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7章 溪边谈话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第7章 溪边谈话

作者:人间月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0:57:11

众人又聊了许久,从春耕的安排说到山里的草药,从孩子们的课业谈到过冬的储备,直到夜色渐深,才意犹未尽地散去,各自回屋休息。

王红引着赵云穿过稀疏的人群,来到张远面前。

张远抬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赵兄,咱们又见面了。”

“张兄。”赵云颔首回应,目光落在他身上,初看此人粗衣麻布,就是乡野村夫,再看觉得此人深不可测。

“月色正好,一起走走?”张远提议。

“好,走走。”

张远转头看向一旁的王红,拍了拍他的肩膀:“小红星正是长个子的时候,快去早睡,明日还要早起念书。”

王红咧嘴一笑,对两人拱手:“那先生和赵将军慢聊,小子先告退了。”

说罢,便蹦蹦跳跳地跑向了村舍。

张远带着赵云,沿着村寨边缘的小路缓缓前行,一路都未开口。

身后的村寨渐渐沉寂下来,只有零星的犬吠和虫鸣在夜色中回荡,村民们大多已沉入梦乡。

不多时,两人来到一条溪水边。

月光洒在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溪水潺潺流淌,像是在低声诉说着什么。

赵云望着水中的月影,先开了口:“王红那小子,年纪不大,却懂事得很,是个好苗子。”

张远笑了笑:“不过是个孩子头,领着一群娃娃胡闹罢了。”

“白日里,我见他们在学‘天下为公’四个字。”赵云话锋一转,切入了正题。

张远望着溪水,轻声背诵起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他背完,转头看向赵云,“子龙,你如何看待他们学的这四个字?”

赵云沉吟片刻,道:“单是这第一个‘天’字,我便有些看不透,想请教张兄。”

“谈不上请教,一起探讨罢了。”张远示意他继续。

赵云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道:“自古便有‘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的说法。

天为万物之始,天子乃是天的意志在人间的代言人,忠于天子,便是忠于天意。

这是纲常,也是根本。”

张远点点头:“赵兄说的,不是自古以来不变的真理,只是董子的看法。

他还说过‘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又提出‘三纲五常’。

依他之见,君王若有过错,上天自会降下灾异示警;而百姓服从君王,便如子女服从父亲一般,是天经地义。”

这正是两汉以来的主流思想,赵云深以为然,便道:“正是如此。

人活一世,价值何在?莫过于辅助君王,安定社稷,使黎民安居乐业。

这便是我辈读书习武之人的本分。”

张远看着他,忽然问道:“如今汉室倾颓,乱象渐生,颇有几分春秋战国纷争再起的苗头。

我是说假设,假设世道又乱起来。依赵兄之意,怕是要择一明君辅佐,而后平定天下,重现盛世,对吗?”

赵云坦然点头:“现在世道虽难了些,但没到张兄说的地步。

但张兄既然说是假设,那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若能得遇明主,我必效犬马之劳,荡平乱世,还天下一个清明。”

他顿了顿,看向张远,“说句心里话,张兄有如此才学见识,若能出仕,辅佐汉室,必能有一番作为。

纵使一时无门路,先投效一方州牧郡守,为国效力,亦是正途。

忠义二字,乃是立身之本,不可动摇。”

张远听完,轻轻叹了口气:“‘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赵兄劝我的话,我听明白了。”

他摇了摇头,话锋一转:“只是,赵兄想听听我对这个‘天’字的认识吗?”

赵云神色一凛:“张兄请讲。”

张远望着潺潺溪水,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在我看来,所谓‘天’,并非高高在上、不可捉摸的意志,更非一家一姓的私产。

天心,其实就是民心。

百姓安居乐业,便是天遂人愿;百姓流离失所,便是天怒人怨。

这天下,从来不是帝王将相的天下,而是万千黎民的天下。”

他转头看向赵云,目光清澈:“忠义二字,自然没错。

但若只是忠于一家一姓,为了维护某个王朝的统治,哪怕它已腐朽不堪,百姓苦不堪言,依旧盲从,那便是愚忠。

真正的忠,是忠于黎民苍生,是为了让天下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做到这一步,忠义方能升华为仁义——不仅对君王尽忠,更对万民施仁。”

赵云闻言,如遭雷击,愣在原地。

张远的话,颠覆了他几十年来形成的认知。

他想反驳,却发现心中竟有一丝动摇——那些流离失所的流民,那些被豪强欺压的百姓,他们的苦难,难道就不是“天意”的一部分吗?

沉默良久,他才艰涩地问道:“张兄真的认为,能够回到‘公天下’的时代?”

“回去?”张远笑了笑,“那是开历史的倒车,我从未想过。

我只是想,让百姓能过得好一些——尝试着,打破一下这旧世界的枷锁而已。”

他坦诚道:“我也知道,难。

如今的世道,封建制度与眼下的生产力纠缠在一起,想要彻底打破,难如登天。

我的想法,或许确实幼稚。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想试一试。

毕竟,我们的文化里,本就有‘民为邦本’‘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种子。

就算最终失败了,我既然来这世间走了一遭,总得留下些什么,让后来人知道,曾有人为了推动历史的进步,努力过。”

赵云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张远的认识之深邃、思维之广阔,早已超越了自己能理解的层次。

那些“生产力”“封建制度”之类的词,他闻所未闻,却隐隐感觉到其中蕴含着一种宏大的道理。

但他终究是赵云,有着自己坚守的理念,那些刻在骨子里的忠义与纲常,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动摇。

他沉默着,没有赞同,也没有反驳。

张远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笑道:“刚才你劝我的话,我听进去了。现在,我也劝你一句。”

赵云心中一紧,以为他要邀约自己共举大事,已经暗暗打定主意要拒绝。

却听张远缓缓道:“不要信我说什么。”

赵云一愣:“啊?”

张远指着溪水对岸的村寨,月光下,那里的屋舍安静地卧在山坳里,透着一种安稳的气息。

“而是去观察,我在做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