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 > 第6章 带着弟、妹闯荡天下

不到半个时辰,营寨里的山贼便被尽数歼灭。被掳的村民哭着扑出来,抱着赵风的胳膊泣不成声。安排龙骑护送村民回村时,天已黑透。

村口篝火噼啪作响,映着村民们劫后余生的笑脸。赵风指挥龙骑分发收缴的粮草,赵云蹲在一旁清点兵器,指尖划过一柄锈刀,忽然抬头:“哥,这些钱粮够村里撑好几年了。兵器留几把趁手的,剩下的让李伯收着防野兽。”

赵风接过账本翻看,指尖刚触到“启程”二字的批注,就被一阵沉稳的脚步声打断。赵雨拽着夏侯兰的胳膊跑过来,小脸上沾着灰,眼里却亮得很:“哥,你们是不是要走了?”

“嗯,过两天就动身。”赵风摸了摸她的头,“这世道不太平,得去外面闯闯学真本事。”

话音刚落,夏侯兰往前踏了半步。他身形比赵风略瘦些,腰间别着柄磨得发亮的短刀——那是他爹留下的遗物,此刻刀鞘在火光下泛着冷光。他抬手拍了拍赵风的肩膀,掌心厚茧蹭过玄甲,声音爽朗却透着坚定:“阿风,我跟你们一起去。”

赵风一愣:“阿兰?你……”

“别劝我留村里。”夏侯兰打断他,指尖叩了叩腰间短刀,“山贼来的时候我虽没你们冲得猛,但护着婶子们退地窖、劈倒两个杂碎还是能做到的。童渊先生教我的‘挽花刀’虽没你们精进,但护着小雨、守个后方,或是跟龙骑兄弟搭把手砍杂兵,总还够格。”

他说着扬了扬下巴,露出少年人不服输的劲儿:“再说这些年我跟你们摸爬滚打,刀法早不是只会劈柴的水准了。你们带着龙骑在外拼杀,身边总得有个知根知底的人照应,我最合适。”

“哥!兰哥说得对!”赵雨立刻接话,小手按在腰间木刀上,“我也跟你们走!师傅教我的‘流云步’能跑路,‘石子打穴’能偷袭,上次兰哥还夸我准头好呢!我不用人天天护着,还能给你们递水递刀!”

赵风看着夏侯兰眼里的执拗,又瞅瞅妹妹攥紧木刀的认真模样,心里暖烘烘的。他本想让夏侯兰留村帮衬李伯,可转念一想,阿兰刀法确实有底子,上次山贼来袭时,他亲眼见阿兰柴刀翻飞,护着老人孩子退得稳稳当当;小雨跟着师傅学了两年基础,虽稚嫩却已有章法,绝非只会哭闹的娃娃。

“外面风餐露宿,遇着硬仗……”

“听指挥!不逞能!”夏侯兰和赵雨异口同声,说完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夏侯兰拍着胸脯:“真遇硬茬子,我护着小雨退到龙骑后面,用石子招呼杂兵总行吧?再说有你和小云在,我怕啥?”

赵云在一旁跳起来,拍了拍夏侯兰的胳膊:“兰哥跟咱们走正好!路上能切磋刀法,你那‘挽花刀’的变招我还没学透呢!”少年眼里闪着兴奋,“小雨也能跟着练,咱们四个一起闯,才像样!”

赵风望着眼前的三人:妹妹赵雨攥着野山楂,小手按在木刀上,眼里满是跃跃欲试;夏侯兰挺直脊背,短刀在火光下泛着冷光,笑容爽朗;弟弟赵云长枪斜靠在肩,少年的眼里燃着对远方的期待。身后,三千大雪龙骑列阵村口,玄甲凝着薄霜,却挡不住队伍里流动的暖意。

他深吸一口气,抬手拍了拍夏侯兰的肩膀,又捏了捏赵雨的脸蛋:“好,一起走。阿兰护着小雨,遇敌不许逞强;小雨跟着练招可以,不许往前冲,听见没?”

“听见啦!”两人齐声应道,眼里的光比篝火还亮。

夏侯兰咧嘴一笑,从行囊里翻出块磨好的青石:“小云,明早出发前,我教你‘挽花刀’的变招,你教我长枪的‘回马枪’,咋样?”

赵云立刻点头:“一言为定!”

赵雨也忙凑过来:“我也要学!我学了能帮兰哥守后方!”

篝火渐弱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赵风望着远方朦胧的山影,握紧了腰间的系统令牌。身边,夏侯兰正帮赵雨把小木刀系得更牢,赵云在检查长枪,枪尖映着晨光,少年的侧脸满是期待。三千龙骑的玄甲上凝着霜,却挡不住队伍里蓬勃的朝气。

这场山贼之劫,不仅护了村落安宁,更让原本互相扶持的身影,凝成了闯荡天下的队伍。前路纵有刀光剑影,可身边有手足,有挚友,有三千龙骑作底气,还有个会用石子偷袭的小丫头,这趟江湖路,便注定热热闹闹,底气十足。

赵风翻身上马时,夏侯兰牵着赵雨的马跟在身侧,赵云的长枪已斜背在肩。马蹄踏碎晨露的瞬间,他知道,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桓帝时期的东汉,朝政早已被外戚势力盘根错节地把持。梁氏一族凭借拥立之功,在大将军梁冀的荫蔽下权倾朝野——其掌权近二十年,门生故吏遍布中枢,连皇帝任免都需看其脸色,政治上垄断高位,经济上巧取豪夺,良田美宅遍布京畿,朝堂上下敢怒而不敢言。

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梁皇后病逝,失去外戚庇护的桓帝暗中联合宦官单超等人,以雷霆之势铲除梁冀及其党羽。经此一役,东汉外戚势力元气大伤,政治影响力急剧衰落;而宦官集团却借此登上权力巅峰,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宦官专权时代。

宦官作为独立的政治集团自此完全成熟:他们渗透官僚体系,安插亲信把持要害部门;操控司法,罗织罪名打压异己;甚至直接统领禁军,手握兵权,成为朝堂之上无人能及的力量。

宦官掌权后,朝政愈发黑暗——卖官鬻爵明码标价,政令出自阉宦私宅,地方官吏为迎合上意横征暴敛,百姓疾苦早已无人问津。

这般黑暗激起了士大夫集团的强烈反抗。以清流官员、太学生为代表的群体,与宦官集团展开激烈交锋,最终在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与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爆发两次“党锢之祸”。

宦官以“结党营私”为名大肆迫害士大夫,数百人被逮捕处死,数千人被禁锢终身不得为官。这场内部自救的彻底失败,让东汉朝廷彻底沦为宦官的囊中之物,再无革新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