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中兴 > 第119章 沙州会师商盟立

大唐中兴 第119章 沙州会师商盟立

作者:小说份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5:29:05

张掖峡谷的硝烟刚被朔风卷散大半,玄甲军的铁蹄已踏着熹微晨光向西疾驰。经历过伏击战的淬炼,这支军队褪去了初入西域的生涩,更显沉凝如铁——黑铁铠甲在朝阳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甲叶相击的脆响与马蹄踏地的轰鸣交织,在空旷的戈壁上滚出绵长回响,仿佛要震醒沉睡千年的黄沙。李倓勒马立于高坡,手中羊皮舆图被晨风吹得边角微卷,他指尖重重落在“沙州”二字上——这是河西走廊的咽喉重镇,是西域商路的黄金枢纽,更是他与粟特商盟约定的会师之地,此番聚首,关乎河西光复的全局。

“殿下,前方五十里便是沙州城!”骑兵营统领秦怀玉策马奔来,枣红色的战袍上,张掖之战的血渍已被风沙凝结成暗褐色斑块,却丝毫不掩眉宇间的振奋。他抬手遥指东方,晨曦中,一道青灰色的城墙轮廓正从戈壁尽头浮现,如一头蛰伏的巨兽匍匐在沙丘间。城头上飘着一面素色旗帜,既非吐蕃的狼头凶纹,也不是大唐的朱雀军旗,而是绣着浅淡山河纹的旗面——那是张义潮守沙州时的标志,意为“守土保民”。

李倓目光一凝,下意识握紧了怀中的双鱼佩——那是郭清鸢新婚夜亲手为他雕刻的,鱼鳍纹路被体温磨得温润如玉,指尖划过的触感,总能让他在风沙弥漫的西域想起长安的月光。“加速行军,保持楔形阵!”他扬声下令,声音穿透风幕。胯下乌骓马似通人意,昂首嘶鸣一声,四蹄翻飞如踏惊雷,率先朝着沙州城奔去。三千玄甲军紧随其后,黑甲洪流在戈壁上拖出长长的沙痕,如一道劈开荒漠的利刃。

越靠近沙州城,沿途的景象便越发鲜活。原本荒芜的戈壁滩上,渐渐出现了扛着农具的百姓——他们衣衫虽打满补丁,却都停下手中活计,驻足望向玄甲军,眼中翻涌着期盼与敬畏。几个扎着羊角辫的孩童,举着用红绸扎成的小旗追着军队奔跑,笑声被风吹得很远;路边的老人们点燃了篝火,架在火上的胡饼烤得金黄,焦香混着青烟袅袅升起,这是西域百姓最质朴的迎客礼。

沙州城门前,早已聚起数百人之众。最前方的五十人尤为惹眼,身着色彩艳丽的粟特锦袍,袍身绣着波斯风格的联珠纹与对鸟图案,腰间挂着镶嵌玛瑙的短刀,正是以康拂毗延为首的粟特商队。他们身后,是身着铠甲的沙州守军——甲胄虽有新旧混杂,有的是唐军旧甲,有的是自制的皮甲,却都擦得锃亮,兵器握得稳稳当当。为首那员大将面如重枣,颌下三缕长髯修剪整齐,双目炯炯如炬,正是坚守沙州的刺史周鼎。

待李倓的马队行至城门下,康拂毗延立刻快步上前,锦袍的丝绸衣角扫过地面沙尘,躬身行礼时腰弯得极深:“大唐建宁王殿下,一路辛苦!沙州百姓盼唐军,如久旱盼甘霖,今日总算把您盼来了!”他的汉语带着几分粟特语的卷舌音,却吐字清晰有力,抬头时,深邃的眼眸里满是真挚的笑意,“在下粟特商盟首领康拂毗延,受于阗、疏勒、波斯诸国商人所托,在此恭迎殿下入城。”

李倓翻身下马,伸手稳稳扶住他的臂膀,目光扫过身后的粟特商人——他们虽衣着华贵,却大多面色风霜,有人靴底磨穿,有人锦袍袖口起了毛边。“康首领不必多礼。”李倓的声音温和却有力,“孤在长安便听闻,吐蕃劫掠商队、阻断丝路,诸位尚能坚守沙州,与百姓共患难,这份胆识与情义,比黄金更可贵。”这话戳中了商人们的心声,不少人眼中泛起了泪光。

此时周鼎大步上前,“呛啷”一声单膝跪地,甲叶碰撞声震得地面微颤,声音沉稳如洪钟:“沙州刺史周鼎,参见建宁王殿下!末将无能,让沙州百姓在吐蕃铁蹄下受苦,恳请殿下治罪!”他身后的一千五百名沙州守军齐齐单膝跪地,动作整齐划一,甲叶交响如惊雷,每个人眼中都燃着悲愤的火焰。

李倓快步上前,双手用力将他扶起,指节触到张义潮臂膀上的老茧,那是常年握刀留下的印记。“周刺史何罪之有?”李倓的声音铿锵有力,传遍城门内外,“你以一城之力对抗吐蕃三万大军,保沙州百姓平安,这份功绩,足以载入史册!孤此次西征,不是来治罪的,是来与将军并肩作战,将吐蕃贼寇赶出河西,还百姓一个太平天下!”

周鼎激动得嘴唇发颤,浑浊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猛地从怀中取出一卷用牛皮紧紧包裹的舆图,双手高高奉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殿下此言,道出了沙州百姓的心声!这是末将耗时三年,联合沙州老卒、西域商人绘制的《河西地形图》,上面用朱砂标着吐蕃守军的分布、粮草囤积点,连戈壁里的隐秘水源、可藏兵的沙丘都标得一清二楚——这是沙州百姓用命换来的情报,愿为殿下西征铺路!”

李倓双手接过舆图,入手沉甸甸的——牛皮封套上布满磨损的痕迹,显然是被反复翻阅过。他解开牛皮绳展开,烛光下的舆图瞬间铺展成河西全貌:墨线勾勒的山川河流清晰分明,红色三角代表吐蕃军镇,蓝色圆点是水源,甚至每个据点旁都用小字注着“守军五百,主将论赞”“粮草藏于沙丘下”。图边角还贴着几张羊皮,写着沙漠行军的禁忌与应对风沙的法子。“张将军,此图堪比十万雄兵!”李倓由衷赞叹,这不仅仅是舆图,更是沙州军民的赤诚。

周鼎眼中闪过刻骨的痛楚,声音低沉下来:“吐蕃占沙州后,把百姓当牲口使唤,每亩地收七成粮税,男子被抓去修堡垒,女子沦为奴婢,稍有反抗便屠村。有个村子藏了咱们的斥候,吐蕃人一把火将村子烧了,八十多口人只活下来三个孩子。”他猛地攥紧拳头,“沙州百姓忍辱负重,偷偷给末将递情报、送粮食,这一千五百名士兵,个个都有亲人死在吐蕃人手里——他们不是来当兵的,是来报仇的!愿随殿下西征,哪怕马革裹尸,也要亲眼看着吐蕃人滚出河西!”

李倓望向那些沙州士兵,他们大多面带风霜,有的脸上留着刀疤,有的断了手指,却个个身姿挺拔,眼神比戈壁的石头还坚硬。张掖一战,玄甲军战死四十二人、重伤一百二十五人,兵力正需补充。“好!”李倓高声道,声音震得城门楼的瓦片微颤,“孤便将这一千五百名勇士编入玄甲军步兵营,与大唐儿郎同穿玄甲、同饮战马!玄甲军的建宁弩、倭刀战法,尽数传授给你们!待西征功成,孤亲自为你们请功,让朝廷给沙州百姓免五年赋税!”

“谢殿下!”城门下的欢呼声震彻云霄,沙州百姓挥舞着手臂,有的老人甚至跪下身,朝着长安的方向磕头——那是对大唐的期盼。康拂毗延适时上前,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殿下一路劳顿,沙州最大的‘通西域商栈’已备好接风宴。一来为玄甲军洗尘,二来也想与殿下、周刺史商议商路重启之事——西域商人盼着这一天呢。”

李倓欣然应允。一行人簇拥着他入城,沙州城内的景象让他心头一暖:街道虽不宽敞,却扫得干净,两旁的房屋一半是中原的砖瓦结构,一半是西域的土坯平顶,墙头上爬着耐旱的骆驼刺,开着细碎的黄花。店铺门口挂着汉、粟特、回鹘三种文字的招牌,有胡商在摆卖葡萄干、玉石,有中原货郎在吆喝着针头线脑。百姓们自发站在街边,有的端来盛满清水的陶碗,有的递上刚烤好的胡饼,孩子们围着玄甲军的战马转圈,眼中满是好奇与崇拜。

通西域商栈位于城中心,是一座三层青砖小楼,门窗雕刻着精美的葡萄藤花纹,这是粟特建筑的特色。刚踏入商栈大门,一股浓郁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是安息香的醇厚、蜀锦的草木香,混着波斯葡萄酒的酸甜,这是西域商路独有的味道,久违而鲜活。一楼大厅里,数十张胡床已摆成宴席,桌上铺着织金桌布,摆满了烤全羊、手抓饭、蜜渍无花果等西域美食,陶罐里的马奶酒、葡萄酒正冒着热气。不少西域商人闻讯赶来,挤在门口张望,都想亲眼见见这位在张掖大破吐蕃的建宁王。

待李倓、张义潮、康拂毗延三人在主位落座,其余宾客才依次就座。李倓端起粗陶酒碗,酒液琥珀色的光泽映着烛火,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今日孤与诸位相聚沙州,一为庆祝玄甲军张掖大捷,斩吐蕃五百余级;二为感谢沙州百姓的信任,感谢西域商人的坚守。吐蕃残暴,占我河西、断我商路、害我百姓,这笔血债,必须讨还!”

他将酒碗高举过头顶,声音如惊雷般炸响:“孤在此立誓——唐军以血守护商路畅通,护诸位身家性命与货物安全;商队以资助力西征,供应大军粮草器械;沙州兵与玄甲军并肩作战,共驱吐蕃贼寇!从今往后,三方同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抗外敌,共享太平!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共抗外敌,共享太平!”张义潮与康拂毗延同时起身,酒碗举得与肩同高,声音里满是决绝。大厅内所有宾客齐刷刷站起身,无论是铠甲加身的将士,还是衣着华贵的商人,都高声呐喊,声音震得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三只酒碗重重相碰,酒液溅出几滴,落在织金桌布上,如绽放的红梅。三人仰头一饮而尽,马奶酒的辛辣滑过喉咙,却让每个人的热血都沸腾起来。

康拂毗延放下酒碗,用力拍了拍手。两名粟特仆人抬着一个半人高的锦盒走上前来,红木盒盖一打开,满堂都映着蜀锦的光泽——五百匹丝绸叠得整整齐齐,有绯红的石榴纹、月白的云纹、宝蓝的联珠纹,都是长安西市最抢手的花色。另一名仆人牵着一匹神骏的枣红马走进大厅,马鬃梳理得油亮,马鞍镶嵌着银质饰件,马蹄踏在青砖地上沉稳有力。“殿下,这是粟特商盟的薄礼。”康拂毗延朗声道,“五百匹蜀锦,可制军帐、可通贸易;一百匹焉耆良马,都是能日行三百里的好马,补充玄甲军的骑兵战力。后续商队还会运来粮草与药材,绝不让唐军缺衣少食!”

李倓心中一热,这些物资来得正是时候——张掖一战虽缴获不少粮草,但战马折损了三十余匹,军帐也有十余顶被箭射穿。他起身拱手,深深一揖:“康首领与诸位的慷慨,孤与玄甲军铭记在心。孤在此承诺,从今往后,西域商路由唐军全权护运!商队只需按货物价值缴纳一成护运费,用于军费开支,其余利润全归诸位。若遇盗匪、吐蕃劫掠,唐军定以命相护,丢一件货物,赔十件!”

这话如惊雷般炸在商人堆里,原本交头接耳的声音瞬间消失,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以往商队走西域,光是应对吐蕃哨卡和戈壁盗匪,就要损失三成货物,如今只需一成护运费,还有唐军护航,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一名波斯商人激动地站起来,用生硬的汉语喊道:“殿下英明!我这就派驼队回波斯,带更多香料、宝石来与大唐通商!”不少商人纷纷附和,大厅里的气氛热烈得像要烧起来。

宴席间,李倓与周鼎凑在一处,借着烛火商议兵力整编。周鼎取出一份名册,上面记着沙州兵的姓名、年龄与特长:“殿下,末将推荐三名部将——王勇善使弓,赵虎懂阵法,李忠会管粮草,都是跟着末将打了多年吐蕃的老卒,忠诚可靠。”李倓点头应允,当即定下章程:将沙州兵分成三个营,编入玄甲军步兵营,由原步兵营统领统一调度;每营派十名玄甲军老兵当教头,专门传授建宁弩的装卸技巧、三段式射击阵法,还有倭刀的近身格杀要诀,三日后完成整编,随时可出征。

“殿下,兵力仍显不足。”周鼎忽然压低声音,眉头拧成一个川字,“据斥候探报,吐蕃大将论莽热已率三万大军屯在焉耆,麾下有八千‘悉补野’重步兵——这些人是吐蕃的精锐,铠甲用牦牛皮叠三层,寻常弓箭根本射不穿,还有数十架西域投石机,射程能到两百步。咱们玄甲军三千人,加沙州兵一千五百人,总共四千五百人,就算安西都护府派兵来,也难敌吐蕃主力。”

李倓何尝不知这个隐患。他走到商栈的窗边,推开木窗,晚风带着戈壁的凉意吹进来,将烛火吹得摇曳。窗外,沙州城的轮廓被夕阳染成金红色,远处的戈壁滩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天际线。西域太大了,从沙州到焉耆,要走十日路程,沿途都是沙漠、戈壁,兵力一旦分散,很容易被吐蕃切成数段逐个击破。张掖大捷虽提振了士气,却也打草惊蛇——论莽热必然会加强防备,接下来的仗,只会更难打。

“刺史所言极是。”李倓转过身,声音沉了下来,“吾在来沙州的路上,已派快马去安西都护府求援。都护府有一万守军,但要镇守西域多地,最多能抽调三千人支援咱们。这样算下来,总兵力也不过七千五百人,与吐蕃三万大军相比,还是处于劣势。”他顿了顿,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窗沿的木纹,“而且论莽热占据焉耆,控制了孔雀河水源,咱们若是久攻不下,粮草和水源都会成问题。”

一直旁听的康拂毗延忽然上前,递过来一杯葡萄酒:“殿下,我有一策。西域诸国——于阗、疏勒、龟兹,都与吐蕃有旧怨。吐蕃占了焉耆后,强征他们的牛羊、玉石,那些国王早就忍无可忍了,只是怕吐蕃报复,才不敢反抗。若是唐军能在焉耆打一场大胜仗,震慑住吐蕃,晚辈愿以粟特商盟的名义,去联络这些国家的国王,说服他们出兵相助。于阗有两千精兵,疏勒有一千五百人,加起来又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李倓眼睛一亮,这确实是个好主意,但他很快又冷静下来:“康首领的计策很好,只是远水难救近火。焉耆之战最多还有半月就要打响,诸国出兵至少要一个月,根本赶不上。”他靠在窗边,望着远处的星空,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大哥李豫的身影,还有那支他亲手打造的靖安军——那是他在长安时,从流民中挑选精壮组建的军队,配备了最精良的玄甲和建宁弩,经过两年严格训练,战斗力丝毫不输玄甲军。若是能把靖安军调来西域,兵力匮乏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还有倭国雇佣军。临行前,他与李豫商议,让吉备建雄从倭国招募了武士——这些人擅长近身搏杀,刀法诡异刁钻,正好能克制吐蕃重步兵的结阵冲锋。李豫当时拍着胸脯保证,会派专人护送雇佣军从登州登岸,经长安转赴西域,预计一个月内就能抵达。可他西征雇佣军却杳无音讯,不知是路途太远耽搁了?还是长安出了变故?李倓的心沉了沉,无论如何,他都必须尽快联系上大哥,把西域的军情和自己的迫切需求传回去,晚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宴席散时已近亥时,宾客们尽兴而归,商栈里渐渐安静下来。李倓回到商栈为他准备的房间,房间陈设简洁却干净:一张榆木桌,一把胡床,墙上挂着一幅沙州全景图,是当地画师手绘的。他点燃桌上的烛台,烛火跳跃着照亮房间,取来笔墨纸砚——纸是蜀地产的宣纸,墨是松烟墨,还是康拂毗延特意准备的。李倓研磨时,指尖沾着墨汁,忽然想起郭清鸢在长安为他研墨的模样,心中一阵温热,提笔的手也稳了几分。

“大哥亲启:弟倓西出玉门关已逾月余,幸不辱命。于张掖峡谷遇吐蕃三千人伏击,以建宁弩阵大破之,斩首五百一十三级,俘获二百五十三人,粮草无损,军心大振。今已抵达沙州,与守将张义潮、粟特商盟首领康拂毗延会师。义潮献《河西地形图》,愿以一千五百沙州兵相投;拂毗延率商盟捐蜀锦五百匹、良马一百匹,承诺后续供应粮草。沙州民心归附,商路重启有望,此乃西域之幸,亦是大唐之幸。”

写到此处,李倓停顿片刻,笔尖沾了沾浓墨,语气变得急切起来:“然喜乐之下,亦有隐忧。据探报,吐蕃大将论莽热率三万大军屯于焉耆,麾下八千‘悉补野’重步兵、数十架投石机,欲先取安西四镇,再犯玉门关。弟麾下玄甲军三千,加沙州兵一千五百,共四千五百人;安西都护府援军约三千,总兵力七千五百人,与吐蕃相去甚远。西域乃大唐西北屏障,河西若失,长安危在旦夕,此事刻不容缓。”

“弟思之再三,唯有靖安军可解燃眉之急。靖安军乃弟亲手组建,将士皆为精壮,无老弱病残,装备玄甲、建宁弩,训练两年有余,阵法娴熟,战力不输玄甲军,且将士多为弟旧部,号令畅通。望大哥速向父皇进言,允靖安军即刻西进,共破吐蕃。另,此前商议之倭国雇佣军,至今杳无音讯,不知是否已抵长安?倭刀武士刀法诡异,可破吐蕃重步兵,乃奇兵也。若其抵达,望大哥速遣人前来,日夜兼程,切勿耽搁。”

笔锋一转,语气柔和下来,满是牵挂:“大哥主持朝政,亦需保重身体,勿因琐事过度操劳。待弟破吐蕃、复河西,必星夜归京,与大哥共饮庆功酒。弟倓顿首,沙州亥时。”

写完信,李倓逐字逐句读了三遍,确认军情清晰、诉求明确,才将信纸折成方形,装入牛皮信封。他取来火漆,在信封封口处滴上红蜡,盖上自己的“建宁王印”——这方印是父皇亲赐,代表着他的权责。印纹清晰地印在蜡上,李倓长长舒了口气,这封信,是西域的求援信,也是他对大唐西北疆土的承诺。

“陈忠。”李倓扬声唤道,声音不大,却穿透力十足。门“吱呀”一声被推开,陈忠快步走进来,身上的玄甲还未卸下,甲叶上的血渍已擦干净,只留下淡淡的痕迹——他是李倓的亲卫统领,从长安一路随行,寸步不离。“殿下有何吩咐?”陈忠单膝跪地,姿态恭敬。

李倓将信封递给他,语气郑重:“你亲自将这封信送往长安,亲手交给太子殿下。挑选十名精锐轻骑随行,都骑最快的焉耆马,日夜兼程,不得耽搁。沿途若遇吐蕃哨卡,能绕则绕,绕不过便以命相搏——这封信绝不能落入吐蕃人手里,记住了吗?”

“末将遵命!”陈忠双手接过信封。他磕了个头,起身欲走,又停下脚步,声音带着几分担忧:“殿下,末将走后,您的安全……秦怀玉虽勇猛,却不如我熟悉您的习惯。”

李倓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去吧。沙州城防坚固,周鼎忠心耿耿,秦怀玉也是一员猛将,足够护我安全。你速去速回,孤等你带回靖安军的消息——到时候,咱们一起斩了论莽热,回长安喝庆功酒。”

陈忠重重点头,转身大步离去。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洒下斑驳的银辉,李倓的身影被烛火拉得很长,显得有些孤单。他走到桌边,重新铺开那张《河西地形图》,烛火下,焉耆的位置被他用朱砂圈了个圈,旁边标注着“吐蕃主力”四个小字。划过焉耆与沙州之间的戈壁,李倓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无论靖安军是否能及时赶到,这一战,他都必须打,也必须赢。

“殿下,秦怀玉求见。”门外传来亲兵的声音。李倓收起舆图,扬声道:“进来。”秦怀玉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本账簿,脸上带着几分喜色:“殿下,沙州兵的整编已安排妥当,王勇他们正带着人熟悉建宁弩,虽然还不太熟练,但个个学得认真。粟特商队捐的丝绸和良马也清点完毕,五百匹蜀锦分存两处,一百匹良马交给骑兵营调养,三日后便可编入队伍。”

“做得好。”李倓点头赞许,刚想说些什么,门外又传来通报声:“殿下,周刺史求见。”秦怀玉识趣地退到一旁,周鼎捧着一本厚厚的账簿走进来,账簿封面是牛皮做的,边角都磨得起毛了。

“殿下,这是沙州的粮草与兵器库存清单。”周鼎将账簿放在桌上,“沙州百姓这些年省吃俭用,存下了三万石粮食、五千斤肉干,足够大军支撑三个月。兵器方面,有弓五百张、刀八百把、长矛一千杆,就是弩箭只有两千支,怕是不够建宁弩阵使用——吐蕃把西域的牛角、筋腱都垄断了,咱们造弩箭的材料快用完了。”

李倓翻开账簿,上面的字迹工工整整,每一笔粮食、每一件兵器都记得清清楚楚,可见周鼎治事严谨。“周刺史放心,弩箭的事孤已有安排。”李倓指着账簿上的数字,“张掖一战,咱们缴获了吐蕃五千支箭,虽然箭头不如建宁弩箭锋利,但稍加改造就能用。另外,康拂毗延答应从于阗、疏勒采购牛角和筋腱,不出十日就能送到,到时候咱们在沙州建个箭坊,让工匠日夜赶制,保证供应充足。”

周鼎这才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殿下深谋远虑,末将自愧不如。末将已安排人加固城防,在城外挖了三道壕沟,派了五十名斥候沿沙漠小道去焉耆侦察,每隔一日回报一次——只要吐蕃军有动静,咱们立刻就能知道。”他顿了顿,又道,“还有,沙州的百姓听说要西征,都主动来军营送粮食、缝补衣物,不少青年还想参军,只是末将怕兵力太杂不好管理,没敢收。”

李倓心中暖意更甚,民心所向,便是胜利的底气。他与周鼎,还有军队诸位将领凑在一处,借着烛火商议后续计划:三日后沙州兵整编完成,大军休整五日,待安西都护府的援军消息、陈忠的回信有了眉目,便兵发焉耆;粮草分两批运输,一批随大军前行,一批留在沙州,由康拂毗延的商队负责转运,避免被吐蕃截断粮道;与西域诸国的联络,就交给粟特商盟,先送一批丝绸、瓷器作为礼物,表明大唐重启商路的诚意。几人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就到了三更天,窗外的月光已升到中天。

诸位将领告辞后,房间里又恢复了安静。李倓拿起火漆印,“建宁王印”四个篆字清晰可见。他想起张掖峡谷的箭雨、将士们的呐喊,想起沙州百姓期盼的眼神,想起郭清鸢温暖的笑容,握紧了拳——哪怕前路布满荆棘,哪怕兵力悬殊,他也要带着这支联军,踏平焉耆的吐蕃大营,让大唐的旗帜重新飘扬在河西的每一寸土地上。

窗外的风渐渐大了起来,吹动着窗纸发出“沙沙”的声响。李倓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夜空中繁星璀璨,与长安的星空别无二致。他抬手摩挲着怀中的双鱼佩,轻声说道:“清鸢,大哥,等着我,我一定会凯旋而归。”李倓转身回到桌前,吹灭烛火,在黑暗中闭上双眼,养精蓄锐,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