个“受国际同情的科研设施”,而是变成了一个“需要警惕的安全隐患”。

陈平在天工集团的指挥室里,看着安理会会议的直播,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知道,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顾小芬与新渡娟子的会面,为从内部瓦解“新灯塔”埋下了伏笔;民间研讨会的辩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深海反恐演习,让“新灯塔”的威胁暴露在阳光下。

这些胜利,虽然只是阶段性的,但却像一束束光,照亮了对抗“新灯塔”的道路。

就在这时,陈平的手机响了,是顾小芬打来的。电话里,顾小芬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

“陈平,娟子姐刚才给我发消息,说凉介君早就着手编制摧毁‘新灯塔’的‘极光’系统的密钥代码了。他还问娟子姐,有没有听说过瓦努阿图海域的污染事件。”

“太好了!”陈平的语气也变得激动起来,“这说明,我们的努力,已经开始有效果了,不,说明我们‘一拍即合’!”

“是啊。”顾小芬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坚持,总有一天,能彻底揭露‘新灯塔’的真面目,还海洋一片和平、干净的蔚蓝。”

电话挂断后,陈平站在指挥室的落地窗前,看着屏幕上各方传来的反馈,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久违的笑容。

他知道,棋盘已经布好,所有的铺垫都已完成。现在,只剩下等待。

等待那个来自倭国的,决定一切的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