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2章 赵云剿匪(一)

并州与冀州交界之地,常山国真定县西向七八十里处,有山名封龙山。

此山西依太行雄脉,东临沃野平原,拔地而起,峰峦层叠,气势雄浑,登高可眺数百里,端的是一方形胜。

相传大禹治水时,曾有蛟龙在此兴风作浪,搅得黄河流域水患频发,百姓流离失所。

大禹历经千辛,终将此蛟锁于山中,“封龙”之名便由此而来,代代相传,为这山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威严。

半年后。

光和五年,春。

一群流寇聚集于此,盘踞山中,不时下山劫掠周遭地主富户。

常山王国曾派兵围剿,怎奈山势险峻,贼寇熟悉地形,官兵竟被打得溃不成军,此事最终也便不了了之,任由那伙人在山中坐大。

地方上的大家族见官府无力,只得自发联合,募集乡勇,决意合力围剿封龙山的贼寇。

本已收拾行装,打算往幽州游历增长见闻的赵云,因一身武艺出众,又素有声望,被众乡绅富户推举为“部曲督”,统领这支乡勇。

听闻富户们诉说封龙山贼寇烧杀抢掠的残暴行径,赵云眉头紧锁。

他容不得恃强凌弱、危害乡邻之事。

当下也不推辞,慨然应允,点齐五百乡勇,整顿行装,向着封龙山进发。

行至封龙山脚下一处唤作桥门沟的地方,只见数名乡民正在翻修屋舍,木石之声丁丁当当,倒有几分生气。

其中一个黑瘦青年见他们盔明甲亮,带着兵刃,停下手中活计,高声招呼道:“军爷这是要去封龙山剿匪?那山上的贼寇可有些手段,军爷们可得仔细些!”

赵云见这青年虽衣着朴素,身形清瘦,眼神却清亮有神,透着股不同常人的气质,加上有心探查敌情,便翻身下马,将手中长枪递给身旁一名乡勇,缓步上前,拱手为礼,声音温和却有力:

“在下赵云。不知这位兄台高姓大名?”

那黑瘦青年听闻“赵云”二字,眼睛骤然一亮,竟有些失态地跳了起来,围着赵云上上下下打量了好几圈,嘴里不住念叨:“果然是人中龙凤!这般气度,这般样貌,真是……真是难得一见!”

说罢,他才猛地回过神,连忙整了整衣襟,恭恭敬敬地拱手作揖,语气诚恳:“在下张远。

久闻常山赵子龙大名,今日得睹尊颜,实乃三生有幸,方才一时失态,还望赵兄海涵。”

说罢,仍保持着弯腰的姿态。

赵云连忙伸手将他扶起,温言道:“云不过一村野武夫,德薄功微,张兄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张远起身,目光落在赵云身上,依旧带着几分难掩的欣赏,却已收敛了不少。

赵云开门见山,问道:“张兄在此地居住,可知封龙山贼寇的底细?”

张远略一沉吟,道:“略知一二,只是其中关节颇为复杂,非三言两语能说清。

赵兄若不嫌弃,某愿尽己所知,细细道来。”

赵云闻言大喜,拱手道:“如此,便多谢张兄了,愿闻其详。”

张远环顾了一下四周正在忙碌的乡民和简陋的屋舍,笑道:“寒舍正在翻建,不成模样。今日便以天为帐,以地为席,屈尊赵兄在此小坐片刻?”

赵云朗声大笑:“天地为屋,星月为烛,张兄这份胸怀,云佩服。如此,便叨扰了。”

说罢,两人便在路边一块平整的青石上席地而坐。

赵云转头吩咐乡勇们原地休息待命,唯有一名身形清秀、看似亲卫的随从,默默守在不远处,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张远不经意间瞥了那随从两眼,见其喉间略显平坦,眉宇间藏着几分女子的柔媚,心中已有数,却不动声色,并未点破。

这时,一个梳着总角的小童端着两碗水过来,碗是粗陶的,水却清澈见底。

张远接过水,递一碗给赵云,歉然道:“家贫,无甚好茶待客,只有这山涧新取的活水,还望赵兄勿要嫌弃。”

赵云接过粗陶碗,指尖触到微凉的碗壁,看着碗中映出的天光,轻叹道:“山涧之水,取自自然,清冽甘醇,最是难得。这般好物,怎会嫌弃?”

简单几句话,却让两人间的距离拉近了不少,言谈也愈发投机。

张远话锋一转,神色凝重了些,进入正题:“封龙山上的那些人,说起来成分颇为复杂。

其中来得最远的,是前些年圣上圈地修建毕圭苑、灵琨苑时,被强占了土地,无家可归,一路漂泊至此的流民。

另外还有不少,是来自雁门、上党、太原诸郡的农户,这几年天灾不断,旱灾连着蝗灾,去年又闹了洪灾,地里颗粒无收,实在活不下去了,才逃难至此。

本想翻越太行山去冀州讨口吃食,却被卡在这山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走投无路之下,才聚在这封龙山上,落草为寇。”

“都是些……活不下去的百姓?”赵云听到这里,眉头拧得更紧了。

他想起沿途所见的饿殍,想起那些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流民,心中五味杂陈。

若非走投无路,谁愿背井离乡,更别说落草为寇,担那杀头的罪名?

可他们劫掠富户,终究是犯了律法,也扰了地方安宁……一时间,他心中竟有些矛盾起来。

“山上大约有多少人?”赵云沉声问道。

张远低头想了想,道:“具体数目不好说,估摸着总有三五千人。

只是这里面,妇孺老幼占了大多数,真正能拿得动刀枪的精壮男子,怕是只有三五百人。

不过,封龙山地势实在险要,易守难攻,赵兄若是要上山,千万得小心在意。”

听闻妇孺老幼占了多数,赵云心中那点矛盾更甚,情绪也愈发低落。

这时,一旁的亲卫忽然开口,声音粗哑,带着几分刻意的低沉,却掩不住一丝尖锐:“你知道得这般详细,莫不是与那封龙山的贼寇有所勾连,甚至……你本身就是贼寇一伙的?”

张远听出这声音是刻意伪装的,却并不点破,反而朗声大笑起来:“这位小兄弟说得有意思!不错,我正是封龙山的贼首,你有本事,来抓我啊?”

周围正在干活的乡民们闻言,也都跟着笑了起来,有人打趣道:“对对对,张季是贼首,我们都是小喽啰,要抓一起抓!”

赵云眉头一皱,沉声喝道:“三弟,不得无礼!”

那亲卫撇了撇嘴,虽不再说话,眼神里却依旧带着怀疑,退到了更远处。

张远止住笑,神色坦然地解释道:“赵兄莫怪,这位小兄弟也是心细。

实不相瞒,山上的人与我们山下村民,虽隔了一道山梁,却并未与我们为敌。

听说他们还打出了‘劫富济贫’的旗号,对我们这些本就一贫如洗的村民,更是秋毫无犯——当然,我们也确实没什么值得他们劫掠的。

不光如此,前些日子他们还分过些杂粮给我们,平日里也偶有往来,是以我才对他们的情况略知一二。”

张远指了指周围的村民和正在修建的屋舍,道:“封龙山下这附近的村民,大多和我家情况相似。

赵兄若是不信,尽可多走几家,问问其他村民,便知我所言非虚。

劝赵兄一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不打无准备之仗。

多探探情况,再做打算不迟。”

赵云沉默了许久,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粗陶碗的边缘,低声重复道:“劫富济贫?还分粮食给你们……”

张远点头:“是真是假,赵兄只需多找些村民问问便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

那亲卫在一旁听着,忍不住又开口,语气里的怀疑更重了:“你这人,说话文绉绉的,却又混在乡民里干着粗活,言行举止不文不俗,实在可疑得很。

我看你也不像个普通村民,到底是什么身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