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192章 假如我们牺牲了

次日天朗气清,晨光穿透薄雾,轻柔地漫过上艾城的街巷。

张远斜倚在步辇上,亲兵缓步推行,赵云、徐晃、典韦、周仓四人如四座铁塔环护四周。

“乡亲父老们,我没事!”张远扬声开口,嗓音里尚带着几分未散的虚弱。

街边百姓先是一怔,随即便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白发老者抹着热泪上前,枯瘦的手颤巍巍地想去碰步辇扶手,似要确认眼前的安稳;

抱着孩子的妇人哽咽着重复“没事就好”,泪水打湿了衣襟;

赤卫队员高举武器,齐声高呼“首席安康”——哭喊声、安慰声、欢呼声交织成滚烫的浪潮,撞得人心头发颤。

张远望着一张张真切的面孔,忽然想起那句“你将人民放在心上,人民便会把你举得高高”,此刻才真正掂出了话里的分量。

他缓缓抬手,一一回应着百姓的问候,待转过半条街,料想“张远安好”的消息该已传遍四方,便示意亲兵返程。

回到屋内,张青、赵云、典韦、令狐娇等人早已等候在侧。

不多时,杨柳被引了进来,臂弯里捧着一只深色药箱。

令狐娇几乎是瞬间冲上前,死死盯着杨柳:“他要是有半分差池,我定要你陪葬!”

可杨柳像是没听见这句狠话,甚至没往令狐娇那边扫一眼。

她怀里的药箱稳稳贴在臂弯,脚步没半分停顿,径直走到床边才站定,只抬眼看向张远,声音平淡”:“今日还治吗?”

张远迎上她的目光,喉结轻轻滚了滚,缓缓点头:“治。我信你。”

这话听着坦荡,他心里却明镜似的——眼下这境况,不信,也别无他法。除了她,谁还能给他解毒?

杨柳的视线才慢悠悠扫过满室的人,眉梢极轻地抬了一下,语气没半分波澜:“要他们都在?”

张远知道治疗需得清静,便对众人摆了摆手:“都先退下吧。”

“这怎么行!”令狐娇立刻开口,显然是不放心把张远单独留给她。

话没说完,赵云已率先转身,沉声道:“我们在门外候着,有事随时能听见。”

令狐娇还想争辩,可看着赵云已然走远的背影,再瞧瞧杨柳那副全然没把她放在眼里的冷淡模样,终究是咬了咬牙,狠狠剜了杨柳一眼,才不甘心地转身离开。

其他人见状也陆续退出,唯有典韦和周仓像两尊扎了根的门神,稳稳杵在角落,纹丝不动。

杨柳没再计较,打开药箱取出草药,动作轻柔地解开张远的衣襟,将他左臂的伤口露了出来。

虽已结痂,那道深可见骨的痕迹,仍能让人想见当初的凶险。

她先用药酒仔细擦拭伤口周围,再将捣碎的草药轻轻敷上,最后用棉布一圈圈缠好。

一股淡淡的发香随着她的动作飘来,张远鼻尖微动,忽然想起前几日昏迷时,隐约感觉到她用嘴吸出毒液的触感——当时只觉狼狈,此刻想来,心底竟漫起几分复杂的暖意。

他望着杨柳低垂的眉眼,暗自思忖:自己与她,人民军与太平道,何尝不是这般纠缠?

有互相利用的算计,有猝不及防的背刺,有片刻的信任,也有长久的防备,甚至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牵绊……绝非一句“盟友”或“敌人”能概括。

对杨柳而言,救他是真,想借救命之恩扩大太平道的影响也是真;至于杀他,既不符合太平道的利益,恐怕也非她本意。

“典韦。”张远忽然开口。

“在。”典韦瓮声应道,声如洪钟。

“找个宽敞些的院子,让杨柳道长住下。”

“领命。”

杨柳包扎的手顿了顿,抬眼瞥了他一下,没说话,只继续收拾着草药。

张远又道:“待会儿你们都来议事,还有几件事要商量。”

治疗完毕,杨柳收拾好药箱,随口叮嘱:“要想活命,忌操劳,忌动怒,忌辛辣,忌生冷……”絮絮叨叨说了一串禁忌,才转身离开。

不多时,徐晃、赵云、陈文、令狐娇、孙轻、李大目、苏双等人陆续进来。

“阅兵的事已安排妥当,十日后便可举行。”徐晃率先汇报,语气沉稳。

陈文跟着补充:“文艺队连夜赶工,故事脚本已初见雏形,重点突出了三个孩子的机智,能更好地安定民心。”

“各军将领都已返回驻地,防线稳固,暂无异常。”赵云接过话头,条理清晰。

张远点点头,语气带着几分肯定:“执行力不错。原本想等更多人到齐了再议,不过眼下我们几个先定个基调也好。”

众人都看向他,唯有令狐娇眸光微动,隐约猜到了他的用意。

“这次的事,得让我们长记性。”

张远的声音沉了些,目光扫过众人,“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不只是我,各个部门、各军各营,哪怕是最小的小队——若是主职出了意外,组织必须能迅速运转,不能因为少了一个人就乱了套。”

屋里霎时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众人都是历经风浪的人,没人说“不吉利”之类的话,只沉默着琢磨这话的分量,神色渐渐凝重。

“我觉得可行。”赵云率先打破沉默,语气坚定。

张远看向众人,缓缓开口:“名义上,我是‘首席将军’,只管军队,可实际上,军队的事远没那么多,更多时候是在把握方向、塑造理念。

我想定个预案:万一我有不测,由刘兰接我的班。你们觉得如何?”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只是非常情况,正常情况下,自然是按规矩选举。”

这话虽直接,众人却并不意外——张远培养刘兰多年,总把她推到前台历练,明眼人都看得出他的用意。

“我同意。”陈文率先点头,没有丝毫犹豫。

然而,一向温和的赵云却开口了,语气带着几分审慎:“此事需从长计议。”

张远抬了抬眉:“有不同意见,尽管说。”

赵云直言:“刘兰是个好同志,能力也在成长,但缺点也很明显——缺乏定力和主见。

在大风大浪面前,未必能掌好舵。就像这次,求医本是派谁都能办的事,她却脱离中枢,亲自跑了一趟。真要让她主持大局,遇到这种关头,大家如何依靠她?”

张远沉吟片刻,缓缓点头:“你说得有道理。那你们觉得,首席一职,谁更合适?”

徐晃接口道:“先前我觉得令狐娇同志临危不乱,关键时候能拍板,可这次来看,她也难免关心则乱,失了分寸。”

令狐娇坦然接受批评,没有反驳,只轻轻点了点头。

众人议论半晌,发现论及政治上的领头者,除了刘兰,竟再无更合适的人选。

最终还是定下,由刘兰担任张远的紧急接班人,同时也敲定了后续对她的针对性培养计划。

“军队方面,”张远话锋一转,目光落在赵云和徐晃身上,“名义上是七军并立,但实战中多由你们二人统筹调度。

我意,设左右帅之职,由你们分别担任。若我不在了,军队的大方向便由你们共同负责,遇事多商量,切勿独断。”

赵云和徐晃并没有矫情,而是坦然点头,说:“可以。”

赵云顿了顿,又补充道:“我觉得,还该再拟定几层接班人。万一我和徐晃有什么闪失,也好有人能立刻顶上,不至于让军队陷入混乱。”

张远赞许点头,眼底带着几分欣慰:“正该如此。考虑问题,就得想远一层。”

接下来,众人便围绕军队接班人的层级、各部门应急方案的细节,展开了更细致的讨论,屋内的气氛也从最初的凝重,渐渐变得沉稳而有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