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安检日记 > 第129章 “贴心”的投诉

安检日记 第129章 “贴心”的投诉

作者:只系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03:11:23

物料风波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那场与李哥短兵相接的较量让林晓梦心力交瘁,却也让她对规则和责任的运用多了几分硬朗的理解。她以为接下来能稍微喘口气,专注于内部管理和“班前五分钟”的缓慢推进,却没想到,现实的考验总能以更刁钻的角度袭来,这一次,直击她内心关于服务本质的认知。

那是一个工作日的早高峰,站厅里照例充斥着行色匆匆的人群,空气中弥漫着焦灼的气息。林晓梦正在安检区域后方协调引导,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各条通道的运行状况。突然,她注意到三号口靠右侧的通道,队伍行进速度明显滞缓,后方开始响起不耐烦的催促声。

她立刻望过去,只见一位头发花白、步履蹒跚的老大爷,正颤巍巍地将一个看起来沉甸甸的、印着“老年保健”字样的无纺布手提袋放上安检机传送带。他的动作极其缓慢,放好袋子后,又手扶传送带边缘,小心翼翼地试图迈过那道不高的金属坎。

“快点啊老爷子!”

“大家都赶时间呢!”

“能不能利索点!”

后方等待的乘客中,抱怨声此起彼伏,一个穿着西装、不停看表的年轻男子更是眉头紧锁,满脸不悦。

眼看老人因催促而更加紧张,脚步越发不稳,林晓梦几乎没有犹豫,立刻快步上前,伸手稳稳地扶住了老人的胳膊。

“大爷,您别急,慢点,我扶您。”她轻声说着,同时侧过身,对后面的乘客提高音量,“各位乘客不好意思,请稍等一下,照顾一下老人,谢谢大家理解!”

她搀扶着老人慢慢通过安检门,又帮他把那个沉重的手提袋从传送带另一端取下来,递到他手里。整个过程,她一直保持着耐心和微笑,尽量用身体挡住后方部分不满的视线。

老人连声道谢,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感激,蹒跚着走向闸机。通道恢复了正常通行速度,但刚才那短暂的延误,显然已经引起了一些人的不快。

林晓梦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在她看来,这不过是日常工作中一次再普通不过的、基于基本人性的援手。然而,她低估了早高峰时段,时间在一些乘客心中的分量,也低估了投诉机制的“灵敏”程度。

下午,她刚回到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喝口水,桌上的内部通讯系统就弹出了一条新消息——来自劳务公司的“服务瑕疵通知单”。

她的心猛地一沉,点开详情。

投诉时间、地点与她搀扶老人的事件完全吻合。

投诉内容赫然写着:“安检通道工作人员(工号:xxxxx 林晓梦)因协助一名行动缓慢老人,造成通道拥堵近两分钟,严重影响后方乘客通行效率,服务意识欠缺,未能有效平衡不同乘客需求。”

投诉结果判定:情况基本属实,记一般服务瑕疵一次,纳入当月绩效考核。

白纸黑字,像一记无声的耳光,狠狠扇在林晓梦脸上。

一股巨大的、混合着荒谬、委屈和愤怒的情绪,瞬间冲垮了她刚刚建立起来的、那点关于管理硬朗的认知。她几乎是颤抖着关掉了通知页面,靠在椅背上,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她做错了什么?尊老爱幼,不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吗?扶助行动不便的乘客,难道不是地铁服务应有的温度吗?为什么一次出于善意的搀扶,换来的不是理解,而是一纸冷冰冰的“服务瑕疵”通知?

绩效考核……那本就微薄的收入,可能因为这次“瑕疵”而再次缩水。更重要的是,这种评价像一根刺,否定着她一直以来所秉持的、试图在冰冷规程中保留一丝人性化服务的努力。

李哥要是知道了……她几乎能想象出他那副幸灾乐祸、冷嘲热讽的嘴脸。“看吧,我就说,搞那些虚的没用,按规矩来最保险!”——他一定会这么说。

王姐推门进来,看到她脸色苍白地靠在椅子上,关心地问:“晓梦,怎么了?不舒服?”

林晓梦张了张嘴,想倾诉满腹的委屈,却发现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她只是无力地摇了摇头。

王姐眼尖,瞥见了还没完全关闭的电脑屏幕上那熟悉的通知单格式,瞬间明白了过来。她叹了口气,拍了拍林晓梦的肩膀:“别往心里去,这种事……唉,有时候就是没办法。公司只看数据和结果,不管你是为什么。”

“可是王姐,那是位老人啊!我难道看着他摔倒不管吗?”林晓梦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我知道,我知道。”王姐语气充满无奈,“但公司有公司的考核标准,‘效率’是硬指标。以后……以后类似情况,可能得……更快一点,或者想其他不影响通道的办法。”连王姐都说出了这样的话,可见这套考核逻辑的根深蒂固。

林晓梦沉默了。她感到一种深切的无力。一边是铁一般的规程和效率至上的考核,另一边是活生生的人性需求和无法抛弃的良知。这个平衡点,究竟在哪里?

严格按规程,对老人视而不见,加快速度?她做不到。

坚持人性化,放缓速度提供帮助,就要承受投诉和处罚?这公平吗?

这个“贴心”反而招致的投诉,像一把冰冷的钥匙,打开了她从未深入思考过的一扇门——在公共服务领域,严格规程与人性化服务之间,存在着一个难以调和的灰色地带。而这个地带的权衡,往往需要一线工作者独自承受所有的压力和委屈。

她想起陈默的问题:“管理的核心是管‘事’还是管‘人’?”此刻,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变得更加模糊和沉重。当“事”(效率、规程)与“人”(特殊需求、人性关怀)发生冲突时,管理者该如何抉择?系统又该如何评价这种抉择?

下班后,林晓梦独自走在回出租屋的路上,晚风吹在脸上,却吹不散心头的阴霾。那份“服务瑕疵通知单”像一块巨石压在她心上。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她不仅要在团队内部平衡各方,更要在僵硬的系统规则与复杂的人性现实之间,进行一场永无止境的、而且常常是孤独的走钢丝。

成长的烦恼,原来不仅仅来自人际关系,更来自于这种理想与现实、道德与规则之间的深刻矛盾和无所适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