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中兴 > 第50章 夏州商栈成枢纽

大唐中兴 第50章 夏州商栈成枢纽

作者:小说份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5:29:05

夏州的风沙,总裹挟着一股铁锈味。李倓站在粮仓西侧的空地上,靴底碾过混着碎石的黄土,望着远处祁连山的雪线出神。周俊刚清点完新到的五千石军粮,灰头土脸地跑来,禀报道:“殿下,回纥前锋已过盐州,三日便可抵达夏州。只是粮草转运的牛车不够,本地农户都怕被征役,躲进了山里。”

“躲,终究是躲不过的。” 李倓转身指向空地边缘的商队营地,十几顶粟特商帐的驼毛帐篷在风中鼓荡,“去告诉康拂毗延,让他出面召集胡商,用盐引兑换农户的牛车使用权 —— 一斤盐引换一辆车三日使用权,比官府征役给的粮秣划算三倍。”

话音刚落,一个高鼻深目的胡人已掀开帐篷帘走出,绛红色的波斯锦袍上绣着联珠纹,正是粟特商队首领康拂毗延。他早年随父辈往来长安与撒马尔罕,去年在楚州与江若湄打过盐引交道,此次受李倓所托来夏州主持商栈筹建,刚用三箱琉璃珠换了当地部落的五十辆牛车。

“殿下此法甚妙。” 康拂毗延操着流利的汉话,指尖捻着山羊胡,“粟特商队最懂农户心思,盐引能换江淮丝绸,比铜钱还管用。不过商栈的围墙得加快筑造,昨日有回纥游骑误闯粮仓,差点与守兵起冲突。”

李倓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工匠们正用夯土筑墙,墙基已垒起三尺高,按他的设计,这处商栈要分三层布局:外层是夯土围墙与箭楼,兼顾防御与储粮;中层设东西两市,实行胡汉分治;内层则是管事房与情报站,与夏州粮仓通过秘道相连。

“让周俊调二十名弓弩手过来守工棚。” 李倓叮嘱道,“中层的市坊划分要抓紧 —— 东市给汉商,专门卖茶叶、丝绸、瓷器,用江淮盐引结算;西市给胡商,卖良马、香料、玉石,可用金银或马匹折价。互市司的吏员今日午后就到,账册要分开登记,每日核对。”

正说着,远处尘土飞扬,江若湄派来的互市司吏员赶着马车来了。为首的是个名叫苏瑾的女吏,曾在扬州管过市舶账册,下车便捧着账本躬身行礼:“殿下,江主事让属下带来三样东西:一是楚州织户的丝绸样品,二是最新的盐引印版,三是回纥商队的货物清单。”

康拂毗延接过丝绸样品,指尖抚过细密的菱纹:“这是吴绫,在西域能换十匹骆驼毛。” 他转头对苏瑾道,“西市的胡商最爱这种亮色丝绸,明日开市先摆十匹出来,定能引来抢购。”

苏瑾却从袖中取出另一本账册:“康总管,江主事特意交代,盐引兑换需凭‘双契’—— 商栈出具的兑换券与胡商的通关文牒核对无误,才能兑付。最近安禄山的探子常在边市活动,不得不防。”

李倓心中一凛。前日周俊抓获一名形迹可疑的货郎,从其身上搜出蜡丸密信,上面用隐语写着 “夏州粮数”“回纥动向” 等字样。看来商栈不仅要管贸易,更要做情报滤网。他对康拂毗延道:“你选几个可靠的粟特商人,让他们在交易时留意胡商言行 —— 尤其是提及‘洛阳’‘范阳’‘大食’的,立刻报给我。”

三日后,丝路商栈正式开市。清晨的鼓声刚落,东市的汉商便挂出了琳琅满目的货物:蜀地的蒙顶茶用竹篓装着,香气飘出半条街;扬州的蜀锦被展开挂在竹竿上,阳光照过,孔雀纹仿佛活了过来;楚州的白瓷碗码得整整齐齐,碗底还印着 “盐铁司监制” 的字样。西市则是另一番景象:回纥商人牵着汗血宝马在围栏里展示,马鬃上系着彩色绸带;大食商人的香料摊前围满了人,**、没药的气息与汉商的茶香交织在一起;粟特商人则用算盘噼里啪啦地计算着兑换比例,盐引在他们手中流转如飞。

“这匹‘踏雪’要十匹吴绫,再加五十斤盐引。” 回纥商人巴图拍着马脖子喊道,他的马四蹄雪白,正是唐军急需的战马。东市的汉商张老栓立刻应道:“绫罗有现货,盐引得去账房兑 —— 苏吏员说了,今日兑换有优惠,多给两斤。”

康拂毗延巡行于两市之间,忽见西市一隅有人争执。趋前观之,乃一粟特商人与安禄山旧部之汉商争价——粟特人欲售安息茴香,索价五斤盐引,汉商仅肯出三斤,且骂骂咧咧道:“胡商皆黑心。”

“按《关市令》来。” 康拂毗延从袖中取出一本册子,“上月安息茴香的市价是四斤盐引,今日开市大吉,各让一步,四斤成交。” 他转头对身后的吏员道,“把这笔账记在‘西域香料’类目下,注明买卖双方籍贯。”

吏员应声提笔,笔尖掠过账册,目光却悄然瞟向不远处粮仓入口——那里正有士兵推车而入,车辙于地留下深深痕迹。此人正是安禄山派来的探子,化名王六,混在互市司吏员中已有三日,每日都在暗中记录粮草调动数量。

午后,李豫的车驾抵达商栈。他刚从灵武赶来,代表肃宗慰问将士,听说李倓建了商栈,便特意绕路过来。刚进市坊,就见一群胡汉商人围在酒摊前共饮:回纥人举着马奶酒囊,汉人捧着米酒碗,粟特人则用琉璃杯盛着葡萄酒,正为一笔茶叶生意的成交欢呼。

“三弟这商栈,倒比朝堂更能融胡汉。” 李豫笑着拍李倓的肩膀,目光扫过东市的丝绸摊,“父皇近日总念叨,说江淮漕运的效率和规模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没想到你在这里变出这么多好东西。”

李倓引着他往内层走去,穿过挂有‘互市司’牌匾的账房,指着墙上舆图道:“二哥你看,商栈刚接了三笔大单:回纥用五百匹战马换三千匹绢帛,大食商队用五十斤**换乌池青盐,粟特人则帮我们转运江淮茶叶去西域。这些物资既能充军需,又可换粮草,较之单纯倚仗府库更为稳妥。”

李豫的手指落在舆图上的洛阳:“安庆绪弑父后,史思明在范阳拥兵自重,叛军内部乱成一团。郭子仪已在太原整兵,就等回纥兵到了。只是父皇对你仍存顾虑,昨日还问朕,你建商栈是否意在揽财权。”

“我只求平叛。” 李倓语气平淡,转身掀开秘道入口的石板,“这里直通粮仓,能藏三万石粮,回纥兵到后可直接取粮。康拂毗延还从胡商那里得知,黑衣大食商队带了西域地图,明日就能到夏州。”

两人正说着,苏瑾匆匆进来禀报:“殿下,王六核对账册时出了错,把回纥的战马数量多记了五十匹,属下已经更正了。”

李倓心中微动。王六这几日负责登记军需物资,按理不该出此差错。他不动声色地应道:“让他仔细些,粮草数目若错了,可是掉脑袋的罪。” 待苏瑾走后,他对李豫道,“二哥,商栈里怕是有安禄山的探子,得想个办法引他暴露。”

当晚,商栈的灯笼次第亮起。王六借口核对账目,溜到后院的柴房,从灶膛里取出一个蜡丸 —— 这是唐宋时期常用的情报传递方式,将密信裹在蜡中制成丸状,不易被察觉。他刚把今日的粮草数量写在纸条上,就听见门外有脚步声,急忙将蜡丸塞进墙缝,转身装作劈柴。

进来的是康拂毗延,手里拿着一壶葡萄酒:“王吏员还在忙?今日开市累了,喝杯酒歇歇。” 他说着将酒壶递过去,目光却不经意地扫过灶膛里的灰烬 —— 那里隐约可见新鲜的蜡油痕迹。

王六接过酒壶,手微微颤抖:“康总管客气了,属下还有账没算完。”

康拂毗延笑了笑,转身离去时,故意将一块刻有回纥狼图腾的铜牌滑落在地。王六见四周没人,捡起铜牌看了看,又塞回怀里 —— 他认出这是回纥使者的信物,正想把这个消息也写进密信。

与此同时,李倓正在内层的情报站与周俊商议:“明日黑衣大食商队到了,你带人乔装成粟特商人,混在西市打探他们的来意。康拂毗延会故意放出假消息,说回纥兵明日就出发,看王六会不会传信。”

周俊点头应道:“属下已安排妥当,柴房外埋伏了弓箭手,只要他取蜡丸,即刻拿下。”

次日清晨,黑衣大食商队果然抵达夏州。商队首领是个名叫伊本的阿拉伯人,身着一袭飘逸的白色长袍,手中紧握着刻有哈里发印章的文书,见到李倓便恭敬地躬身行礼:“听闻大唐在夏州设了商栈,特来建立贸易联系,我们带来了最好的琉璃、香料,还有最新的西域地图。”

李倓缓缓接过地图,目光扫过,只见上面用阿拉伯文细致地标注着黑衣大食的疆域,那疆域线一直延伸到遥远的河中地区,他不禁心中暗惊:“贵使一路辛苦,先去西市歇息,明日再谈贸易细节。”

伊本刚走,苏瑾就来禀报:“王六刚才借口去东市买茶,绕到了城外的破庙里,跟一个黑衣人见了面。”

李倓立刻带人赶往破庙,远远就看见王六正把蜡丸交给黑衣人。周俊一声令下,弓箭手立刻围了上去。黑衣人见势不妙,拔刀反抗,却被周俊一刀砍倒。王六吓得浑身瘫软,一屁股坐在地上,怀里那块回纥铜牌‘啪嗒’一声掉了出来。

“你是安禄山的人?” 李倓踩着他的后背问道。

王六哆哆嗦嗦地说:“是…… 是严庄大人派我来的,让我打探夏州的粮草和回纥兵的动向……”

康拂毗延捡起蜡丸,剥开蜡层,里面的密信果然写着粮草数量和 “回纥近日出兵” 的字样。“殿下,这只是个小喽啰,背后肯定还有其他探子。” 他说道。

李倓点了点头,对周俊道:“把他关起来,对外就说他账目造假被抓了。商栈的吏员要重新核查,尤其是从河北、洛阳来的。”

处理完王六的事,李倓回到商栈,只见东西两市依旧熙熙攘攘。汉商的茶叶已售出大半,胡商的良马悉数牵入唐军马厩,盐引在账房中堆成小山。康拂毗延正陪伊本细看丝绸样品,二人相谈甚欢。

“殿下,黑衣大食愿意用良马换我们的丝绸和茶叶,还说可以帮我们打探史思明的消息。” 康拂毗延禀报道。

李倓心中大喜:“这是好事!跟他们约定,每月初一在商栈交易,我们提供丝绸、茶叶、盐引,他们提供良马、香料、情报。”

此时,李豫正站在商栈的箭楼上,望着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对身边的随从道:“三弟这商栈,既是粮草库,又是情报站,还是胡汉交融的市集。父皇要是能多信他几分,平叛就容易多了。”

随从叹了口气:“太子殿下,陛下还是担心建宁王功高盖主啊。昨日李辅国还在陛下面前说,商栈收的盐引太多,怕是要私藏军饷。”

李豫皱起眉头,没再说话。远处的草原上,回纥骑兵的身影已经隐约可见,收复长安的战役即将打响。而夏州商栈内,胡汉商人的欢笑声、算盘的噼啪声、马蹄的哒哒声交织成乱世中最动人的乐章 —— 然乐章之下,暗流依旧涌动,安禄山的残余探子仍藏于暗处,伺机而动。

入夜,商栈的灯笼依旧明亮。康拂毗延在账房里核对今日的交易记录,苏瑾捧着新到的盐引走进来:“康总管,江淮又运来了一万匹丝绸,明日就能上架。还有,王六招了,说商栈里还有一个探子,是个粟特商人,代号‘骆驼’。”

康拂毗延眼中闪过一抹锐利如鹰的锋芒:“我知道了。你去告诉殿下,明日我会设个局,把‘骆驼’引出来。”

窗外的风沙吹过,账房里的烛火晃了晃,映照着墙上的舆图。夏州商栈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丝路之上,连接着中原与西域,也连接着战争与和平。李倓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星空,心中清楚:商栈的成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更残酷的战场,更复杂的谍战,还有朝堂上看不见的刀光剑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