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 > 第7章 黄巾起义乱世起

时光流转至灵帝时期,朝政**已至极致。灵帝沉湎享乐,将国库挥霍一空后竟公然卖官敛财,三公九卿皆有定价;宦官集团更是肆无忌惮,父兄子弟遍布州郡,敲剥百姓如狼似虎。

偏偏天不佑民,数载旱灾连踵而至,中原大地赤地千里,田野龟裂如碎瓷,颗粒无收的村落十室九空;紧随旱灾而来的瘟疫更如附骨之疽,席卷城乡,死者枕藉,流民涌入城镇却无以为生,绝望如乌云笼罩整个中原。

就在这风雨飘摇之际,巨鹿人张角点燃了反抗的星火。他自称“大贤良师”,以黄老道教为根基创立太平道,携弟张宝、张梁游走八州。

凡遇贫病百姓,他便焚香祷告,施以符水,偶有痊愈者便被视作“神恩”,口耳相传间,“大贤良师”的名号深入民心。十余年间,太平道传遍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收纳信徒数十万。

张角并非仅以宗教笼络人心,更在暗中编织起义之网:他将信徒以“方”为单位组织起来,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全国共划分为三十六方,各方设渠帅统领,形成严密的军事体系。

同时,他散布“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谶语,派遣教徒在洛阳及各州郡官府门墙以白土书写“甲子”二字,既为舆论造势,亦为起义暗号。

原定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三月五日,三十六方信徒将同时举事,大方渠帅马元义已率荆州、扬州教徒北上邺城集结,连宫中中常侍封谞、徐奉也暗中联络,约定内外呼应。

彼时朝廷对太平道竟毫无警惕,太尉杨赐、司徒掾刘陶先后上书警示,皆被沉湎享乐的灵帝无视,甚至视其为“善道”。

然而起义前夕,张角弟子唐周突然叛变告密,全盘泄露计划。灵帝震怒,即刻下令三公、司隶校尉彻查,宫廷内外太平道信徒遭大肆捕杀,马元义于洛阳被车裂,牵连死者千余人,朝廷更急令冀州官府逮捕张角。

事已泄露,张角当机立断,于中平元年二月提前举义。他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三十六方信徒同时响应,头戴黄巾为标识,幽、冀、兖、豫、荆、扬六州瞬间烽火连天。河北黄巾军更一举俘获安平王刘续、甘陵王刘忠,震动朝野。

三月,朝廷仓促应对,任命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驻军都亭,又在函谷、伊阙、太谷等险要关口设都尉驻防,试图阻挡黄巾攻势。

但头裹黄巾的起义者们带着对生存的渴望与对暴政的愤恨,以简陋兵器对抗腐朽王朝,让本就摇摇欲坠的东汉统治,迎来了致命一击。这场席卷天下的黄巾起义,终在朝廷的昏聩与百姓的绝望中,轰然爆发。

朔风卷着尘沙掠过道旁枯树,赵风勒着马缰回望身后队列——赵云身侧的夏侯兰正替赵雨紧了紧被风吹散的披风,而那支被称为“大雪龙骑”的队伍,铁甲上已蒙了层风霜,却依旧步伐沉稳,紧随其后。

这一路晓行夜宿,从晨光熹微走到月上中天,风餐露宿早已是常态。行至一处避风的山坳歇脚时,篝火噼啪燃起,映着赵风年轻却已见坚毅的脸庞。他望着跃动的火光,忽然对身旁擦拭长枪的赵云笑道:“子龙,往后便这么唤你吧。”

赵云抬眸,眸中带着少年人的清亮:“兄长这是……为我取了表字?”

“不止你,”赵风指尖叩了叩自己腰间佩剑,“我自取字‘子虎’,你便叫‘子龙’。”

此时赵风刚满十八,赵云年方十六,按古时礼制,男子需及冠二十方能取表字,可在赵风眼里,这规矩本就不必拘泥。

更何况,早在师傅童渊去年辞行时,临别前望着他们兄弟的眼神,便似有若无提过“虎啸生风,龙潜于渊”的话,那时他便记在心里,仿佛师傅早已为他们的表字留了几分冥冥中的指引。

“古时礼法说二十取字,可咱们兄弟行的是江湖路、踏的是四方土,”赵风拨了拨篝火,火星溅起又落下,“年纪到了心上的火候,表字便该配着意气立起来。”

赵云握着长枪的手紧了紧,望着兄长眼中的光,又看了看身旁夏侯兰与赵雨期待的神色,朗声应道:“便听兄长的,往后我便是赵云赵子龙。”

篝火在风中轻轻摇曳,映着几个少年人未脱稚气却已显锋芒的脸庞。大雪龙骑的甲胄在月色下泛着冷光,而“子虎”“子龙”的名号,便在这一路风霜里,随着马蹄声,悄然落进了前路漫漫的风尘中。

林间光影斑驳,马蹄踏过落叶的沙沙声忽被一阵急促的灌木晃动打断。未等众人反应,一道黑影已从密丛中猛蹿而出,“砰”地落在路中,震得周遭枯叶翻飞。

来人身形着实骇人——身高过丈如铁塔矗立,赤发似燃,朱髯若簇,一张脸青郁郁如覆青苔,开口时声浪撞得树叶簌簌落:“呔!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腰阔十围的身板挡得前路严严实实,双臂肌肉虬结,手中两把短戟寒光凛冽,一看便知是力能扛鼎的悍勇之辈。

赵风勒住马,目光扫过那赤发大汉手中的短戟,又瞥了眼他赤着的臂膀上暴起的青筋,嘴角勾起一抹嗤笑:“哦吼?这荒林子里,竟还有劫道的?” 他顿了顿,目光在大汉赤发朱髯的脸上凝了凝,忽然扬声问道,“想来,你便是那典韦吧?”

那汉子闻言一愣,短戟险些脱手,青脸上满是错愕:“你怎知俺名讳?”

“襄邑县有户刘姓人家,与睢阳县的李永结了仇怨,” 赵风语气平淡,却将往事一一道来,“李永曾为富春县令,府中侍卫森严。你为报刘家之恩,便驾着牛车,载着鸡酒扮作送礼之人,混入李府,以匕首连杀李永夫妇,而后从容取了刀戟离去。李永居处近集市,你杀人之事震动全乡,官府遣数百人追捕,却无一人敢近前。

直到行出四五里,遇同伴相助,才杀退追兵脱身。” 他说着,指尖轻叩马鞍,“这些事,江湖上虽少有人知,却瞒不过有心人。”

典韦听得目瞪口呆,握着短戟的手都松了几分,赤发下的青脸满是惊疑:“你……你是何人?怎会知晓俺襄邑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