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帝国科技!小子! > 第186章 资源1

帝国科技!小子! 第186章 资源1

作者:CM机械大贤者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5 00:49:14

千黯号,在冥王星短暂的停留了一段时间后便匆匆通过KC点回到了火星轨道,因为这里有着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矿产物资和能源的问题始终得不到好的解决,不过这一点STC早已有了解决方案

火星,那颗被铁锈色尘埃永恒包裹的星球,在千黯号巨大的观景舷窗外缓缓旋转,像一颗在虚空中静静燃烧的炭核。其表面纵横交错的峡谷如同干涸的古老河床,而高耸入稀薄大气的奥林匹斯山,则像一道横亘在赤道附近的巨大而狰狞的伤疤,沉默地诉说着行星狂暴的地质过往。

此刻,千黯号的视线焦点,锁定在火星赤道附近,伊希地平原边缘一片相对平坦的熔岩台地上。那里,一座名为普罗米修斯熔炉的庞然巨构拔地而起,刺破了火星荒凉的天际线。它不是城市,却比任何城市都更具生命力,或者说,是工业的、钢铁的生命力。无数高耸的烟囱和散热塔如同钢铁森林,昼夜不息地喷吐着炽热的废气与浓密的工业烟尘,在稀薄的火星大气中拉出长长的、污浊的尾迹。

熔炉核心区域,数座利用火星地壳深处磅礴热能和高效聚变反应堆驱动的巨型电弧熔炉,正发出震耳欲聋的嗡鸣,刺目的蓝白色电弧光即使在白昼也清晰可见,将熔融的金属液映照得如同地狱的岩浆。这里是人类在火星地表建立的最庞大、最核心的工业心脏,一个将火星贫瘠土壤和深层矿藏转化为人类文明延续希望的钢铁圣殿。此刻,这座圣殿正以近乎疯狂的效率,执行着代号“开拓者”计划中最关键、最迫在眉睫的一环,批量制造名为“掘进者”的自动化集群采矿单元。

普罗米修斯熔炉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工业怪兽,它集就地采矿、高温冶炼、精密铸造、自动化组装于一体,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产闭环。矿区的巨型钻探平台深入火星岩层,贪婪地汲取着铁、镍、硅、铝等基础金属,甚至包括人类最后库存的战略性稀有金属铼,这些宝贵的原料被粗粝的传送带送入如同山脉般庞大的精炼塔。塔内,利用地热和可控核聚变产生的恐怖能量,矿石被粉碎、熔融、分离、提纯。熔融的金属河流在耐超高温的管道中奔流,最终注入铸造车间。在这里,无形的数字蓝图在STC(标准建造模板)的冷酷逻辑下,被赋予了钢铁的形体。自动化机械臂如同拥有生命的铁蛇,在火花飞溅和金属摩擦的刺耳交响中,精确地将高温合金、复合材料、精密传感器和微型聚变电池芯组装成型。最终诞生的产物,就是“掘进者-IV型”自动化集群采矿单元。它们约莫一辆小型卡车大小,长五米,宽三米,高两点五米,主体覆盖着哑光的复合装甲。其核心是底部的六足自适应地形底盘,每条机械腿都配备了多关节和压力感应器,能像昆虫般灵活地在崎岖不平甚至接近零重力的小行星表面稳定移动和抓附。最引人注目的是装备在前端的多功能采矿臂,它集成了高频冲击钻头用于破碎最坚硬的岩层,强力的粉碎颚能将大块矿石碾磨成适合处理的碎块,精密的激光切割头则能高效地分割金属矿脉或冰层。采矿臂根部连接着一个小型但高效的磁选和光谱筛选精炼单元,能在采集过程中进行初步的分拣和富集。背部是标准化的物资储存箱模块,以及关键的推进剂接口,用于轨道转移和姿态调整。这些冰冷的机械单元本身并不具备强大的个体智能,它们的核心设计理念是集群协作与中央协调。单个掘进者只有基础的导航避障、采矿执行、状态报告和简单的故障响应能力。它们真正的力量,在于构建了一个名为“蜂巢思维”的分布式网络。这个网络的“大脑”,是部署在火星卫星火卫一上的“蜂后”级中央协调终端。QCT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全局视野,负责接收来自日内瓦方舟指挥部或STC的战略指令,解析深空探测数据,定位富含资源的矿点,规划最优的集群行进路线和任务分配。在QCT的统一指挥下,分散在不同小行星上的掘进者集群,能够根据任务需求自动组成功能各异的工作小组。其中,侦察者携带高精度地质扫描仪和光谱分析仪,如同集群的触角,快速飞抵目标区域,评估小行星的成分、结构、矿藏分布和潜在危险,将宝贵的数据实时传回。粉碎者则装备了强化版的采矿臂,专注于利用冲击钻和粉碎颚,破碎那些体积庞大、结构坚固的岩体或深层冰层,为后续开采扫清障碍。采集者紧随其后,它们的精炼单元处于最高效状态,负责收集筛选后的高品位矿石或纯净的冰晶,并将其装入背部的储存箱。当储存箱满载,或者需要在特定地点集中资源时,运输者便会被调动起来,它们拥有更强的推进能力和姿态控制精度,负责将宝贵的物资运送到预设的轨道集结点,等待轨道运输船前来接收,或者直接运送到火卫一的临时加工前哨。集群内部,掘进者之间通过高速、抗干扰的短距激光通讯网络,实时共享着各自的位置坐标、任务状态、能源水平、矿藏扫描信息甚至遭遇的局部障碍。这种无缝的数据交换和协作,使得整个集群像一个精密的有机体,效率远超单兵作战的采矿机械。即使个别单元因陨石撞击、机械故障或极端环境而受损离线,集群也能根据剩余单元的状态和任务优先级,自动调整策略,确保整体目标的推进。而维系这一切的神经中枢QCT,则通过其覆盖着厚重散热片的强大定向天线阵列,将指令和修正数据,经由稳定在火卫一轨道的中继站,跨越数亿公里的冰冷虚空,精准地投射到分散在小行星带各处、如同工蚁般辛勤劳作的掘进者集群中。STC提供的核心算法和抗干扰通讯协议,是这条生命线得以在深空恶劣电磁环境中保持畅通的关键保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