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墨中有白 > 第12章 宋子都与宋子充的暗中配合

墨中有白 第12章 宋子都与宋子充的暗中配合

作者:大风兄弟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05:01:34

九月末的晚风裹着桂花的甜香,从旧教学楼的窗缝里钻进来,落在“扶苏诗社”临时活动室的课桌上。刚结束汉服设计讨论的六人还没散去,宋子都便率先撑着桌沿站起身,指节轻轻敲了敲桌面,打破了短暂的安静:“贺花的汉服设计搞定了,咱们是不是该聊聊灯会的其他活动?总不能光让大家看衣服、读诗吧?” 他这话一出,原本收拾画稿的几人都顿住了动作。苏松把牛皮笔记本摊在膝头,笔尖悬在纸上;白墨刚将《诗经》合起一半,手指还停留在“关关雎鸠”的书页上;尤龙则干脆把刚放进书包的笔记本又抽了出来,笔尖对着空白页。 宋子充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目光扫过桌上散落的灯会策划草稿,声音比平时稍高了些:“子都说得有道理。目前的计划里,只有诗词分享和汉服展示,确实少了点让所有人都能参与的环节。如果只是单向输出,恐怕很难让更多人真正融入进来。” “我就说吧!”宋子都像是得了共鸣,立刻凑到桌前,手指在草稿纸上圈出“活动流程”那栏,“你看这儿,从入场到结束全是‘展示’‘分享’,太严肃了。咱们是诗社,又不是学术研讨会,得让大家玩起来才行。” 尤龙跟着点头:“上次班级元旦晚会,光靠节目表演,后半段大家都快睡着了。后来加了个小游戏,气氛一下子就热起来了。咱们的灯会也得有这种‘能动手、能互动’的环节。” 宋子都眼睛一亮,伸手拍了下宋子充的肩膀:“我跟你想一块儿去了!刚才听贺花说汉服设计,我就琢磨着,能不能搞个汉元素服饰设计比赛?不用太复杂,让大家画个简单的设计图,或者用身边的材料做个小配饰,比如发簪、香囊之类的,最后评选出几个有意思的,在灯会上展示。” 他说着,随手拿起桌上的铅笔,在草稿纸空白处画了个简易的发簪:“你看,比如用树枝和丝带做个简单的发簪,或者在纸上画一套融入《诗经》元素的衣服,只要有创意就行。这样既能呼应汉服主题,又能让没准备诗词的同学也参与进来。” 宋子充盯着那支简笔画发簪看了两秒,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点了点:“这个想法可行。但得明确规则,比如设计要紧扣‘《诗经》’或‘传统文化’主题,提交时间要提前一周,这样我们才有时间整理展示。另外,评选标准不能太严格,重点在‘参与感’,可以设几个趣味奖项,比如‘最有脑洞奖’‘最接地气奖’,让大家觉得轻松。” “没问题!”宋子都立刻接话,“规则你来定,我负责跟贺花对接,让她帮忙出几个参考案例,比如用《桃夭》做主题的配饰、用《蒹葭》做灵感的画稿,给大家点思路。” 两人一唱一和的模样,让旁边的苏松忍不住笑了:“你们俩这配合,倒像是提前商量好的。” 宋子充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丝浅淡的笑意:“只是刚好想到一块儿去了。子都擅长抓创意,我更习惯把细节落地,正好互补。” 宋子都则摆了摆手,话锋一转:“除了设计比赛,还得有个能让所有人随时参与的游戏。诗词接龙怎么样?不用按严格的平仄,只要下一句的开头字跟上一句的结尾字同音就行,简单易上手。” 他说着,就起了个头:“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下一句就可以接‘洲畔蒹葭,白露为霜’,哪怕不是原句也没关系,只要沾点《诗经》的味儿,或者自己编一句顺口的都行。” 白墨听到这儿,终于开口:“这个游戏好。既不用提前准备,又能让大家主动回忆《诗经》里的句子,还能激发即兴创作的兴趣。而且人越多越热闹,就算是路过的同学,也能凑过来接一句。” “就是这个意思!”宋子都打了个响指,“到时候咱们在活动室中间摆个小桌子,放个花灯当‘接龙台’,谁想参与就上去写一句,或者说一句,接得好的还能给个小奖品,比如书签、小香囊之类的。” 宋子充这时又补充道:“奖品可以用贺花做汉服剩下的布料,缝几个小香囊,里面装些干桂花,既符合中秋主题,又有纪念意义。不过,这些活动都需要提前跟班里其他同学沟通,让大家知道有哪些参与方式,不然到时候没人报名,就尴尬了。” 他这话一出,几人都看向他——毕竟诗社目前只有他们六个,要让全班同学参与,总得有人去“吆喝”。 宋子充见状,主动承担下来:“我负责跟班长对接,把活动方案整理成书面材料,贴在班级公告栏上。另外,我可以利用晚自习前的十分钟,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比如设计比赛的规则、诗词接龙的玩法,再展示几个参考案例,让大家心里有底。” “我跟你一起!”宋子都立刻说道,“你负责讲规则,我负责活跃气氛。比如我可以现场拿个树枝和丝带,做个简单的发簪当例子,告诉大家‘不用怕做不好,只要有想法就行’,这样能打消大家的顾虑。” 尤龙笑着插了句嘴:“你们俩这分工,简直天衣无缝啊。一个负责‘正经讲解’,一个负责‘现场演示’,保证能让大家听懂又愿意参与。” 宋子充推了推眼镜,没反驳,只是看向苏松和白墨:“我们还打算把‘扶苏诗社’的定位再明确一点,不只是搞诗词分享,而是做成集传统文化学习、艺术创作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社团。这次灯会算是第一次公开活动,正好可以向全班招募成员,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同学愿意加入。” 苏松立刻在笔记本上记下“社团定位”和“招募成员”两个关键词,抬头问道:“招募的话,需要什么条件吗?还是只要感兴趣就行?” “当然是只要感兴趣就行。”宋子都抢着回答,“不用会写诗,也不用懂汉服,哪怕只是喜欢听故事、喜欢传统文化,都能加入。咱们诗社又不是选拔人才,是找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玩、一起学。” 宋子充补充道:“可以设几个小组,比如‘诗词组’负责分享和创作,‘手工组’负责汉服、配饰设计,‘活动组’负责策划像灯会这样的活动,让不同兴趣的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招募的时候,我会把这些小组分工也写清楚,让大家知道加入后能做什么。” 白墨这时轻轻翻开《诗经》,指着其中一页:“《诗经》有‘风、雅、颂’,咱们的社团也可以像这样,包容不同的形式和兴趣。招募的时候,或许可以用一句‘凡爱诗、爱传统者,皆可入社’做宣传语,既简单又有诗意。” “这个好!”宋子都立刻拍手,“就用这句话!白墨你这文采,不当宣传委员可惜了。” 白墨浅浅一笑,没接话,只是看向宋子充:“招募的时间定在什么时候?要不要跟灯会报名同步进行?” “可以同步。”宋子充说道,“我会在班级公告栏贴两张纸,一张是灯会活动报名和设计比赛提交表,另一张是诗社招募表。晚自习介绍的时候,也会把两者一起说清楚,让大家可以选择只参加灯会,或者同时加入诗社。” 宋子都这时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开相册:“对了,我上周去古玩市场,淘了几个旧书签,上面刻着《诗经》里的句子,比如‘桃之夭夭’‘蒹葭苍苍’,到时候可以当招募礼物,只要报名加入诗社,就送一张。” 他把手机递给众人看,小小的木书签上,刻着古朴的小篆,边缘还打磨得光滑圆润。贺花忍不住赞叹:“这个书签好有质感!比送普通的明信片有意义多了,肯定能吸引不少同学。” 宋子充看着书签,点了点头:“这个主意不错。不过数量够吗?如果报名的人多,可能不够分。” “我再去淘一批!”宋子都立刻说道,“反正古玩市场离学校不远,周末我再去一趟,多买几个,顺便看看有没有其他适合当奖品的小玩意儿,比如刻字的玉佩、小香囊之类的。” “不用买太多,”宋子充提醒道,“重点是心意,不是数量。如果书签不够,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做,用硬卡纸和马克笔,画一些《诗经》里的图案,比如荇菜、桃花,再写上句子,一样有意义。” “也行!”宋子都爽快地答应,“到时候我负责采购,你负责组织大家做手工,咱们分工合作。”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把招募礼物、小组分工、宣传方式都敲定了。旁边的尤龙看着他们,忽然感慨道:“以前总觉得你们俩一个太跳脱、一个太严肃,没想到配合起来这么默契。子都负责想点子、搞气氛,子充负责定规则、抓细节,简直是‘黄金搭档’。” 宋子都挑了挑眉,拍了下宋子充的肩膀:“那可不,咱们可是堂兄弟,从小一起长大,这点默契还是有的。” 宋子充也难得露出一丝轻松的笑容:“主要是目标一致,都想把诗社和灯会办好。而且有大家一起出主意,很多事情都变得简单了。” 苏松这时合上笔记本,看着桌上被涂涂画画的策划草稿,轻声说道:“现在活动内容、社团定位、招募计划都有了,接下来就是一步步落地了。子都和子充负责活动创意和班级沟通,贺花负责汉服设计和手工参考,我和白墨可以负责整理报名信息和活动流程表,尤龙可以帮忙设计公告栏的宣传海报,咱们每个人都有分工,应该能把这次灯会办得很成功。” “没错!”尤龙立刻响应,“我明天就去买彩笔和画纸,把宣传海报设计得漂亮点,突出《诗经》和中秋的主题,再把设计比赛、诗词接龙这些活动都画上去,让大家一眼就能看懂。” 白墨也点头:“我可以帮忙写宣传语,除了‘凡爱诗、爱传统者,皆可入社’,还可以加一句‘于墨色时光里,寻一抹诗意白’,呼应咱们诗社的核心。” 贺花则笑着说:“我今晚就把汉服设计的参考案例画出来,明天带给子都,让他在介绍的时候用。手工组的分工我也可以先拟个草稿,方便招募后大家快速上手。” 窗外的桂花香气似乎更浓了,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几人身上,也洒在那张写满计划的草稿纸上。宋子都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忽然觉得,以前总觉得枯燥的高三生活,因为这个诗社,因为这些一起出主意、一起努力的朋友,变得鲜活起来。他转头看向宋子充,对方正好也看过来,两人相视一笑,眼底都带着默契——他们或许性格不同、做事方式不同,但在“办好诗社、留住这份诗意”这件事上,他们始终站在同一边。 “时间不早了,”宋子充看了眼手表,“明天还要上课,咱们今天先到这儿,明天各自把分工的事情落实下去,有问题随时在群里说。” 几人纷纷点头,开始收拾东西。宋子都帮宋子充把策划草稿叠好,放进他的书包里;苏松把笔记本小心地放进抽屉,想着明天要把活动分工整理成表格;白墨则把《诗经》抱在怀里,指尖轻轻摩挲着封面,心里琢磨着宣传语的措辞。 走出旧教学楼时,宋子都忽然拍了下宋子充的胳膊:“哎,你说咱们这次招募,能有多少人报名?” 宋子充想了想,回答道:“不好说,但只要咱们把活动办得有意思,让大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就算只有几个人报名,也值得。” “也是。”宋子都点点头,又笑了,“不过我觉得肯定会有很多人报名,毕竟咱们的活动这么有意思,还有你这个‘学霸代表’负责讲解,我这个‘气氛担当’负责演示,想没人来都难。” 宋子充无奈地摇了摇头,却没反驳。晚风拂过,带着桂花的甜香,两人并肩走在校园的小路上,影子被月光拉得很长,像两句相互呼应的诗。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跟班长对接、设计宣传海报、准备参考案例、组织手工制作……但只要他们继续这样“暗中配合”,互相补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而这份藏在“跳脱”与“严谨”背后的默契,不仅会让这次中秋诗词灯会变得精彩,更会成为“扶苏诗社”最坚实的支撑,让这份在高三压抑时光里萌芽的诗意,慢慢长成一片繁茂的森林。

喜欢墨中有白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墨中有白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