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墨中有白 > 第11章 贺花的汉服设计,文化碰撞的火花

九月十七日的风带着秋的清冽,穿过教学楼的走廊,卷起几片枯黄的银杏叶,轻轻落在窗台。扶苏诗社的第二次小组讨论选在了下午的自习课间隙,旧教学楼三楼的空教室被阳光镀上一层暖融融的光晕,课桌上还残留着前几届学生刻下的细碎字迹,像是时光留下的秘密注脚。 贺花抱着一个半旧的画板走进教室时,另外五人已经到齐了。她穿着简单的白色卫衣和牛仔裤,齐肩的黑发用一根木簪松松挽起,露出光洁的额头,脸上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兴奋。“抱歉抱歉,刚才去美术室拿设计稿耽误了一会儿。”她把画板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打开,“这次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为中秋诗词灯会准备的汉服设计。” 画板上摊着几张素描纸,最上面那张画着一件齐胸襦裙的初稿,线条细腻流畅,裙摆上用淡墨勾勒着疏疏落落的花纹。宋子都率先凑了过去,手指无意识地敲了敲桌面:“可以啊贺花,没想到你还会设计衣服。” 贺花脸颊微红,伸手拂了拂画纸:“我从小就喜欢汉文化,跟着外婆学过一点刺绣,平时也会自己画些设计图。这次灯会主题和《诗经》相关,我就想把经典篇目融入服饰里。”她指着画稿上的花纹解释道,“你们看这里,我打算参考《周南·关雎》里‘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意象,在裙摆上绣上荇菜的图案,用银线勾勒轮廓,在灯光下应该会很好看。” 苏松坐在一旁,手里拿着他的牛皮笔记本,笔尖在纸上轻轻滑动,记录着关键信息。他抬眼看向画稿,目光落在领口的设计上:“这个想法很特别,《关雎》是《诗经》的开篇,寓意也很好。不过中秋灯会是喜庆的场合,目前的设计以素色为主,会不会显得有些冷清?” “冷清?”贺花愣了一下,低头看着画稿,“我本来想着突出《诗经》的清雅意境,用了月白和浅蓝做底色。” “清雅是很好,但氛围也要贴合才行。”苏松翻开笔记本,指着自己刚才随手画的小草图,“你看,《周南·桃夭》里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木象征德行与和谐,你已经打算用桃木花束做配饰,不如在服饰上也加入一点红色元素。比如在裙摆的荇菜花纹间点缀几朵小小的桃花刺绣,或者在腰带上用红绳编织简单的结饰,既不破坏整体的清雅,又能增添喜庆感。” 尤龙凑过来看了看苏松的草图,连连点头:“我觉得苏松说得有道理,红色确实很提气。不过我得提醒一句,千万别加太多装饰,不然会显得杂乱。”她指着画稿上的袖口设计,“你这里画了三层花边,虽然好看,但穿起来可能不太方便,而且视觉上会有点厚重。中秋灯会大家还要走动、互动,简洁大方才是关键,不然光顾着小心呵护衣服,都没法好好玩了。” 宋子充一直安静地看着画稿,这时也开口补充:“尤龙说的实用性很重要,布料的选择也得考虑。如果用太厚重的面料,活动起来会受限;太轻薄的又容易变形。” “说到布料,我有个想法。”宋子都靠在椅背上,手指摩挲着下巴,“你刚才说要突出清雅,不如试试丝绸面料?那种轻薄柔滑的真丝或者仿真丝,垂感好,颜色也温润,贴身穿也舒服。而且在灯光下,丝绸会有淡淡的光泽,比普通的棉布更有质感,正好能体现《诗经》的诗意。” 贺花眼睛一亮,立刻拿起笔在画稿旁边做标注:“丝绸质感!这个建议太棒了!我之前一直纠结布料,没想到这个切入点这么好。月白的丝绸裙摆,上面绣着银线荇菜和小红花,腰间系着红绳结饰,再配上桃木花束配饰,整体感觉就出来了。” “等等,我还有个疑问。”白墨轻轻敲了敲桌面,她手里捧着那本带着批注的《诗经》,“《关雎》的核心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情感,你的设计里有没有考虑到这种含蓄的美感?现在加入了红色和丝绸,会不会显得过于张扬?” 贺花低头沉思了片刻,重新拿起画笔在画稿上修改:“你说得对,含蓄美很重要。我可以把红色元素做得更内敛一些,比如桃花刺绣不用太大,红绳结饰也选简单的同心结样式。丝绸方面,选择哑光质感的,避免过于光亮。这样既能保留喜庆感和质感,又不会破坏《诗经》本身的清雅含蓄。” 她一边说一边画,笔尖在纸上快速移动,裙摆的花纹被调整得更疏朗,袖口的花边减少到一层,腰间添上了小巧的同心结。“对了,我还想在领口绣上‘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小篆字样,字体小一点,用银线绣,不仔细看不会发现,但懂的人能get到其中的深意。” “这个细节好!”苏松忍不住称赞,“既呼应了《关雎》的主题,又不会显得刻意,很有韵味。” 尤龙凑近看了看修改后的画稿,满意地点头:“这样一来,简洁、喜庆、有质感这几点都兼顾到了。而且融入了《诗经》的元素,和我们的灯会主题完美契合。” 宋子都挑眉一笑:“看来我们这算是集思广益了?贺花,你这设计稿经过我们这么一‘打磨’,简直要成艺术品了。” “主要还是贺花的基础打得好。”宋子充推了推眼镜,“从《诗经》中汲取灵感,本身就很有创意,我们只是做了些补充。” 贺花脸上满是感激:“没有你们的建议,我肯定想不到这么多细节。其实我一开始只是单纯想做一套汉服,没想到大家能从氛围、实用性、质感这么多方面给出建议,还帮我兼顾了《诗经》的内涵。”她顿了顿,从画板夹层里抽出一张折叠的布料样本,“对了,我带来了几种布料小样,你们帮我选选看。” 她把样本摊在桌上,有月白色的哑光丝绸、浅蓝色的棉麻、还有带有细微光泽的天丝面料。“这是我托人从网上买的小样,你们摸摸看手感。” 几人纷纷伸手触摸,苏松拿起月白色的哑光丝绸,触感柔滑却不粘腻:“这个手感很好,垂感也不错,符合我们刚才说的含蓄质感。” 尤龙拿起棉麻面料摸了摸:“这个也很舒服,透气性好,就是垂感不如丝绸。不过中秋晚上可能有点凉,棉麻会不会太薄?” “丝绸的保暖性也一般。”贺花补充道,“我打算在襦裙里面加一层薄薄的内衬,既保暖又不会影响整体版型。” 宋子都拿起天丝面料,对着阳光看了看:“这个光泽度有点太亮了,还是哑光丝绸更合适,低调又有质感。” 白墨一直没说话,只是轻轻抚摸着丝绸样本,忽然开口:“《诗经》里的服饰讲究‘衣锦褧衣’,外面穿素色的罩衣,里面穿华丽的锦衣,强调的是内在的美好。我们的设计是不是也可以借鉴这种理念?”她指着丝绸样本,“外面用哑光丝绸做罩裙,里面的内衬可以用带有暗纹的面料,这样走动的时候,暗纹会隐约显露,既有层次感,又符合含蓄的美感。” “这个想法太妙了!”贺花激动地拍了下手,“我怎么没想到呢!‘衣锦褧衣’,正好呼应了《诗经》的文化内涵。内衬可以用带有荇菜暗纹的浅色面料,外面罩上月白哑光丝绸,这样既美观又有深意。” 宋子充点点头:“这个设计既保留了外在的清雅,又暗含了内在的精致,和我们‘于墨色中寻白’的核心主题也很契合。” “那布料就定月白色哑光丝绸做罩裙,内衬用带暗纹的浅蓝面料。”贺花立刻做了决定,又拿起桃木花束的设计图,“配饰方面,我打算用桃木雕刻小巧的桃花瓣,串成花束,系在腰间。桃木不仅象征德行与和谐,在传统文化里也有祈福的寓意,很适合中秋灯会的场合。” “我觉得可以在桃木花束上挂一个小小的玉佩。”苏松建议道,“《诗经》里经常提到‘佩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玉佩象征着君子的品德。挂一个小巧的平安扣玉佩,既符合主题,又能增添配饰的层次感。” “平安扣好,寓意平安顺遂,很适合我们现在的状态。”白墨附和道,“而且平安扣的造型简洁,不会和桃木花束显得冲突。” 贺花越听越兴奋,笔尖在纸上不停记录:“红色元素用在同心结腰带和桃花刺绣上,布料用哑光丝绸配暗纹内衬,配饰是桃木花束加平安扣玉佩,领口绣小篆《关雎》诗句。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几人围着画稿再次仔细看了一遍,尤龙忽然指着裙摆:“裙摆的荇菜花纹,是不是可以做得更有动态一些?《关雎》里说‘左右流之’,‘流’是流动的意思,花纹可以设计成随风飘动的样子,更有画面感。” “这个建议好!”贺花立刻修改起来,把原来规整的荇菜花纹画得更加舒展,线条也更柔和,“这样看起来就像是荇菜在水中流动一样,更贴合诗句的意境了。” 宋子都看着修改后的画稿,忍不住赞叹:“现在这套设计,既有《诗经》的文化内涵,又兼顾了美观和实用性,细节也很丰富。贺花,你也太厉害了吧,这么快就把大家的建议都整合进去了。” “主要是大家的建议都太精准了。”贺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如果没有你们从氛围、实用性、文化内涵等方面提出的建议,我肯定设计不出这么完善的方案。”她顿了顿,从画板下面拿出一个用卡纸做的简易服饰原型,“我根据初步设计做了一个小模型,你们看看整体效果。” 这个简易原型是用月白色卡纸和蓝色丝带制作的,虽然简陋,但能清晰地看出整体版型和配饰的位置。领口处用银色马克笔写了小小的小篆字样,腰间系着红色丝带做的同心结,还挂着一个迷你的桃木花束模型。 “哇,这个小模型好可爱!”尤龙拿起模型仔细看着,“整体比例很协调,配饰的位置也刚刚好,不会显得杂乱。” 苏松看着模型,点点头:“从模型能看出来,这套衣服穿在身上会很雅致。中秋灯会上,大家穿着这样的汉元素服饰,再配上诗词分享,氛围肯定特别好。” 白墨轻轻抚摸着模型的裙摆:“我仿佛已经能想象到,灯会上,穿着这套衣服的人站在月光下,裙摆随风飘动,银线绣的花纹在灯光下隐约闪烁,就像从《诗经》里走出来的一样。” 宋子充推了推眼镜:“这套设计不仅适合灯会展示,还能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诗经》的文化魅力。我们可以在灯会上设置一个小小的展示区,介绍这套服饰的设计理念,让更多人了解《诗经》与传统文化的关联。” “这个主意不错!”贺花眼睛一亮,“我可以把设计稿打印出来,配上《诗经》里的相关诗句,做成一个小小的展板。到时候再穿着成品服饰,给大家讲解设计中的文化元素,肯定能吸引更多人参与我们的诗社活动。” 宋子都靠在椅背上,嘴角扬起一抹笑意:“没想到一次小组讨论能碰撞出这么多火花。贺花的设计是核心,我们每个人都贡献了一点想法,最后整合出来的方案这么完美。” “其实这就是团队的意义啊。”苏松合上笔记本,看着身边的几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和擅长的领域,互相补充,才能做出更好的作品。就像这套汉服,缺了任何一个人的建议,都不会这么完善。” 白墨点点头:“就像《诗经》里说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我们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并肩前行的伙伴。这次的汉服设计,不仅是为了灯会,更是我们友谊的见证。” 贺花看着身边的几人,心里充满了温暖:“能遇到你们真好。以前我只是自己一个人喜欢汉文化,很少有机会和别人分享交流。现在有了诗社,有了你们这些愿意倾听和给出建议的朋友,我觉得自己的爱好变得更有意义了。” 她拿起设计稿,认真地说:“接下来我会尽快把成品做出来。我外婆是做刺绣的,我可以请她帮忙绣裙摆和领口的花纹。布料已经下单了,估计下周就能到。等成品做好了,我们再一起试穿,看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需要帮忙吗?”尤龙立刻举手,“我手工还不错,可以帮你做配饰或者缝内衬。” “我也可以帮忙。”苏松说道,“我家里有缝纫机,如果你需要缝制裙摆或者腰带,可以拿去用。” 宋子充点点头:“如果需要采购什么材料,或者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随时开口。” “谢谢大家!”贺花感动地说,“有你们帮忙,我肯定能尽快把成品做出来。等灯会结束后,这套衣服可以作为我们诗社的专属服饰,以后举办活动的时候都可以穿。” “这个提议好!”白墨赞同道,“这套服饰承载了我们的设计理念和友谊,作为诗社的专属服饰再合适不过了。以后不管是诗词分享会,还是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穿着它都很有意义。” 宋子都挑眉:“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设计一套情侣款?比如男生穿的汉服也融入《诗经》元素,和女生款形成呼应。” “这个想法可以有!”尤龙立刻附和,“下次我们可以讨论一下男生款的设计,让宋子充和苏松也参与进来,设计适合他们的汉元素服饰。” 苏松笑了笑:“好啊,不过这次先把女生款做好,等灯会结束后,我们再着手设计男生款。” 夕阳渐渐西斜,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画稿上,月白色的丝绸样本在光影中泛着柔和的光泽。贺花小心翼翼地把设计稿和布料样本收进画板,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套融入了《诗经》文化和大家心意的汉元素服饰,不仅是为中秋诗词灯会准备的礼物,更是他们友谊与梦想的见证。 “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上晚自习了。”白墨看了看手表,站起身来。 几人纷纷收拾东西,贺花抱着画板走在最后,回头看了一眼空荡荡的教室,阳光在地板上留下长长的影子,像是一句未完的诗。她心里充满了期待,期待着中秋灯会上,这套承载着文化与友谊的汉服,能在月光下绽放出最美的光彩。而这次的设计讨论,也像一颗种子,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创意与合作的火花,为诗社未来的活动增添了无限可能。 回去的路上,苏松翻开自己的牛皮笔记本,在“贺花”的人物小传下面,添上了这样一段话:“她像一株坚韧的蕙草,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用创意与热爱,将《诗经》的诗意缝进衣袂。在碰撞与交流中,她的光芒愈发温润,也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美好,从来都是众人同心的结晶。” 白墨走在他身边,不经意间瞥见了笔记本上的文字,嘴角扬起一抹温柔的笑意。她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诗经》,书页间的批注仿佛也有了温度。她知道,这场关于青春、友谊与传统文化的旅程,才刚刚开始,而那些于墨色岁月中寻觅到的白色光芒,终将汇聚成最璀璨的星河。 要不要我帮你继续创作下一章“宋子都与宋子充的暗中配合”,延续故事的节奏与文化氛围?

喜欢墨中有白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墨中有白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