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中兴 > 第49章 回纥议盟定绢帛

大唐中兴 第49章 回纥议盟定绢帛

作者:小说份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5:29:05

灵武的春寒尚未褪尽,中书省议事厅的铜炉却已燃得通红。李倓踏着晨光步入厅内,见李泌正凝视着一卷绢帛,案上摊开的回纥牙帐文书散发着淡淡的马奶酒气息——多逻斯昨日傍晚已从牙帐返回,带来了葛勒可汗的最终议盟条件。

“先生,回纥那边松口了?”李倓落座,指尖轻触案上的暖炉,暖意顺着指尖悄然蔓延。自睢阳粮队返程后,他虽获封 “忠勇公”,却仍无实质兵权,此次回纥议盟,是他重回核心决策层的关键机会。

李泌将文书推到他面前,指尖轻点“绢帛五万匹”的字样:“可汗放弃了割让北庭的要求,但坚持要五万匹绢帛作为助战酬劳,且需在出兵前先支付三成。”

“五万匹……” 李倓眉头微蹙。按《通典》记载,开元年间江南各州岁贡绢帛不过三万匹,五万匹几乎是大唐半年的绢帛储备。他抬头望向厅外,内侍正匆匆赶来,显然是肃宗已收到消息,召他们入宫议事。

紫宸殿内的气氛比中书省凝重许多。肃宗手持回纥文书,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御案上的茶盏早已凉透。“五万匹绢帛!回纥此举简直是狮子大开口!” 他将文书扔在案上,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如今江淮漕运刚通,盐税尚未入库,府库现存绢帛不足三万匹,拿什么付?”

多逻斯站在阶下,身着簇新的貂裘,神色却依旧沉稳:“陛下,回纥骑兵三万,皆是能征惯战之士。收复长安后,叛军府库中的财物何止五万匹绢帛?可汗此举,已是让步。”

“你可知筹集五万匹绢帛要耗费多少民力?” 肃宗的语气更沉,目光扫过阶下的李倓与李泌,“李泌,卿素有谋略,可有办法?”

李泌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回纥虽要五万匹,却非一次性付清。臣以为可分三期支付:出兵前付一万五千匹,收复长安后付两万匹,平定洛阳后再付一万五千匹。如此既能缓解府库压力,又能约束回纥全力作战。”

“可即便如此,首期一万五千匹也凑不齐。” 肃宗摇头,目光落在李倓身上,“倓儿,你刚从江淮回来,可知那边能调拨多少绢帛?”

李倓心中早有盘算,上前躬身奏道:“父皇,江淮盐税自推行榷盐法后,岁入可折绢三万匹。如今江若湄已在楚州设盐引兑换点,粟特商队愿以西域良马换盐引,再用盐引从江淮织户手中收购绢帛,一月之内可凑齐一万匹。”

他稍作停顿,又道:“至于剩余五千匹,儿臣建议从叛军府库中预支 —— 安庆绪在洛阳搜刮民财,府库中藏有不少绢帛,待收复洛阳后,正好用来抵付后续款项。此举既无需加重百姓负担,又能让回纥看到平叛的收益。”

多逻斯眼中闪过赞许。他此次回牙帐,可汗特意叮嘱,若大唐能提出 “以战养战” 的方案,便可应允分期支付。李倓的提议正好契合此意,他当即道:“建宁王的方案甚妥。可汗也知大唐目前困难,只要首期绢帛能按时交付,回纥愿按此分期执行。”

肃宗的脸色稍缓,却仍有顾虑:“回纥骑兵素来嗜杀,当年助唐平突厥时,便有劫掠百姓之事。此次若再纵兵劫掠,民心必失。”

“陛下放心。” 李泌适时补充,从袖中取出一份草拟的盟约,“臣已拟定‘禁掠条款’,写明‘回纥兵入唐境后,不得劫掠百姓财物、不得擅杀降兵,违者由唐军按律处置’。多逻斯使者,你看此条款是否可行?”

多逻斯接过盟约,仔细阅读后点头:“可汗也不愿因劫掠失了大唐民心,此条款可加。但需注明‘唐军需保障回纥兵的粮草供应’,毕竟三万骑兵每日消耗甚巨。”

“这是自然。” 李倓接口道,“夏州、盐州粮仓已储备粮草五万石,可作为回纥兵的中转站。待出兵时,儿臣愿亲自督运粮草,确保供应无误。”

肃宗见各方已达成共识,终于松口:“既如此,便按此方案签订盟约。李泌,你负责拟定正式盟约;李倓,首期绢帛的筹集便交给你,务必在一月之内办妥。”

“臣遵旨!” 两人齐声应诺。

离开紫宸殿后,多逻斯特意留住李倓:“建宁王,此次盟约能顺利达成,多亏了你提出的分期方案。可汗让我带句话,待收复长安后,愿与大唐永结盟好,开放西域商路。”

李倓心中一动,趁机问道:“使者可知西域近况?前些日子波斯商队首领穆罕默德提及,黑衣大食已占据河中地区,不知是否属实?”

多逻斯眼中闪过一丝凝重:“确有此事。黑衣大食去年灭了倭马亚王朝,如今正向东扩张,上个月还派使者去了回纥牙帐,想与可汗商议互市之事。”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可汗让我转告建宁王,黑衣大食的商队近日欲赴灵武,名义上是互市,实则是想打探大唐的实力。你需多加提防。”

“多谢使者提醒。” 李倓拱手道谢,心中已开始盘算 —— 黑衣大食的到来,既是威胁,也是机会。若能与他们建立互市,既能获取西域的良马、药材,又能牵制吐蕃的扩张。

三日后,正式盟约在灵武城外的祭坛签订。肃宗亲自主持仪式,李倓、李泌站在两侧,多逻斯代表回纥可汗在盟约上签字画押。盟约共分五款:一、回纥出兵三万助唐收复长安、洛阳;二、大唐支付绢帛五万匹,分三期交付;三、回纥兵不得劫掠百姓,唐军保障回纥兵粮草;四、收复两京后,大唐开放盐州、夏州互市,回纥优先获得乌池青盐;五、双方永结盟好,互不侵犯。

仪式结束后,多逻斯便启程返回回纥牙帐,准备调兵事宜。临行前,他特意将李倓拉到一旁,递过一块刻有回纥狼图腾的铜牌:“若遇黑衣大食商队刁难,可出示此牌,他们多少会给回纥几分薄面。”

李倓接过铜牌,指尖摩挲着上面的狼图腾,心中感激:“使者这份情谊,儿臣记下了。待平叛后,定在灵武设盛宴款待你。”

多逻斯大笑:“好!我等着那一天。” 说罢翻身上马,带着随从疾驰而去。

送走多逻斯后,李倓立刻赶往盐铁司。江若湄正对着账本核对盐引,见他进来便起身迎接:“殿下,首期绢帛的筹集已有眉目。江淮织户听闻是为平叛筹集,都愿意低价出售绢帛,粟特商队也已承诺提供五千匹,只需用盐引兑换。”

“很好。” 李倓接过账本,目光扫过 “楚州织户”“扬州商栈” 的字样,“你再从盐税中调拨五千匹,凑齐一万五千匹后,立刻运往夏州粮仓,与回纥兵的粮草汇合。另外,黑衣大食商队近日可能来灵武,你需派人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尤其是他们的货物清单。”

江若湄点头应下,忽然想起一事:“殿下,穆罕默德昨日派人送来消息,说黑衣大食商队携带了不少西域的琉璃、香料,还带来了大食的历法与地图,似乎有意与大唐建立长期联系。”

“地图?” 李倓眼中闪过兴趣,“若商队抵达,务必第一时间告知我。我倒要看看,黑衣大食的势力范围究竟扩展到了何处。”

当晚,李倓在府中整理回纥盟约的副本,周俊匆匆进来禀报:“殿下,李相派人送来急信,说在洛阳,安庆绪发动政变,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和宦官李猪儿所杀,安庆绪随后自立为帝。然而,史思明拒绝承认安庆绪的帝位,导致燕军内部开始出现分裂。”

李倓猛地站起身,手中的盟约副本险些掉落。这一天终于来了!安庆绪弑父,燕军内乱,正是唐军出兵的最佳时机。他立刻让人备好马匹,赶往李泌府中 —— 收复长安的战役,即将拉开序幕。

李泌府中的烛火彻夜未熄。两人对着舆图,详细规划出兵路线:回纥兵从朔方出发,经盐州、夏州进入关中;唐军主力由郭子仪率领,从太原南下,夹击长安的叛军。李倓则负责粮草督运,确保两军的供应。

“安庆绪弑父,人心尽失。” 李泌指着舆图上的长安,“叛军守将崔乾佑本就与安庆绪不和,此次内乱后,必生异心。我们若能趁势出兵,收复长安指日可待。”

“只是史思明拥兵范阳,若他趁机南下,恐会腹背受敌。” 李倓担忧道。

“史思明虽强,却与安庆绪有隙。” 李泌笑道,“我已派人去范阳,劝说史思明归唐,许他‘河北节度使’之职。只要他按兵不动,我们便可专心对付安庆绪。”

天快亮时,两人终于制定好出兵计划。李倓走出李泌府,望着东方渐亮的天色,心中充满了期待。回纥盟约已定,燕军内乱已起,粮草供应充足,收复长安的条件已全部具备。

三日后,首期一万五千匹绢帛如期运抵夏州粮仓。李倓亲自押送,站在粮仓前,望着堆积如山的绢帛,心中感慨万千 —— 这不仅是支付给回纥的酬劳,更是大唐的希望。他转身对周俊道:“传我命令,即刻派人去回纥牙帐,告知他们粮草已备妥,可随时出兵。”

周俊领命而去。李倓望着夏州城外的草原,仿佛已看到三万回纥骑兵奔腾而来的景象。一场决定大唐命运的战役,即将在关中大地展开。而他知道,这只是平叛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收复洛阳,平定史思明,应对黑衣大食的威胁。但只要君臣同心、军民协力,终有一日,大唐会重现往日的辉煌。

此时的灵武城内,百姓们已听闻回纥出兵的消息,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孩子们挥舞着纸糊的旗帜,在街头嬉笑奔跑;老人们则虔诚地焚香祷告,祈愿唐军早日收复两京。肃宗站在宫城楼上,望着下方欢庆的人群,心中也充满了激动 —— 他登基以来,终于看到了平定叛乱的希望。

而在遥远的西域,一支庞大的商队正缓缓向灵武进发。商队首领手持黑衣大食的文书,目光坚定 —— 他们的到来,将为大唐与黑衣大食的关系,带来新的变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