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中兴 > 第122章 西域局势大汇总

大唐中兴 第122章 西域局势大汇总

作者:小说份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5:29:05

戈壁滩的风带着砂砾,刮在甲片上发出“沙沙”的脆响。吉备真彦勒住马缰,抬手抹去脸上的尘土,视线越过前方起伏的沙丘,只见远处天际线处隐约腾起一股黑烟。他腰间的“归唐”大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身后一千五百名归唐营武士队列已比初入唐时整齐许多,腰间倭刀与唐军制式横刀交错悬挂,透着几分杂糅的悍勇。

“报,,,,吉备总管,前方有情况。”靖安军的斥候策马奔来,甲胄下的脸庞沾着汗水,“大约三百吐蕃兵,正在劫掠一处商队营地,看旗号是于阗国的商队。”

郭清鸢的银甲在烈日下泛着冷光,她纵马上前,手中长枪遥遥指向黑烟方向:“靖安军斥候再探,查清敌军编制和地形!吉备总管,你部武士擅长短兵突袭,可率部从沙丘左侧迂回,抢占高处;我带靖安军轻骑绕至右侧,待你部发起冲击后,立刻截断他们的退路。”

吉备真彦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曾担心这位年轻的女将仅凭身份任职,此刻见她调度果断,当即拱手领命:“请郭总管放心!归唐营必不辱命!”说罢他调转马头,用倭语高声下令,武士们立刻卸下背上的弓箭,拔出倭刀,猫着腰向左侧沙丘潜行而去——这是他们在倭国山地作战的绝技,脚步轻得几乎听不到声响。

郭清鸢望着他们的背影,对身旁的副将道:“传令下去,弓骑兵准备绊马索,长枪手列阵于后方,若有漏网之鱼,务必留活口。我们需要知道吐蕃在河西的布防情况,更要摸清他们的战力。”

沙丘另一侧的营地已是一片火海。吐蕃兵大多头裹红巾,身着牦牛皮甲,挥舞着弯刀肆意砍杀,商队的骆驼倒在血泊中,丝绸与瓷器被随意践踏。为首的吐蕃小土司坐在缴获的锦缎上,大口灌着酒,身边还押着几名哭喊的于阗女子。他丝毫没察觉到,沙丘上已布满了冰冷的刀锋。

“杀!”吉备真彦的喝声打破寂静,归唐营武士如同猛虎下山,倭刀划出一道道寒光。吐蕃兵猝不及防,前排几人瞬间被劈倒在地。那小土司酒碗脱手,翻身上马就想逃,却见右侧尘土飞扬,靖安军轻骑如同潮水般涌来,长枪组成的枪林瞬间封锁了所有退路。

“降者不杀!”郭清鸢高声喊道。吐蕃兵本就是乌合之众,见前后被围,顿时乱作一团。有试图反抗的被靖安军长枪挑落马下,有转身逃窜的又被归唐营武士截杀。吉备真彦亲自追击那小土司,两人马战数个回合,他瞅准破绽,一刀挑飞对方的弯刀,随即刀柄重重砸在其头盔上,小土司惨叫一声栽落马下。

半个时辰后,战斗结束。三百吐蕃兵尽数被歼,俘虏了包括小土司在内的二十余人。郭清鸢命人救治受伤的于阗商人,自己则带着吉备真彦来到战俘面前。那小土司虽被绑着,却依旧嘴硬:“我乃吐蕃赞普册封的土司,你们敢动我,赞普定会率大军踏平河西!”

郭清鸢冷笑一声,拔出腰间横刀架在他脖子上:“再敢叫嚣,我先斩了你祭旗。我问你,吐蕃在沙州外围布了多少兵力?主将是谁?”小土司脖颈一凉,眼神中闪过惧色,却仍咬牙不语。吉备真彦上前一步,用生硬的汉话道:“我在长安见过吐蕃使者,你们赞普正与大食使者密谈,若你不说,我们便将你交给于阗国王——听说他的弟弟,就是死在你们手上。”

这句话戳中了小土司的软肋。他浑身一颤,连忙说道:“我说!沙州外围有三万吐蕃军,由论莽热率领,已经围了沙州一个月了!赞普确实派使者去了大食,说要联手拿下河西,平分西域商路!”郭清鸢与吉备真彦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大食若真与吐蕃联手,西域局势将彻底糜烂。

就在郭清鸢率军继续向沙州急行军时,千里之外的安西都护府,高仙芝正稳稳坐镇——此前肃宗曾诏令他率安西精锐东调平叛,幸得建宁王李倓与太子李豫在长安极力斡旋,二人联合李泌等老臣向肃宗陈明西域防务的重要性,最终说服朝廷让高仙芝留镇安西。为支援被围的沙州,高仙芝已命义子郭昕率领五百安西亲兵携军情驰援。

次日清晨,郭昕率领五百亲兵踏上了前往沙州的路途。这支队伍都是安西军的精锐,每人配备精良的铠甲和锋利的陌刀,行军速度极快。行至半途,忽然与一队骑兵遭遇。“来者何人?”郭昕大喝一声,陌刀队立刻摆出防御阵型。

“我们是靖安军的游骑,奉郭清鸢将军之命探查路况!”对方领头的骑士高声回应,“你们安西军的人?”郭昕松了口气,上前说道:“我乃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副将郭昕,奉命前往沙州拜见建宁王殿下。”游骑头领闻言大喜:“太好了!郭将军正带着归唐营和靖安军赶往沙州,距离此处不足五十里,我们这就带你们过去汇合!”当郭清鸢看到来人的时候,“大哥,你怎么在这边?”

“妹子,你怎么来了?”郭昕看清对面之人,两人见面热泪盈眶。

两日后,沙州城外。李倓正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的地平线。沙州已被吐蕃围困了,,城中粮草虽还能支撑,但兵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殿下,城外有大军逼近!”斥候的喊声打断了他的思绪。李倓连忙拿起望远镜望去,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面绣着“归唐”二字的大旗格外醒目,紧随其后的是靖安军的“郭”字旗。

“是郭将军和吉备总管到了!”李倓喜出望外,连忙下令打开城门。郭清鸢和吉备真彦率军入城,刚到帅府,郭昕也带着安西军兵赶到。帅府内,李倓居中而坐,郭清鸢、吉备真彦、郭昕以及沙州刺史周鼎分坐两侧,还有旗下诸将,一场关乎西域命运的议事正式开始。

“清鸢,路上情况如何?”李倓率先问道。郭清鸢起身拱手,将遭遇吐蕃小土司的经过以及审讯所得一一禀报:“夫君,吐蕃在沙州外围有三万大军,由论莽热统领,其主力部署在城南的党河沿岸,意图切断我们的水源。此外,吐蕃赞普已与黑衣大食取得联系,双方可能会联手进攻河西。”

众人闻言,皆面色凝重。周鼎皱眉道:“沙州城内现有五千五百兵力,加上郭将军带来的一千六百靖安军和吉备总管的一千五百归唐营,总计八千六百人。但吐蕃军有三万人,且都是精锐的重步兵,硬拼我们不一定占的到便宜。”

“我们并非没有优势。”郭昕开口说道,“殿下,我临行前,节度使派一千人驰援沙州,预计十日之内便能抵达。此外,节度使还传来消息,黑衣大食虽有大军集结,但内部并不统一,其将领与吐蕃赞普在利益分配上存在分歧,短期内未必会真的出兵。”

吉备真彦站起身,指着帅府内的沙盘说道:“殿下,我在长安时,曾研究过河西的地形。沙州城南有党河,城北有三危山,吐蕃军虽多,但只能从东西南三个方向进攻。我们可以将归唐营部署在城北,利用山地地形阻击敌人;靖安军轻骑机动性强,可部署在城东,作为机动兵力;沙州守军则坚守城南和城西,依托城墙工事防守。”

郭清鸢补充道:“靖安军的弓骑兵还配备了火箭,夜间可袭扰吐蕃军营,打乱他们的部署。此外,我们从吐蕃战俘口中得知,论莽热的粮草囤积在距离大营十里的莫贺城,若能派一支精锐奇袭莫贺城,烧毁粮草,吐蕃军必不战自乱。”

李倓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郭清鸢与郭昕身上:“郭将军的计策甚好,但莫贺城既是吐蕃粮草重地,防卫必然不弱,仅靠安西兵恐有风险。”他顿了顿,沉声道,“奇袭莫贺城的任务,仍由郭昕将军统领,我再从靖安军调拨五百轻骑归你节制——安西陌刀手攻坚,靖安骑兵策应,双重保险方能确保万无一失。吉备总管,你的归唐营擅长山地作战,城北的防御就拜托你了。周刺史,沙州城的防务仍是重中之重,务必守住城墙。”

“末将遵命!”众人齐声应道。李倓站起身,走到沙盘前,手指从沙州一直划到葱岭:“诸位,西域是大唐的西大门,沙州更是河西走廊的咽喉。吐蕃想要夺取沙州,切断大唐与西域的联系;大食想要染指西域,争夺商路利益。我们今日守在这里,不仅是为了保卫沙州的百姓,更是为了守护大唐的疆土和尊严!”

“愿随殿下共赴国难!”所有人都站起身,目光坚定。帅府外,风沙依旧呼啸,但沙州城内的将士们却已燃起了斗志。归唐营的武士们擦拭着倭刀,靖安军的骑兵检查着战马的鞍具,安西军的亲兵则保养着锋利的陌刀,沙州守军更是加固着城墙的防御工事。

李倓独自留在帅府,望着墙上悬挂的大唐疆域图。他知道,这场战斗只是开始,吐蕃与大食的威胁远未解除,安史之乱的战火也仍在中原燃烧。但他更知道,只要高仙芝能守住安西,只要沙州能牢牢掌控在大唐手中,只要将士们同心协力,大唐就一定能渡过这场危机。

夜渐渐深了,沙州城内一片寂静,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在街道上回荡。城外的吐蕃军营中,篝火熊熊,论莽热正与手下的将领们饮酒作乐,他坚信,用不了多久,沙州就会被攻破,河西走廊将纳入吐蕃的版图。他绝不会想到,一场针对他的奇袭,正在悄然酝酿;一场决定西域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郭昕已率领一千精锐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出了城——其中既有五百安西亲兵,也有李倓调拨的五百靖安轻骑。他们身着吐蕃兵的服饰,借着月光向莫贺城疾驰而去,陌刀的寒芒与骑兵的弯刀交相辉映,如同死神的双翼,正一步步逼近吐蕃的粮草大营。而在沙州城内,李倓、郭清鸢、吉备真彦等人都没有入睡,他们各自检查着装备,等待着黎明的到来——那将是大唐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开始,也是西域局势扭转的起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