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茶香暖八岁 > 第30章 低谷中的微光

重生茶香暖八岁 第30章 低谷中的微光

作者:凝宝Ella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05:53:20

资产评估的“低估值”结果,像一场深秋的寒霜,彻底打蔫了林家岭合作小组刚刚萌发的希望之苗。消息传来后的几天,林家小院陷入了一种近乎绝望的死寂。那种感觉,比之前面对任何明确困难时都要沉重,因为它来自于一种根本性的否定——在他们最珍视的领域,被一套陌生的规则判定为“价值不高”。

爷爷林大山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他不再像往常一样,天不亮就精神抖擞地去侍弄茶园,而是常常一个人蹲在院墙角,对着那堆冰冷的灶台和铁锅,一蹲就是大半天,眼神空洞,手里的烟筒半天也不见吸一口。那口炒了半辈子茶的铁锅,此刻在他眼中,似乎不再是承载荣耀和生计的伙伴,而成了一个无用武之地的、笨重的铁疙瘩。周芳和奶奶不敢多问,只是默默地把饭菜热了又热,家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父亲林国栋是承受压力最大的人。他强打着精神去上班,但在单位里也魂不守舍,同事间关于茶叶的询问,都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下班回家,面对家人的愁容,他更是心如刀绞。那份评估报告,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胸口。他不止一次地在深夜惊醒,反复问自己:是不是一开始就错了?是不是不该去碰什么公司、什么投资?安分守己地过小日子,是不是才是对的?自我怀疑和巨大的挫败感,几乎要将他击垮。

连合作小组的其他成员,也像霜打的茄子。李老栓来过一次,唉声叹气地坐了一会儿,没说几句话就走了。原本就不太坚定的王姓茶农,更是传出了想退出的风声。刚刚凝聚起来的一点人心,眼看就要散掉。

林薇看着这一切,心里像压着一块大石头。她知道,这是林家乃至合作小组面临的最严峻的心理考验。之前的困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障碍,可以想办法去克服。而这次,是信念的动摇,是价值的迷茫。如果不能从内部重新点燃希望,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她不能讲大道理,只能用最细微的行动去温暖家人。她会给爷爷端去一杯温水,小声说:“爷爷,锅冷了,茶精灵睡着了,等太阳出来,它们就会醒的。”她会帮妈妈摘菜,说:“妈妈,今天的青菜真绿,像茶山一样好看。”她试图用孩子的方式,将生活的美好与茶重新连接起来,对抗那种弥漫的虚无感。

就在林家上下被悲观情绪笼罩,几乎要放弃挣扎的时候,两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像黑暗中划过的微弱火星,悄然带来了转机。

第一件事,发生在资产评估过去一周后。一个周末的下午,县一中那位曾帮助林国栋解读意向书的文老师,竟然拄着拐杖,徒步走了几里山路,亲自来到了林家。老人家的到来,让沉浸在悲伤中的林家人都十分意外和感动。

文老师没有过多寒暄,他坐下来,喝了一口周芳泡的茶,细细品味后,看着愁眉不展的林家几人,缓缓开口,声音平和而有力:“国栋,林老哥,我听说了一点你们的事。我今天来,不是来安慰你们的,是想给你们讲个故事。”

他讲起了自己年轻时求学的一段经历,如何在一次重要的选拔中,因为不符合当时主流的评价标准而落选,一度心灰意冷。“那时候,我也觉得天塌了,觉得自己坚持的东西一文不值。”文老师目光悠远,“但我的老师告诉我,尺子是人做的,可以量布匹,却量不出锦缎上的云纹;可以秤粮食,却秤不出稻花里的香气。真正的价值,往往在尺子量不到的地方。”

他看向爷爷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林老哥,你这双手炒出的茶,那份香气,那份韵味,那份几十年光阴沉淀下来的东西,是几张评估报告上的数字能代表的吗?他们用做机器的尺子来量活生生的手艺,量不出来,是尺子的问题,不是手艺的问题!”

文老师的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林家人心中的迷雾!是啊,凭什么要让别人的尺子来定义自己的价值?

爷爷浑浊的眼睛里,重新闪烁起一丝不屈的光亮。

第二件事,发生在文老师来访后的第二天。之前那个采访过林家、写了内参的县广播站记者小张,也利用休息时间找上门来。他没有带采访本,更像是朋友间的探望。

他带来了一个消息:他那篇关于林家岭合作小组的内参,虽然没有立刻引起高层直接干预,但在县里一些关注农村发展的干部中小范围传阅了,获得了一些积极的反馈。更重要的是,他告诉林国栋,他有个同学在省报工作,对特色农产品很感兴趣,听说林家茶的事后,表示如果时机合适,想来做个深度报道。

“林组长,林老,”小张诚恳地说,“挫折是暂时的。你们的路子是对的,是符合潮流的!一定要坚持住!口碑和认可,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不能被一时的困难吓倒!”

这两次意外的来访,像两股暖流,注入了林家冰封的心田。它们让林家明白,他们并不是在孤军奋战,他们的努力和价值,在另一个维度上,是被人看见和认可的。

文老师和记者小张的鼓励,极大地提振了林家的士气。林国栋首先从消沉中振作起来。他召开了一次合作小组核心成员的紧急会议。

会上,他没有回避困难,而是坦诚地通报了评估结果和目前的困境,但也转达了文老师和记者带来的外部支持信息。最后,他斩钉截铁地说:“各位叔伯,评估报告说咱们不值钱,咱们就真的不值钱了吗?咱们自己得信自己的茶!这条路,咱们走了这么久,不能因为一阵风就回头!我提议,咱们不能干等着!评估低,咱们就自己把价值做出来给他们看!”

“怎么做法?”李老栓急切地问。

林国栋思路逐渐清晰:“第一,稳住基本盘。咱们之前的零散客户不能丢,而且要服务得更好,把口碑做得更扎实。第二,主动出击。记者同志不是说了省报可能来采访吗?咱们要把咱们最好的一面准备好!另外,我琢磨着,咱们能不能自己搞个小范围的‘品茶会’?就请县里一些真正懂茶、爱茶的领导和朋友来,不看报告,就用嘴巴和心来评咱们的茶!”

这个“自己搞品茶会”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这是一种最直接、最有力的回应方式!

说干就干。林家与合作小组再次行动起来,但这一次,目标不再是迎合外部的标准,而是回归本心,展示真正的自己。爷爷重新燃起灶火,这次,他不再考虑什么标准化、数据化,完全凭借毕生经验和手感,精心炒制了几锅他心目中最好的“巅峰之茶”。周芳和奶奶准备了最干净、最朴素的茶具。林国栋则负责邀请客人,他没有广发请柬,而是有针对性地请了郑县长(通过张副局长转达)、张副局长、陈技术员、文老师、记者小张等为数不多但真正关心他们、懂得欣赏的人。

品茶会就在林家简陋的堂屋里举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复杂的流程。爷爷亲自冲泡,林国栋简单介绍茶叶的来历和制作心得。来宾们静静地品茶,交流感受。没有评估师冰冷的测量,只有茶香弥漫中的真诚赞赏和深入交流。郑县长细细品了很久,最后放下茶杯,对爷爷和林国栋说:“茶,是好茶。事,是好事。困难是暂时的,县里会继续关注和支持你们。要沉住气,把内功练好。”

这场小而精的品茶会,虽然规模不大,但其产生的情感共鸣和精神激励,远远超过了那份厚厚的评估报告。它让林家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尊严。

品茶会的成功,像一剂强心针,让林家与合作小组重新稳住了阵脚。大家不再纠结于那个令人沮丧的估值,而是将精力投入到更扎实的工作中:精心管理茶园,改进工艺,维护客户关系。

然而,就在生活似乎即将回归一种平静的奋斗节奏时,一天傍晚,乡镇企业局张副局长却突然亲自驱车来到林家,脸上带着一种既兴奋又异常严肃的表情。

他没有进屋,就站在院门口,对迎出来的林国栋和爷爷压低了声音说:“国栋,林老,有个突发情况!郑县长刚开完会,让我立刻来通知你们一声!”

林国栋和爷爷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紧张地看着张副局长。

张副局长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省里刚下来一个紧急通知,是关于选拔推荐一批‘有特色、有潜力、能带动农户’的乡村产业项目,参加下个月在省城举办的‘全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这是个极高规格的平台!郑县长力排众议,已经决定,把你们林家岭合作小组的茶叶,作为咱们县的重点推荐项目报上去了!”

全省展销会?!重点推荐项目?!

这个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林家父子耳边炸响!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从一个被资产评估“低估”的项目,一跃成为代表全县出征省城的重点推荐项目?这转折太大,太突然了!

“但是!”张副局长语气骤然加重,脸色无比凝重,“名额有限,竞争激烈!而且,这次展销会不同于以往,省里领导非常重视,据说还会有外商到场!推荐上去只是第一步,更严峻的考验是,在展销会之前,省里会组织一个专家评审团,下来进行‘现场核查’! 这次核查,将直接决定你们有没有资格登上省城的舞台!而且,我听说……这次核查的标准,会非常严格,甚至……可能比之前的资产评估更不近人情!”

从谷底瞬间抛向高峰,却要面临比资产评估更严格的“现场核查”?

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机遇和与之相伴的、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让刚刚缓过一口气的林家父子,瞬间陷入了更大的震惊和茫然之中!

这究竟是绝地逢生的天赐良机,还是一个更加残酷的考验开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