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风裹着栀子花香,漫过A大的塑胶跑道,将期末大会的喧闹轻轻推远。
大礼堂里座无虚席,裴川穿着笔挺的学士服,胸前的襟花衬得他眉眼愈发清俊,作为学生代表站在发言台上,手里攥着发言稿,目光却越过人群,精准地落在了台下第三排的顾屿身上。
顾屿今天特意穿了件浅米色的衬衫,头发梳理得整齐,安静地坐在那里,眼底带着温柔的笑意。
从裴川上台的那一刻起,他的视线就没离开过少年,看着他从容不迫地开口,听着他清晰有力地讲述着大一一年的成长与感悟,心里满是骄傲。
裴川的发言条理清晰,偶尔穿插着几句幽默的自嘲,引得台下阵阵掌声。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稿子上的很多话,都是说给顾屿听的。
他的目光始终锁在顾屿身上,像是在穿过茫茫人海,与他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讲到科研遇到瓶颈时的迷茫,他想起顾屿陪他在实验室熬夜的夜晚;讲到取得成绩后的喜悦,他想起顾屿眼底藏不住的骄傲;讲到对未来的期许,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放柔,目光里的坚定与温柔交织在一起。
“最后,我想感谢所有老师的悉心教导,感谢同学的一路相伴,更要感谢生命里最珍贵的支持。”
裴川的声音顿了顿,目光紧紧锁住顾屿,一字一句,清晰而郑重,“是这份支持,让我有勇气追逐更远的远方,也让我无论走多远,都知道心的归宿在哪里。”
话音落下,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顾屿的眼眶瞬间红了,他知道,裴川口中“最珍贵的支持”,说的是他。
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了上来,他赶紧低下头,用手背悄悄擦去,再抬眼时,正好对上裴川投来的目光,里面满是心疼与温柔,让他的心因想到分别又酸又涩。
期末大会结束后,学生们在校园里嬉闹,喧闹声弥漫在各个角落。
裴川快步走下台,穿过人群,径直走到顾屿面前,伸手牵住他的手:
“顾老师,我们去走走吧。”
顾屿点了点头,任由他牵着,两人慢慢走出大礼堂,沿着熟悉的路,重走那些留下过他们足迹的地方。
第一站是操场。
傍晚的阳光斜斜地洒在跑道上,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
“还记得这里吗?”
裴川停下脚步,指着跑道旁的扶栏,“第一次遇见你,你在这里胃疼,脸色白得像纸。”
顾屿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仿佛还能看到那天的自己,狼狈又脆弱,而裴川就像一道光,突然出现在他面前,递给他一瓶温水和一片胃药。
“记得,”他轻声说,“那时候还觉得你是个挺冷漠的学生,没想到……”
“没想到后来会对你这么好,对吧?”
裴川笑着接过话头,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那时候看到你难受的样子,心里就莫名地揪得慌,只想让你快点好起来。”
两人继续往前走,来到了校医院。
门口的梧桐树比以前更粗了,树荫遮天蔽日。
“你之前肠胃炎发烧,在这里住了三天。”
裴川的声音低了些,“我每天下课就来陪你,给你带吃的,陪你聊天,那时候就想,以后再也不让你生病了。”
顾屿想起那些在病床上的日子,裴川的照顾细致入微,喂药、擦汗、讲故事,哪怕只是坐在床边陪着他,都让他觉得无比安心。
“那时候你还说,等我好了,要带我去吃遍学校附近的美食。”
“嗯,后来也兑现了。”
裴川握着他的手紧了紧,“就是可惜,以后不能经常陪你吃了。”
接下来是图书馆。
他们并肩走进一楼大厅,熟悉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
“我们在这里一起自习了无数个夜晚。”
裴川指着靠窗的那个位置,“你总是坐在那里,安安静静地看书,阳光落在你身上,特别好看。”
顾屿的脸颊微微发烫,想起那些夜晚,两人挨着坐在一起,偶尔抬头对视一眼,就能明白彼此的心意。
没有太多的话语,却有着说不尽的默契。
最后,他们来到了食堂。
晚饭时间还没到,食堂里人不多。
“你最爱吃这里的番茄炒蛋和菌菇汤。”
裴川走到窗口前,仿佛还能看到以前排队打饭的场景,“以后我不在了,你要记得按时来食堂吃饭,别自己随便凑活。”
顾屿点了点头,心里的酸涩越来越浓。
他知道,裴川是在把所有的牵挂,都融进这些细碎的叮嘱里。
逛完校园,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裴川牵着顾屿,来到了图书馆顶楼的天台。
这里很少有人来,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晚风轻轻吹过,带着一丝凉意,吹动了两人的头发。
天台边缘的栏杆被夕阳晒得温热,裴川转过身,双手轻轻扶住顾屿的肩膀,目光专注地看着他。
顾屿的眼眶还带着未散的红,脸颊被风吹得微微泛红,看起来格外脆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