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193章 绽放的野菊花

赵云沉吟道:“军队指挥,既要看资历,更得论特长。

我觉得张辽是块好料子,战术思路清晰,只是在咱们人民军里资历稍浅,得重点培养,多给些历练的机会。”

徐晃点头附和,随即补充:“说到战术运用,赵霜其实更出色,心思细,胆子也大,早有独自领兵的经验,完全能独当一面。”

众人又围绕着其他将领的特点讨论了一番,把合适的后备人选一一记下。

等众人说得差不多了,张远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另外,军队得立两个支柱。一个管打仗,枪杆子要硬;一个抓思想,魂儿不能散。

军事上的事,子龙、公明你们多扛着;

思想这块,孙轻、大目,你们俩得把担子挑起来。

这可不是耍嘴皮子的活儿,是让弟兄们知道‘为谁而战’的根本,也是咱们人民军跟那些军阀最不一样的地方。”

孙轻坐在轮椅上,语气豁达:“你放心,只要我这口气还在,就保准让弟兄们心里亮堂。

说起来,我们这活儿,可比不上前线的弟兄们危险,牺牲率怕是要低多了。”

“可不能这么想。”张远摇头,目光扫过众人,“高层坐镇后方,牺牲率或许不高,但我要说的是,连最基层的小队都得配上‘文武双官’——

一个管军事指挥,叫指战员;一个管思想引领,叫教导员。

教导员不光要会讲道理,更得是冲锋在前的模范。真到了战场上,基层教导员的牺牲率,怕是比谁都高。”

这话一出,屋里霎时静了。

众人这才明白,他要的不是临时凑数的安排,而是要把“思想建军”的根扎到最末梢。

孙轻收起笑容,郑重点头:“你说得对,越是基层,越得有人把这股气儿拧成绳。这事儿,我们接了。”

“战斗中,每个指战员、教导员都得提前把接班人定好。”张远的声音沉了些,带着经历过生死的凝重,“一个人倒下了,另一个立刻顶上,前赴后继,这队伍才能像活水一样,生生不息。”

众人又就具体怎么交接、怎么培养后备力量讨论了半晌,才渐渐停了下来。

“还有其他事吗?”张远看向众人。

苏双往前一步:“我这里有几件情报,得向大家汇报。”

“苏双同志,请说。”

“第一,幽州牧刘虞,在与张纯作战时遇伏,战死了。”

“什么?!”张远猛地坐直了些,“怎么会这么突然?”

众人也都面露惊讶——刘虞好歹是汉室重臣,地位尊崇,竟会战死沙场?

张远暗自思忖:按原来的历史,刘虞是平定了张举、张纯之乱后,才与公孙瓒反目被杀,如今却死在了乱军之中……看来这世道,真的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迹。

赵云皱眉道:“张纯、张举的势力本就快撑不住了,刘虞一死,会不会让他们死灰复燃?”

“不好说,继续盯着。”张远沉声道,“还有吗?”

“第二,汉帝刘宏的身体,近来不大好。”

张远心头一动——记得历史上,刘宏就是中平六年驾崩的,算算时间,也就这一年半载的时间了。“这事很重要,持续关注,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报上来。”

“是。”苏双应道,“还有个小消息,我觉得或许值得留意。”

“但说无妨。”

“晋阳城内,丁原和吕布似乎不合。”

张远眼睛一亮:“哦?这倒是和我们切身相关——整个并州,也就晋阳还不在咱们手里。”

“听说丁原想收吕布为义子,被吕布拒绝了。”

“什么?!”张远又吃了一惊,差点把案上的茶碗碰倒。

众人都有些不解——不过是认不认义父,至于这么激动?

张远连忙稳住神,解释道:“我早听说吕布这人功利心重,丁原主动送兵权上门,按说他该求之不得才对,没想到会拒绝,倒是奇了。”

心里却翻江倒海:另一个时空里,吕布可是“三家姓奴”,认丁原、杀丁原,认董卓、杀董卓,如今却连义父都不肯认……难道这个时空的他,真的不一样了?是跟赵云几次交锋打出来的傲气?还是骨子里那点未泯的血性,没被利欲磨没?

“这条线得盯紧了。”张远看向苏双,“派个机灵的,悄悄去接触吕布,探探他到底在想什么。”

“我明白。”

提到吕布,张远忽然想起什么,看向陈文:“文艺队那个讲孩子们救主的戏,剧本是谁在写?”

“是貂蝉同志。”陈文答道,“她文笔好,又懂戏,队里都推她执笔。”

“让她写好后,亲自送来给我过目。”张远顿了顿,补充道,“就说我想听听她对故事里‘智斗’情节的想法。”

众人虽不解,却也没多问。陈文应声:“我这就去说。”

此时的文艺队驻地,貂蝉正对着一张素笺发呆。案上摆着半截蜡烛,烛泪淌了满桌,手里的笔蘸了墨,却半天没落下。

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笺上“人民军文艺队”几个字,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她心里乱得很。当初王家派她混进人民军,本是有任务在身,可来了这么久,别说接近高层了,连核心圈子的边都摸不到。

更让她纠结的是,她越来越喜欢现在的生活——同样是唱歌跳舞,以前跳给“贵人”看,她是奴隶,是玩物,一举一动都要看人脸色;

如今跳给百姓和士兵看,大家喊她“貂蝉同志”,眼神里是尊重和热络,那种被平等对待的感觉,是她从未体会过的。

笔杆在指间转了几圈,貂蝉轻轻叹了口气。

窗外传来队员们练唱的声音,“一条大河波浪宽”的调子清亮又滚烫,撞得窗纸嗡嗡响。

貂蝉望着烛火里跳动的光影,忽然提笔落在剧本上,写下“终章:天明”。

她想,戏里该写那三个少年救出首席后,没有贪恋功劳,他们回到学堂,拿起书本,继续学习,说“守护这里,先要懂这里”。

就像她此刻,望着案上那绽放的野菊花,忽然明白——有些地方,一旦踏进来,心就再也回不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