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光年低语 > 第15章 “方舟之心”基座浇筑

光年低语 第15章 “方舟之心”基座浇筑

作者:代码君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5 05:56:04

---

月球南极,沙克尔顿环形山那永恒的黑暗深处,勘探队发现的高纯度水冰矿以及其下方那诡异的、非自然的次声波回波,如同投入深潭的两颗石子——一颗带来了清冽甘甜的生存希望,另一颗则激起了深沉难测的疑虑漩涡。消息传回广寒宫,总控中心内沸腾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便被那附加的、无法解释的异常信号蒙上了一层阴影。

陈锋立刻下令勘探队暂停进一步深入钻探,优先采集足够的标准冰样后即刻返回。未知的异常必须谨慎对待,尤其是在资源如此匮乏、经不起任何意外打击的当下。然而,水冰的发现本身,其意义足以扭转战局。它不仅解决了迫在眉睫的生命维持危机,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加速核心建设的契机。

契机,正来自于萨米尔那次灾难性的爆炸前,他所疯狂推进的、未竟的研究——月壤混凝土。

传统的地球混凝土需要大量的水进行拌和与养护,这在缺水的月球本是天方夜谭。但萨米尔在前期的研究中,另辟蹊径地提出了一种利用极少量水(甚至可以是回收水)作为催化剂,主要依靠月壤本身的矿物成分、特定添加剂以及月球真空环境下的烧结工艺来达成超高强度的思路。他的实验室里,已经积累了大量基础配比数据和初步成功的小样本。

如今,几乎无限的水冰资源就在眼前(尽管开采和融化需要能量,但已非不可逾越的障碍),萨米尔的半成品研究立刻从纸上谈兵变成了可以立刻兑现的王牌。

陈锋没有任何犹豫。他一边命令能源部门全力规划南极水冰开采和运输方案(这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挑战),一边强令材料实验室的剩余研究人员,在最高安全规程下,重启萨米尔的月壤混凝土研究。

“我要的不是理论,是立刻能用的配方和工艺!用最快的时间,把萨米尔的数据变成能浇筑‘方舟之心’基座的现实!”他的命令不容置疑。

压力再次转移到材料实验室。没有了萨米尔那跳跃性的天才思维,研究进展得磕磕绊绊,充满了试错和调整。但生存的需求是最好的催化剂。研究人员们夜以继日,反复试验着不同的月壤粒度配比、水的添加量、添加剂的种类和比例,以及真空烧结的温度曲线。

失败是常态。样品时而过于脆弱,一触即碎;时而又因为烧结过度而开裂;有时则会出现诡异的化学变化,释放出有害气体。每一次失败都让人想起萨米尔,想起他那混合着 brilliance 和疯狂的背影,以及那场代价惨重的爆炸。

然而,希望就在一次次失败中艰难地孕育。终于,在一个疲惫的深夜,当又一次调整了添加剂(一种从月球岩石中提取的稀有矿物粉末)和采用了阶梯式升温烧结后,出炉的样品呈现出一种完美的、带着金属光泽的深灰色,其强度和耐久性测试数据,竟然超过了萨米尔笔记中最乐观的预测!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实验室里爆发出嘶哑的欢呼,研究人员们相拥而泣,汗水和泪水混合在一起。他们终于没有辜负萨米尔的牺牲,没有辜负基地的期望。

月壤混凝土的成功,意味着“方舟之心”那庞大而复杂的基座结构,终于可以摆脱对地球特殊建材的极度依赖,真正利用月球本身的资源进行大规模浇筑建设。这是迈向自给自足的关键一步,其意义不亚于发现水冰。

浇筑方案被迅速制定。地点选在基地下方经过特殊加固的、宏大的地下洞穴中。那里,巨大的基座模具早已安装就位,如同等待注入灵魂的钢铁巨兽的骨架。

浇筑日,成为了基地一个短暂却重要的仪式。连续运转的水冰融化装置提供了宝贵的液态水,与精心配比的月壤粉末、添加剂在巨大的真空搅拌器中混合,形成一种粘稠的、灰色的浆体。然后,通过特制的管道系统,被缓缓注入那深不见底的模具之中。

没有大型泵车的轰鸣,只有真空环境下材料流动的细微嘶嘶声和机械运转的低沉嗡鸣。灰色的浆体如同缓慢生长的血肉,一点点填充着钢铁的骨骼。现场的气氛庄重而肃穆,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正在浇筑的,不仅仅是混凝土,更是月球基地未来的根基,是人类深空梦想的坚实平台。

陈锋、雷天宇、以及伤势稍稳但仍需悬浮医疗床的艾莉丝(通过视频连接),都默默注视着这一过程。叶薇和她的队员们也获准短暂休息,前来观礼,他们脸上还带着月尘和疲惫,眼神却亮晶晶的。

浇筑持续了数个小时。当最后一个注入口被填满,工程师们开始启动遍布模具内部的、基于水冰融化后循环利用的冷却系统和振动压实设备,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

初步的固化将在月球的真空和低温环境下快速进行,但要达到设计强度,还需要数天的养护和后续的烧结强化处理。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稍稍松了一口气,以为最艰难的部分已经过去时,负责监控浇筑过程的结构工程师发出了警报!

“报告!基座东南角第三区块,内部温度传感器显示异常!固化放热反应远超模型预测!温度梯度极大!正在形成内部热应力!有开裂风险!”

所有人的心又提了起来!开裂?在如此关键的部位,一旦形成内部裂缝,将是灾难性的结构缺陷!

“立刻调整该区域的冷却液流量!进行局部补偿降温!”工程主管急令。

但调整效果有限。那块区域的温度依旧居高不下,仿佛内部有一个隐藏的热源。

“是添加剂!”一位材料研究员突然惊呼,“那个区块使用的月壤批次,可能含有更高浓度的某种未知活性矿物成分!它和我们的添加剂发生了未预料到的放热反应!”

又是未知的月球地质 variability(可变性)带来的意外!

“能不能紧急注入抑制剂?”陈锋沉声问。

“来不及了!反应已经发生,而且是在混凝土内部!”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刚刚完成一轮神经信息提取数据分析的艾莉丝,突然虚弱地开口:“等等…那个区域的月壤…成分数据…调给我看…”

数据被迅速传到她的医疗舱屏幕。她仔细地看着,眉头紧锁,似乎在回忆什么。突然,她眼睛微微睁大:“这种成分…这种放热模式…萨米尔博士的笔记里提到过!他称之为‘月心之火’的副作用!他设计过一种…一种基于特定低频能量场的‘引导散热’方案!他说可以通过外部能量场引导内部热量定向扩散,避免集中爆发!”

又是萨米尔!即使昏迷不醒,他遗留的智慧和疯狂依旧在影响着基地的命运!

“方案呢?具体参数?”陈锋立刻追问。

“笔记里有…但很不完整…只有频率范围和场型的大致描述…需要精确计算和校准…”艾莉丝快速翻阅着数字化笔记。

“林海!”陈锋立刻接通了宇宙学家,“用你的新模型,结合艾莉丝提供的碎片信息,计算那个能量场的精确参数!要快!”

林海那边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键盘疯狂敲击的声音:“…尝试嵌入宇宙常数波动参数进行修正…频率需要微调以匹配局部时空…好了!参数已生成!但需要极高精度的场发生器和定位!”

基地里唯一能勉强满足要求的,是萨米尔实验室那台在爆炸中幸存的、原本用于纳米材料研究的大型能量场发生器——那台他最后用来试图稳定“守护者”纳米缆绳的设备!

“立刻将设备运往浇筑区!按照林海提供的参数设定场发生器!”陈锋下令。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再次开始。重型工程机器人将那台沉重的设备吊装、定位、启动。一种无形的、特定频率的能量场被施加在出现异常热反应的基座区域。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监控数据。

几分钟后… “温度上升趋势减缓了!” “热应力峰值开始回落!” “内部温度梯度正在平滑…上帝,它真的起作用了!”

危机再次被化解。用一种融合了萨米尔的超前构思、林海的颠覆性宇宙模型、以及艾莉丝对神经信息碎片记忆的、极其怪异却有效的方式。

浇筑终于顺利完成。巨大的、灰色的月壤混凝土基座静静地躺在模具中,等待着时间的养护和最终的考验。它凝聚了太多的牺牲、智慧、疯狂和未知的风险。

人类的“方舟之心”,终于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打下了第一根真正属于自己的、深嵌入月岩之中的地基。

然而,无论是水冰下的异常信号,还是月壤中意想不到的“月心之火”,都在提醒着他们:月球,这片看似死寂的土地,其深处隐藏的秘密和力量,远非人类所能轻易驾驭。

钢铁脊梁正在铸就,但其下的土壤,却似乎远比想象中更加复杂和…活跃。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