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180章 在困难的时候

天刚蒙蒙亮,山风还带着夜露的凉意,刘菊已提着长枪站在绵河谷地的防线前。

晨光中,封龙军正抓紧修补工事。

可等了半个时辰,河对岸依旧空荡荡的,连半面敌军旗帜都没出现。

刘菊皱起眉,刚要派人再探,两名探子已策马奔来:“刘将军!孙坚、袁术的人马全撤了!

紫云军彭虎将军带着两千弟兄赶来了,就在十里外扎营,敌军见势不妙,连夜退往东南方向了!”

“撤了?”刘菊握着枪杆的手紧了紧,随即沉声道,“同志们,敌军不是怕了,是在等机会。

彭将军的援军虽到,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继续加固防线,守好这片阵地!”

将士们齐声应和,手里的活计又快了几分——没人敢忘,昨夜红岩军弟兄们的血,还浸在脚下的泥土里。

同一时刻,东面桃河河谷的晨雾里,白波军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杨奉靠在城墙上,看着士兵们自发地擦拭兵器、检查弓箭。

郭缊的并州军已在河谷对岸对峙三日,可每次进攻都像挠痒痒,士兵们稀稀拉拉地冲过来,没打几下就往后缩——谁都不愿在对付“外敌”时替朝廷打内战,连郭缊自己都躲在营帐里不愿露头。

“将军,您看弟兄们这劲头,要是真打起来,保管把并州军揍回老家!”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士兵凑过来,手里的大刀磨得锃亮,眼里满是跃跃欲试。

杨奉没接话,转头看向不远处的轮椅——孙轻正坐在那里,手里拿着一本翻得卷边的册子,给几个年轻士兵讲着什么,阳光落在他脸上,竟让那些原本散漫的兵卒听得格外认真。

杨奉无奈地叹了口气。

自从孙轻来当教导员,白波军就像变了个样。

以前弟兄们打仗靠的是一股子蛮劲,现在倒好,一个个都把“人民”“家园”挂在嘴边,训练时比谁都刻苦,连抢老百姓东西的旧习都改了。

军事上,大家还听他杨奉的,但心里的秤,早偏向人民军那边了。

可话又说回来,看着弟兄们不再像散沙一样,能堂堂正正地扛着“保家”的旗号打仗,他心里竟又觉得,这样也不错。

南面的沾县,此时却还笼罩在紧张的气氛里。

徐晃站在城头,望着远处渐渐退去的袁军旗号,手里还攥着一封刚送来的信。

昨日曹操与袁绍联军猛攻,沾县城墙险些被攻破,他都已备好退路,没想到石仲竟带着赤卫队从侧翼杀出——

这个曾被撤职的封龙军将领,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带来惊喜,不仅打退了袁绍,还带来了一个震动全军的消息:朱儁因作战不力被撤职,接替他统领汉军的,是皇甫嵩。

“皇甫嵩……”徐晃低声念着这个名字。

谁都知道,皇甫嵩与人民军既有公仇,更有私怨——他的父亲皇甫节,正是在早年镇压起义时死在人民军手中。

当年皇甫嵩镇压黄巾后,竟下令将俘虏的尸体筑成“京观”,其心志之狠辣,可见一斑。

“难怪最近汉军攻势突然变猛,原来是他在背后谋划。”

徐晃快步走到案前,提笔写下急信,“快,把消息送到红岩岭,交给张远同志!

另外,通知全军,做好撤回太行山的准备,皇甫嵩不会善罢甘休!”

消息传到红岩岭时,山间正飘着淡淡的秋雾。

人民军的主要将领都聚在一间简陋的石屋里。

赵云躺在病榻上,胸前的绷带还渗着血;李大目坐在一旁的木椅上,空洞的眼眶对着门口。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落在了张远身上。

自从历史轨迹偏离,张远便没了“先知”的优势。

前些日子汉军步步紧逼,根据地接连丢失,退守太行山后,连粮食都开始紧缺,军中渐渐有了“要完蛋”的传言。

张远站起身,走到石屋门口,推开木门——秋阳正好,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对面的仙台山上。

一座座墓碑整齐排列,那是人民军的烈士陵园,石碑在秋日的阳光下泛着清冷而肃穆的光。

“之前战局顺利时,许多同志觉得胜利近在眼前,陷入了盲目乐观;

现在遇到挫折,又有人觉得我们走到了绝境,开始悲观绝望。”

张远站在崖边,衣袂被秋风刮得作响,声音却异常平静,“但我要告诉大家,速胜论,和灭亡论,都是错误的。”

他伸出一根手指,语气斩钉截铁:“其一,汉朝看似兵多将广,实则早已腐朽透顶。

汉帝耽于享乐,宦官把持朝政,地方诸侯各怀异心——他们今天能联手打我们,明天就会为了地盘互相厮杀,这样的朝廷,根本撑不了多久。”

“其二,我们虽丢了城池,失了地盘,但民心没丢。”他再伸出一根手指,目光扫过众人,语气里带着暖意,“方才收到徐晃同志的信,沾县百姓主动给赤卫队送粮、帮着修工事,连孩子都来帮忙喂马。

民心,就是我们最坚实的根基,是任何军队都夺不走的力量。”

“其三,天下大乱已成定局。”他顿了顿,望向远方隐约的烽火,“凉州义军依旧活跃,张举、张纯在幽州叛乱,朝廷早已自顾不暇。我们只要守住太行山,守住心里的信念,就一定能等到转机。”

最后,张远举起一份刚印好的报纸——第三期《星火报》,纸张还带着新鲜的油墨香。

他声音陡然提高,穿透呼啸的秋风:“大家看这刊首语——‘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当年我们在封龙山起兵,只有几百人,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比现在难十倍,可我们挺过来了。

如今,我们有太行山作屏障,有老百姓支持,一样能挺过去!”

他将报纸递给身边的刘兰,目光掠过每一张坚毅的脸庞,语气郑重而有力:“这是一场持久战。只要我们守住信念,紧紧依靠人民,胜利就一定属于我们!”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山道传来,一名斥候飞奔上山,手里高举着一份急报,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首席!好消息!张举、张纯联合乌桓骑兵,在冀州大败公孙瓒,现在已经兵临邺城城下!

皇甫嵩的大军,怕是要从太行山撤兵了!”

张远苦苦等待的消息,终于传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