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光年低语 > 第12章 林海的宇宙学模型漏洞

光年低语 第12章 林海的宇宙学模型漏洞

作者:代码君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5 05:56:04

---

“玉绳”量子通讯网络的暂时稳定,如同给濒危病人插上了一根纤细却至关重要的输氧管,让广寒宫得以在窒息的边缘维持着与地球的微弱联系。外部,叶薇的突击队依托这宝贵的实时数据,继续着那场与时间赛跑的穹顶垒墙之战;内部,生化小组仍在紧张地监测着萨米尔实验室爆炸后可能存在的污染残留,医疗团队则全力救治着受伤的萨米尔和他的助手(两人均未脱离生命危险)。

总控中心的气氛依旧紧绷,但至少,最迫在眉睫的通讯瘫痪危机,被一种近乎赌博的方式暂时缓解了。然而,陈锋和雷天宇都清楚,这种依靠“反相补偿”强行维持的量子链路脆弱不堪,其背后隐含的意义更令人心悸——那个神秘的1.618hz频率,其影响范围似乎无边无际,从宏观的机械设备到微观的量子态,甚至可能…渗透到宇宙最基础的规律层面。

就在这种背景下,林海,这位一直沉浸在理论深渊中的宇宙学家,遭遇了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思想地震。

他的工作站在广寒宫相对安静的科研区域,这里堆积着来自“哈勃”最后一瞥、引力波探测器、奥尔特云哨站以及如今勉强维持的“玉绳”网络传回的海量数据。巨大的全息屏幕上,原本运行着他引以为傲的、基于导师张老弦论雏形扩展而来的“宇宙社会学”推演模型。

这个模型宏大而精美,试图用数学语言描述文明在黑暗森林中的可能行为模式,甚至尝试对“观察者”的科技水平、意图和抵达时间进行概率性预测。它是林海应对深空低语的理论武器,是他理解那冰冷频率的逻辑框架。

然而,近期的异常数据,尤其是“玉绳”网络退相干现象中检测到的、与1.618hz频率精确关联的调制模式,像一根尖锐的探针,刺入了这个宏大模型一个极其隐蔽的底层假设之中。

起初,林海以为只是数据噪声或计算误差。他反复校验,调整参数,但模型的输出结果开始出现无法忽略的、系统性的偏差。某些预测区间变得模糊不清,另一些则出现了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就像一个看似完美的齿轮组,突然因为一个微小的、无法察觉的形变,而发出了刺耳的摩擦声,并且这摩擦声随着运行正在持续增大。

他陷入了疯狂的计算和验证中,废寝忘食,双眼布满血丝,对着屏幕上闪烁的公式和数据流喃喃自语。艾莉丝偶尔会被他拉来,利用她那独特的、对异常频率的感知,协助他定位数据流中那些不和谐的“音符”。

问题最终被定位到了一个极其基础的环节——模型中对宇宙各向同性和物理常数普适性的绝对假设上。

现代宇宙学的基石之一,就是认为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均匀且各向同性的(宇宙学原理),并且物理常数在整个可观测宇宙中是恒定不变的。林海的模型,以及几乎所有人类的物理学,都建立在这个基石之上。

但“玉绳”网络的异常退相干数据,以及其他深空探测器传回的、之前被忽略的某些极其微弱的背景辐射异常,似乎都在指向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可能性:在极大的尺度上,或者在某些极端的条件下,物理常数(或许是精细结构常数,或许是引力常数,或许是某种尚未被认知的更深层常数)可能存在着极其微小、但确实存在的…周期性波动?

而这种波动的核心频率特征…再次指向了1.618hz!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宇宙的规则,可能并非铁板一块。它可能像一片浩瀚的海洋,存在着人类从未探测到的、极其缓慢却规律性变化的“潮汐”!而那个隐藏在深空中的“存在”,它所掌握的技术,或许正是基于对这种宇宙基础规则波动的感知和利用?它所发出的信号,它所造成的干扰,并非简单的能量攻击,而更像是一种…对本地时空规则的轻微“调音”或“扭曲”?

这个发现,瞬间动摇了林海整个模型的理论根基。如果物理常数并非绝对恒定,那么基于恒定常数推导出的文明科技上限、航行速度、甚至通讯方式,都将变得不可靠!他的所有预测,都可能建立在流沙之上!

更可怕的是,如果宇宙本身就在以一种极低频“呼吸”,那么人类迄今为止对宇宙的所有观测和理解,是否都只是盲人摸象,只捕捉到了这巨大“呼吸”周期中一个极其短暂的瞬间,而误以为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那个“存在”,它是否就来自这“呼吸”的另一个相位?或者它本身就是这“呼吸”的产物甚至…操控者?

“这不可能…这违背了所有…”林海盯着屏幕上那颠覆性的数据比对图,脸色苍白,手指微微颤抖。一种巨大的认知危机感淹没了他,比他第一次接触“黑暗森林”理论时更加剧烈。这不再是关于外星文明的猜想,这是关于宇宙本身、关于物理现实根基的质疑!

他猛地抓起通讯器,试图联系陈锋,但手指却在按键上停顿了。他该如何汇报?说我们宇宙学的基础可能错了?说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规则会周期性变化的宇宙里?说那个“敌人”可能掌握了给宇宙“调音”的能力?这听起来简直像疯子的呓语!

就在他犹豫之际,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了导师张老那本已被翻得卷边的笔记复印件。他的目光停留在某一页,那里画着一个极其复杂的多维时空流形结构,旁边潦草地写着一行注释: 【…若闭弦振动能谱存在非对称破缺,或可引发局部时空常数之‘涟漪’…观测之难,如鱼欲知水…】

如同一道闪电劈开迷雾! 张老早就怀疑过!他甚至提出了一个基于弦理论的、可能解释这种常数波动的数学模型!只是他缺乏观测证据,也无法想象这种“涟漪”会以如此具象的频率(1.618hz)表现出来!

林海的心脏狂跳起来。恐惧依旧存在,但一种极致的、属于科学家的兴奋和探索欲开始抬头。如果这是真的,虽然可怕,但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窥视宇宙最深层次运作机制的机会!

他立刻开始尝试将张老的数学模型与最新的异常数据相结合,重新构建他的推演模型。过程极其艰难,每一步都仿佛在未知的悬崖边行走。新的模型不再优美对称,而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概率云,计算量呈指数级增长。

初步的结果令人震惊。新模型虽然模糊,但却更好地拟合了“观察者”信号的某些怪异特征(如其超距感知、对量子系统的扰动能力)。它甚至暗示,那个“存在”的航行方式,可能并非传统的超光速,而是某种利用宇宙规则“潮汐”的…定向滑行?其目的地也并非简单的太阳系,而是…这个规则波动与太阳系本地规则产生特定共振的“时空节点”?

而根据新模型极其不确定的推算,这个“节点”时间窗口… 似乎与“方舟之心”计划全面启动的时间段… 存在着令人不安的重叠!

是巧合? 还是…“方舟之心”运行时所释放的巨大能量,或者其量子核心的独特性质,本身就像一座灯塔,正在无意中加剧着本地的规则“涟漪”,从而提前吸引或者说…召唤了那个“存在”?

林海被这个可能性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再也无法保持沉默。他必须立刻将这一切汇报给陈锋,即使听起来再荒谬!

他接通了通往总控中心的紧急通讯频道,声音因为激动和后怕而有些沙哑:“陈总工!我是林海!我的模型…出了大问题!不,是宇宙学可能出了大问题!我们需要立刻谈谈!是关于…关于物理常数可能并非恒定,以及这如何关联到‘观察者’和…和‘方舟之心’!”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总控中心响起,如同投下了一颗无声的思想炸弹。

陈锋正在处理穹顶修复的进度报告,闻声猛地抬头。雷天宇也皱紧了眉头。

宇宙学模型漏洞? 这听起来似乎远没有爆炸和氧气泄漏紧迫。 但陈锋看着林海屏幕上那些疯狂闪烁的、他完全看不懂的方程和概率云,以及林海眼中那种混合着恐惧和极度兴奋的、近乎燃烧的光芒,他意识到——

萨米尔搞砸了一次材料实验。 而林海,可能刚刚…弄丢了我们理解宇宙的说明书。

危机,从未远离。它只是从可见的钢铁裂缝和火焰,悄然蔓延到了支撑人类认知的最基础的理论基石之下。

月面的战斗是为了生存。 而林海掀起的这场风暴,则关乎人类是否在用一个错误的地图,航行在一片规则本身就在变幻莫测的、黑暗的海洋之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